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乘著光影旅行2
2010/05/05 10:29:02瀏覽904|回應0|推薦6

為了拍電影,羅綸有開始尋找導演與劇本,姜、關是他眼中「有才氣」導演。第一次見到銀行家羅綸有,姜秀瓊感到很訝異,「因為從來沒有金主對我興趣」;本來,羅綸有有興趣投資的是商業片、劇情片,他坦言,紀錄片市場太小眾,但當他愈與姜秀瓊接觸,愈是被她獨特風格所吸引,後來還發現姜、關這「兩個瘋子」竟不顧一切投身於《乘著光影旅行》紀錄片的拍攝,他直覺這一定是好東西。銀行家向來是錙銖必較,不作賠錢生意,但沒想到羅綸有在沒有看片情況下,就決定要投資這片子,羅綸有事後回想,當時既是決定要投資在人,有沒有看片子已經不重要了。羅綸有就這樣加入,成了第三個瘋子;他還說,「我投的錢,用銀行的術語就是『打入壞帳』,丟到水裡去,那一刻起就不再想回收。」

    

見到羅綸有的熱情,姜秀瓊卻要羅綸有想一想再決定,她笑說,「我不想害他」,但姜秀瓊心裡的OS是「好眼光!這真是好東西」;在姜秀瓊堅持之下,羅綸有第一次看片子,那時還只些片斷,就已經深受震憾,完成之後覺得很棒,「我撿到一個寶貝」,我覺得很驕傲,也為兩位導演感到驕傲,能夠展現如此的層次與高度,完成一部對台灣電影具有意義的里程碑的作品。

   

因為《乘著光影旅行》紀錄片,一個「銀行家」與兩個「窮導演」展開一次奇妙旅程,因為對台灣電影的熱愛,碰撞出光亮的火花,交織出美麗的片羽。以下是三人的精彩對話摘要:

   

《非凡新聞周刊》問(以下簡稱問):一個是台北銀行家,一個是台灣新一代女性導演,一個是來自香港的電影攝影師,你們三個人怎麼會湊在一塊?

   

羅綸有答(以下簡稱羅):我動心起念要成立電影公司,要找一個導演,我也看了很多片子,友人推薦姜秀瓊給我,我特別被姜導的《艾草》與《跳格子》所感動,覺得她很有才氣,與我的想法很接近,我看到她作為一個導演的潛力,於是想與她合作,就這麼開始。

   

姜秀瓊答(以下簡稱姜):友人告訴我說,有一個「退休」銀行家(註:當時羅綸有沒有工作)想要請我吃飯,想拍山上原住民的題材,覺得我的作品很適合,那時我沒有把這件事放在心上,因為一直以來,也沒有金主真的對我有興趣,不覺得我可以幫金主賺錢。對於Tony(羅綸有的英文名字)想要拍原主民題材,我雖不排斥,但我拍電影一定要有感覺,否則只是從平地人眼光來消費原住民而已,再加上當時想要陪小孩,我已決定要拒絕了,牽線友人一再來邀約說,Tony覺得你的作品很好,我還開玩笑地回說,「是Tony梁(指梁朝偉)?那我馬上就去!」哈哈哈!

   

我第一次見到Tony的第一個印象是:「怎麼這麼年輕就要退休!」Tony一直很積極,還邀請我上山,讓我無法拒絕他,後來Tony也同意,會讓我拍有感覺的題材。

   

關本良答(以下簡稱關):我認識Tony比較晚,去年七月是第一次見面,那時,Tony已在談投資的可能性,而《乘著光影旅行》已進行了二年多,趕著要報名參加金馬獎,那時候我正為這片子搞得焦頭爛額,因為這部紀錄片使用了十八部電影的片斷,都是來自世界各地片子,格數、規格都不一樣,全都對不上,每天都過得非常危險,直到Tony直接要來看這個片子,才算有深入的接觸。 

   

問:羅綸有本來是要投資劇情片,後來倒是先投資了《乘著光影旅行》這部紀錄片,你是如何發掘出《乘著光影旅行》的價值?

    

羅:因為對姜導的興趣,不禁對姜導當時忙於此紀錄感到好奇。說實話,一開始我打定主意是要拍商業片、劇情片;從商業考量的話,紀錄片是沒有商業元素,沒有行銷管道,不是我投資的標的,因為與姜導接觸,了解到她和關導兩人瘋狂地投入拍攝台灣電影攝影大師李屏賓紀錄片,感覺到這可能是個好東西,進而了解到這部紀錄片對台灣電影的重要,若能完成,也會是件美好的事情。

   

於是我試著加入他們,這的確不是我投資電影的初衷,打破了我的原則,於是我把當它當成一個愉快的旅程。我開口說:「可不可以讓我投資?把後續的東西一起完成」。對我來說,我投的錢,用銀行的術語就是「打入壞帳」,丟到水裡去,既然決定了,成敗得失都當作付出,那一刻起就不再想回收,這樣想就很開心,所有東西都是正面的,都是多出來的。

   

姜:那時我是很感謝,但我跟Tony說,「你不要衝動,我不會害你」。Tony知道我們很困難,一個要去賣股票,一個要拿房子去抵押,之前我完全沒想到Tony會對投資這片子有興趣,當Tony還沒看片子就說要投資,我是呆掉了,但我心裡想:「你好眼光!這是好東西」,我不能保證讓你回收,但這的的確確是個好片子。於是我告訴關導,要讓Tony看片,希望Tony真的喜歡這部片而投資。

   

羅:我那時想,我的投資是投在姜導身上,投資在人的身上絕對是正確的,我還沒看片就決定要投資了,既然是投資人,看不看片都已沒差別了。

   

待續…

   

(全文刊登於2010年《非凡新聞周刊》210期,照片:有得電影公司提供)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larrise&aid=4004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