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不要怕,才有力量!
2010/05/15 10:24:08瀏覽798|回應1|推薦11

「求知當枕頭,苦難會突破」。十多年前的一個除夕夜裡,一家人在民雄工業區的串良公司工廠二樓餐廳圍爐,個個臉色凝重,男主人李嘉井以沈重的筆觸,在他攀登玉山高峰的紀念照上,寫下這十個字砥礪眾人,也砥礪自己。女主人轉身,溫柔地對他說,「別再去大陸了,回來吧!」李嘉井卻很堅定的說,「我會重新出發」。

    

這一年,台商李嘉井到大陸投資種香茹,結果把從台灣帶去的一千多萬元的資本全賠光了,當年去大陸投資滿懷希望,結果卻嚐到敗光光的苦楚;他兩袖清風回到他的故鄉台灣,也是他事業的出發地:位在民雄工業區的串良公司的廠房裡,但李嘉井不自怨自艾,他下定決心,那裡跌倒,那裡站起來,他決心要再回到大陸這個高度競爭、充滿虛假詐騙的世界。

    

現年六十四歲的李嘉井,是與「苦」一路相伴的人。自小家境清苦,父親早年過世,並欠下大筆負債,念到國中畢業後就得到處打工,幫忙家計,年輕時他在阿里山開火車,也當搬運木材的綑工,靠粗活搬運或拖運木材,一個月賺的錢連償債利息都不夠付。

   

李嘉井退伍後本來是跟兄長一起開模具工廠,有天他突發奇想,鐵鏈是否可以做成塑膠呢?他自己在工廠研發了兩年,真的讓他做成了,於是他在一九七六年(民國六十五年)時自行創業,那時創業資金是靠老婆變賣金飾、標會錢,土地和機器則是高利貸借來的,剛開始公司就只有三人,一面生產一面加工,那時他也代工做桌腳的墊腳;後來,李嘉井在一九七九年(民國六十八年)時正式創立串良公司。

   

李嘉井三十五歲那一年,一批高達三百萬元的貨,在通過驗貨檢驗要上貨櫃時,突然被叫停下來,出不了貨,買方說這批貨有問題,要他以半價折賣,但這個價錢根本不夠本,李嘉井不依,想說要把塑膠包覆螺絲折開來,分別利用,但沒想到,拆下來的塑膠原料竟被偷了,沒有貨就沒有現金,地下錢莊追債令聲聲急,李嘉井被逼得胃出血開刀,最後去求哥哥借錢,才過了被追債的這道難關。

   

之後,李嘉井就決心不再做OEM產品,串良只以塑膠鏈條為主要產品,打開內外銷市場,第三年就打進日本市場,在用三個年頭的時間,串良生產的塑膠鏈條占日本市占率達六成,串良漸漸打下基礎,也償還所有貸款。但創業家李嘉井未雨籌謀,思考要為串良找尋下一個可長可久的產品,他的最終的目的是串良的永續發展,正當大陸投資熱興起,於是他在一九九四年底決定飄洋過海到大陸去找尋新商機。這是李嘉井第一次從台灣出發。

   

經人介紹,李嘉井跑到湖北神農架去種香茹,雇了二十幾個大陸農民,在三甲地約五十萬枝木材上種香茹。學模具、又好學認真的李嘉井,為了種香茹,不僅先在福建古田(大陸香茹集散地)跟著專家研究種香茹,他自己親自種,然後再教大陸農民種,在這個傳說是神農氏嚐百草、又有老虎出沒、野人傳說的偏僻之地,李嘉井隻身一人忍受這寒冷深山的孤寂,李嘉井開玩笑地說,「野人啊,我是在鏡子裡看到的!」

   

儘管李嘉井投入很多心血學習種香茹,守著孤寂、守著他這三甲的香茹田,但命運之神卻跟他開了個大玩笑,因為大陸充斥黑心貨,李嘉井在當地買的農藥竟是黑心貨,無法抑制綠黴菌的生長,結果整片香茹田遭感染,二年內,他所有付諸的投資與心血全被綠黴菌給吃乾抹淨。

    

李嘉井回想,當初以為大陸有廣大土地與人力,台灣有技術與資金,以為去大陸會有很多機會,經過這次種香茹慘敗,他體會到,大陸並非如外界想的「新樂園」,存有太多風險,不能一廂情願。「有這次經驗,我絕不再從台灣拿錢過去大陸。」儘管妻子要他別再去大陸,但李嘉井決心重新出發,這是他第二次從台灣出發。

    

這次,李嘉井回到他作模具本行,他來到了廣東東莞一帶,在很多家模具公司當顧問的同時,一方面暗自找尋商機,後來他找到了!他發現,「彈性網布椅」這項產品,市場大,但技術難度頗高,是他可以發揮項目,他暗自自行研發了多年;二○○一年時,他決定與一家台灣工廠合作,他以為是他發揮的時機成熟了,李嘉井加入、負責研發,但是沒多久,「衰神」再度來光臨,李嘉井的合夥人因被懷疑走私,半夜被抓走…

   

