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我對反服貿群眾運動的四點批判
2014/03/31 00:04:24瀏覽14973|回應44|推薦73

台灣此刻正陷入群眾運動的風暴中,不知道何時才能平息。民眾(特別是青年)的集體焦慮與對中國大陸的反感和對馬政府的強烈不信任,集中反映在「反服貿」運動中,一時風起雲湧,勢不可擋。最後會為台灣帶來什麼結果,則尚未可知。

 

大規模的群眾運動對於任何社會而言都具有深重的意義,值得關注討論。而群眾運動究竟是正面或負面的意義,卻是不易確定。

 

從我的觀點看此次反服貿群眾運動,其中有四件事特別覺得不妥。

 

首先,群眾太強調自身的人民代表身分。譬如在林飛帆的演說中,不斷強調要總統「將國家還給人民」、「聽從人民的指揮」,而他們的具體意思就是要總統順應群眾的全部訴求。也就是說,群眾就是人民的代表,群眾的訴求就是人民(the people)的訴求。稍微嚴格些的邏輯思維當然知道,群眾只是人民的一部分。即使極可能是與多數人民意見接近,也要經過較審慎的過程來確認究竟何種意見為多數的意見(未必群眾的所有意見都與多數意見相同),而也要有審慎程序來討論訴求的精確意義與合理性。群眾藉著人民代表的名義強逼總統立即接受訴求,非常危險。

 

其次,群眾常傳播謠言,譬如在網路上散播:大陸現在已經有一大堆來台投資移民廣告。明明沒有准許投資移民,何來移民廣告?網上見到的所謂移民廣告,顯然是詐騙文。但即使謠言被揭露,也沒有任何道歉。在刊登在美國媒體紐時的反服貿投書中,也完全不提3月24日群眾侵入行政院的事,而僅強調警察暴力毆打民眾。

 

其三,群眾長期佔領立院,還侵入行政院、不肯離開,卻對警察強行驅離侵入行政院群眾之舉痛批其違法,並強調鎮暴過程血腥。我以為行政院有必要驅離侵入者,不可任令群眾持續佔領。事實上,群眾長期佔領立院議事廳,也應該視為違法。國家總要有基本的法度,群眾佔領行政院如果不是違法,那就應該是國家處於內戰的狀態。

 

最後,我也不能接受反服貿群眾所顯示的自居絕對正義的姿態。他們之所以能這麼自信,當然因為似乎多數民眾與他們都有強烈「反中」與「反馬」的心理。基於此,反服貿似乎就變成絕對正義,也就可使佔領、侵入的行動獲得正當性。

 

我以為,「反中」與「反馬」都有某種程度的理由,但卻未必表示那確是應該的、是對的。有時候,多數人的信念未必就一定是對的。好比哥白尼剛提出「日心說」,多數人都認為他是錯的。那是因為「地心說」已經存在歐洲超過一千餘年,而且基督教的教義也已經與地心說緊密結合,所以人們幾乎已經把地心說視為真理。這時候,對多數人來說,日心說當然是錯的。但是,今天我們知道不是這樣,日心說至少應該是比較對的。再以中國歷代的變法為例,主張變法的一方常被多數人不滿,變法往往失敗。變法者也常身陷囹圄或以生命為代價。但是,反對者一定是較正義的一方嗎?

 

這次反服貿的群眾可能強調他們才是代表改革的一方。但是,他們究竟改革了什麼?兩岸服貿協議是新事物,阻擋新事物是改革嗎?阻斷與中國的關係,甚至因此阻斷與各國的經貿交流,是改革嗎?反中是代表改革嗎?

 

「反中」心理其實源於複雜的因素。其中有對中國與中國人的恐懼、厭惡、歧視等不盡相同的心態。而這些心態可能其實違反多元文化主義精神,也可能有尋找代罪羔羊的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台灣人正在過度妖魔化中國人。反服貿群眾卻利用這種心態,以使抗爭行動正當化。我甚至認為,馬政府也被過度醜化,而群眾也在利用這種醜化的結果。

 

一定要說反服貿代表改革,唯一的一項或許是增進「民主化」:運動撇開了代議制,以一種新的形式來展現「真民意」。但是,這真的能增進民主嗎?我以為,這種「群眾暴力」連選舉「多數暴力」都還不如。票選多數決至少是個理性建構的程序,由群眾逼迫政府卻絕非理性建構的民主形式。它的危險性太被忽略。群眾自以為正義,但是誰來評判這種認定的是與非?當文革紅衛兵鬥爭劉少奇等對象時,難道不也認為自己代表正義嗎?當場有人敢說群眾不正義嗎?但是,事隔若干年後再看,他們又是否正義?

