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八音才子黃文擇2
2010/06/22 08:36:45瀏覽1595|回應1|推薦3

黃文擇總是憶起阿公黃海岱的教導,他說,阿公有交待過,口白要分得清楚,最好的檢驗方法就是請盲人到戲院去聽戲,如果口白混淆不清、角色分不開,盲人朋友就無法分辨聲音,「這是布袋戲口白的最高境界,這是黃家祖訓,」黃文擇始終將此教導牢記在心。

 

為了做布袋戲,黃文擇也看平劇,他說,平劇的文學程度非常高,畢竟是幾千年流傳下來的文化,一修再修保留了精髓,他可以從中吸取長處,將其元素運用到布袋戲口白,例如,布袋戲中的「來人啊!」,用的就是平劇的口音,尤其是官腔官威的呈現上,平劇的口音會比台語來得更有威嚴。

   

霹靂布袋戲的錄音室就設在黃文擇家中,每天夜晚,黃文擇一個人走進錄音室,總要先回顧上一集情景,翻閱劇本,思考如何接到這集,情緒上要如何連慣,他總要準備一個多小時後,蘊釀好情緒之後,才開始錄音。「每次錄完音,很累很虛,我馬上就要休息,」黃文擇說,錄音時一定要站著,要靠丹田來變化聲音,坐著錄音氣提不上來,同時一人分飾數不清的角色,音階拉得極廣,因此對黃文擇來說,錄音就像提氣練功,要出很多力,即便錄音室有超強冷氣,每當錄音,黃文擇卻汗流夾背。

 

不同於一般戲劇或電影,霹靂布袋戲劇組是要先有「錄音口白」才開拍的,黃文擇已與整個製作團隊培養出良好默契,舉例來說,有一幕是素還真在涼亭裡等待高人,高人從外面走進來,在日白錄音上要空出多少時間?黃文擇說,因為他幹過導播、燈光、攝影師、布景…歷練十分完整,他深知片場的距離與情景,也知道木偶行走的速度、操偶師會如何做,因此他在錄音間即可很快依劇本、劇情需要,判斷空白的秒數,如果是有急事造訪素還真,看到素還真就會走得很快,空二秒鐘;如果是朋友造訪,走得慢,空三秒鐘,而劇組拿到黃文擇的錄音後,從空白秒數多寡,馬上了解劇本的意思。

   

「這是經驗,」黃文擇帶著幾分自豪地說,「錄音室裡只有劇本,只有白紙黑字,我敢說,看到劇本就能錄音,全台灣很少!」光有劇本就能錄音,那真是高難度,完全憑空想像場景。

   

黃文擇長達三十年的口白之於霹靂布袋戲,已有不可取代地位,在觀眾及戲迷心目中直逼「布袋戲國寶」地位,戲迷幾乎無法接受其他人擔任口白。「我會被觀眾感動,」個性粗獷又活潑的黃文擇,此時卻感性地說,「為了這些觀眾,只要我能做,我就會一直做下去。」

  

因為一個人配音,人不是機器,機器也有送修的時候,更何況是人。黃文擇總有感冒、拉肚子、身體不適的時候,但他只要對上麥克風,「就會忘了生病,精神就來了,但聲音總難免是沙啞,」黃文擇說。觀眾會聽得出來他的身體狀況,但讓他欣慰的是,觀眾會體諒他,會來電詢問是不是生病了,要他多保重,甚至還會有戲迷寄來琵琶膏或喉糖,讓他感到很窩心。黃文擇憶起兒時跟隨父親戲班跑內台戲,那天如果父親生病不能上台,由別人代打,台下木屐、汽水瓶、玉米通通都會丟上來,兒時的他們知道父親不能上台,就知道那晚要躲起來,黃文擇說,那個年代的觀眾「比較激烈啦!」

    

黃文擇的口白絕技,在傳承上遭遇很大的困難。「現在的年輕人,台語不好,經常是台語夾雜著國語,有時還夾英文,台語要講得輪轉,又有厘語,要講得漂亮且溜的年輕人真的很少,時代不同,環境不同!」黃文擇面容抺過一絲擔憂說。

     

黃文擇現培養自己兒子、幾位有興趣的師傅接棒,但現只能組一個七、八人的合作團隊,像配港劇一樣,一人分飾一角,再慢慢增加,一個人擔二個、三個角色,「以我的經驗,扮演一個、二個、三個角色,都還應付得來,要從擔三個角色跳到四個是最困難,這裡有一個大瓶頸,往後,愈增加一個角色愈困難。」霹靂布袋戲已經「霹靂二十年」,黃文擇也為霹靂布袋戲錄了二十年口白,至今只有兩次例外,由徒弟們代打,一次是與香港漫畫家黃玉郎合作的《天子傳奇》,由一組人配音,講國語;另一次是國語電影《聖石傳說》,邀請李宗盛、王偉忠、蕭薔、柯一正等人配音。

     

拜家學淵源之賜與後天努力,黃文澤的口白功力,在江湖上幾無人可出奇右,問他在武林之內是否有「對手」?黃文擇回說,「我不在意對手,我只在意的是自己,我最大的威脅是觀眾,從來不是對手淘汰你,而是觀眾淘汰你」。

    

霹靂布袋戲一路走來的「創新」手法,曾招致保守派的許多批評,但對黃文擇來說,如何做出觀眾想看的布袋戲,如何與觀眾打成一片,如何讓年輕一代觀眾喜愛布袋戲,而不是固守傳統,這才是布袋戲真正的傳承。

   

他舉例,過去布袋戲節奏很慢,上台下台都要唱完一首歌,在今天這個時代,觀眾早就睡著了;過去,劇情上一拳打下去山崩地裂,這「山崩地裂」效果就是「搖一搖」戲棚,但在今天,這種作法根本無法讓觀眾感受到劇情要表現的,如果布袋戲無法與時俱進,是「對不起觀眾」,同時也要讓年輕觀眾接上來,布袋戲迷不只是五、六十歲,也要有一、二十歲戲迷。

    

因此,一個好的布袋戲,涵蓋很多層面,布袋戲要傳承,也是涵蓋各層面,要有一個好劇本,必須文戲、武戲、感情戲、七情六慾都要有,同時也引進動畫製作,口白更要抓得很柔、很順、更有味道,木偶也加以改進加大、更精緻更美,布袋戲也要不斷向外學習,吸取別種戲曲精髓。

   

傳承布袋戲這條路,是創新,也是堅持。本來沒有生命的木偶,因為劇本、口白、操偶,賦予木偶生命與靈魂,到後來,木偶卻又與黃文擇的生命結為一體,木偶就是黃文擇,黃文擇就是木偶,「布袋戲是我的生命,我一定要愛惜我的生命,把生命延續,拉得很長很長…」黃文擇悠悠地說著。

  

本文完

   

(全文於2009年刊登於《非凡新聞周刊》)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larrise&aid=4152653

 回應文章

請問"睿智"
請問"睿智"台語怎麼念呢?
2010/07/25 23:33

請問"睿智"台語怎麼念呢?

從來沒聽過很好奇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