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念武陵人遠-談林徽音的《無題》一詩
2010/06/27 16:51:17瀏覽3267|回應0|推薦2

念武陵人遠-談林徽音的《無題》一詩


廖鍾慶


一、
在中國詩的優美傳統裡,經常會出現一類沒有題目的詩-無題詩。這種無題詩大體有三個類別。第一類是詩本身本來就是沒有題目的,最著名的是《詩經》三百篇裡的詩、漢代的樂府詩和梁《昭明文選》裡收集的《古詩十九首》組詩等。表面上看這些詩都加上了題目,像《蒹葭》、《戰城南》與《青青河畔草》等,其實只是取詩的開始的首句命名而已,嚴格言之,詩本身原來就是沒有詩名的。第二類是原先詩本身可能有題目、有詩名的,但輾轉流傳下來卻失去題目、失去詩名。像杜甫的《絕句》一詩,我推測當初可能並不是以此為詩名的。很多題壁詩亦與此相似,甚至到後來連作者是誰也不清楚。此外,宋代流傳下來教導童蒙的而極有激勵作用的“神童詩”,我推測當初也可能不全都是沒有詩題的。第三類是詩人故意隱去題目,不願意標示詩名,用意是不願坐實詩中隱晦深微的內容義蘊,讓讀詩的人自行揣測詩的意旨。這一類無題詩最著名的莫過於李商隱一系列的無題七言律詩。金朝的元好問《論詩絕句》說:“詩家總愛西崑好,只恨無人作鄭箋”,這句話除了充分地說明了李商隱的詩本來就不易理解而需要專家作解釋外,而其中最難確切掌握的恐怕便要數他那些無題的七言律詩了!

以這三類的無題詩去看林徽音在1936年5月所發表的《無題》一詩,很顯然地,她這首詩跟李商隱的無題詩是同一類別的。首先,讓我們先欣賞這一首詩:

什麼時候才能有
那一片靜,
溶溶在春風中立著,
面對著山,面對著小河流?

什麼時候還能那樣
滿掬著希望;
披拂新綠,耳語似的詩思,
登上城樓,更聽那一聲鐘響?

什麼時候,又什麼時候,心
才真能懂得
這時間的距離;山河的年歲;
昨天的靜,鐘聲
昨天的人
怎樣又在今天裡劃下一道影?

這是林徽音許多好詩裡最為我激賞的其中一首。她在這首詩裡提出了三個問題,卻沒有答案!答案深深地存在於她的內心裡和存在於那些契入她的內心世界的讀者的內心裡!

二、
我們可以先從形式方面去分析這一首無題詩。這首無題詩是一首西洋詩的十四行詩(Sonnet)。它由兩個四行節(quatrain)和一個六行節(sextet)組合而成。表面看它與標準的義大利Petrachan十四行詩相似,但押韻方式又與莎士比亞式十四行詩相近。所以這種形式的十四行詩似乎較為罕見,可說是標準的義大利Petrachan十四行詩與莎士比亞式十四行詩的混合變體。從這首詩的押韻方式看雖然是較近於莎士比亞式,但是也不盡相同,因為標準的莎士比亞式十四行詩的韻腳是:abba,cdcd,efef,gg。而林徽音這首詩則是:abca,dded,fghfff(嚴格言之是fghiif)。我之所以說它混合了義大利Petrachan十四行詩是由於這首無題詩在詩意發展的外觀上有著明確的起-承-轉-合,即第一個四行節是起,第二個四行節是承,六行節是轉和合。所不同的只是Petrachan的六行節多由兩個三行節(tercet)表達轉和合,而林徽音則用一個四行節和一個兩行節(couplet)合成六行節去擔負轉和合。

三、
再讓我們就內容方面去探討這首無題詩。先看第一個四行節,首先出現的意象是靜,接著是季節-春天,最後是眼前的景象山和小河流。在溶溶的一片寂靜中,站立在醉人的春風裡,面向著小山和小河流,那是何等悠閒與雅致?也許只有那擁有“完全詩意的信仰”的人方能更真切地體會到其中的詩情與妙意!只有那純粹性靈終不泯滅的人才會更深邃地照察出內中的奧妙與和諧!然而,令人惋惜的是這已一去不復返,所以詩人會問“什麼時候才能有”。究竟是怎樣的一片靜?而詩裡面的山和小河流是什麼地方的山?什麼地方的小河流?又究竟是哪一個春天?居然會讓詩人久久不能忘情?這第一個提問在整首詩的詩意發展上扮演了“起”的角色,讓我們看看第二個四行節怎樣承接著詩意的發展向前推進。

