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六年級的霹靂造型師
2010/07/05 10:35:22瀏覽1896|回應0|推薦4

在片場的另一個角落裡,尫仔有專屬的造型設計室,霹靂布袋戲數千個尫仔的首席造型師,是六年級樊仕清。樊仕清自小就是喜歡布袋戲,小時候會自己去雜貨店花二十元買一個塑膠戲偶,自己弄一些布料,給尫仔設計造型,「就像你們女孩子也會幫紙娃娃設計衣服一樣啦!」他靦腆地說。

 

像他一般大的年輕人,嚮往都會炫麗迷爛生活之時,二十四歲的樊仕清卻選擇待在土庫這窮鄉僻壤、這間有點雜亂、簡陋房間,專心為尫仔疏頭、設計衣服,這一待就是十年光陰。

  

事實上,高職美工科畢業後,樊仕清也有段在都會的「流金歲月」。他帶著酷酷的表情與口氣說,「在海線當過酒店少爺、舞廳少爺,在加油站打工,也在台北當過上班族,只是,愈做愈沒有意思。」有天他在看霹靂布袋戲節目,得知要徵人,他抱著姑且一試心理就來上班了,先是在電視台擔任攝影助理,二年之後他終於爭取到為尫仔做造型的工作,這個黝黑又酷酷的年輕人,如今是霹靂布袋戲的首席造型師,數千個霹靂布袋戲偶的造型,從頭髮、服飾、佩件、鞋子都出自他的設計,他是尫仔的原創者。

 

「戲偶刻來,最早就是一個光頭,頭髮造型都是梳了又梳,吹出一個角度,然後一撮一撮黏上去,黏一個頭就要二、三天,」接著,戲偶服飾愈來愈華麗,配件也愈來愈多,「做一個主角人物來講,至少要二周。」樊仕清說,這工作「很繁複,愈做愈細,永遠做不完」,有時候老闆(指黃強華)看不滿意,全部得拆下來重做,他說,「下班的休息時間,腦子裡總是在想『尫仔』要怎麼做?」唯一的成就感就是,當他以戲迷身分觀看霹霹布袋戲時,會感覺到:「這一顆做得不錯,那一顆做得漂亮…」樊仕清露出有些稚氣的傻笑。

  

在全球化、科技化時代,傳統而本土化的布袋戲沒有被現代化聲光科技所消滅,反而與時俱進,精益求精,這二十年來,霹靂布袋戲名號響震武林,更遠征海外,打敗一○一大樓、玉山,成為台灣意象的經典代表,除了戲迷的支持外,更是如貓叔、樊仕清這些將布袋戲視為生命,用一針一線、一拳一腳打出來的霹靂江山。

    

(本文已於2009年刊登於《非凡新聞周刊》)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larrise&aid=41945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