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4/09/16 00:02:00瀏覽4243|回應4|推薦114 | |
下午五點,郵輪準時從日本九州的長崎港起航,前往我們下個目的地韓國濟州島,約傍晚六點多,郵輪離開日本領海,駛入對馬海峽水域,天色已暗,海風蕭蕭,洋流也強勁,即使八萬噸的郵輪也難免有些搖晃,今晚天空有些雲,星夜無光,天地之間漆黑一片,無邊無岸的暗夜,只有遠處海面上漁船的微弱燈光,除了呼呼的風聲和海浪聲,即使我們很清楚知道,郵輪是駛向濟州島,但還是有那種天地寂寥,不知航向何方的不確定感。
此情此景,令人不禁聯想起發生在1905年5月27日下午,那場發生在此對馬海峽海域另一端的日俄海戰;俄羅斯波羅的海艦隊,千里迢迢,從遠在北歐的波羅的海,航行近八個月,航程達33000公里,繞行大半個地球,來到遠東,在清晨4:45,航行在九州西方海面,黎明前的暗夜,但也像此時一樣星月無光,一片黑暗,艦隊實施燈火管制,摸黑航行,氣氛緊張;一個俄羅斯水兵,在甲板抽煙透透氣,沒想到擦火柴點煙的這一丁點星火,就被埋伏的日本情報船信濃丸發現,俄羅斯艦隊暴露了行蹤,日本聯合艦隊隨即由現在韓國鎮海港出海,從容的在對馬島附近海域部署,守株待兔,13:39聯合艦隊發出戰鬥命令,海戰到隔日5/28 20:30結束,歷時近31小時,日本一舉擊潰俄羅斯艦隊,俄羅斯慘遭世界海戰史上,勝負差距最懸殊的失敗,俄羅斯幾乎全軍覆沒,39艘戰艦中損失32艘,連艦隊指揮官都被俘,僅以身免,而日本僅損失3艘魚雷艇;這也是世界史上首次亞洲的黃種人打敗歐洲的白種人,是日本廁身世界強國的關鍵一役。
我們今天才在長崎參觀出島、中華街,和天主教大浦教堂,15世紀開始的大航海時代,葡萄牙、西班牙、荷蘭等國船隻,縱橫四海,找尋新的土地和資源,或強佔,或要求貿易,觸角也伸到東北亞;長崎是1571年(元龜二年)開港,是日本鎖國時期唯一的交流窗口;最早是葡萄牙,之後被禁止,後來只有中國和荷蘭,被允許有貿易往來,1600-1675是荷蘭的黃金時代(Dutch Golden Age),國力全球數一數二;出島完成於1636年(寬永13年),是在港內建造的人工島,最初是為安置葡萄牙人,葡萄牙人被禁止後,成為專門安置荷蘭的商館、人員及教士等,中國人則在唐人屋敷,之後才搬到現在的新地中華街一帶;但西方基督教傳教士早在1549年就到日本,1587年幕府下令驅逐傳教士,基督教被視為異端,禁止傳教,大浦天主教堂就是為紀念1597年26名殉教的日本信眾。長崎屬日本令制國時代的肥前國,之後的肥前藩,肥前藩也是幕府末年倒幕四要藩「薩長土肥」之一;後來長崎逐漸發展成所謂「三菱市」,有三菱公司的造船、採煤等重要工業,二戰開始後軍需工業色彩日益明顯,長崎也是唯二受原子彈轟炸的日本城市,參觀原爆紀念碑,令人不勝唏噓,其實當天小倉才是首要目標,惟天候因素,改投到第二目標的長崎。
大和民族有很擅長向當代最強國家學習的特性,西元600年起,推古天皇開始派出所謂遣隋使,西元618年,中國進入大唐盛世,中國是當時世界最強國家,帝都長安各國商旅雲集,是世界最大最繁榮的都市,唐朝西元630(唐太宗貞觀四年),至894年(唐昭宗乾寧元年)250多年間,日本歷朝派出20批「遣唐使」,每批人數多達五、六百人,而且停留時間不只數日或數月,而是數年,甚至數十年,將每件事的技術及精隨了解透徹,俾便全數移植,全盤模仿,平安時代國都平安京(京都)的街道及建築,就是模仿大唐京城長安。
15~17世紀的地理大發現時代,先是葡萄牙和西班牙,接著是荷蘭,這幾個最早的海上強權,手臂也伸到了東北亞,17世紀前半是荷蘭黃金時代,當時日本也興起所謂「蘭學」,日人從荷蘭購買和翻譯許多科學的書籍;1868年江戶幕府灰飛煙滅,走入歷史,開始所謂「王政復古」、「版籍奉還」,由明治天皇實際掌握大權,展開被視為日本現代化重要里程碑的巨大政治變革-「明治維新」。1885年,福澤諭吉發表所謂「脫亞論」,鼓吹日本應該揚棄自古崇尚的中國思想和儒家精神,轉而學習西方文明;「明治維新」後日本國力確實蒸蒸日上,也開始師法西方列強,野心勃勃,亟思以武力擴大領土,攫取利益,開始日本以近鄰,曾為其長期孺慕的中國,及中國的藩屬國朝鮮為目標, 1894年的清日甲午戰爭,一舉扳倒清廷;接著就是1904年本文第二段的「日俄戰爭」,之後1918年的一戰,日本加入協約國(Allies),也是戰勝的一方;1894年起不到30年內,連續三場軍事勝利,造成軍人驕縱,勢力無限膨脹,軍人都自認軍方直屬天皇,殖民地都是我打下來的,軍方跟內閣是平起平坐,甚或淩駕內閣之上,膽大妄為,成為難以駕馭的「軍國主義」,終導致二戰的失敗,廣島、長崎各挨一顆原子彈,不得不無條件投降,還差點亡國。
