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5/07/13 17:55:07瀏覽772|回應3|推薦64 | |
自從 6 月底得知回台教職工作有了著落,我的生活就從「櫻櫻美代子」直接「進化」(?) 到 working bee…
有好多資料要提供給系上/教育部不說,因為回去得晚(近年來大學職缺逐漸減少,而四年前他們邀我回台時我實在放不下孩子),分配到的教學是自己不算熟悉的科目,可以想見需要許多事前準備,科目本身也並不討好、、、不過我已經很 grateful 自己能找到喜歡的工作環境;準備教學嘛,認真點、多花些時間就是了。
四年前 (2011) 受邀時,因為兩個孩子都還沒上大學,所以即使是院長打電話給我,我也只能連聲抱歉說家庭因素不允許。沒想到,這次雖有心理準備,想到要離開兩個孩子(其實都是成人啦),心裡一陣酸楚、、、跟他們宣布馬麻確定要回台了,還得 fighting back my tears… 還好兩個孩子算是很給我面子,沒有當場歡呼起來、、、
是阿,Pete and Ed,你們即將自由啦、、、可是、、、
我相信孩子們已經準備好了。問題是在馬痲,嘴裡抱怨兩個「黏巴達」,等到真要買機票,能拖就拖,直到必須到新任職學校報到的前一天才會抵達台灣。
特別是 Ed, 自從二月開始上了 Uni, 愈來愈獨立。比方說他要控制自己玩 computer game 的時間,就用了一個 App 計時,並且每週自動寄送統計表給我。在家裡 study 效果不彰,他就到 Uni library 去讀書,並且非讀完預計進度不回家。考完期末考,他就開始去 gym, 一方面和我一同服用 protein powder, 也愈來愈強壯。
偏偏我在這段時間,因為已經辭去了工作,特別期待和孩子們多聊聊。可是 Ed 一心多用,除了 study 和 exercise 以外,還要和高中舊友聯絡,參加 holiday camps… 很少時間能夠分給馬麻;即使真有時間跟我說話,也是心不在焉,甚至眼睛盯著 iPad, 對我關心的問話,只給我最簡短的答案 ─ yes or no。
因為我們的家庭狀況,我特別依賴兩個孩子。Pete 大概從小學高年級起,就很勤勞地幫忙做家事,搬重物、煮飯、清掃都難不倒他。Ed 則是比較能夠 relate, 所以我們時常談心,當他有人際關係的困惑/問題,也會跟我討論較好的處理方式,所以我們的雙向談話對彼此都有幫助。
可是自從二月以來,Ed 時常不在家,加上他決定先顧好學業再考慮增進人際關係(包括可能交女友),他不再需要我的 advice. 我們的談話變成我在唱獨腳戲,不再有如同以往的 sparks.
剛開始我很不習慣,也有些失落,所以跟 Ed 抗議。但後來發現自己這樣其實很 childish… 孩子長大了,選擇了有興趣的 major, 自動自發地 study. Ed 甚至在開學前,就已經或買或借,取得 text books 開始預習。如果科目特別難,他還會上 Coursera 選課並修習該科目,如果 Coursera 沒有開課,他會設法找到相關的 YouTube videos, 當作輔助教材。
我還能抱怨什麼呢?看到 Ed 提早(有時一週以上!)做好作業,按照進度複習,想好應考策略、、、有時真覺得很 amazing, 自己的孩子怎麼會如此 self-motivated? (跟馬麻完全相反嘛!)連 Ed 的 mentor 都建議,依他的成績,應該去美國繼續學業而非留在 NZ…
於是我跟 Ed 說,我瞭解因為他已是成人,就像大樹枝想要跟樹幹(馬麻)分離 (detachment)。我知道如果我硬抓著他不讓他獨立,總有一天他會怨怪 (resent) 我。可是因為樹幹覺得疼痛 (it hurts),可不可以請他輕一些 (be gentle), 讓馬麻逐漸適應?
Ed 抱歉地說,喔以後他的時間表會加進 ”family time”,也會對我有耐性一些。後來漸漸地,我們調整到雙方都比較 comfortable 的距離、、、雖然,之前他上高中時我們還是比較親近、、、
回想起 Pete 在 17-19 歲時,也有類似的 episodes;因為多讀了幾本書,他極端地否定 capitalism, market economy 等自由經濟主義,而有不少偏激的言論。當時我有些擔心,盡量每天跟他談話,想說如果情況失控可能要尋求 counselling… 不過還好,一兩年過去 Pete 似乎建立了自己的 values, 又變成我所熟悉的 sweet boy, 除了以往做的家事外,又加上 shopping on food 以及偶而載我去上班或 gym… (除非是天氣極糟或臨時出狀況來不及,我都是自己走路或坐公車)
在孩子們「蛻變」的期間,我發現只要自己做好心理建設,知道他們很可能對我的任何建議都說 no, 或是舉朋友的例子反駁我,然後接下來就是 arguments (or… discussions?)… 如果我能(剛開始並不容易)盡量就事論事,不要用情緒性的話語 to put them off, 雙方平和地表達想法,他們漸漸地能夠 establish their own values – 而且是家庭共同的 values.
其實蠻欣慰的,這樣我回台灣,心中也比較不會太過牽掛孩子們。
買了和 return tickets 幾乎同樣價錢的 one-way ticket, 我要回台灣啦、、、 剛好這幾天 NZ 天寒地凍,連向來溫暖的 Auckland 晚上都降到 3. 4 度,回台灣後需要有些時間適應 30 度以上的 heat(兩三年前,夏天回台都中暑)…
兩個孩子知道我 departure 的日期之後,更加貼心。有時甚至連一些無謂的爭執,也非得找馬麻來「調解」;雖然,我知道他們只是想讓我多參與他們的「活動」而已。親愛的孩子們,good bye for now, and till we meet up again, I remain the mum who cares for you so much… ... |
|
( 心情隨筆|家庭親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