緊緊承接著溶溶立在春風中,天地萬物竟像是處於一個寂然不動的絕對寧靜而默然的世界裡,然而詩人的心靈和情思卻處於一種靜極而動的狀態中,她的內心在那一刻是滿懷著希望、理想與夢,於是她穿越過初春的新綠,她的思想在這個時候已被響在耳際的喁喁細語般的詩歌所盤據著,最後她登上了古城的城樓,在城樓上那一聲聲的鐘響悠揚地飄來,劃破了那一片靜,她凝神地聆聽著這醉人的鐘聲。然而那已是遙遠的年代的事兒了。在這“承”的四行節的詩句中,她用了一個“更”字來顯示出詩人久已未曾聆聽那一聲鐘響了,所以她問了“什麼時候還能那樣”再聽一次,那怕是生命中最後的一次。

詩意繼續向前急轉至“轉”和“合”,這也是一個四行節再加上一個兩行節。首先出現的意象是心,上面的一靜一動似乎都統攝于一心,很像只是一心之自我舒卷!當心靈不為絲屑的俗念所沾滯時,人的審美的本能便不泯滅,純粹美感的神奇便終能充分地實現!這靜,這春風,這山,這水-大自然的優美、寧靜、調諧與古城的城樓以及飄向城樓上的那聲鐘響默默地不期然地淹入了詩人的性靈,最終是心即是景、景即是心而心景一如!純粹美感的神奇就在這心景一如的當下而充分地自我實現。

但是,當心靈離其自己便把景推出去,這樣一來,心與景便離析而為二,這個時候審美的心靈便轉變成思辨性格的心靈,時間空間是使它的認識成為可能的形式條件。思辨的心靈告訴詩人自己那已是久遠的往事,那一片靜,那春風,那山那小河流,那城樓,那春日的新綠,那鐘響,只存在于思維中記憶裡,希望、理想與夢可能仍在,但又與誰共用?又與誰一起去實現它?而響在耳際喁喁細語般的詩歌也已似有還無且模糊不清,這一切透過時間空間全投射在思維中記憶裡。並且,時間在向後倒退著,到達了那久遠的年代,空間隨著時間的倒退而伸展到一個特定的地方,那兒仍存在著小山,小河流,那飄向城樓上的醉人的鐘響仍會響著!別矣!遠矣!往矣!僅管是時空的揆隔,但這一切卻很像就發生在昨天!並且,全首詩的詩意由那一片靜、春風、山河的“起”,發展到鐘聲、城樓的“承”,再急速地發展到這一切消逝于時空之中而過轉到“轉”,於是便結穴於這最後兩行節的“合”,這一切竟完整地都關聯到一個人!那個人仍像是昨天那般具體地存在著,就和詩人所處的當前的那一片靜裡以及寫這首詩時的那個春天緊密地連結在一起!詩人不能懂得為什麼這個人和這一切會像一幅幅恒常不變的圖畫跟今天跟現在緊密相連而像一道影兒似的又具體地在她的內心的深處震盪著?為什麼當前的一片靜,當前的這個春天竟會連結到詩裡所描述的那一切?她重複地問自己,究竟“什麼時候,又什麼時候,心才真能懂得”那一切已一去不復返!那個人更是永遠不會再回來!既然這一切都已消逝,時空揆隔,生死更是兩茫茫,但為什麼詩人仍久久不能或忘?也許問得更具體一點是:那個人究竟是誰?

