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我對反服貿群眾運動的四點批判
2014/03/31 00:04:24瀏覽14728|回應44|推薦73

台灣此刻正陷入群眾運動的風暴中,不知道何時才能平息。民眾(特別是青年)的集體焦慮與對中國大陸的反感和對馬政府的強烈不信任,集中反映在「反服貿」運動中,一時風起雲湧,勢不可擋。最後會為台灣帶來什麼結果,則尚未可知。

 

大規模的群眾運動對於任何社會而言都具有深重的意義,值得關注討論。而群眾運動究竟是正面或負面的意義,卻是不易確定。

 

從我的觀點看此次反服貿群眾運動,其中有四件事特別覺得不妥。

 

首先,群眾太強調自身的人民代表身分。譬如在林飛帆的演說中,不斷強調要總統「將國家還給人民」、「聽從人民的指揮」,而他們的具體意思就是要總統順應群眾的全部訴求。也就是說,群眾就是人民的代表,群眾的訴求就是人民(the people)的訴求。稍微嚴格些的邏輯思維當然知道,群眾只是人民的一部分。即使極可能是與多數人民意見接近,也要經過較審慎的過程來確認究竟何種意見為多數的意見(未必群眾的所有意見都與多數意見相同),而也要有審慎程序來討論訴求的精確意義與合理性。群眾藉著人民代表的名義強逼總統立即接受訴求,非常危險。

 

其次,群眾常傳播謠言,譬如在網路上散播:大陸現在已經有一大堆來台投資移民廣告。明明沒有准許投資移民,何來移民廣告?網上見到的所謂移民廣告,顯然是詐騙文。但即使謠言被揭露,也沒有任何道歉。在刊登在美國媒體紐時的反服貿投書中,也完全不提3月24日群眾侵入行政院的事,而僅強調警察暴力毆打民眾。

 

其三,群眾長期佔領立院,還侵入行政院、不肯離開,卻對警察強行驅離侵入行政院群眾之舉痛批其違法,並強調鎮暴過程血腥。我以為行政院有必要驅離侵入者,不可任令群眾持續佔領。事實上,群眾長期佔領立院議事廳,也應該視為違法。國家總要有基本的法度,群眾佔領行政院如果不是違法,那就應該是國家處於內戰的狀態。

 

最後,我也不能接受反服貿群眾所顯示的自居絕對正義的姿態。他們之所以能這麼自信,當然因為似乎多數民眾與他們都有強烈「反中」與「反馬」的心理。基於此,反服貿似乎就變成絕對正義,也就可使佔領、侵入的行動獲得正當性。

 

我以為,「反中」與「反馬」都有某種程度的理由,但卻未必表示那確是應該的、是對的。有時候,多數人的信念未必就一定是對的。好比哥白尼剛提出「日心說」,多數人都認為他是錯的。那是因為「地心說」已經存在歐洲超過一千餘年,而且基督教的教義也已經與地心說緊密結合,所以人們幾乎已經把地心說視為真理。這時候,對多數人來說,日心說當然是錯的。但是,今天我們知道不是這樣,日心說至少應該是比較對的。再以中國歷代的變法為例,主張變法的一方常被多數人不滿,變法往往失敗。變法者也常身陷囹圄或以生命為代價。但是,反對者一定是較正義的一方嗎?

 

這次反服貿的群眾可能強調他們才是代表改革的一方。但是,他們究竟改革了什麼?兩岸服貿協議是新事物,阻擋新事物是改革嗎?阻斷與中國的關係,甚至因此阻斷與各國的經貿交流,是改革嗎?反中是代表改革嗎?

 

「反中」心理其實源於複雜的因素。其中有對中國與中國人的恐懼、厭惡、歧視等不盡相同的心態。而這些心態可能其實違反多元文化主義精神,也可能有尋找代罪羔羊的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台灣人正在過度妖魔化中國人。反服貿群眾卻利用這種心態,以使抗爭行動正當化。我甚至認為,馬政府也被過度醜化,而群眾也在利用這種醜化的結果。

 

一定要說反服貿代表改革,唯一的一項或許是增進「民主化」:運動撇開了代議制,以一種新的形式來展現「真民意」。但是,這真的能增進民主嗎?我以為,這種「群眾暴力」連選舉「多數暴力」都還不如。票選多數決至少是個理性建構的程序,由群眾逼迫政府卻絕非理性建構的民主形式。它的危險性太被忽略。群眾自以為正義,但是誰來評判這種認定的是與非?當文革紅衛兵鬥爭劉少奇等對象時,難道不也認為自己代表正義嗎?當場有人敢說群眾不正義嗎?但是,事隔若干年後再看,他們又是否正義?