西元7~9世紀,日本大幅度模仿大唐,17世紀,開始轉向西方,蘭學興盛一時,到19世紀下半業整個轉向,全盤歐化,20世紀中葉後,又轉向唯美國馬首是瞻,轉向時間越來越快;2010年,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GDP)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經濟學家紛紛預測,中國在2035-2054年之間會超越美國,成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當然這只是預測,日本這個擅於向第一強權學習的民族,再下來會如何走,回頭向中國學習? 向左? 向右? 這些只能待歷史給世人答案。
▲長崎的地標-女神大橋,橫跨長崎港,全長1289公尺,郵輪駛過,猶可見船尾浪跡。長崎港四週環山,市區依山坡而建。
▲長崎港及長崎中心區,郵輪正在港內掉頭。
▲長崎港四週環山,從稻佐山上,俯瞰長崎港;長崎夜景,素負盛名,可惜下午五點就離港,無緣觀賞長崎夜景。
▲漁舟唱晚,剛出長崎港一個多小時,就是夕陽,雖無緣長崎夜景,能看落日美景,也算是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韓國日本間的海峽,日、韓,北韓各有不同稱呼,日本說法(左),靠日本這稍大半邊,是對馬海峽,以北是韓國海峽;韓國說法(右),全部是韓國海峽,只有對馬島以東,才是對馬海峽。(摘自Wikipedia)
▲日俄對馬海戰雙方接敵佈陣航線圖,俄艦最早在九州西方海面被發現。一開始一般預測,日本必敗無疑,但俄羅斯艦隊,歷經近八個月海上航行,師老兵疲,已成強弩之末,但日本以逸待勞,躍躍欲試,反而出乎意料之外,大敗俄艦隊。(摘自Wikipedia)
▲郵輪從長崎離開後的航線,如圖上端所示,凌晨1:12,郵輪航至對馬海峽中間。應也是當年日俄海戰時,俄羅斯艦隊航線經過之處附近。
▲俄波羅地海艦隊東來的航線圖,藍色為太平洋第二艦隊,紅色是第三艦隊,咖啡色是部分第二艦隊受損船隻,航行中途就近到黑海俄軍港修復後,再兼程趕至法屬馬達加斯加與原先第二艦隊會合;其實撇開俄羅斯艦隊的戰敗,艦隊各類船隻總共49艘,這麼龐大的艦隊,歷經這麼長時間、長距離的航程,在20世紀初也是史詩級的。(摘自Wikipedia)
▲出島現況,已跟市區連結在一起,當年與市區隔絕,四週都是海水的情況,已不復見。
▲園區內展出的按比例出島模型。
▲當年所繪的一幅圖畫,顯示出島,及其旁邊的海軍傳習所,當時的出島都還是被海包圍;海軍傳習所是江戶幕府1855年所設立,目的是學習航海知識,拓展與荷蘭交流,這其實也是「蘭學」的一部份。(摘自Wikipedia)
▲▼出島舊國際俱樂部建築(上),及舊荷蘭商館長住宅擺設(下)。
▲舊出島神學校建築。
▲▼出島舊倉庫(上),及以麻布袋裝的進口蔗糖(下); 蔗糖是長崎當時最重要的進口商品,也造就了長崎的和菓子工業,像著名的長崎蛋糕。
▲長崎和平公園內的原爆中心紀念碑(左),及從原浦上天主堂移過來的殘存遺跡(右),浦上天主堂距離此地約500公尺。
▲長崎和平公園的原爆50週年紀念碑(上),碑文只簡單顯示原爆時間1945/8/9 11:02,以母親懷抱小嬰兒雕像,表達對和平未來期待的意像。
▲長崎和平公園內和平雕像,像徵上帝的慈愛和佛陀的慈悲,雕像右手高舉代表原子彈的威脅,左手平伸代表和平。
▲大浦天主教堂,教堂是為紀念1597年26名殉教的日本信眾。
▲▼從郵輪上遠眺大浦天主堂,浦上天主堂尖頂,及依山而建的市區;原浦上天主堂1914年完工,1945年毀於原爆,現教堂為1959現址重建,之後成為天主教長崎總教區的主教座堂,長崎也是目前日本天主教徒最多的地方。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