 

反服貿群眾當然不認為自己與紅衛兵可相提並論。問題是,如何確認誰是誰非?就像世上有許多宗教,各自強調自己的上帝才是真神,但是一般人究竟要如何才能確認真神?一般人確認真神的方式其實很簡單,依循既有的信仰與認知,或是順從周遭群眾的信仰。反服貿群眾是否正義,一般人又要如何判別?能有什麼絕對標準嗎?

 

今週刊的調查顯示,民眾中有八成不清楚服貿的性質,卻有過半數民眾反服貿。也就是說,許多人並不清楚服貿性質,卻已經決定反服貿。

 

該項調查針對各大學經濟系主任進行調查,收回的13份調查表,有12位認為應該簽服貿。不過,其中有兩位表示,要簽,但是不宜照現在的條文簽。但即使如此,仍然多數表示支持簽服貿。當然,也有人未回答。未回答者除非是因為顧忌政府權力而不敢回答(這種問題應該不存在。現在還有人怕政府權力嗎?特別是大學教授們),否則未回答應該是反映他們態度不確定,而不是反對。

 

總之,依經濟學的專業來看,並沒有多數反服貿的情形。那麼,反服貿究竟代表什麼正義呢?

 

在結束我的評論前,我想順便再談談關於反服貿者加給反反服貿群眾運動者的「保守主義」的帽子。他們認為那些批評反服貿群眾的人是因為保守心態,而這種心態背後是恐懼與家父長制的舊思維,因為恐懼所以不敢於見到群眾運動,就怕一動就亂;又因為家父長制的思維所以認為權威不可侵犯。

 

就如我前面所說,我認為反服貿背後其實有「恐中」的心態。究竟哪一種人更是出於恐懼而做出非理性的行動選擇?恐怕還有待深入檢視。其實,「恐中」與「恐眾」兩種恐懼都有道理,但是,理性判斷則還要考慮問題發生的機率大小與問題爆發時的嚴重性,特別是還要同時考慮到有相配合的情境條件。所以,在沒有深入研究的時候,還難下結論。

 

當然,也有些人反反服貿,是因為他們支持服貿,認為有積極的效益,而未必是因為怕反服貿群眾動亂。這又另當別論。

 

至於說出於家父長制的舊思維,而主張尊重權威。這也沒有必然的不是。社會總需要有些權威的事物。所有的權威都否定,那麼,的確可能天下大亂。除非我們像文革時那樣,相信:天下大亂,形勢大好。否則,一般人的想法是,總有些大家要共守的原則、共尊的權威。如果沒有,社會秩序就將瓦解。如此,誰能好過?如果我們對於哪些權威應該尊重缺少共識,可以討論,但是不能直接否定所有的權威。而此刻,在我們還未取得新共識以前,就應該否定掉中央政府的權威嗎?台灣現在是在搞革命嗎?革命的宗旨是什麼?

 

我不能說反服貿運動對台灣必然無益。它至少提供一種多樣性,使台灣社會更能適應多變而又險惡的外在情境。群眾愛台灣,也是好事,只是未必應該順著「反中」心態來行動,也未必應該讓「反中」心態獲得正當性。「反中」不僅不符合多元文化主義精神,而且對台灣很可能是禍而非福。我也衷心希望,反服貿運動減少些自居正義的態度,可以表示反對態度,但是也要多尊重不同的意見,不要逼迫政府必須當下接受群眾訴求。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iag&aid=12125782

 回應文章 頁/共 5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peaceland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3/31 05:51

好友早安

感謝您的分享

您的聲音未必全是此時此刻

社會沉默者的心聲

但我相信

您的聲音肯定是

大多數沉默者的心聲


這樣有正義感
2014/03/31 02:36

你是外省豬吧?!

你是軍公教吧?!

你是領18 趴的米蟲廢物吧!?!

你是紀的利益者吧!?

如果你不是社會底層

你如和體亮別人的恐懼

這樣有正義感

請問馬人渣讓與這畜牲的特殊性關係的密友當高官

評論一下


Jinni
2014/03/31 01:09

我不確定您是不是寫出了社會沉默者們的心聲,但您寫出的恰恰與我想法一致

所以不好意思,我同上面樓的朋友,也借去我的部落格貼一下

放心,我有放出處,不會侵犯您的智慧財產滴


麥芽糖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擲地有聲!
2014/03/31 00:19

讚!

借回丐邦去貼, 為沉默的大眾發聲!




頁/共 5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