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色戒
2015/10/27 15:22:06瀏覽881|回應1|推薦18

20151026色戒

 

我相信李安是世界第一流的導演,對於戲劇的衝突、高潮與反高潮都能高度表現;我相信夏志清西方文學讀得很好,但不認為中華古典文學,他讀得非常好;我相信夏志清極力推薦張愛玲的小說一定有著眼點,只不過,我沒看過張愛玲的任何小說。既然沒看過,沒有資格評斷她的小說寫得如何。同樣的,我也沒看過李安導演的《色戒》。只不過我清楚這部片子影射了一位二十多歲,為了民族戰爭而犧牲的女子--鄭蘋如。她接近汪精衛政權的情報首腦丁默邨,意圖行刺,事敗被捕遇害。

 

鄭氏一族,滿門忠義。鄭蘋如之父鄭,字英伯,留學日本習法,並加入同盟會。返國後,任教職,又任檢察官等職務。適值日寇侵略,終身未替日人工作,義不事秦。鄭母原名木村花子,日本氏族出身,嫁與鄭父後,華名鄭華君,支持鄭父革命概念,以及中華立場。鄭蘋如弟鄭海澄,畢業於名古屋飛行學校,當局禁止海澄返華,由鄭母親赴日本,方能離境。海澄後加入中國空軍,空訓墜機殉職。所未滿門忠義,理由在此。

*後人評鄭氏一族如下:

钺守節 蘋如盡忠

海澄成仁 鄭母明義

鄭氏一家 滿門忠烈

 

鄭華君後日隨國府抵台,去世時蔣中正先生輓聯寫道:

 

鄭母木村華君夫人幃右

教忠有方

             蔣中正

 

輓聯稱謂頗有心思:木村為鄭母日姓,華君為華名。取義鄭母為氏族出身,終身為日本人,以華君為中國之名,中日一家。

 

鄭蘋如為中統吸收後,中統殊為不智,竟策劃刺殺傀儡政權不值得刺殺之區區情報長丁默邨。以鄭蘋如的日本血統以及流暢之日語文,本可打入日本高層,極可能獲得珍貴情報。這是我的評論。

假設中日戰爭角色互換,鄭母當攜子女返回日本,教忠對象為日本,教忠基礎在於義。絕不生存在不義的中寇之國。所以「教忠有方」,僅採中國立場,對鄭母而言,應為教義有方。義以區別仁與不仁。我為史者,生於台灣。處於兩岸衝突關係之中,居於海外。基於義理,自稱台灣人,絕不站中國立場。如此,更能體會木村華君夫人之心境。

假設我是李安,絕不拍《色戒》一片。不管本片有多少成功的條件。君子有所不為。本片獲得極大的成功同時,也是極大的失敗!

本文數度強調木村華君夫人為氏族出身,源於日本始終有氏族傳統,竟連明治維新也無法突破階級藩籬。

附圖可參考:

鄭蘋如紀念像,為蘋如受槍一霎那姿態。

由木村花子夫人遺照來看,身着和服。也就是說,她到了老年,依然認同自己是日本人。人稱鄭母明義,果非虛語。她並非以歸化華人自居。而是明辨義理做了抉擇。

***************

蕭鵬洲 有時候,文學家或電影製作團隊選取歷史性的題材,未必與史書/史實上的重要性同一,例如美國電影《悲慘世界 Les Misérables 》(根據雨果的小說改編)的時代背景,只是一場名不見經傳的小戰役、而非法國大革命 即是。要說法國大革命難道沒有更多曲折、感人、離奇、.... 的故事嗎?那也不可能,只能說他們的角度與史學者不同罷。

 

馮濟灝 回蕭鵬洲 :所以我沒有指責李安,只說,若是我,絕不拍此片,同時認為他是世界一流導演。電影成名後,使世人錯看了鄭蘋如,才說是成功,也是失敗。

_________

張谷源 電影至少有2種不根據史實來拍,1是導演、編劇不用功2誇大某些事件3改編史實、虛構情節,導致大眾看了電影,以為這就是歷史呈現;當然有些愛國教育片是有思想傳達,會擴大民族意識,以前小時候看電影,不外乎是抗日戰爭居多,不同於商業電影。

 

