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光文講堂手記15
2010/06/18 12:35:31瀏覽172|回應0|推薦1

◎光文講堂手記15

幾年前偶因機緣參與一場同學聚會,為首的是一位科級幹部,同學幾年不見,聚聚餐連絡感情,互道近況,也是一種人情世故的仁厚表現,很值得肯定,但其實際面貌卻讓我很失望,菜是一道道的上,不為吃只為看,菜餚滿桌還繼續點,直到碗盤堆疊起來。酒做為神經鬆弛劑,在聚餐時小飲一番,的確對氣氛的活絡很有幫助,但以喝酒做為聚會的核心,一巡一巡的人人過關,為拼酒而喝酒,喝了吐,吐了喝,畢竟很是傷身,且於學於德,對於連絡感情,鼓舞奮進,畢竟更具負面作用。而曲終人散之後,頭暈胃傷,一片無奈的淒清,又究竟收穫了什麼?

從小在清貧中長大的我,對這樣的消費模式真的很不以為然。記得兒時有段時間,家中窮得無法買菜,以鹽水泡飯過日子,母親在河邊洗衣服,有時看到河中飄來,還新鮮的死雞,就用竹竿撈回來,剖肚去毛,煮了一鍋,我們久不知肉味,聞起來真的香噴噴,垂涎欲滴,好好的打一場牙祭,真的美味在口,喜樂在心….。所以每次面對大吃大喝的場景,心裡總有愧疚與不忍,所謂“朱門酒肉臭”,難道不正是此刻當下?若使富者有所克制,省下酒肉過度的傷身花費,用來買書,用來濟助貧困,用來鼓舞文化事業,這世界將會多麼溫暖!

 

禮記有“敖不可长,欲不可縱,志不可满,樂不可極”的教言。細細品來深刻有味,人總是充滿野心,具有追求自我滿足,自我放縱的傾向。即使是救國救民的美志,一旦放縱而不知節制,頃刻間就可能轉化成,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的蠻橫專斷。心為天下靈物,既可以心生萬法,創造文明世界,也可以心生邪魔,殘害一世生靈,遠的不必說,從二次大戰以降,極權主義魔頭,希特勒.史達林…等等,考其初心,不都是立大志.起大心,要救其國家人民,可是一旦大權在握,心念一轉,多少國人為之家破人亡,橫屍遍野。一人之心,一人之欲,也許無關輕重,影響不大,可是這一欲一心,如果是掌大權者,他一旦追求志得意滿,其後果就嚴重了。希特勒.史達林是個例子,宋徽宗花石綱事件,“流毒州縣20年”,促成北宋的亂亡,也是個例子。

儒學最基本的智慧就是敬天畏人,克己復禮,以天以人以禮,來戒慎規限人的行為,使人欲在得到基本尊重與滿足的條件下,又得到有力的約束。可是新文化運動以後,自我極大張揚,傳統被徹底醜化,禮樂教化成了封建禮教,傳統信仰一蓋被打為迷信,將西方泊來的科學及民主,當成救世的萬應靈丹.無上良藥,反而形成科學拜物教,科學走向極權化.宗教化.迷信化,以科學之名,就可以打倒一切,消滅一切。許多大教授大知識份子,堅信科學必將,也必須統治一切,連人的人生觀,都必須依科學的指令行事,以致於科學專制,科學統治人性.人道.人欲,最後演成文革破舊立新的極端化。中國在科學主義統治下,消滅一切迷信,消滅一切對天.對神.對祖宗的敬畏,人神之道,墮落成魔獸之道,終於形成曠古難遇的大劫難。改革開放後,空虛的中國人心,使各種宗教活動,如野火竄燒,同時使得物質欲望惡性膨脹,一切向錢看,生命的目標只不過吃喝玩樂,追求感覺器官的爽快,所以各種假冒偽劣.腐化貪婪的現象層見疊出,視為當然,即使官方出台種種嚴厲措施加以打擊,也收效甚微。由此可見法治的有限性,徒法不足以自行,沒有禮俗與道德的支援,單靠公權力的法治主義,根本沒辦法平治天下。

龔鵬程教授《生活的儒學》一書,談到傳統思想對風俗美的重視,中國的政治論特重移風易俗,教化天下,風俗批評除批評帝王世卿的敗壞之外,也批評世俗生活的不善不美。禮樂道德所重視的在謙讓.恭敬.崇實去奢.敦厚人倫。蓋“國家元氣,全在風俗,風俗之本,實系綱紀”[宋樓鑰]。“世之所謂風俗者,施於朝廷,通於天下,貫於人心,關乎氣運,不可一旦而無焉者。”[鄭曉]。“天下之事,有視之無關于輕重,而實為安危存亡之所寄者,風俗是也”[黃中堅]。而想要移風易俗,培養向上一機,主要的還在於全面重視教育,所以〔學記〕說:“古之教者,家有塾,黨有庠,遂有序,國有學…..夫然後足以化民易俗,近者悅服,而遠者懷之,此大學之道也!”

想來,中國崛起的根本力量,儒學復興的重要關鍵,社會正義.和諧.溫暖秩序的建設,主要還在於禮樂教化,還在於恢復儒學在教育上的主導作用。只有風俗醇厚,人心向善,政治的美善才能實現,儒學的大化才能成功,而儒者的願景才能成真。如果方向正是如此,那麼民間儒者也不必過度仰視學院與廟堂,自己只要修心守志“在鄉則美俗”,認真在自己的鄉里社區,修己育人,默默行仁,也會是一種助人成己的樂事,更也是一種經世致用的門徑,這既是學以成德,獨善其身的法門,也是行以救世,兼善天下的一種方式。我所提倡“儒學生態文化村”的設想,或許正體現了儒學義理生活化的精神,期待四方儒學同道加以批評.鼓勵.參與….。是所至禱!

孔子2561424[10]  皮介行 寫於光文講堂.莫干山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ishi999&aid=4140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