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08/11/17 01:22:34瀏覽2693|回應0|推薦13 | |
周六傍晚,蔡依林在廈門體育館辦演唱會,周邊道路壅塞得讓堵在車陣中的司機直呼:「真夠嗆!」她在台上,不能免俗地用「不甚輪轉」的閩南話問候台下的歌迷;同時間,比鄰體育館的文化中心在舉辦歌唱大賽,形式彷彿「閩南語版」的「超級星光大道」,台下的親友團揮舞鮮黃色的加油棒,熱情程度不輸蔡依林的粉絲。 這場歌唱大賽目的不在於發掘歌壇明日之星,而是在進行一場「搶救閩南語大作戰」。 「閩南話講不好,南音、歌仔戲怎麼會唱得好?」廈門的文化人士憂心,年輕人如果連閩南話都講不好,如何奢談保存閩南文化。他們很明顯感覺到:「現在廈門的小孩子都不會說閩南話了」。 為了營造好的閩南話語言環境,當地教育局與文化單位雙管齊下,一方面編纂閩南話童謠教材,一方面舉辦閩南語歌唱大賽,希望帶動廈門民眾講閩南語的風氣。這個「閩南語星光大道」的活動在廈門非常轟動,是當地人茶餘飯後的一大談資;傍晚在飯館酒樓中,無論食客還是跑堂,無不盯著牆上的電視看最新賽況。 「你是閩南人嗎?你的閩南語咬字有問題!」歌唱比賽的「毒舌評審」毫不留情地挑出了一個閩南話「不太輪轉」的年輕參賽者咬字問題。然而另一位從江蘇跨省來參賽的民眾則以很流利的閩南話,唱了一首「台北今夜冷清清」,獲得評審一致好評。 ******************************* 「閩南話我只會一個詞兒,就是『嘸知啦!』」有一天,我在從鼓浪嶼回廈門的渡船上,多花了兩塊錢在上層覓得一個座位,站在船首有一個鼓浪嶼音樂小學的小女生用一口標準的普通話跟同學閒聊,她的「兒話韻」與「捲舌音」講得極溜,絲毫聽不出一絲閩南口音。 在船上沒事兒,我就跟她攀談起來。她說父母都是廈門人、都會講閩南話,但是在家都跟小孩講普通話,「學校也沒有特別教閩南語的課」;她說自己聽得懂閩南話但不會講,如果有人用閩南話問她事情,她就用唯一會的一句話回答:「嘸知啦!」 然而,對母語陌生並不是大陸普遍的現象。我在廈門遇到一個今年二十歲小伙子,高中畢業後從四川到廈門打工,他爸爸是貴州人、媽媽是四川人,他會說貴州話也會說四川話,覺得從小會說母語很自然,「沒什麼好大驚小怪的」。 有個廈門的藝文界人士說,曾經有同事的小孩在上課時,老師告訴他們:「講閩南話是不文明的」(這方面,兩岸統治階級在某個年代似乎有志一同?)他非常不以為然,認為當年推行普通話自有其時空背景因素,「但兩者不應該對立」。他也擔心,現在廈門的家長在家都跟子女說普通話,根本沒有機會讓下一代學會母語。 我之前從沒想過連在大陸都開始流行「說母語」、「講家鄉話」,不過我怎麼老認為,推廣「家鄉菜」,比推廣「家鄉話」容易多了,哈!(未完待續) 上圖:廈門文化人士憂心,現在廈門的小孩子都不會說閩南話了。不要懷疑,她是如假包換的廈門囝仔。 下圖一:廈門的「閩南語版超級星光大道」,台下親友團揮舞鮮黃色的加油棒,熱情程度不輸蔡依林的粉絲。 下圖二:這個壓軸的參賽者不僅歌曲自創,連舞台裝都自己縫;還吆喝來眾家穿得很辣的姊妹,不是伴奏,就是伴舞。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