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夢想中的都市規劃 ── 不在其位也無權力,但確實想過這問題!
2017/06/27 20:39:39瀏覽1776|回應0|推薦10

上一篇文章談到天際線被破壞以及建地完全蓋滿不留一絲絲法定空地的違建,這篇就談談自己曾經想過應該如何解決,大概是因為大四時 (1990 年) 曾經玩過「模擬城市」的遊戲吧,就是自身不在其位也沒有權力,但確實想過如何解決台灣的都市規劃問題。

解決的前提是:從新的重劃區來樹立典範。

1. 針對以往市鎮的違建問題,新的重劃區是給糖吃但嚴格執法。

每層樓的高度最高為 3.6 米。住宅區的建蔽率與容積率,由典型的 60% 與 180% (有些是 50% 與 200%),提高為 70% 與 280%,已經給糖吃了,就不要再違建,若違建就拆,費用則立法要求住戶支付,不付就透過法院追討。

如果每層樓的建蔽率都用完,容積率也全數用完,則透天樓層可蓋四層樓 (280 / 70 = 4);如果每層樓的建蔽率沒有全部用完,則透天樓層最高只能蓋六層樓,亦即每層樓的建蔽率使用下限為 280 / 6 = 46.67,不能再低了,據此來限制透天樓層的最高高度。

商業大樓與住宅大樓的建蔽率為 80%,最多只能蓋到 12 樓。

套房大樓的建蔽率為 70%,最多只能蓋到 6 樓。

根據筆者主觀的推測,重劃區地號的面寬偏窄,也會讓原本的都市規劃破功;以竹北縣政 2 期與 3 期的重劃區為例,有不少重劃地號的面寬只有 4.85 米 (看起來是超過一半以上的地號是如此),如果使用 RC 牆則至少會耗掉 36 cm,使用磚牆則至少會耗掉 50 cm,面寬偏窄有可能會讓地主乾脆賣給建商去整合地目蓋大樓,讓原本規劃的 3 到 4 樓住宅區,變成高聳的水泥大樓叢林區。


2. 重劃區內每 1 平方公里必須要有 4 個可容納 36 輛汽車的駐車場,以及 1 個六百坪的公園。

Why 36? 因為我喜歡這個數字,哈哈!

拜訪過日本的一些城市,例如京都與札幌,路邊幾乎看不到任意停車,整個道路景觀看起來就是很舒服。



3. 重劃區內的住戶與租戶,買車時必須出具自備停車位的證明,買的或租的皆可。

向日本看齊,買車都需自備停車位以維持道路景觀的清爽,並終止台灣長久以來為了搶佔停車位而引發的亂象,例如,許多人以摩托車、盆栽、椅子、破舊的行李箱等來搶佔停車位,有時還因此發生口角或肢體衝突。



4. 重劃區內的每條路與每條街都有人行道,路的人行道寬度至少為 2.4 米,街的人行道寬度至少為 1.2 米。

從此以後,孩童、學童、學生、行人、孕婦、老人都不需要走到馬路上與汽機車爭道。

網友如果有觀賞過《Jupiters Moon》(天使追殺令) 這部電影,片中有一段警車在布達佩斯 (Budapest) 市區內的追逐情節,拍攝角度除了以罕見的前保險桿視野來表現之外,亦可發現整個追逐過程的道路畫面與俯瞰畫面,每一條道路都有人行道,真是令人敬佩,也許有人認為這是小事一樁,不足掛齒,但臺灣就是還沒有做到,而且長期來看很可能也做不到。


5. 重劃區內的巷子全部規劃成單行道 (目標要規劃全部都是活巷,杜絕死巷,否則死巷會讓單行道破功),巷子僅供行人、摩托車、以及自行車通行,汽車不能駛入巷內。



6. 騎樓不准使用鐵門或磚牆圍起來。

嗯,新竹市與新竹縣的在地民風,很喜歡使用鐵門或磚牆把騎樓給圍起來 (隨處可見,新竹市的林森路、食品路、南大路、經國路、關東橋附近 ...、新竹縣竹北市的三民路、中正東路、中正西路、博愛街 ... etc.),再加上新竹市與新竹縣似乎非常不喜歡設置人行道,所以對行人是相當的不友善!

