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基隆河
2013/12/22 22:17:52瀏覽2008|回應0|推薦3

基隆河
  九份的地形,東邊有基隆山,西邊有基隆河;只要沿102號公路(註一),到達九份與雙溪的交界點,從「不厭亭」居高俯瞰,就在山腳下由南向北流去。這條河,曾經把漢人送來九份開墾,也曾經把外地人蜂擁而至九份淘金;近年來,這條河又是成為台北、汐止、暖暖及瑞芳等地淹水的元凶。
  基隆河發源於火燒寮山東側,流經平溪、猴硐、瑞芳、暖暖、八堵、汐止、南港、大直、士林及北投等地。最奇特的是,這條河流到九份山腳下的侯洞及八堵兩地,距離海邊都不到2公里,不經此兩地出海,卻要彎來彎去,到數十公里外的北投,併入淡水河;另一個奇特的是,這條河流到八堵時,由原來南北走向,突然轉成東西走向,形成一個倒「L」型,到了大直又恢復為南北走向,叫這條河為「九彎十八拐」,一點都不為過。
  台灣的河流大多短促,枯水期與豐水期的水流量,差距極大,不利航行;但基隆河不同,早年除颱風帶來的暴雨外,大致維持相當的水量,而且中、下流河道平緩,所以稍大的船可以航至暖暖,較小的船或舢舨,可以到達瑞芳柑仔瀨(柑坪里),甚至可以到達猴硐。有清一代,許多人坐船到暖暖或瑞芳,再翻山越嶺轉往宜蘭開墾。因此,基隆河沿岸的南港、汐止、暖暖及瑞芳等地,都成為重要交通的樞紐,帶來人群的聚居。

  歷史記載,台北盆地原是一個內陸湖,現在的芝山岩、圓山、蟾蜍山……等地,都是湖中小島。令人納悶的是,從大漢溪及新店溪流入台北湖的水,總該有流出的管道;後經證實,當時的基隆河是由西向東流,台北湖的水便從基隆河流入基隆港出海;後來關渡山崩塌,湖水大量從塌陷處流入淡水河,逐漸把基隆河逆流回台北,再併入淡水河出海。像如此大規模的「移山倒海」,相信應該是數千年、數萬年的變遷,才足以形成。
  近日,讀中山大學歷史學程教授葉振輝所著「台灣開發史」提到:「根據西班牙人據有北台灣期間(西元1626~1642年)所繪的北台灣地圖,雞籠河是獨流入海的。………今之基隆河,在台北圓山附近,注入淡水河,成為淡水河三大支流之一,只不過三、四百年光景……。」而變化最大的一次,葉教授提到的是康熙33年(1694年)4月北台灣的大地震(註二),此次地震造成甘答門(關渡)的陷落,基隆河從此被淡水河襲奪,不再注入基隆港。關於這一點說法,學者正反意見都有。如果確是如此,則北台灣的「滄海桑田」不過是近代史的事而已,真教人不勝唏噓!
  如今,基隆河不再有水利之便,倒成為下游地區水患的源頭。近年來,政府實施基隆河整治,第一次處理士林段的基隆河,使士林不再淹水;第二次是從民國80年起,在松山、內湖及南港段,採截彎取直並加蓋堤防方式,使台北市的水患獲得改善;但因河道縮短使得漲潮時潮水逆流而上,在降雨量大時,中游的汐止及五堵等地區反經常淹水,政府只好又加蓋堤防;只是當汐止及五堵不再淹水時,水患則在暖暖及瑞芳一帶興起。直到民國93年,在猴硐設「員山仔設分洪道」,當洪水來臨時,開啟分洪道,讓洪水經過九份山腳下流入大海,從此基隆河的水患可望一勞永逸了。
  歷史上,治水總是考驗著執政者的治國能力,鯀採用防堵的方式,始終無法解決水患問題;大禹治水採用疏導方式,終於不再淹水,因而獲得百姓的愛戴。基隆河整治起先採用鯀的方法,沿河不斷築堤防堵,既花大錢而鮮有效用;而員山仔設置分洪道,所費不多,建設費加上各種補償費不過60億元而已,為什麼早不作,要遲至最近才完成,真是啟人疑竇?而當年因水患而犧牲生命財產者,豈不冤枉?

 

註一:102號公路,係由基隆為起點,經深澳坑、瑞芳、九份、大粗坑、牡丹、頂雙溪及貢寮,到福隆銜接2號公路(濱海公路)。其中九份到牡丹一段,時而向東、時而向西,上上下下、攀山越嶺,略帶危險,大型車輛都不會行駛此一路段,也因此路況不錯,風景極佳。97845日,吳念真(大粗坑人)便以「102號公路」為題,連續兩天在中國時報副刊報導這條公路。

註二:參閱【不分類/台北大地震】乙文。

( 知識學習檔案分享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hsia1113&aid=10081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