四、
“靜極了,這朝來水溶溶的大道,只遠處牛奶車的鈴聲,點綴這周遭的沈默。順著這大道走去,走到盡頭,再轉入林子裡的小徑,往煙霧濃密處走去,頭頂是交枝的榆蔭,透露著漠楞楞的曙色;再往前走去,走盡這林子,當前是平坦的原野,望見了村舍,初青的麥田,更遠三兩個饅形的小山掩住了一條通道。天邊是霧茫茫的,尖尖的黑影是近村的教寺。聽,那曉鐘和緩的清音。”
“康橋的靈性全在一條河上;康河,我敢說是全世界最秀麗的一條水。”
“上下河分界處有一個壩築,水流急得很,在星光下聽水聲,聽近村晚鐘聲,聽河畔倦牛芻草聲,是我康橋經驗中最神秘的一種:大自然的優美、寧靜,調諧在這星光與波光的默契中不期然的淹入了你的性靈。”
“春天(英國是幾乎沒有夏天的)是更荒謬的可愛,尤其是它那四五月間最漸緩最豔麗的黃昏,那才真是寸寸黃金。在康河邊上過一個黃昏是一服靈魂的補劑。”
“說也奇怪,竟像是第一次,我辨認了星月的光明,草的青,花的香,流水的殷勤。我能忘記那初春的睥睨嗎?”
“朝陽是難得見的,這初春的天氣。但它來時是起早人莫大的愉快。頃刻間這田野添深了顏色,一層輕紗似的金粉糝上了這草,這樹,這通道,這莊舍。頃刻間這周遭彌漫了清晨富麗的溫柔。頃刻間你的心懷也分潤了白天誕生的光榮。!這勝利的晴空彷佛在你的耳邊私語。
也不想別的,我只要那晚鐘撼動的黃昏,沒遮攔的田野,獨自斜倚在軟草裡,看第一個大星在天邊出現!


以上的引文都是詩人徐志摩的一篇著名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橋》裡面的話。對照以上的引文,依我的判斷,詩人林徽音《無題》詩裡的那一片靜、那春風、那山那小河流、那新綠、那城樓、那鐘響具體地便指向英國的康橋而和《我所知道的康橋》一文所敍述的內容存在著非常之高的重疊部份。我們要問:究竟這非常高的重疊部份是否僅僅是一種巧合?徐文發表於1926年1月15日,林詩則發表於1936年5月3日,前後相距十年多,徐志摩逝世於1931年11月19日,或許說,這是林徽音在徐去世四年半後的一個春天讀了徐志摩這篇《我所知道的康橋》一文有感而發。假如我們斷定這首詩裡所寫的具體種種都是英國康橋的人事物與感觸的話,那麼那個春天可能是1921年。理由是林徽音住在英國是在1920年春天到1921年10月14日,他的父親林長民先生跟康橋皇家學院院士Dickenson的交往似乎不可能早於1920年的夏天。所以我推斷林徽音第一次訪康橋當在1921年的4月。那一年春天她將近十七歲。但她並不是康橋的學生,令人困惑的是為什麼在她的很多首詩和文章與書信裡都一再的提到康橋?更叫人不解的是,在徐志摩去世後不久她給胡適之先生的信裡竟說:

“一方面我又因為也是愛康河的一個人。對康橋英國晚春景子有特殊感情的一個人,
.....他那文章裡所引的事,我也好像全澈底明白......”為什麼?這種特殊感情是怎樣建立起來的?我想除了詩裡指出的那個“昨天的人”是一個最關鍵的線索可供追尋外便別無他途!查核跟林徽音早年在英國可能和她發生感情上的牽連的而又在那個時候正在康橋進修並且在1936年4月寫這首詩時那個人已變成“昨天”的,答案只有一個,那個人就是徐志摩!

《無題》一詩發表於19365月,寫成于同年春4月。林徽音的另外一首詩《你是人間的四月天-一句愛的讚頌》發表於1934年5月,我推斷也是寫成于同年的四月春天裡。(那首詩的詮釋請參看拙文《誰是人間四月天》一文)這個四月五月究竟有些什麼特別之處?徐志摩在《我所知道的康橋》裡也特別提到了“尤其是它那四五月間最漸暖最豔麗的黃昏,那才真是寸寸黃金。在康河邊上過一個黃昏是一服靈魂的補劑。”假如林徽音和徐志摩在1921年四月五月在康橋只是在一起談談詩、講講人生的理想、希望和夢、聽聽飄向城樓的鐘聲的話,我相信1936年的春天林徽音這首《無題》詩恐怕永遠都不可能寫出來!畢竟這是相距十五年的往事。假如你曾和一位異性的朋友在某一個春天在某個地方談談詩、講講人生的理想、希望和夢、聽聽飄向城樓的鐘聲而你還能在十五年後仍記得起他或她,並為對方寫下這樣一首感情深刻而真摯的無題詩的話,那麼你就真是值得讓人敬佩!我想你還能記起他或她的名字已很了不起,更不要說會進而寫詩了!也許只有一個解釋才能使這件事情的發生變得可理解,那就是他們在1921年四月五月雙雙在康橋墮入愛河,並且在那兒發生了短暫但異常激烈的愛情故事。這段初戀的愛情故事其後不單止未能開花結果,相反地卻種下了徐志摩在1931年11月19日飛機意外的遠因,再加上在那一天徐志摩是從南京趕赴北平要去聽林徽音的演講而坐上那架飛機,這使林徽音一直都無法從那種絕望的哀思中走出來,這種哀思更在她後期的詩作《給秋天》與《展緩》兩首詩中都表達出了她內心那無盡的悔恨、深沉的憂鬱與淒戚的悲傷!