雖然新竹市火車站到新竹市政府的鬧區,騎樓被霸佔的情況比較少 (因為有人潮,而人潮即錢潮),人行道也有一點,但一旦逐漸地遠離鬧區,或者轉入小巷,騎樓被霸佔的情況就非常嚴重。例如,離新竹市火車站不遠的國泰醫院新竹分院,附近的商家騎樓全部都被霸佔,加上又沒有人行道,因此當你自己或帶著家人到國泰醫院新竹分院就醫,就能感受到除了停車位很難找之外,把車停在鄰近的民營停車場之後要走到國泰醫院新竹分院時,就得博命地走在馬路上!你自己走可能還不是很有感,但是當你牽著家中的小孩或老人家時,你就會很有感 ── 你的小孩或長輩必須走在大馬路上跟汽機車爭道!

曾經從新竹市中華路的某家汽車保養廠,走路走到附近的遠東巨城百貨,途中超過 80% 的路段是被逼到得走在馬路上跟汽機車爭道,如果又遇到路邊停了許多摩托車或汽車,就得走得更靠近馬路的中心,真的是很危險,然而很多路段都是有騎樓的,只是騎樓被商家或住家給封了起來。

早在 1994 年,智邦科技的一位員工就有跳出來公開地呼籲要廣設人行道,但在地居民以及在地的政治人物,似乎覺得走在道路上與汽機車爭道是無所謂,無感之下就是毫無作為,所以經過了 20 多年,情況沒有什麼改善。

仔細觀察,光復路關東橋附近的商家,原本都有約 1.5 公尺到 3 公尺左右的騎樓,但大約有九成都被商家給圍了起來。旭光舊廠房拆掉後,蓋了新的大樓與店面,這新的大樓與店面總算有留了相當寬的人行道給行人;此外,新的關埔特區,部分路段留了非常寬敞的人行道(例如關新路),看起來就是舒服許多,只是一旦轉入光復路段,人行道與騎樓走道就瞬間消失,反差很大。

一般而言,學校附近的人行道會比較完整一點,例如從交通大學大學路出口開始,一路沿著光復路來到清大,再到工研院光復院區這一段,兩側都有人行道,所以即使商家把騎樓圍了起來,行人還有人行道可以走,但轉進學府路就只剩工研院光復院區的這一側有人行道,過了博愛街交叉口之後,就會看到兩側的騎樓景致是不一樣的,右邊的店面或住家大部分沒有把騎樓圍起來,而左邊的店面或住家幾乎都把騎樓給圍了起來,由學府路、東山街、以及培英街所串連起來的交通網之內有三所學校,分別是新竹高商、新竹中學、以及培英國中,然而這三所學校所在的交通網之內大都沒有人行道 (只有工研院光復院區的外側有人行道),而騎樓估計大約有八成被圍了起來,看著學生們走在馬路上與汽機車爭道,真得是有點危險!

騎樓在交通道路法規上是屬於道路,圍起來是違法的,但新竹市政府與新竹縣政府似乎不在乎,而在地的新竹民風則是非常喜歡霸佔騎樓。



7. 道路下方皆預留污水下道、水管、電線、瓦斯等管線空間,目標要做到除非是管線空間出了問題,否則永遠不必挖馬路來鋪設管線,只需透過既有的人孔蓋就能鋪設所需線路。

很難嗎?也許吧,但總該有些理想,做到 70% 應該做得到吧!否則台灣還要忍受每年不斷地挖馬路來鋪設管道嗎?


8. 馬路鋪設的標準要提高,監工與完工的檢測要落實。一般兩線道馬路的柏油 (上層)、土方 (中層)、水泥 (下層) 共三層的厚度就各定全為拾公分,全部加總為 30 公分,四線道以上就各定為 20 公分,總計 60 公分,如果連這樣的標準都做不到,那對於台灣的道路品質也沒有什麼可期待!

