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Living in Net(2008 . 12 . 04) -- WEB 2.0
2008/12/04 10:34:48瀏覽264|回應0|推薦0

WEB 2.0

  事實上,至今沒有人能給Web2.0下一個明確的定義。每個人眼中的Web2.0都有不同的表述。在技術研究者的眼中,Web2.0是P2P、BLOG等社會性軟體的興起;在部落客們的眼中,則認為Web2.0是人與人之間更為便捷的互動;在風險投資商眼中,Web2.0又代表了新的商業機會和行業遊戲規則。
  Web 2.0這個術語是由O'Reilly公司的Dale Dougherty 和 MediaLive公司的 Craig Cline 在共同合作的頭腦風暴(brain storming)會議上提出來的。
  Web 2.0的核心概念是互動與分享:網路成為了新的平台,內容由每位使用者的參與而產生,產生的個人化內容,藉由人與人的分享,形成了現在Web 2.0的世界。
  早在1999年,著名的管理學者彼得•杜拉克 (Peter F. Drucker)就曾指出當時的資訊科技發展走錯了方向,因為真正推動社會進步的,是「Information Technology」裡的「Information」,而不是「Technology」。若然單單著重技術層面而忽略了資訊的話,就只是一具空的軀殼,不能使社會增值。
  從近年來網路的發展趨勢來看,使用者越來越重視互動,並且逐漸的形成一個網路社會;在此時出現的Web 2.0,就是透過參與者的互動,提供內容、建立索引或評分,使這個網路社會平台增值。
  以下就是Web 2.0的應用與網站:
  彼特流(BitTorrent):讓每一個用戶端都變成一台伺服器。檔案切割成許多小區塊,可由眾多的下載點來提供,進行快速下載後再重組。而下載者本身又是一個提供者,越受歡迎的檔案,有更多的下載者就有更多的提供者。
  維基百科(Wikipedia):以眾多網路用戶所提供的知識為基礎,任何人皆可編輯修改而成的線上百科全書。這項實驗是根基在互信的本質上去創作內容,引用Eric Raymond(Open Source Software的創始人)的名言:「有足夠多的眼球在緊盯著,所有錯誤都會被修正」。

資料來源:
Web 2.0-維基百科
什麼是Web 2.0
延伸閱讀:
Tim O'Reilly
=========================================

97資訊月

  2008年是科技產業無線寬頻技術飛躍的一年,在各式便攜電腦、隨身裝置以及WIMAX、3.5G等無線技術的創新發展之下,一個全新的移動網路世界正逐漸成型。在未來的世界裡,網際網路將透過各種終端裝置「隨時隨地」伴隨你我左右,全面滿足人們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的即時資訊需求;新一代觸控技術與應用平台也將徹底改變人與機器之間的關係,藉由完美流暢的人機互動體驗,開創一個前所未有、隨心所欲的精彩生活。
  97年11月29日開始,『資訊月列車』夾帶著資訊時尚的風潮席捲全台,將『移動科技 隨心所欲』的主題在全台引爆。
  資訊月位居國內資訊展廠商參與度之冠。參觀民眾更是年年創新高,參觀人潮由1980年開始的資訊週台北展區12萬6千7百52人次,至去年台北展區已高達75萬人次,全省參觀人潮總計達200萬人次,是全民資訊推廣的龍頭火車。
  20多年來,資訊月不斷滿足著人們對資訊產品的需求,更樹立資訊業界的標竿。資訊月展覽已成為國人心中最大科技盛會、對全民不但是資訊科技觀摩學習機會,對於廠商更是提供絕佳的展示機會。資訊月創造台灣資訊產業的奇蹟,更是資訊業者展現科技研發實力的最佳舞台和國人心目中最佳的資訊電腦展覽。

官方網站:
97資訊月
移動科技隨心所欲
=========================================

第三屆華梵盃高中職部落格大賽 

推薦網站PLAYNC:Lineage II 地底精靈--Flash Game

( 休閒生活生活情報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omputer720&aid=2441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