明白了以上的解釋之後,便不難理解為什麼林徽音要用無題來為她的這一首詩命名了。顯然,她是有所寄託的,這首詩是她中期的詩作之一,也屬於近現代新詩中的佳作之一。它不像她後期詩作失之於過渡悲傷,我認為這一首詩真正實踐了《詩經》的詩教傳統中的“哀而不傷”!人生的無奈與哀思完整地充盡地在這首詩的三個問句中彰顯而無所遺。也許正因為這首《無題》詩是用遞進式的問句的方式去表達出生命中的無可奈何,所以讓人讀起來就更增強詩的韻味且餘味無窮。故此,在寫作方法言,這可說是上乘的技巧。此外,這首詩和林徽音其他的詩作常會用到“再”、“才”、“還”、“更”、“又”和“也”等字詞都是有特別寓意和意含的,必須小心解讀才能真正直探驪珠,故當善會!記得維根斯坦L.Wittgenstein說過這樣的話,他說:“哲學就像想去開保險箱子的密碼鎖似的。每一下密碼盤上的一點點的調動似乎總是白費力氣,只有當一切都就位了,保險箱門就應聲打開!”(Philosophy is like trying to open a safe with a combination lock. Each little adjustment of the many dials seems to achieve nothing, only when all is inplace does the door open.)
我覺得這句話用來表達我講解林徽音的這首《無題》詩真是恰當不過的。


最後,我願意在這篇文章結束之前說說我寫這篇文章的用意。林徽音出生在1904610日於杭州市。杭州市很可能是宋代詞人李清照埋骨之所。林的詩和李的詞除了都風格清新、文心細密與情思真摯外,二者都擅長於從異常纖微細巧的角度切入去觀照人物情景,把真實人生的悲與喜安排在一個微觀世界中而用一種白描的手法讓這種真實的悲傷和喜悅如實地在她們的詩詞裡展現出來!所以很容易打動讀者。此外,這兩位女詩人的作品都明確地有前、中、後三期的不同特色!就林詩李詞的內容去說,竟都牽涉到一位她們生命中最重要的異性。這篇文章的標題念武陵人遠便是取自李清照的一首詞裡的句子。我真希望能有人讀了我這篇短文後會為以下的論題而努力-《李清照詞與林徽音詩之比較研究》,那真是我深切地期盼著的事,而我寫這篇文章的目的便達到了。她們兩位除了都是超級才女外,在生平際遇、生命情調方面上說也有許多共同處。李清照是山東濟南人,生於1084年,十八歲嫁給太學生趙明誠。1126年金人攻陷汴京,她和趙明誠在戰火中輾轉南遷,但沒多久明誠病故,她的世界頓陷入一種今昔無常的可傷的國難家愁的困境中。而林徽音則自1937年北平陷倭之後也是在戰亂中播遷西南-雲南四川,九年後1946年才重返她日思夜想的故城,但回去後到處尋訪的結果竟也是相同的今昔無常之感頓現心頭!再加上她在1947年的肺結核幾乎讓她致命的手術前寫出的那些後期的詩作,其淒苦悲傷跟李清照的晚境所表現於她後期的詞竟然異常相似!在此,我願意引用李清照的一首詞為本文作結,這是她在1135年寫于金華的(今杭州市),那年她51歲,趙明誠已去世。詞牌名是《武陵春》:


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寫於2002年六月

後記:今天是詩人林徽音女士的九十八歲冥誕。這篇短文根本不能表現出她在文學上傑出的造詣于萬一!所以我深深地寄望著它能起抛磚引玉的作用,並用它來紀念這一位今之傷心人

( 創作文學賞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liuse&aid=4170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