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6/03 21:10:38瀏覽2798|回應4|推薦42 | |
2012年秋天到武漢參加海外女作家會議,會後的參觀活動,我特意選了武昌紅樓,同行者只有孟絲,大夥都去了黃鶴樓。不巧那天是星期一,紅樓閉館,只能從樹幹間窺見紅磚紅瓦建築一角,然後移步到「民國之門」前留影紀念。鐵門兩邊掛著紅色旗幟,後方的紅磚建築氣象恢弘,「鄂軍都督府」五個大字,說明了這棟建築的歷史背景,這是民國成立後,鄂軍都督黎元洪的官邸。 這個讀書會和我熟悉的海外讀書會不太一樣,她們舉辦大型作品朗誦會,邀請作家到現場,與評論家對談,作家不朗誦,而由大學生朗誦。邀請的作家不限於國內,也有外國作家。她們也在已故中外名家的百年誕辰日,舉辦其作品討論會,如傅雷和西蒙波娃,狄更斯的作品討論會是在他的二百年誕辰日舉行,後兩者是與當地法國和英國領事館合辦。 在長江三峽遊輪上,「我們愛」讀書會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醉美三峽」作品朗誦會,邀請海外女作家與武漢女作家輪流上場朗誦自己的作品。我驚訝地發現,武漢女作家個個擅長朗誦新詩,語調抑揚頓挫,收放自如,表情深情款款,落落大方。海外女作家朗誦新詩的也毫不遜色,但人數不多,朗誦散文與小說的更多些。我也被點名朗誦了一篇散文,既缺少小說的戲劇張力,也沒有詩歌的韻律節奏,除了缺少自我訓練,顯然也因身在海外,缺少這方面的薰陶有關。 武昌紅樓前的邂逅,讓我得以近距離地認識了武漢年輕的文學女性,不禁遙想她們的前輩,二、三十年代的「珞珈三傑」蘇雪林、袁昌英和凌叔華,在武漢出生,到愛荷華推動國際寫作計畫的聶華苓,受業於袁昌英的台灣文學評論家齊邦媛…。將這些響亮的名字串起來,不正是武漢文學女性一脈相傳,引領風騷的見證? (原載世界副刊 2013年3月)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