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6/03/06 04:11:27瀏覽5089|回應9|推薦34 | |
之一 上週,報端揭露一名國中老師與女學生發生「不倫戀」,該師旋即自縊身亡,其父怒斥為「媒體殺人」。 基本上,愛情無所謂是非對錯,但特定關係之間(師生、醫病……)的確存在某些專業道德與倫理的界定問題。此一個案,老師已婚,有妻有子,女學生未成年,只有十三歲。整個故事聽起來,我個人感覺有一點扯,但逝者已矣,其後續牽動的是一個必須背負親人因醜聞自戕陰影的家庭、年僅十三歲就必須面臨巨大心靈震撼的國中女生,以及一群驟然失去老師的學生。 這名老師確實對杏壇造成了莫大的傷害,無論其生前或死後,但「媒體殺人」,卻是不爭的事實。 之二 這期商業周刊的封面故事談台灣的教育經費,封面文字標示出,台灣的教育經費有93%都是人事費用,用在學生身上的只有4%......。對這個現象我並不特別訝異,以前在大學唸教育行政學時,就知道人事費用佔整個教育經費經常門的九成以上;或許那時已經驚訝過了,現在看商周的報導反而能更冷靜想些事情。 有投資就要有效益,我們投資了九成以上的經費在教職員身上,他們創造了多少效益?商周文章中比較了台灣、大陸、新加坡、南韓的狀況,也舉了一些台灣很令人匪夷所思的案例,如全校老師必須到輔導室排隊登記才能用電話聯絡家長;以及藉由「分封」家長會長的方式籌募經費。 如此看來,台灣的教育實在是個本益比很低的行當。因為沒有多餘的錢,不能買圖書、買設備,那我們只好退而求其次,把焦點放在成本最高的人事上:我們的老師有多少能夠真正啟發學生思想?有多少其實是不適任的?有多少在搞不倫戀?又有多少庸庸碌碌,迫於升學制度而填鴨教學? 我們投資九成的教育經費在人事上,真的有得到很好的效益嗎?這九成人事經費的產值有多少?雖然教育無法量化,但應該也不要離譜到讓人看不下去。 之三 教育部策劃,國立編譯館主編了一套「青少年台灣文庫」,新書發表會上,教育部長杜正勝在大提琴伴奏下,朗讀了其中一篇。整個畫面,恕我直言,十分矯情;用更不敬的語言,我會說:令人作嘔。 新書發表會為什麼一定要找人上台去唸個幾段?為什麼一定要有大提琴伴奏?為什麼要找杜正勝唸?重點是,從電視新聞畫面中,我竟然看不到一個青少年! 青少年的文學閱讀,一定要裝模作樣、附庸風雅地隨著大提琴聲,用很做作的語氣朗讀嗎?青少年認識台灣,為什麼一定要透過政府帶有意識型態灌輸的方式?更重要的是,當杜某和著大提琴聲,為其所推的青少年文庫沾沾自喜時,我們的青少年在幹嘛?在拚第二天的考試?在球場上廝殺?還是在課堂上偷寫情書? 認識台灣很重要,但是還有許多事情也很重要;部長啊,部長,請拿出誠意對待您的讀者---青少年! 之四 台藝大要設博士班,被教育部打回票,據云,評審委員在意見中提到,因台藝大擬頒「榮譽學士」頭銜給藝人吳宗憲,如何如何…… 有沒有什麼叫「榮譽學士」我不知道,吳宗憲夠不夠「榮譽」我也不知道,不過我向來對這種錦上添花的頭銜不以為然。看過錢鍾書的小說「圍城」嗎?主角方鴻漸取得外國野雞大學文憑的方式,令人莞爾,不過從那時到現在,一個唬人的學歷到哪兒都很好用,加「榮譽」二字可能更稱頭。 榮譽學士、榮譽博士、榮譽主席、榮譽董事長、榮譽家長會長……,多少有「榮譽」頭銜的人配得上這兩個字?多少有「榮譽」頭銜的人,做了不榮譽的事? 吳宗憲在事後接受訪問,發了一頓不小的牢騷,最後他很無厘頭地送教育部四個字:音容「苑」在。 我在此也僅以此四字,獻給台灣杏壇。 |
|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