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月眉山
2020/08/10 19:21:08瀏覽2993|回應1|推薦44

月眉山
       台灣山脈稱「月眉山」者,有好幾處,我只去過基隆月眉山;不過,九份人都不稱基隆月眉山,而稱四腳亭月眉山,早年我們都是坐火車到四腳亭站下車,然後步行前往,約半小時可以抵達。
       在62號快速道路開通前,往返九份都必須走「瑞八公路」;過去,這條編號2丁線的公路經常塞車,於是改走一條沿基隆河北岸的產業道路。某次返鄉,該產業道路在四腳亭有廟會,警察要我們改走月眉山經基隆沿102線前往九份。抵達月眉山時,看到一座規模宏偉的寺廟,山門牌匾題為「靈泉禪寺」,讓我回憶起小學時老師帶我們遠足,就曾來過此地,因而有重遊故地的想念。
       不知經過多少歲月,重遊「月眉山」依然只是想念而已。近日,無意間讀到顏雲年(1874~1923)一首《遊月眉山靈泉寺賦贈善慧上人》詩,詩云:「山高寺遠白雲深;暮鼓晨鐘響樹林;十里靈泉開法界;一灣明月照禪心;孤雲片石供淸賞;擊鉢敲詩費苦吟;到此俗塵全不染;閒來無事喜相尋。」顏雲年先生,是台灣礦業鉅子,對開發九份貢獻巨大,九份有座「頌德碑」(註一)便是歌頌顏氏的功德而立。長久以來,有不少九份人前往月眉山禮佛,也有人將此作為長眠之地,想必與顏家有關,何況顏家發跡地(註二)與月眉山,近在咫尺。
       日前,從九份返回,乃順道驅車前往「月眉山靈泉禪寺」,看看是否有顏雲年詩句裡的「到此俗塵全不染」的心境。前往靈泉禪寺的道路比以前寬敞許多,路邊有一對「般若燈」,抵達廟前,沒有車輛經過,也看不到行人走動,十分寧靜,加上山明水秀、林鬱蔥蔥,著實是一個禪修的好去處。於是將車停妥,從山門進入,眼前有座「彌勒佛」笑臉迎人,正殿供奉本尊釋迦佛,兩側配祀四大天王,旁邊有座「文化會館」,想必是作為參禪靜修、研究佛學之處。從資料中得知,此寺創設於1898年,是北部佛教的發祥地,後來經過數次整修,眼前所見的規模,全然沒有印象。
        回程時,發現路旁有座二層洋式建築,方才稍稍勾起童年記憶,只可惜有鐵門阻擋,無法進入一探究竟,只能從門外說明牌得知此為「靈泉禪寺開山堂」,建於1920年,已被基隆市政府列為歷史建築。再往前走,在一片綠油油的山坡地上,霍然出現一塊大型廣告看板,有已故諧星豬哥亮的半身照及「恁爸住底遮」字樣,原來這裡作為墓園用地。
        近日,有立委收賄關說陽明山國家公園二萬坪土地,打算變更為墓園用地,這可是十分驚人的商業利益。原本重遊月眉山盼望「俗塵不染」,看到再通俗不過的豬哥亮,加上「恁爸住底遮」的墓園用地,不染塵俗,也難!

註一:參閱【頌德公園】乙文。  
註二:參閱【簡述基隆顏家】乙文。

這是基隆「月眉山靈泉禪寺」,創設於1898年,是北部佛教的發祥地,經過數次整修,與過去的「靈泉禪寺」大不相同。

「靈泉禪寺」環境清幽、山明水秀,著實是一個禪修的好地方。

從「靈泉禪寺」山門進入,見到笑臉迎人的「彌勒佛」。

「靈泉禪寺」旁邊有座「文化會館」,想必是作為參禪靜修、研究佛學之處。

「靈泉禪寺」山門兩旁有一對石獅子。

「靈泉禪寺」山門右邊種植一棵菩提樹。

進入「靈泉禪寺」前,路旁有一對「般若燈」。

「靈泉禪寺」附近有一塊廣告看板,有已故諧星豬哥亮的半身照及「恁爸住底遮」字樣。

這是顏家古厝旁的基隆河,早年沿這條河撐竿搖櫓,可抵達柑仔灘(瑞芳柑坪里),再翻山越嶺前往九份。

這座二層洋式建築,是「靈泉禪寺開山堂」,建於1920年,已被基隆市政府列為歷史建築。

( 知識學習檔案分享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hsia1113&aid=148135958

 回應文章

本源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2020/08/12 10:06
確實
"月眉"這個名字台灣不少地方都有


我老家台東的關山也有一個地方叫月眉

(小時候我一直以為她叫"月美")


不知道取這個地名的原因是否和當地的地形地勢有一定的關聯呢?

蠻好奇的

夏老師(chhsia1113) 於 2020-08-15 10:59 回覆:
早年,台灣人為山脈及地點的命名,常取其形狀而訂,例如:觀音山狀似躺下的觀音;紗帽山形似官帽;雞籠山狀似雞籠。本人所居住的「文山區」的「文山」,本是「拳山」,閩南語「文」與「拳」接近,「拳山」雅化為「文山」,表示文山區的山形,有如握緊的拳頭。所以,你所提的「當地的地形地勢有一定的關聯」,完全正確。至少台灣有數處「月眉山」,想必也是因為其山形有如弦月,閩南語的「弦月」就唸「月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