負責人進黑牢,這家工廠的東西,包括設備、原物料、電線、控制器…能搬的都被搬走了,而李嘉井負責研發,有請人、及開模的支出,他因此連帶承擔了約五百萬人民幣債務,讓他再度面臨了被大陸黑道追債的噩運。那時,幾個戴墨鏡、穿黑衣的彪形大漢,三不五時就到他住的公寓索債,還動手把他揍倒在地,因為住處有管理員,從監視器看到黑道來追債的畫面,也出面來關切,李嘉井為避免橫生困擾,只得搬家;但李嘉井並非為躲避債務而搬家,相反地,他搬家也通知債主,千拜託、萬拜託地延長還錢的時間,債主見他很有誠意,最後給了他緩衝期。

   

李嘉井莫名奇妙地揹負合夥人的債務,很多台商可能選擇「債留大陸」,連夜逃回台灣,不再踏入大陸這塊傷心地;但李嘉井就像是很多樸實正直的台灣人,「我自己做不好,我要自己承擔,」他說,「就這樣一走了之,歹勢啦,人要有點志氣!」李嘉井也沒有告訴家人他在大陸被追債的委屈,只是他更少回台灣了,就像一隻只會苦幹實幹的「台灣牛」一樣,所有的苦楚自己一個人往肚裡吞,千斤萬擔他自己一個人擔,李嘉井說,「我不會逃避,只會面對。」

   

李嘉井依然在東莞當顧問打工,過著簡單且自律的生活,他也不隨著台商圈應酬,更不涉及卡拉OK或是非場所;除了還債、找商機外,他每日運動、讀書,每日訂出研發進度;儘管遭遇這麼多次失敗,數十年來幸運之神從沒有眷顧過他,但他沒有逃避被追債的壓力,更始終沒有忘記,他到大陸來,是為了台灣母公司找出路的使命,「很早以前,我就決定,一定要做好才回去!抱著奶瓶等死,更難過!」他意志堅定地說。

   

等待返鄉的這一天終於來臨了。李嘉井用了三年時間,還完了債務;他更在二○○八年春天,準備束裝回到台灣,並把所有設備、多年研發的模具搬回台灣;他為母公司串良作長期布局,也為下一代接棒預作規畫。

    

二○○八年下半年起,因原物料價格暴跌,緊接著又進入嚴重景氣衰退,串良也面臨很大挑戰,為了不讓買者觀望,非常時期非常作法,李嘉井要求公司會計把塑膠原料價格由一公斤五十六元,一口氣降至四○元,用這個價格報價給買家;他的會計說,用如此低的價格去報價,萬一市價沒有跌到此,豈不虧大了嗎?但李嘉井盤算的是,一口氣降價到底,可以讓買主停止觀望,串良可以藉機搶單,只要工廠有訂單,不停工,就有現金,就可以運轉下去,「企業經營就是要想得遠一些,得快速應變」。

   

在追尋、等待多年之後,六十四歲的李嘉井有著更旺盛的創業心,他將啟動新的投資計畫。他現已在台南科技工業園區籌畫成立新公司:「網羅公司」,生產經他多年在大陸找尋、研發出來高價位、高技術、有品牌的網椅,他十分看好網椅市場,因為網椅單價高,預期二年內就可以讓新公司營業額衝上二億元。

   

此外,李嘉井還自行設計「地溫冷氣機」,即可以將地面空氣輸送至地下三十公尺處,那兒的溫度約維持在十五度,換氣再送回地面,他的「地溫冷氣機」還報名角逐今年秋天經濟部舉辦的國家發明獎的評審,李嘉井希望,新設工廠營造環保環境,並以太陽能帶動,將地底下的空氣抽出來當作冷氣使用;另一方面,地溫冷氣機若能商用化,更可創造可觀商機,例如養殖漁業、或是花卉栽種等方面。另外,母公司串良除了原本塑膠鏈條產品外,他看好老人照護市場,串良將生產止滑地板。有了止滑地板、網椅及地溫機這三項利基性商品,讓李嘉井有信心回到自己土地上,自己獨資設廠。

   

「所有的失敗都在蓄積自己的能量,我堅信,在六十至七十歲之間,只要能讓我衝五年,我就滿足了。」李嘉井從他種香茹獲得的寶貴經驗是,「愈是遭受風寒,香茹盤結的菌絲會愈大,蓄積能量愈多,總有一天會爆發出來!」他更說,「老天讓我失敗,就是要我晚點出發,要我蓄積能量,」他說,事後想想,當時投資有的是時機不對,或是不夠成熟,或是自己不夠實力,失敗也是應該的。雖然因歷經多次失敗,李嘉井reset了很多次,多次重新調整步伐,但「我心中的大方向從來沒有改變。」

   

對於他所經歷的失敗與恐怖追債,樂觀的李嘉井卻從不覺得苦,問他是否曾怕過?「不要怕!才會有力量!」他簡短有力地說,「一個團隊的領導人,如果驚,就會散,會扶不起。不驚,才會有力量!」

   

以「相打雞仔」(台語發音,意即「鬥雞」之意)形容自己的李嘉井,在蓄積了三十多年的失敗經驗與努力,他回到了家鄉民雄串良工廠,他隨手拿起、仔細檢視工廠內製作的塑膠鏈條,「這做得多好,摸起來一點刺刺的都沒有」語氣中有著驕傲,「做東西要做到有『神』!」

   

人活著或存在,更要有神!這次,李嘉井要從台灣重新出發,更有信心地重新啟動新事業,活出他的「神」!

 (全文已刊登於2009年《非凡新聞周刊》)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larrise&aid=4034775

 回應文章

丹尼爾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一個好故事
2010/05/15 22:24
回到台灣人最原始 刻苦耐勞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