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師資多元化之後?
2006/06/21 14:52:58瀏覽615|回應1|推薦0

【台北市某國小五年級某班的國語課教學實錄】

老師:請說出「凋萎」的詞義。
甲生:精神哀弱的樣子。
老師:「精神『哀弱』的樣子」,很好,加一分。
老師:請幫「滋長」這個新詞造一個句子。
乙生:水溝裡「滋長」了很多孑孓。

老師:「水溝裡滋長了很多孑孓」,很好,也加一分。

  自從教育部開放師資多元化之後,培育國民教育階段的教師管道就不限於傳統師範院校的單一來源,而是「多元化」--也就是「條條大道通羅馬」--不僅是透過師範體系、師資班,「教育學程」也是這一股風潮之下衍生的師資培育方式之一。

  「教育學程」是什麼東西?簡單的說,就是原本培育師資只限於師範體系的學校,而在「師資管道多元化」之後,各大學前仆後繼的爭相申設「教育學程」課程,只要一般大學的學生修過二十六至四十學分不等的教育學程學分,就等同於師範院校學生具備的準教師資格,這些準教師只要再到各學校去教育實習一年,就能取得教育部發給的「教師證」,只要再參加各中小學的教育實習,即可具有教師資格。雖然「教師證」只是薄薄一張紙,但只要拿著這一張教師證,就可以到各學校甄試,通過甄試之後,表示你就擁有一輩子的就業保障了。

  許多關心教育者憂心忡忡的一點就是,原本培育師資必須經過四年的時間,所修讀的課程均是為了中小學教學所需,而一般大學生僅修過二十六至四十學分,即足夠擔任中小學教師嗎?例如一位企管系的學生,如果修完教育學程,通過教育實習,就具備教師資格,但如此是否表示,原本企管系所修的至少一百二十八個專業學分就形同「浪費」?而僅修過數十學分就可以當老師,是否也表示師院生所修的一百多個專業教育學分「太多了」?對這兩種學生來說,是否都浪費了教育資源?也都徒然虛度了這些青少年學生的生涯規劃?

  師資多元化固然也有許多優點,但姑且不論優點為何。當所謂的「教育學程師資」進入教職之後,究竟是否活化了教學?是否為中小學教育注入新血?其教學品質是否能達到國民教育的最基本要求?甚至比師範生更好呢?根據台北市某國小針對北市幾所小學所做的新任教師教學滿意度調查結果顯示,各校新進教師的滿意度排序分別是:第一名為師院自費生(578分);第二名為師資班學生(434分);第三名為師院公費生(420分);第四名為教育學程生(298分)。此結果顯示,一般學校教師對師範院校等師資培育體系畢業生的滿意度較高,而對於僅受教育學程訓練的大學生或碩士生的滿意度最低。這個結果表示,教育學程生殿後,而且分數與前三名學生差距甚遠。

  本文前述的「小學國語課教學現場實錄」即是一個確切的案例。事實上,一般語文能力基本者都知道,「精神『哀』弱的樣子」應該是小朋友常犯的字形混淆的錯誤之一,句中的「哀」應該是「衰」;而另一句的「滋長」用法也不對,此處應該是「孳生」的誤用。但是該班任課教師完全沒有發現小學生這兩個明顯的錯誤。而很巧的是,該位教師正是畢業於某國立大學的「會計系」,想當然爾是修了教育學程而成為正式教師的。

   雖然單一個案、單次調查都不能證明每一位透過教育學程的管道而成為教師的程度最差,但是不可否認的,國民教育不是試教、試驗的場所,而不論是師院生或教育學程生,每一位教師的教學品質都應該受到檢視的。一般行業都有許多不適任就必須淘汰的機制,但是教師呢?當教育主管機關廣開師資多元化的大門之後,接下來又應該、必須做些什麼呢?請動動大腦吧,在辦公室辦公的長官們

 一名流浪教師寫於92.10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errycore1&aid=320961

 回應文章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難怪“對不起,害到你”能夠走紅那麼久。
2006/07/05 13:27

原來這是教育主管機關廣開師資多元化的大門之重大績效!

這樣的政績究竟可以得到幾個燈呢?嗯,似乎該公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