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3/09 01:50:59瀏覽1600|回應5|推薦64 | |
最近這兩週,有一兩個學生會來問我:「讀後心得該怎麼寫?」 學生之所以會來問我,有以下幾個原因: 不論是以上哪種原因,今天聽到有學生跟我說:「上次照老師的方法去寫,拿到八十幾分。」 話說從頭,事情發生的經過是這樣的,只有兩週的短暫寒假前,有個自然組的老師,不知道去哪裡抓了一份具有權威性的科普書籍推薦書單,要學生到圖書館找來寫讀後心得,於是乎,有人搶到自己覺得好寫的書,而手腳慢一點的,只好抱著不好看的科普書過新年。 寒假過後,有個學生不知所以然的愁眉苦臉拿著讀後感前來求助,他說他不知道要怎麼寫讀後感,因為自然科的老師給他的評語是:「請用自己的文筆寫下讀後感。」 我看了大半天,還是不知道他到底哪裡沒有用文筆寫下自己的讀後心得,他還告訴我,他們國文老師說他寫得很順暢,那就詭異了。 後來,我看看那少數幾個八十幾分high pass的作文,寫得也不見得多好,我才發現,問題出在老師身上,不是學生身上。 如果你覺得我這樣講,聽得很清楚但卻感到很模糊,很簡單,因為我手邊沒有幾個案例可供說明。 我換個方式來說,如果你同意「感覺」這種事情是很主觀的,說真的,那些被退稿的學生,的確是很主觀的描述自己對於自然科學科普書的「讀後感覺」。 這個現象所暴露的更大問題在於,如果,科學教育只是兩週的寒假丟給學生一本書,就期待他們從這些由資深學者浸淫終身所撰述的常識性書籍中找到一個可以拿到諾貝爾獎後選的研究題目一樣的艱難。
所以,我只能去抓那位自然科老師看讀後心得的邏輯,告訴這幾個孩子,盡你所能的去找幾個你有興趣或能理解的科學原理,用你自己的話去整理整理,再寫上你的認知。 畢竟,對於自然科學興趣不大的孩子,要求他們要對科學家的生平瞭若指掌之後,還要從中獲得對於自然學科的印證與啟發,甚至效法這些科學家小時候格物致知的精神,真的是有點趕鴨子上架。 我能理解自然學科老師的邏輯,抓到那位老師要看甚麼樣的讀後感,不過,我沒辦法解決的是,這樣的讀後感到底能對學生帶來多大的正面影響。 對學生來說,我能抓到那位老師的邏輯,教他們怎麼寫才能過關,這才是他們需要的好運氣。 說真的,我還滿擔心的,為何南韓和中國都在進行基礎理論的教育和研究,而我們卻還在走應用方面的教學,該說我們的孩子運氣不好?還是國家的運氣變得很差? |
|
( 心情隨筆|工作職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