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02/28 12:24:40瀏覽1072|回應4|推薦18 | |
記得有次和老闆閒聊,隨口問他:「老師今年要去安太歲否?」 在更早之前,我對所謂的「民俗信仰」這套東西可是十分相信,在這裡要稍微說明一下,「民俗信仰」和「宗教信仰」是有很大不同的,「宗教信仰」是指加入某個宗教體系進而從事某種宗教行為;至於「民俗信仰」是比較沒有完整系統,僅在於民間口口相傳的風俗慣俗,往好處講,就是所謂的「寧可信其有」,等而下之,就會變成「迷信」,特別是所謂的「民俗信仰」並沒有特別固定的儀式,但會隨著口口相傳的結果,讓整個風俗慣俗變得越來越盛大,就像安太歲這回事一樣。 讓我感到有趣的是,人的習慣儘管經過數千年的演化,還有文明的發展,似乎還保留著當初在原始時代的習慣的「原始殘留」。也就是說,很多從人類和猿猴決定分道揚鑣成為「裸猿」之後,還留給我們這些子孫很多的習慣當禮物。也讓我們在文明無法解釋的部分,擁有很多對於「未知的一切」可以「自圓其說」的合理思維。 不過,對於恐懼產生「自我保護機制」,這也是一種好習慣,因此,我們對於這種未知事物,賦予一個「合理解釋」,避免某些不好的「事物」發生,這種思維就是「禁忌」(taboo)發生的原因,這也是過年裡頭規矩一大堆的原因,這也是我們必須安太歲保平安的基本理由。 後來,我們也不了解原來這些禁忌到底是要做啥的,經過代代相傳,出現了文明的科技,終於可以對所謂的「禁忌」作出「合理解釋」,因此,我們對於許多事情也不在恐懼,少了恐懼也少了敬畏,但也少了必須代代相傳的必要性,於是,我們對於很多「慣俗」不再恐懼。 到了現代,如果不知道誰是黃帝,至少你會看到誰家的小黃叼著一根大腿骨到處跑,然後,狗主人根據這個「人骨拼圖」,挖到一個年代超久遠的「皇家夜總會」,上面還刻著彎彎曲曲文字,告訴你這是黃帝的骨頭嗎?就算你看不懂甲骨文以前的文字,中國人最習慣使用的方式就是,晚上睡覺會有個穿著黃色龍袍戴著天平冠的老伯伯告訴你,那是他的骨頭,他老人家姓黃名帝。你覺得這種說法很搞kuso嗎?不!我是很認真的,在六朝的志怪故事裡,有很大的比例,是這樣發生的,你說六朝太久遠了是吧!不好意思,有空去翻翻報紙的社會版,現在還是在玩這套,這就是「歷久彌新」。 如果你不知道黃帝的祖宗是誰,沒關係,CSI影集的犯罪調查科鑑識員不會挖出一堆骨頭去鑑定DNA,想要指望「古墓奇兵」的蘿拉去盜墓嗎?應該可以期待古墓奇兵第三集會到中國的黃帝陵挖什麼死人骨頭。 這在學術研究上叫做「層累造成」,是在上個世紀的歷史學者顧頡剛發現到的現象,因為他老人家覺得相當詭異的是,古人挺虎爛的,怎麼連半根骨頭或是遺址都沒挖到,但是在後面的年代卻對還沒發現的歷史紀錄描述得越詳細,真是見鬼啦! 其實,大家現在正在拜的太歲,也是一種「層壘造成」的民俗信仰產物,這就等下回分曉啦! |
|
( 知識學習|科學百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