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5/01/05 19:37:55瀏覽7614|回應5|推薦24 | |
特前來恭喜您所發表「蒙田教我的事:研究哲學是為了學習死亡」,20150405已經登上聯合新聞網首頁新聞頭條區網評,此推薦是利用轉址的方式直接連結到您的內容。 udn 電小二
文:方傑
家喻戶曉的希臘天神宙斯 ( zeus ) 的父親名叫克洛諾斯 (cronos),克洛諾斯曾經砍下他父親天空之神烏拉諾斯 (uranus) 的陰莖,並取代爸爸成為天神,篡位後他開始擔心自己的孩子將來也如法炮製對付他,他想到了一個方法:每生下一個孩子,就吞下一個孩子,好永保權力,宙斯出生時,媽媽以包裹的石頭假冒宙斯,克洛諾斯沒有細察就將他吞下,宙斯因而得以倖免,最終推翻父親。 格林童話裡也有一位壞皇后,她一天到晚打量著鏡子,深怕年華老去,她對青春洋溢的白雪公主感到妒嫉,於是她想方設法的除掉白雪公主。 神話與寓言常常是生命的隱喻,克洛諾斯在希臘神話中,也被稱為時間之神,他與壞皇后的故事,反映出人類害怕被時間摧毀的焦慮,這些故事告訴我們,世間萬物阻止不了時間所帶來的更替、老化與死亡。 從小到大,死亡在我們的文化裡一直都是禁忌,人類忌諱談死,或許是因為擔心它會帶來悲觀與絕望。死亡是一種很矛盾的狀態,他與生命的一切努力都是衝突的,它會讓你努力建立起來的財富、名聲與地位全部灰飛湮滅。 近代文明透過醫學延緩了老化,現代化城市將死亡排除在我們的視線之外,但如果深入觀察,你就會發現,其實對死亡與老化的焦慮一直都在,它只是以隱匿的方式,偷偷對我們的行為產生巨大的影響。
上圖:神話中吞下孩子的克洛諾斯 上圖:電影[魔鏡魔鏡]中白雪公主的後母。 中年危機 中年意味著死亡漸漸逼近,步入中年之後,克洛諾斯與壞皇后的焦慮也在我內心蠢蠢欲動起來。 不知自何時起,我常會夢到自己在洗頭時,摸到秃掉的頭皮而嚇醒,也作過過世祖母被肢解的夢。 我開始會因為被年輕正妹喜歡而暗自竊喜,開始對大叔、阿伯這種字眼變得特別敏感,對年齡的數目愈來愈斤斤計較,只要有人高估了我的年齡,我都會鄭重的請他把話塞回胃裡,偶爾被不知好歹的小鬼叫阿伯,我也會耿耿於懷個幾天。 對於白髮,我從趕盡殺絕漸漸變成自暴自棄,後來索性放任他們在我頭上放肆;偶爾只要肌肉有一點小小的抽動,就會懷疑自己肚子裡面有個癌細胞正在擴散。 要不是我長期探索自己的內心世界,我或許不會察覺到,這其實是死亡與老化的陰影正靜悄悄地進駐我的心裡,這種焦慮在我們的文化中是無法啟齒的。 一直到我遇見蒙田之後,它才漸漸的緩和下來。
蒙田是誰? 最初,我是被他有趣的言論吸引,蒙田不是道學先生,對於那些自以為高人一等的人,蒙田會對他說: 哎,你跩什麼跩,即使登上世界最高的寶座,我們仍然坐在自己的屁股上;國王和哲學家會拉屎,淑女們也一樣。 蒙田堪稱哲學界的周星馳,是少數會讓我捧腹大笑的哲學家,他絕不會裝模作態的告訴你精神比肉體偉大,蒙田會在他的小品文裡,坦承自己喜歡睡覺,他把難登大雅的大便也帶入了哲學殿堂,在文章中討論他排便的規律,談到指甲時,他說: 只要我的腳趾甲長進肉裡,我就會變得易怒、暴躁、難以親近。 談到陰莖,他跟我們一樣感到莫可奈何: 這傢伙的抗命是很普遍的,它會在我們不需要它時突然不識相地舉起,而在我們最需要它時又偏偏讓人失望。 當你因為做了某件事而懊惱時,他會安慰你: 知道自己說過或做過什麼蠢事沒什麼大不了,我們必須學習接受這件事:我們不過是蠢蛋。 許多人讀蒙田時,都會不約而同地讚嘆,他怎麼那麼懂我?他說出了我們不敢啟齒的事,讀他的隨筆,會帶來一種心理學家所謂的”清掃煙囪”的效果——釋放你覺得見不得人的各種想法,進而接受自己並沒有那麼完美,欣然的承認自己不過只是蠢蛋。 ” 研究哲學是為了學習死亡 在他的《隨筆集》裡,帶給我最多慰藉的莫過於他對死亡的見解,死亡這種恐怖的經驗,自蒙田嘴裡吐出,仿佛也變得笑臉迎人起來。 蒙田建議人們找一棟面向墓地的房子,好讓自己每天一醒來,就意識到死亡正步步逼近,而認真的生活。我在前一陣子讀到一則關於有位名人,因為買了一棟面向墳場的房子,而與房屋仲介鬧上法庭的新聞。倘若蒙田知悉此事,應該會為現代人對死亡的過度焦慮感到啼笑皆非吧。 蒙田要我們不要當一隻逃避現實的鴕鳥,克服恐懼最好的方式,就是與恐懼的事和平共處,他說: 假如我們懼怕死亡,在人生道路上又怎麼能夠內心踏實地邁步呢?每走一步,我們都會禁不住打幾個寒噤。俗人的笨方法就是不去想它,但真要視而不見,腦子得愚鈍到極點才行! 