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22/06/07 12:43:58瀏覽1247|回應2|推薦50 | |
因為老師的工作在第二學期最為忙碌,轉眼間六月已至,僅能寫下短短感想。
最近深深覺得,學生(特別是碩班)的學術能力與態度都大不同以往,帶起來十分吃力。門下唯一的一般碩生,因為不是財務本科,寫碩論時,討論約 40 小時的時間當中,有 20 小時是在修正他的用詞(學術詞彙用錯)和重複繞圈的寫作方式。但是每次討論完一個章節,請他移除贅字、改短(可能長及半頁的)長句,修正後他又加了其他的想法「補足」原本的章節長度、、、因為實在沒有時間/精力和學生在無限的迴圈中「纏鬥」,後來我只好提出建議,確認自己每個章節至少看過兩次就「結案」。最後數次討論只詳細讀過學生的摘要、緒論和結論、、、
印象中學生的緒論我應該改過 6 至 7 次,後來不得不接受,他可能從小就習慣這樣的寫作方式。如果口委對學生長達 100 頁「巨著」的寫作方式有意見,我也只能說身為指導老師,我盡力了。
(我自己的博士論文有兩個不同議題的 essay, 含謝辭和文獻只有 50 頁,也很完整阿。只能說教書職涯雖超過 30 年,總還有學生能讓我「驚奇」吧)
另外遇到的奇葩碩生是在線上團體報告時,我想說為何學生僅分享 PPT 不開 video, 我在線上只能「聽聲辨位」,要一直確認是誰在報告,又是誰在回答提問?在我堅持之下學生終於開了 video, 原來是照稿唸報告又想顯現非常專業;被我「揭發」之後,有位學生還相當不快,我「打斷」她唸稿問問題時,還說,可以讓她先講完、我再問問題嗎?
可是,她們的 PPT 頁數/重點和念稿內容不同,又沒有用 laser pointer 指出她是講到哪裡,我舉手時她因為專心唸稿不理我,那我怎麼知道何時才是提出問題的「適當時機」?
再來是原本苦苦央求修課的歐洲交換生。Syllabus 明白寫說線上學生,一定要參與口頭報告與講師和其他學生互動,才能獲得「參與」成績。報告的時間訂了之後,學生簡短地來信說要考試不能參加。我以前在 NZ 教過書,知道他/她們若是有考試撞期可以申請 special consideration.
沒想到我建議之後,學生相當氣憤地回說,她是大學應屆畢業學生越級申請修習碩班課程,別的學校都讓她獨自對講師報告,為何我不能比照辦理?
我回去看之前通聯的 email, 原本我告知學生課程為研究導向對她太過困難,但她信誓旦旦的說會加倍努力。怎麼到了期末,變成是之前我「鼓勵」她來修課,所以評量時間應該配合她的課表、、、問題是口頭報告時間是全班統一才能彼此討論進步阿,哪有全班本地生(加上本人在下我)配合交換生課表的道理。
總之呢,最近工作上遇到的事情讓我十分心累。還好 6 月學期結束後,就可以暫時不用面對這些「奧客」了。雖說期末考試後一定又會收到以各種理由要求通過課程/加分的 email, 先暫時不想那些吧 ~~~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