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13/09/14 14:06:14瀏覽3570|回應9|推薦50 | |
如果人在台北,又可以進入立法院,記者應該把立法院院長室外,那些盆花、花籃的致贈人與卡片一一拍照存證。這些人與團體,一定挺王,雖然並非絕對反馬,但是這些人與團體,正是王金平以立法院院長名器與權勢,累積而來的人脈網絡。這些人脈網絡,也就是平常關說,非常時刻投以報答的「恩客錄」。 王金平之所以坐大,拜國民黨之栽培,靠國家名器之權勢,換言之,沒有納稅人供養他的薪水、福利和政治獻金,此人無法既富又貴。馬來西亞外的小島舉行秘密婚宴,這比圓山大飯店還要精緻牢靠。不會有記者聞風而至、大肆報導,也可以迴護女兒及女婿的隱私,王院長的低調保密,是不是媒體記者又獻上恩客的回饋? 當馬總統公開宣布王金平不適任立法院院長,依憲法可以召集有關各院院長會商院與院間爭執者,只有總統,也就是馬英九先生、國民黨的現任黨主席。王金平之所以不適任立法院院長,出於政治干預司法,立法院長對法務部下級機關台高檢進行個案關說,蔑視司法紀律,又踐踏國會議長之憲政身分。行政院轄下的法務部與台高檢,礙於預算受到立院監督之壓力,被迫屈服於國會議長的關說淫威之下,檢察官放棄上訴,而使民進黨黨鞭柯建銘無罪確定。這件事實不容以違法監聽混淆事實,更不容民進黨誤導視聽,趁機興風作浪而要罷馬擾政。 老百姓不懂何謂憲政體制,但是若談起關說司法個案,可以有錢有權就改判,重創「法律之前,人人平等」的鐵則定律,人民心裡要存何感受?難道司法偵審也要分貴賤貧富,除了「有錢判生,無錢判死」以外,又多個「有權判生,無權判死」?如果王金平的關說案是個刑事案件,單單起訴當然不能先定罪,畢竟刑事案件尚要遵守「無罪推定法則」,不能因為檢察官提起公訴就認定被告絕對有罪。如果王金平的關說案是刑事案件,程序優先於實體,程序正義當然至為重要,無庸置疑。可惜者,王金平應負起政治責任和行政責任,而非刑事責任;王金平所要面對的不是程序正義,而是憲政體制上的倫理紀律。立法院院長關說司法個案如果無需撤銷黨籍而予懲處,是否表示國民黨籍的五院院長都可效法實行,對請託者的司法個案到處打電話關說拜託?如果王金平繼續擔任立法院院長,是否表示司法獨立只是形式具文,只要認識五院院長而請託關說,就可以打破司法紀律和司法獨立?如此一來,林益世、賴素如可以請王金平以院長之權勢去關說法院或公訴檢察官,能輕判或無罪,豈不是一通電話就可以搞定?李宗瑞要上訴,還不如找王金平打電話關說,一審輕判後,誰說二審不會大逆轉,或是更審來個無罪確定?相信法院公正審判,還不如趕緊找關係,認識五院院長還比較直接有效。大是大非之所在,即在於此。 有人批評黨紀為何不對賴素如、林益世嚴加懲處?殊不知,這兩位都是刑事官司在案,國民黨內有黨規、黨章明文處理這些刑事犯罪者的黨紀處理程序。只要二審有罪或全案有罪確定,應該撤銷黨籍或開除黨籍,自有規定可循。若要問問馬主席為何不對他們嚴厲斥責而主動要求考紀會嚴懲?這就是不明事理,強要馬主席違反黨章、黨規而強力干預。 如何處理國會議長違法亂紀而無涉刑事犯罪之不當行為,確實是憲政實務上的大問題。在此問題之外,我們可以見證人性之可怕與恐怖。王金平的恩客錄就是人性的見證,有來有往,無所不關說的喬事王,憲法與法律對他能奈何?只要沒有刑事犯罪,就算明知有違法亂紀的政治責任,趕不走的王金平,連罷免的機會都沒有!要問誰最大,不是王金平最老大,難道會是遵守憲法、恪遵法紀的馬總統? 馬總統上任後,民進黨惟一的目的就是要他下台。上任前要他敗選,上任後要他下台,不服輸的魯蛇(loser)精神,到現在為止,就是「盧小小」的超級大魯蛇。積極的破壞者與積極的監督者,兩者差異在於是否保證共同毀滅、見不得對方好。王金平團結了民進黨,不是政治語言,而是政治事實。這是沉重的感嘆,也是民粹政治與憲政體制的嚴重衝突。對於馬總統來說,求取法律戰上勝利,藉由民事訴訟來扳回頹勢,已是不得不完成的任務。如果還有一絲絲愛護國家社會的用心,敬請各位書信投給立法院,向秘書長陳情或請願,請求盡快完成註銷王金平立委名籍之回函。北院民事裁定效力不及立法院的立法行政,若秘書長不在當事人王院長的利益關照下完成行政程序,即應依法行政,否則難免有行政怠惰而違反公務員服務法之虞。 危機就是轉機。馬總統和國民黨要冷靜思考,關說案的衝擊與處置,除了誓言維護司法紀律和司法獨立之外,政治上、法律上、憲政上和人民情感上,應當如何處置與說服。鍘王如要超越政治鬥爭之便宜指控,是否還需要以民粹攻之於民粹,把矛盾和正解同時呈現與化解危機?罷馬與反馬的民粹操作,就像政治土石流,正在衝擊馬政權;王金平的身段委婉與堅實攻防,軟硬兼施、內外夾擊。要打贏這場戰爭,不在民事法院、行政法院決一勝出,馬總統與國民黨會不會全盤皆輸?王金平的恩客錄業已浮現,要問迫害憲政或堅守憲政,沒有一槌定音,政治紛擾會更雜沓。 |
|
( 時事評論|雜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