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2/02/04 10:49:51瀏覽1499|回應25|推薦6 | |
我討論基督教的人道主義精神,以及其近代朝向世俗化人本主義轉向的趨勢。有網友提出意見說“以中華思想為根基載具,重新思索定位基督教義,符合神的正義,重定人本與人道,此時其也”。另一位網友則提出反駁意見說:“基督教義豈是你我有權可以更正的. 這是西方霸權二千多年來的神主牌 ,你我有可能取得西方的 "認可" 且 符合其霸權思想而作更動嗎?” 我對後面這個質問,是比較不以為然的。我嘗試提出以下的幾點想法回應他。順便也在此貼出,並且稍作修改,以便和更多的網友們分享: 一、“西方”與“基督教”是不同的概念。基督教曾經長期受到羅馬帝國的迫害,而在羅馬帝國淪亡以後,則又擔負起維護西方基本秩序的功能。基督教會相對於西方歷代政權,也一直具有制衡的作用。把西方霸權的罪也都算在基督教的頭上,這種算賬方式大有問題。(關於十字軍東征或宗教裁判所等的問題,其實也需要細加釐清。其中有很大部分不是宗教本身所產生的動力,更多是政治勢力的考量藉用宗教的力量來成事;或者,是群體本然的我群中心、乃至暴力傾向的產物。當然,不能說基督教會本身對此毫無責任。這部分還要細細釐清,真正屬於教會的問題,教會當然應該思考,並尋求教義的完善。) 二、西方對非西方世界的意義其實也是多重的。如果沒有西方文化的影響,我們現在所有的電器設備恐怕都不可能有,當然也不會有什麼電暖氣;我們的廁所很可能也不是設在家裡的什麼沖水馬桶,而還是在屋外的茅廁;...。而一般人有沒有機會得到正式教育、有沒有參政的機會,也都可能還是問題。那是現在的我們所希望要的狀態嗎? 三、所謂“西方霸權”的罪,有一部分是被中國的政府與部分知識菁英所誇大。以所謂“鴉片”戰爭為例,英國稱為“貿易”戰爭。雙方都有偏頗看待事情的問題。中國方面把過多的罪惡歸給了英國(其中其實有屬於中國自身的問題,特別是中國政府的問題);英國則又把侵略、剝奪的性質過於淡化。 四、基督教的福音精神(這個可以和基督教會的組織區別),理論上並不“屬於”西方,它的宗旨就是普世性的教化。西方無權壟斷這個福音,包括對福音的理解方式。華人世界同樣也沒有必要因為它曾經在西方盛行,就拒斥它;也沒必要認為華人無權完善這個福音。(“完善這個福音”,這種說法也許對一些信徒來說,已經是瀆神的言論:神的言辭怎麼可以由人來予以完善呢?對這一點,我也難以給出好的說法。不過,我卻也相信,實際上就是會有這種變遷發展。) 五、華人社會傾向拒絕面對及承認自身的缺陷與問題,而習於把問題、缺陷盡情歸咎於外國,如此自己就不需要去面對自身問題、自身缺陷。但是,越是不肯面對自己的問題與缺陷,問題與缺陷就越是永遠糾纏著我們,使我們發展停滯,甚至是時不時地淪落到更淒慘的境地。基督教的福音是華人社會值得參考的一種思維或心境,與其致力拒斥,不如好好研究、參考、納入、融合。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