台電包商曾經在筆者住家附近挖鋪電線管路,兩線道的馬路被挖開後,筆者拿了一枚拾元硬幣檢測柏油渣的厚度,發現部分路面竟然跟拾元硬幣的直徑差不多等厚,就大約 26 mm 的厚度而已,看起來比較厚的路面,估計大概也頂多 4 公分到 5 公分之間而已,因此筆者上網查了一下柏油路面的厚度標準,發現應該至少要有 50mm (最低標準是 五公分);嗯,看來是有偷工減料!台灣的標準才五公分而已,這樣也要偷工減料到只剩下一半厚度,讀者猜看看德國的高速公路有多厚?答案是 55 cm ~ 80 cm;再一題,猜猜看日本的一般道路的厚度有多厚?答案是 15 cm ~ 30 cm,而且是以 30 cm 較為常見 (是整塊很整齊且密度非常紮實的厚達 30 公分,不是投機取巧地只有部分區塊是鬆垮垮的達到 30 公分 ),網路上有照片可以查得到:2009 年 Mobile01 <日本道路的柏油厚度>;另一篇 2010 年的樂多日誌 < 日本人鋪柏油的方式 vs. 台灣人鋪柏油的方式>);另一篇 2016 年 4 月 19 日的報導 < 日本的馬路有多厲害?這張震後照片值得台灣反思 >,日本九州熊本地區發生大地震,道路被震斷翹起,目測其中柏油厚度約 15 ~ 20 公分,柏油之下有紮實的土方約 30 ~ 40 公分,土方之下還有約 30 公分厚的水泥。台灣,標準是至少五公分,但推估一般只鋪到 3 公分到 4 公分左右,因為筆者有觀察台電包商後續的回鋪作業,看起來的厚度大概在 4 公分上下,個人認為是沒有達到 5 公分以上。其實最低標準 5 公分是有點太薄,現今市面上許多大型休旅車的重量都在兩公噸左右,遊覽車、大卡車、預拌混凝土車、以及混凝土泵浦車等當然是更重,幾乎都超過拾公噸;據此,各位讀者想像一下,五公分厚的柏油路面之承載力道是否足夠?

有觀察過六線道的竹北市光明六路的柏油路面被挖開的情況:有些路面看起來有 15 公分左右、有些看起來有 10 公分上下,有些看起來只有 5 公分;亦即,整條道路的柏油厚度是呈鈍齒狀地參差不齊的,而且密度看起來也不夠紮實,跟日本的比起來是有段差距 (筆者有拍照存檔)。

故意地不要把事情做好,馬路不要鋪得合乎標準,驗收時也要放水,這樣才有源源不斷的馬路可供刮鋪,除了可以將馬路工程發包給選舉樁腳之外,相關的政府官員也有回扣可以拿!

Well,可不可以拿了回扣綁了樁腳之餘,也順便把事情做好做對?不要再層層拿與層層轉包了,就你們最高層的與實際執行工程的承包商拿回扣與賺取該有的利潤,然後把道路品質給搞好,可以嗎?很難嗎?

日本與紐西蘭的道路都鋪得很好很平整,台灣的道路鋪設水平何時才能跟日本與紐西蘭看齊?

BTW,2000 年左右筆者到美國出差時,開車從 San Jose 走 101 公路到 Mountain View,驚訝地發現加州 101 高速公路的道路品質很差,雖然還沒有到達坑坑洞洞的慘狀,但表面裂開掉了一大片瀝青的路面是到處可見,看起來一點都不像世界第一強國以及高科技發源地的道路,不知是否也遇到了類似台灣的官商結構問題 ── 透過公共工程做選舉綁樁與拿回扣?日本很可能也有公共工程綁樁與拿回扣的問題,但至少日本在拿了回扣綁了樁腳之後,道路的鋪設品質也有做好 (紐西蘭的清廉指數向來都是前三名,大約都在 90 分左右,這是中華民族永遠都達不到的分數;日本的清廉指數向來都優於台灣,日本大約都在 70 分以上,台灣一直都在及格邊緣的 60 ~ 61 徘徊,不過總算贏了韓國,韓國向來都在 55 分上下徘徊,而中國大陸的清廉指數則是在 38 分左右徘徊;關於清廉指數,請自行 Google "Corruption Perceptions Index";台灣的中高階公務員人的貪污情事其實有點嚴重,從歷年來爆發的政府採購弊案、建設公司買通政府與建管處相關人員或招待喝花酒、政府高階公務人員直接向建設公司或投標公司開價索賄、女檢察官向電玩業者索賄案、以及高等法院法官集體收賄長達十年以上等弊案,可以窺見端倪)。