 

反服貿群眾當然不認為自己與紅衛兵可相提並論。問題是,如何確認誰是誰非?就像世上有許多宗教,各自強調自己的上帝才是真神,但是一般人究竟要如何才能確認真神?一般人確認真神的方式其實很簡單,依循既有的信仰與認知,或是順從周遭群眾的信仰。反服貿群眾是否正義,一般人又要如何判別?能有什麼絕對標準嗎?

 

今週刊的調查顯示,民眾中有八成不清楚服貿的性質,卻有過半數民眾反服貿。也就是說,許多人並不清楚服貿性質,卻已經決定反服貿。

 

該項調查針對各大學經濟系主任進行調查,收回的13份調查表,有12位認為應該簽服貿。不過,其中有兩位表示,要簽,但是不宜照現在的條文簽。但即使如此,仍然多數表示支持簽服貿。當然,也有人未回答。未回答者除非是因為顧忌政府權力而不敢回答(這種問題應該不存在。現在還有人怕政府權力嗎?特別是大學教授們),否則未回答應該是反映他們態度不確定,而不是反對。

 

總之,依經濟學的專業來看,並沒有多數反服貿的情形。那麼,反服貿究竟代表什麼正義呢?

 

在結束我的評論前,我想順便再談談關於反服貿者加給反反服貿群眾運動者的「保守主義」的帽子。他們認為那些批評反服貿群眾的人是因為保守心態,而這種心態背後是恐懼與家父長制的舊思維,因為恐懼所以不敢於見到群眾運動,就怕一動就亂;又因為家父長制的思維所以認為權威不可侵犯。

 

就如我前面所說,我認為反服貿背後其實有「恐中」的心態。究竟哪一種人更是出於恐懼而做出非理性的行動選擇?恐怕還有待深入檢視。其實,「恐中」與「恐眾」兩種恐懼都有道理,但是,理性判斷則還要考慮問題發生的機率大小與問題爆發時的嚴重性,特別是還要同時考慮到有相配合的情境條件。所以,在沒有深入研究的時候,還難下結論。

 

當然,也有些人反反服貿,是因為他們支持服貿,認為有積極的效益,而未必是因為怕反服貿群眾動亂。這又另當別論。

 

至於說出於家父長制的舊思維,而主張尊重權威。這也沒有必然的不是。社會總需要有些權威的事物。所有的權威都否定,那麼,的確可能天下大亂。除非我們像文革時那樣,相信:天下大亂,形勢大好。否則,一般人的想法是,總有些大家要共守的原則、共尊的權威。如果沒有,社會秩序就將瓦解。如此,誰能好過?如果我們對於哪些權威應該尊重缺少共識,可以討論,但是不能直接否定所有的權威。而此刻,在我們還未取得新共識以前,就應該否定掉中央政府的權威嗎?台灣現在是在搞革命嗎?革命的宗旨是什麼?

 

我不能說反服貿運動對台灣必然無益。它至少提供一種多樣性,使台灣社會更能適應多變而又險惡的外在情境。群眾愛台灣,也是好事,只是未必應該順著「反中」心態來行動,也未必應該讓「反中」心態獲得正當性。「反中」不僅不符合多元文化主義精神,而且對台灣很可能是禍而非福。我也衷心希望,反服貿運動減少些自居正義的態度,可以表示反對態度,但是也要多尊重不同的意見,不要逼迫政府必須當下接受群眾訴求。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iag&aid=12125782

 回應文章 頁/共 5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newshawks
等級:5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3/31 21:31

逢中必反,遇日必親!