確實,死亡無所不在,不去面對它,只是讓它以隱匿的方式對我們產生影響。當代的心理學家發現,死亡的焦慮會讓中年人發生外遇、尋求刺激、愛上年輕辣妹、突然迷上拉風的跑車、穿著突然變得青春無敵,這都是人類的潛意識想要留住青春,為老化與死亡焦慮尋找出路的盲目行為。 學習把一年看成一生 蒙田要我們留意四季的變化,其實春夏秋冬就像生命的縮影,無論你活多久,自然界不過就一年又一年的循環上演著。即使我們只活了一年,也已經看到一切了,所以不管我們的生命在哪結束,它都是完整的。 如果你還是無法釋懷,他要你試著這樣想,當初在你出生時,你其實就是從死亡狀態進入生存,那時你既不期待也不懼怕,如今也應該以同樣的方式,再從生存進入死亡。 我習慣晚睡,尤其是長夜將盡時,我都會特別想要留住什麼,這導致了我長期晚睡。有時仔細深究,或許不想睡覺正是源自內心深處的死亡焦慮,因為睡覺很像死亡。 如果蒙田還在,他或許會這麼對我說: 其實你已活得夠久了,有些人活得很長,卻像沒活過一樣。歷史上許多偉大的人物,在三十幾歲就死了,但他們不見得比你活得沒有價值啊! 老化就是死亡 蒙田說過一個小故事: 有一位飽經風霜的老兵,請求凱撒大帝允許他結束自己的生命。 凱撒見他早已行將就木,便打趣的反問他:你以為自己還活著嗎?大自然早已拉著我們的手,一步步緩緩地走向死亡,大自然讓我們老化,正是為了讓我們對死亡習以為常。 許多去過印度的朋友都會對隨處可見的屍體感到震憾,這對住在大都會裡的人們而言,確實有點匪夷所思。或許古人與經濟落後國家的人們,對生命的見解比我們透徹多了,死亡是生命的本然面貌,我們終歸有一天會變成屍體,只有文明人才會對屍體大驚小怪。 蒙田曾說,埃及人會在歡宴進入高潮時,將一具死屍抬進宴會廳,以提醒賓客生命無常,不要樂極生悲。想像要是現代人在衣香鬢影的晚宴中,看見一個人的屍體,會是多麼的震憾。 每每讀到這段故事,我都會想起電影Dead Poet Society 裡,文學老師Mr. Keeting要學生看看校史館照片裡死去的人們時,對學生說的名言:“抓住這一天” (seize the day )。 我不知道各位讀者是怎麼想的,至少我在讀了蒙田後,死亡漸漸的變得不再恐怖。 蒙田認為與其終日為死亡擔心,不如學會對它習以為常,與它熟識: 對死亡的預先謀劃就是要讓自己得到更大的自由,充分考慮了死亡的人,才能不受死亡的奴役。只要能正視人生中的黑暗面,人生就沒有什麼可怕的;只要能正視死亡,人就擺脫了一切束縛和羈絆。 此時此刻我存在 心理學家認為,被人類視為禁忌的事,常常是對我們威脅最大的事。然而,倘若一個人怕東怕西,為了怕死而什麼都不做,那反倒會讓他愈活愈乏味。 一個想要活得自在的人,首先要學的,就是克服自己內心的恐懼,蒙田要我們採取較為理性的態度來面對死亡,既不厭惡生存,也不憎恨死亡,勇於面對死亡,其實是為了品嚐生活的甜美。 你或許會覺得哲學家不過是在紙上談兵,人人聞之色變的死亡怎麼可能如此輕鬆。 事實上,蒙田自三十歲後,摯友、父親、弟弟與幾個孩子接二連三的去世,這讓他在很長一段時間陷入了死亡焦慮之中。 一直到37歲時,他自己也發生了一場墜馬意外,在墜馬後,他陷入昏迷。據說,在昏迷中,他是感到歡愉的,自瀕死經驗甦醒後,他開始反復回想這件事,不久後,他開始辭掉世襲的法官職位,不再追求世俗的虛名,他找到了一種讓死亡變得不恐怖的方式,就是不虛擲生命,活在當下。 你也許會想,活在當下不是老生常談嗎? 當然不是,蒙田開始以書寫的方式來記錄自己的念頭和想法,寫出了對後世影響頗巨的《蒙田隨筆》,無論是在花園裡散步、與家人相聚、與三五好友把酒言歡時,蒙田都透過書寫不斷的提醒自己: 此時此刻,我呼吸、我感受、我思考、我愛、我存在。
蒙田(1533—1592) 法國哲學家,他自創的小品文《蒙田隨筆》影響了後世的無數哲學家與文學家。曾任法國波爾多市長、法官,與當時的法國國王是好朋友,歷史學家指出,他要是活得夠久,可能會被延攬為法國首相。 (本文為原稿。)
方傑臉書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chongkiath71 部落格:http://classic-blog.udn.com/chongkiath 本文原載於新加坡《品》雜誌中文版:https://www.facebook.com/pinprestige?fref=ts
|
|
( 心情隨筆|心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