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秋風秋雨愁煞人!
2011/11/07 23:16:48瀏覽458|回應1|推薦12
週六還像盛暑天氣,週日天氣忽然轉變,又是風又是雨,風吹在身,不寒而瑟,這是典型的秋風、秋雨。

秋風秋雨愁煞人!

1907年,清光緒33年,夏末的某個凌晨,革命先烈秋瑾被處斬,死前僅留手書「秋風秋雨愁煞人」七個字。三個月後,奉令辦案的縣令李鐘嶽亦自縊而死。

秋瑾被捕以前,曾修書給朋友,寫詩明志,說:「痛同胞之醉夢猶昏,悲祖國之陸沉誰挽。日暮窮途,徒下新亭之淚;殘山剩水,誰招志士之魂?不需三尺孤墳,中國已無乾淨土;好持一杯魯酒,他年共唱擺蒼歌。雖死猶生,犧牲盡我責任;即此永別,風潮取彼頭顱。壯志猶虛,雄心未渝,中原回首腸堪斷!」

我以為,秋瑾之死其實促成了滿清的覆亡。滿清從此失去了統治正當性,只能一步步走向終結。

秋瑾身後,命運卻依然詭譎,連屍骨都難有安葬處,歷經十次的牽葬。

最令人難解的,是在中共建政以後,秋瑾墓還兩度遭人破壞,尤其在文革時期,她竟被視為牛鬼蛇神,屍骨被棄置於荒丘,殊不可思議。

近年,陸續有電影紀念秋瑾。但是,有些電影竟將秋瑾描寫為功夫高手,可高來高去,殺人於頃刻之間。這樣的描寫,在我看來是對秋瑾的侮蔑,因為秋瑾的偉大絕不是在功夫高強。反之,強調她功夫高強,恰會輕估了她所面對的絕大困境、絕境,以及她面對絕境時所必須的堅定心志。

讓我更覺得遺憾的,是一般中國人恐怕並沒有認真面對秋瑾所痛心的問題:「痛同胞之醉夢猶昏」。

同胞的醉夢猶昏是對什麼而言呢?只是對異族統治的無感?還是對傳統社會文化的缺乏反省?

魯迅顯然對秋瑾之死深有感觸,所以他在寫小說〈藥〉的時候,用了「夏瑜」做主人翁。夏瑜為革命而死,而愚夫愚婦卻只想著用他的人血蘸饅頭治肺癆病。

但是,廣大的中國民眾中有多少這樣的愚夫愚婦呢?我們又能比這對愚夫愚婦高明多少呢?我們有繼續深化思考過問題的真正核心所在嗎?如果我們沒有這麼做,如果我們還沒有找到問題的真正癥結,我們只是抱怨這、抱怨那,好像我們自己都沒有責任,我們不需要做任何努力,而所有責任都只在領導者身上,這樣的我們,對得起革命先烈嗎?


( 心情隨筆雜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iag&aid=5820860

 回應文章

joycelinlin愷悅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還有的哀痛
2011/11/08 06:09
這"醉夢猶昏"應還有見種種社會敗象吧,例如鴉片吸食幾成時髦,"洋人"買辦沾沾自喜,官場扯高氣揚的攀與貪,富層奢華有醉生夢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