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不同的世界,不同的語言
2014/12/08 17:33:08瀏覽347|回應0|推薦0

不同的世界,不同的語言

 

  上個月從電視新聞看到有位政治威權時代的第四代,設計事業有成,光鮮亮麗的接受媒體訪問。當記者問他對社會上有人領22K薪水的看法時,他說那是那些人不夠努力、沒有能力,所以才領22K,木工都能領60K…..。聽到這番把沒有成就歸因於個人的似是而非的言論,正曝露臺灣貧富差距造就的社會階級中既得利益的一方,是多麼不食人間煙火的侈言而不瞭解他身處的社會現實。

 

  當經濟無虞者努力讀書、留學、發揮自身潛力時,多少與他智能不相上下者正放下學業,穿梭於打工場合,為家中經濟、為自身學費打拚?當家族傾全力栽培他成材時,多少想好好讀書往上爬的年輕人,因為經濟問題而無奈暫時放棄夢想?許多有成就者並非僅靠本身的努力就能獲致成功,不可忽略的還有豐沛的資源助他一臂之力。這位名人的22K個人責備論僅適用於和他有類似資源者,例如他的弟弟,其他人並不能一概而論。領22K是個人的錯這種說法太簡化了社會現實。

 

  一個人的成敗有許多原因,不是僅憑個人努力,還有機運和更廣泛的社會背景因素。當譴責別人失敗時,或應以開闊的胸襟和視野「往下」看待許多來自社會下層者,他們可能是由於社會的不公平使得他們僅能在底層為生活掙扎。如果更多人能有機會孕育於肥沃的土壤中,應該不會有那麼多領22K的年輕人吧。

 

  不過,當時這位媒體受訪者還說了臺北房子太貴了,他買不起……的話,大家聽的重點都是放在這一段。確實,臺北的房價真的高得可怕,所以即使如一些官政第X代的年輕人,僅靠自己這一輩的薪水,也是買不起房。當然,他們口中說買不起的房子,是不可能像我家這種幾百萬的房子啦。房子得配得上身分地位品味之類的,我家這種墳場邊的房子……

 

 

( 時事評論社會萬象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errycore1&aid=19546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