9. 重劃區沒有任何的容積獎勵,而且不准從他處移轉容積率過來,嚴格地杜絕灰色地帶的增建物。

很多魔鬼都藏在「容積獎勵的條文」裏,只增建了一些要供給大眾使用的地下停車場或公共設施,就從「容積獎勵」的條文裏獲得很大的獎勵容積率,而且許多「必須提供給大眾使用的地下停車場或公共設施」,蓋好之後都被圍牆圍了起來(獎勵容積率賺到手後就食言了),只有留給該大樓的住戶來使用,最著名的案例,就是台北市帝寶豪宅的地下停車空間,最後則是因為遭到檢舉,才心不甘情不願地把原本就應該留給公眾使用的部分停車空間(大樓設計之初時以此來獲取地方政府的獎勵容積率),開放出來給大家來停車。

竹北重劃區的很多大樓也是如此,獎勵容積率賺到手了就食言了(只有少數的大樓沒有食言),有一些大樓則是部分食言 (部分有根據承諾做開份,部分則違背承諾圍了起來)。實際上,全台的情況應該都差不多,許多當初講好要留給大眾使用的公共空間(大樓設計之初以此來獲取地方政府的獎勵容積率),蓋好後很多都被圍牆圍了起來,而當責的公部門也沒有主動地去查緝與勸導。



10. 每 1 平方公里蓋一棟基地面積為 600 坪、高 6 層樓的社會住宅,只租不賣;

社會住宅蓋了之後,誰可以申請、審查的標準、住戶之間的糾紛調解、沒有公德心的住戶該如何處置等等的管理議題是個大挑戰,台灣的政府還沒有這方面的經驗,但有新加坡的國宅模式可供參考,遺憾的是,早在民國 66 年 (1977) 前後,台灣的政府就已經到新加坡考察過國宅 (新加坡政府大約是在 1960 年代開始推行組屋政策,也就是新加坡的國宅),之後也陸續地又到新加坡考察,前前後後考察了 X 年去了 Y 遍,還是沒有做出像樣的社會住宅,一直到了 2017 年的世大運選手村宿舍,才終於蓋出較為符合水平的社會住宅 (只租不賣的社會住宅;之前所推臺灣政府所推的國宅都是賣斷的)。

台灣政府的公務員出國考察,實質內容大都是在旅遊 (兩成的考察是做做樣子,八成的內容都是在做觀光旅遊),藍綠執政時都是如此 (全都是這個樣),只能寄望後代子孫能出個像樣一點的政黨,出國考察的內容能是至少六成花在專心的觀摩與學習,剩下的四成再去放鬆觀光。


11. 還在想 ...;學校,警局、醫院、銀行、大賣場、菜市場、其他的零零總總等如何規劃,由於相關的背景知識不夠充足,目前沒有具體看法;完整的都市規劃,每平方公里有多少人居住,整個重劃區可容納的人口數量,整個重劃區的交通總量限制等一些站在較高制高點的視野規劃與堅持,是很重要的中心指導原則,有了這些視野規劃與堅持,整體的都市規劃與建設才會井然有序,就不會出現同樣面積的土地,建設公司 A 只蓋了十樓,但建設公司 B 卻蓋了貳拾多樓的情況 ── 標準不一、獎勵條例不一、官商關係不一,也不會出現原本規劃的停車場,卻因為後天的一些考量,就把它拿來 BOT 改建成百貨公司,更不容易會出現原本規劃的透天住宅區,超過一半以上被建商收購整併蓋住宅大樓,導致人口暴增,學童擠爆新學校,部分學童還得轉讀其他學區的情況。



對了,模擬城市的遊戲似乎還活著,不知道它的最新版有沒有虛擬的 3D 版本,可以讓我模擬一下?(備註:查了一下,確實還在,而且已是 3D 版本,這遊戲竟然存活了超過  27 年)
 

期盼往後的藍綠權貴等在重劃地區炒地皮撈錢之餘,也要堅持一點點願景與理想,豎立一些好的典範 (少些大樓、限制一下建物高度、不會有住家整天都被比鄰的大樓們擋住陽光、所有街道都有人行道、人人皆須自備停車位、像樣的公園多一些、取締霸佔騎樓的商家、收費的公有停車場多規劃一些與分布更均勻一點 ...),這樣子台灣的都市規劃就能往前進步一點點。




( 創作其他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ungchia&aid=105319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