馮濟灝 回張谷源:我寫這篇,最重要的著眼點放在:導演在選擇時必須先了解,這是一樁鄭氏一族極為悲痛的過去。真正有戲劇性衝突的地方在鄭氏姊弟中日血統各占一半,別忘了他們的外婆家在日本,有日本親族的。鄭母站在國家立場,只能在日本一方,在義的抉擇上,卻默認了兒女的抗日。把這樣的悲劇拍成名叫色戒的電影,根據的是張愛玲的小說。要想到張愛玲曾經嫁給胡蘭成吧,她的心態怎樣的呢?沒有人講抗日軍教片很真實,很有價值。雖然電影是藝術,不必完全按照史實。也要有同理心判斷可拍不可拍。導演不能說這是電影,純屬巧合就過去了。我依然不能指責李安,但是希望我的朋友和我自己都能有所不為。就像鄭父一樣絕不事秦。如此這般,就算一生沒沒無聞,也值了。從色戒上市以來,我心中有如梗了一塊大石,直到今日才寫這段!寫完後輕鬆多了。這部片子,我不是很討厭不看,而是不忍心看。不忍心才是真正心情。

_________________

張谷源 像台灣拍海角七號紅了的導演魏xx(現在台灣實施個資保護法),又拍了有關霧社事件,都沒有根據史實。另外拍嘉義農校棒球隊打入日本甲子園的故事,標題用「KANO」,我不知為何用日文發音,的確這是日本時代的事,但臺灣人郤用日文很不妥,有媚日之嫌,不知讀音的人,還以為是嘉農的代名詞。

 

馮濟灝 回張谷源:我曾在日本時代向日本爭取台灣人待遇的台灣先賢蔡鐵龍老伯家中看了霧社事件很多照片(他有可能沒交給當局)。實際事件僅知一二,不敢論斷。嘉農打棒球的事情,我覺得比較沒有關係。最了不起不過是滿足一部分台灣人喜歡日本的傾向罷了。沒多大關係。當然日本人裡面也有很善良,很好的人,使台灣人很喜歡他們。我倒希望這位魏xx也拍攝西來庵事件(噍吧哖事件) ,來看看。把他整個日本時代的電影成為一個系列。不是很好嗎?如此導演當被台灣人尊敬為真正的電影藝術家與以電影為表達的思想家。看看黑澤明,他對日本文化就有批評。我認為他的電影,具體了思想。他是好樣的。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f2013e&aid=34256306

 回應文章

小治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請教
2015/10/28 11:33
爺提到"義以區別仁與不仁",這說法不知出於何處?還是個人體悟? 若您這仁義是五常之二,那是不是也有"智以區別禮或非禮"的說法?  若如此,五常之間還有其他關係嗎? 如"仁義禮智由信而定"
CHF狗爺/馮濟灝(chf2013e) 於 2015-10-28 13:33 回覆:
回小治:


鄭母木村華君在兒女並未抗日之前,要求日本政府協助她母子返回日本,日本政府一定辦到的。日本人在當時有同胞愛,甚至敗戰後,也展示了同胞愛。鄭母本人當然不會否認自己的祖國。沒有她的默許,兒女也未必能夠抗日。我因此認為她辨別了仁與不仁。


她的後人說他的祖母(也就是鄭母)在鄭蘋如事件發生後,日本軍方來質問她:身為天皇子民,為何不效忠日本?她回道:是日本侵略中國,如何效忠?我認為可能是子孫編造的,沒有採用。有一點倒是看得很清楚:在她的兒女抗日事件之後,住在上海,也就是日本占領區,並未受到日本軍方的迫害,那也因為她是日本人的緣故。她的先生在女兒遇害後次年憂憤而死,這個因素排除了。不然你想想,日寇是怎樣殺中國人的?怎樣殺台灣人的。在台灣遇到反日份子,殺光整個村落,牽連幾千上萬人,手軟過嗎?無故屠殺中國人,有克制嗎?日本女子--木村花子若是中國人,一家還有命嗎?


義之辨,才使她有此勇氣撫孤。鄭海澄的孤子是她撫養的。也靠著她是日本人才保全了鄭家命根。很了不起了。如此這般,蔣中正先生才接她和其他兒女到台灣(不然,她走得了嗎?),我想,也給她遺族撫卹。最後寫輓聯。依我對蔣的書法的了解,那輓聯是蔣的親筆字,裡面尚有些書法缺陷與特性。家父存有蔣給他一些研究指導的箋注與書信,我對他的字體有認識。


仁道就是孔子的核心主張。其他的德行在其下。談到信,孫子兵法談將德為智信仁勇嚴,這是帶兵最重要的德行,我看很實際。五德有次序先後,以智為首,信為二。這信是很重要的。孔子講求仁,義,禮等。固然不同,也看得到地脈相連。


我的回答未必都對,參考。多年也沒有讀這些儒家的書了,僅記憶所及。讀的書都大而化之了。
CHF狗爺/馮濟灝(chf2013e) 於 2015-10-29 02:20 回覆:
義就是宜,宜有辨別的意思。孔子思想有兩個要素,一為忠恕,一為仁。我據此推論,義就是辨別仁與不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