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從電影《1966年的世界盃》談成年禮的心理意涵
2014/07/14 18:54:21瀏覽2881|回應0|推薦20

 

 

(原載於新加坡Prestige chinese中文版第13期,本文為原稿。) 

文:方傑

 

 

 

 

前一陣子看了一部英國小品電影《1966年的世界盃》(Sixty Six),電影中的主角是一位被父母忽略的猶太男生班尼,按猶太教教儀,猶太男孩會在成年禮的九個月前,被告知自己的成年禮日期,然後全家積極的為孩子準備成年禮。

 

成年禮為班尼帶來希望,他積極的籌劃這即將來臨的成年禮,滿心期待終於可以成為眾人焦點。

 

然而事與願違,隨著成年禮漸漸逼進,許多意外接踵而至,家裡發生火災與父母親的財務拮据,逼得他必須不斷的減少賓客人數,最後也從原本的大餐廳,妥協到只能在家裡舉行成年禮。

 

無巧不成書,英國是1966年世界盃的主辦國,決賽日恰巧與班尼的成年禮是同一天,班尼成了全英國最不希望國家隊進入決賽的人,他開始用盡方法阻礙英國隊進入決賽,也鬧了一連串的笑話。而原本不被看好的英國隊竟然順利過關斬將,進入了決賽,決賽當天,許多親友都寧可留在家裡看球賽。

 

似乎所有的不幸都降臨在班尼身上,被命運遺棄的他在成年禮當天落寞的離家出走。然而電影在結尾前急轉直下,父親找到班尼後,為了彌補虧欠,為他爭取到世界盃的入門票,原本讓班尼痛恨的世界盃竟成了他成年禮最美好的記憶。

 

電影透過有趣的故事舖陳,點出了成年禮的意義——成長就是去接納不完美的命運。

 

 

 

 

 

 

殘酷的現實

 

原本讓班尼討厭的世界盃,最後卻成了他成長的禮物,這意味著他學會了接納未盡理想的命運。成長就是學會欣然的接受命運加諸於我們的苦難,青春期的孩子,最大的精神危機莫過於在現實世界中經歷天真幻想的幻滅,無法接受現實會讓人一輩子都活在怨天尤人的境地。

 

許多我們認定的壞事,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也許是好的,一件事的好壞有時是角度問題。有時候一個完全沒有阻礙的人生,對人的精神發展不見得是好事,它會讓人活在天真幼稚之中,有時在生命中給我們磨難的人,反倒是激發我們茁壯成長的人。

 

在許多文化中,父親正是將孩子自天真的童年擺渡到現實世界的角色,希臘神話中有名的伊卡魯斯(Icarus),就是典型的例子,父親為他裝上了蠟製的翅膀後,要他別飛太高,也別飛太低 ( 別太理想,也別屈服於現實 ),結果伊卡魯斯完全不理會父親的忠告,飛向太陽,最後蠟製翅膀承受不住高溫而斷裂,無視父親的忠告導致他墜海而死。

 

心理學家把不願長大的心理稱為彼得潘情結”(peter pan complex),有趣的事,無法擺脫這情結的人,常常跨不過中年,像麥可傑克遜、張國榮、貓王都是典型的例子,他們太纖細太理想化了,以致於承受不了殘酷的現實世界。

 

接受現實亦非向現實妥協,而是唯有認清現實,我們才有能力改變自己的命運,沒有認清現實的理想常常只是不切實際的幻想。

 

在人類的許多神話中,都有著孩子去尋找爸爸的情節,在尋找父親的旅程中,他們必須殺妖除魔,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解讀的話,在古代人的心目中,嚴厲的父親象徵現實的智慧,尋找爸爸意味著進入殘酷的現實,去接受生命的試煉並茁壯的成長。

 

幾乎在每個文化中,都有著成年禮儀式,這儀式的用意即引領被過度保護的孩子,從一個被母親慈愛包容的世界,進入父親的領域——現實殘酷的世界,所作的心理建設。

 

