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祈禱
2016/03/01 00:00:00瀏覽1856|回應0|推薦115

                                                  

清晨七點不到,我踏出家門.外面還未大亮,但是,東邊魚肚白的天空已出現絲絲的光芒.在北國的溫哥華來說,二月底尚是春寒料峭的季節.雖然有些石楠已經迫不及待地含苞待放,大多數的花樹卻都還是無精打采地在冷風中顫抖,等待著春神來把他們從冬眠中喚醒.

一個禮拜一次的六公里多疾步行軍,雖在寒風中完成,卻也走出一身微汗.一腳踩進派特孫大樓時,一股暖流迎了上來.看到醫護人員以及坐著輪椅的病人夾雜在熙來攘往的人群中,我感恩我每周一次的學習時間又將開始了.

在護理站取得今天的床位分配表之後,我發現有三個病房是空的.雖然在安寧病房滿床時候佔絕大多數,這種有幾個空床的情形亦非僅見;最多的可能是昨晚有病人往生,而時值清早,還沒有補上新病人.

查了一下病人離院記事簿,果然不出我所料 - 昨晚有三位病人先後離開.心想:大夜班的護理師一定忙壞了,既要照顧其他病人,還得清理亡者的大體,處理家屬的需求.這麼一想,對於護理人員心生無限的敬意.看看那三間病房也已經清理消毒完畢,看來煥然一新,正等待新病人的到來.工作人員的效率也在我心中再度留下深刻的印象.

循往例,我在紀念牌前默哀了一陣煮了一壺新鮮咖啡看看需要不需要啟動洗碗機之後,就準備探訪工作.那時,我突然想起上個星期值班給我許多感觸的一位叫瑪麗亞(非真名)的新病人,於是決定先去看她.

上個星期,我只不過為罹患末期胰臟癌的她拿了她要加在燕麥粥上的肉桂粉,她就連聲感謝個不止.看著她吃得津津有味時,我問她還有沒有需要我做的事,她隨口說:你已為我做得太多了.我笑著回答道:如果這樣就算太多,那我的工作就過於輕鬆了.」聽我這麼說,瑪麗亞一聲:好吧!隨即放下手中的小調羹,表情有些嚴肅地兩手拉著我的右手,要我和她一起祈禱.

病人要求一起祈禱不算新經驗;我通常扮演被動的角色,配合他們的動作.當然,也曾有過要我為她祈禱,之後,又要求我為她降幅的病人.

於是,我莊重地閉起眼睛,讓瑪利亞帶領.空氣中寂靜了一陣子之後,就傳來她虔誠的聲音:上主,祢的女兒來向祢問安了.謝謝妳一直不斷地照顧我.我知道現在我已病入膏肓,住到安寧病房來了,但是,我知道祢有祢的計畫,雖然我無法了解那是什麼.如果祢願意我痊癒的話,我感謝祢;如果祢覺得我已走到生命的盡頭時,我不只不會有怨言,更要感激祢給我學習遵循祢旨意的機會.然而,在此緊要關頭,也許我會現出自己的軟弱,因此,我要求祢加強我的信德,給我勇氣,讓我不要猶豫,不要起嗔怨之心或貪生之念,而心甘情願地接受你為我所安排的計畫.我也求祢降福這裡的醫護團隊,因為他們給了我非常好的照顧;求祢賜給他們身心平安,以便照料更多其他的病人

說到這裡,她的聲音減弱;我想也許她正為她個人的私事祈求吧.不一會兒,只聽到她說:我如此祈求,全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我跟著答了聲:阿門!張開眼睛時,只見她微笑地望著我說:謝謝你陪我祈禱;雖然我沒問你的信仰,我知道你願意的.我告訴她我信的是佛教,不過,萬教歸宗,陪她向耶穌祈禱是我的榮幸云云.

那天走出瑪麗亞的病房時,心中受到這個經驗的撼動,久久無法平復.一般人祈禱時,通常會希望神佛俯允他們之所求:希望考上理想的學校、找到良好的工作、疾病速速遠去、財富滾滾而來等等;如果無法如願,就覺得祈禱無效,神佛不靈.雖然聖經上耶穌曾說:努力求,必將得到,但是神要我們「得到」的,也許不是我們私心所想要的;我們所求更也許不是我們果報應得的一部分....像瑪麗亞這般,求神賜給她勇氣與智慧來接受即將面對死神的現狀   - 雖然她才六十來歲,真是智者.我心裡也感動如此有感恩心與慈悲心的她,特別為醫護團隊所做的祈求;何況她求的又是讓團隊可以照料更多其他的病人;如此祈禱,的確是我們該學習的楷模

想到這裡,我加緊腳步.一進到420病房,只見到臉色枯黃的瑪麗亞正奄奄一息地躺在床上,上星期曾見過的兒子路加神色憂戚地坐在陪伴床上.我心中一陣疼痛,趕忙一個大步跨上前去.也許她被我的腳步聲驚醒了,瑪麗亞睜開無神的眼睛,看到是我,臉上勉強堆起笑容,伸出毯子底下的手,讓我拉住.我不知說什麼好,卻聽她微弱的聲音說:我想我的時間大概不多了;現在輪到你為我祈禱吧!

於是,我先為她做能量治療之後,教她和我一起修頗瓦法.我請她觀想軟弱微小的我們,正被神無限的愛與平安包圍著;而神也正用祂無邊的仁慈充滿我們,治癒不堪當的我們.我們也渴求與神結合,跟隨祂的引導

看著瑪麗亞沉沉睡去,我心中懇求神佛慈悲,賜給這位教我們祈禱真義的婦人平安喜樂,也帶領她自在安詳地上路….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su43&aid=47854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