●民族分裂、作亂份子必須鏟除,島內才有安寧之日!


precpim
2014/03/31 20:52
To 21樓,那是完全誤導,非常嚴重。大陸在條文設定限制,是因為原本針對外國人及台商規範更嚴格,條文裡反而是放寬。另一方面,台灣在條文裡沒設太多限制,因本來台灣的法律針對大陸資金來台有層層限制,條文及附件並沒有解除這些限制,所以並沒有文章所講門戶洞開的問題。(precpim@yahoo.com.tw)
出岫閒雲(chiag) 於 2014-03-31 21:00 回覆:
非常謝謝你所提供的寶貴資訊。

pearlz (民進黨抹黑霸凌WHO )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樓下
2014/03/31 19:25
反服貿的回應,看名字就知道是躲在黑暗中的造謠者。

台灣正在偷偷地被政客賣掉
2014/03/31 19:20

http://review-fumao.logdown.com/posts/190570-why-we-dont-understand

服貿附件內,大陸對台灣開放都還有一堆但書。但是台灣對大陸開放卻一項但書都沒有。


服貿的不平等在兩個附文
2014/03/31 18:52
若是看服貿的主文,是看不出什麼問題。要看出問題必須去看兩個附文。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3/31 16:52

我看過服貿的內容,我支持服貿

會說出服貿協議是對台灣不公平的不平等條約的人

不是沒看過內文人云亦云、或是看過但看不懂(文盲?)、不然就是別有居心


luke koolhead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3/31 15:53
你们怎么還搞不清楚问题的原因呢? 台湾人民对马英九已不信任, 尤其对马英九政府和中国签署的任何协议, 我敢和你打赌服贸必定过不了! 马英九敢来硬的, 可能就是为自己挖坟墓了!
出岫閒雲(chiag) 於 2014-03-31 16:28 回覆:
馬總統的個性其實是很執拗的,這一點,很多人一直都沒看出來。過去很多人認為他過於軟弱。但是,我認為那是錯估了他。而這次,我認為他也會很堅持。當然,我並不敢說他會堅持到什麼程度。但是,如果以為他會為了維護總統大位而鬆動立場。我還是認為低估了他。如果他真在乎自己的權位穩固,他根本不會那樣對待王金平。

JWEN999
等級:1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3/31 15:31
從這次的事件就暴露出很多人不僅不明白國際談判運作,連自己國家的法律也不甚了解,憑著網路上錯誤百出的懶人包與自以為是的正義感與熱血理想性就出來大肆批判政府,還以此為榮,貽笑國際。
國家的行政權和立法權有分工,對外和其他國家談判是屬於行政權的範疇,你同意開方這,我同意開放那,彼此談好條件寫下來這就是協議草案。
然後再回到國內交由立法機關實行同意權,對!按照規則就是立法院沒有權力對協約,更改任何一個字,標點符號也不能改!
因為這是牽涉智和其他國家的事務,不是單一方面說了算,行政院官員回來匯報,公聽會一半也由民進黨主辦,甚麼時候不提意見偏偏在拖了N個月不過不行的時候提起?若民進黨對協議有意見早該反應,不反應是民進黨失職,哪有現在霸道要翻臉不認的道理?

兩岸人民關係條例  第5條
協議之內容涉及法律之修正或應以法律定之者,協議辦理機關應於協議簽署後三十日內報請行政院核轉立法院審議;
其內容未涉及法律之修正或無須另以法律定之者,協議辦理機關應於協議簽署後三十日內報請行政院核定,並送立法院備查,其程序,必要時以機密方式處理。

看看蔡英文在陸委會時代的傑作,意即蔡英文認為,協議僅需行政部門片面決定即可;意即蔡英文認為如有必要時,兩岸協議可以「黑箱」處理。
那些批判黑箱的民眾,連所謂「黑箱」是蔡英文任內所修訂的條例都不知曉,平時也缺乏主動關心公共議題的習慣,難怪淪落被人煽動的對象。

襄樊散人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3/31 15:17

一些是皇民余孽,因为歧视而反中。上一次用野百合,配合日本宣传的琉球姬百合忠于日本。这一次太阳花,向日葵,摆明了就是向日。

还有一些是美国棋子,美国好战派这一次没能主导事件。犹豫了十几天后,美国政府透过美国在台协会理事卜道维David Brown在Nelson Report刊文驳斥萧美琴前一天为反服贸鼓吹的公开信。

美国观点:占领立法院,非法。阻扰议事,非法。

逢中必反的先回家休息吧。等到局势有利於美国闹事的时候你们再出来拿走路工钱、吃便当。


狐禪
等級:4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3/31 14:42
現在是以「反」為時尚,耐住性子,一下子就過了。
出岫閒雲(chiag) 於 2014-04-01 07:51 回覆:
我相信很多反反服貿群眾運動的人士其實已經忍耐了很久,從立院的議事爭執過程開始,就已經要很忍耐了。但是,事情是否最後會有圓滿發展,這我可也並不樂觀。
頁/共 5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