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藍分綠合的政治大勢?
2010/09/11 10:22:39瀏覽338|回應0|推薦1

看到最近臺灣的政治大勢,作為藍營支持者的我,感覺很沮喪。尤其這次各縣市的民調支持度,更讓人覺得不可思議,藍綠優劣分明,藍營縣市長的支持度普遍低迷,連一向支持度高的胡市長都難維持人氣。

這究竟是怎麼了?

我一方面沮喪,一方面希望能給自己一個合理的分析理由。

我大膽推論,這是反映「藍分綠合」的民意趨勢。藍營支持者離心,而綠營支持者則凝聚。為什麼呢?大體上應與兩岸關係的發展有關。

在關於全球化的研究中發現,愈是「全球化」的國度,往往也愈激發「本土化」的反作用。

臺灣也在走向全球化,從而也可能激發本土化的集體心理。不過,臺灣的情形不只是這樣,臺灣是在全球化之外,又與中國大陸關係也變得更密切。而這一點可能不只是帶來經濟競爭上的不安感,甚且可能激起獨派更強的焦慮情緒,並因此更形凝聚。

可能有人拿像楊秋興出走這種事來質疑,這能反映綠營的凝聚嗎?但是,我以為前述由於大氣候所造成的影響恐怕大於像楊秋興出走之類的小氣候。甚至像阿扁的被判刑也只是小氣候,不及兩岸關係變得緊密所帶來的強化本土意識的效果。

反之,藍營卻可能因為大陸的崛起及兩岸關係的緊密化而離心。因為部分深藍或較強烈的中國民族主義者不能接受執政者「不統」的政策(並斥之為「獨台」)。而又有些淺藍、帶綠的人憂慮兩岸走得太近,兩岸統一太快。結果,藍營依其對中國的向心程度的不同而落入不同光譜,並呈現分裂態勢。且因此影響對藍營執政者的支持度。譬如,馬總統的支持度持續低迷,恐怕主因就是一些深藍人士不滿意他的不統政策的結果。

當然,藍營人士可能一向就對執政者比較苛求,自我意識也比較強,離心程度本來就較高,但是,此刻則尤其如此。這意味著馬政府需要提出一番有說服力的論述,至少使藍營人士普遍覺得可自我安頓,而不覺得失望、焦慮。然而,能不能有這樣的論述產出呢?會不會扶得東來西又倒?得了深藍心,失了淺藍意?我不知道。

藍營其實應該是臺灣政治上的最大公約數,路線最中庸、最有包容力,也最理性。但是,或許正因為藍營的多元、異質的組成,卻也帶來成員間的離心,甚至因此影響其實質的作為與表現。也就是說,同屬藍營,卻難和衷共濟、竭誠合作,倒是彼此互嗆、互斥,甚至明爭暗鬥。

綜合來看,臺灣整體的政治變遷趨勢是:藍分綠合。藍營的命運最終如何,我也不知道。當然,可想見,藍營人士並不願見藍營落敗,甚至失去執政權。但是,不同光譜的藍營彼此間如果都不肯稍稍忍讓,按耐一下,那麼,失去執政權似乎已經指日可待。

在這個風雨飄搖的時刻,藍營的人能不深刻反省問題,放眼未來嗎?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iag&aid=4402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