許多古代文明會在成年禮中施行痛苦的割禮儀式,割禮不只是衛生問題,在許多文化中,它是帶有象徵意涵的。包皮象徵母親的包容,龜頭則象徵男性特質,一個要長大的男孩,必須痛苦的擺脫母親過度照顧,否則他就無法獨立。對女生而言,初潮、懷孕都是成年禮,有些原住民部落會在即將成年的女孩臉上刺青,可見忍受、承擔自己的痛苦,是成年禮最核心的意義。

 

痛苦是成長的粹煉

 

隨著科技時代來臨,相信科學實證精神的現代人對這些古老的智慧往往是嗤之以鼻的。古老的成年儀式漸漸被遺忘,也帶來了許多精神問題,我們這時代正創造了許多長不大的孩子。許多被稱為媽寶、宅男的現代人,正是無法跨越成年禮這門檻的人。

 

成長就是勇敢的去經歷像蝴蝶的蛻變,當代的精神分析心理學從古代儀式與神話研究中發現,在人的一生中,有好幾個必須經歷痛苦蛻變的階段,而人類的許多精神困擾,或許就來自無法跨越某個階段,而引發的精神危機。

 

在宗教式微後,心理治療師適時的填補古代宗教所留下的空缺,成了幫助個體去經歷精神蛻變的人。因此,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發生在我們身上的精神問題,都與無法跨越某個階段有關。因此心理學家Rolly May曾說:當代心理治療正是因為神話的分崩瓦解而誕生並蓬發展的。

 

心理學(psycho-logy)源自希臘文的psychelogos二字的組合,在希臘文裡,psyche帶有靈魂、蝴蝶、精神等多重的意義,logos意指道理、邏輯。因此,psycho-logy的原意為用有系統的邏輯方式來研究人精神世界的一門學科。

 

何以蝴蝶與精神、靈魂同義呢?每每看見psyche這字,我腦海中都會浮現一個畫面:

 

在兩千多年前的愛琴海岸,有一位善聯想的希臘智者,他偶然在對蝴蝶凝視與沉思時,發現蝴蝶自蛹羽化蛻變過程與人類的精神發展異常的相似,突然靈光一閃的顫動著,然後創造了psyche這字,自此,靈魂、精神與蝴蝶的意象就牢牢的連結在一起了。

 

古代人很早就發現,人的一生並非一成不變的,從成長、中年、到老年並進入死亡,健康的精神必須像蝴蝶那樣去經歷一次又一次的蛻變,無法蛻變會帶來精神發展的僵局。生命的前半段,我們要處理的是成長、獨立的問題,中年之後,隨著死亡逼進,我們要處理如何放下、如何讓自己不虛此生的問題。

 

 

 

放下孩子

 

據說,古印度有一個對婦女進行的儀式,在儀式中,祭師要媽媽將身上珍貴的物品一件件的交出來,最後交出自己的孩子。我曾在演講中作過這個實驗,我發現對許多媽媽而言,放下孩子是困難的決定。

 

傳統父權社會中的女人,是不被允許擁有自我的,她們一輩子都會將心力投注於丈夫、家庭、兒女之上,這些媽媽有時會過度介入孩子的生活,而忘了在孩子長大後慢慢的放手。她們忘了,除了扮演母親這角色外,她們也有完善自己的責任。

 

被困在母親角色中的媽媽,將與他的孩子一起被困在精神的蛹中,這就是當前許多家庭的集體困境。古印度人的智慧告訴我們,媽媽若無法放下孩子,孩子就無法獨立成長。

 

許多媽媽會問我,放下孩子之後,我不就一無所有了?

 

我都會對她們說:

 

去成就你自己吧,去實現你年少未竟之志吧!那是生命後半段的課題,無法放下孩子,去完成自己的父母,不只阻礙孩子獨立發展,也虛擲了自己的一生。

 

 

 

 

 


 (原載於新加坡Prestige chinese中文版第13期)

 

文章來源Prestige Chinese   https://www.facebook.com/pinprestige?fref=ts

方傑臉書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pages/%E6%96%B9%E5%82%91/229139300565740

 

 

( 心情隨筆家庭親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ongkiath&aid=1507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