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CSI:抄襲現場UDN
2007/12/29 00:08:37瀏覽1329|回應17|推薦54

這次戒煙三個多月了,也慢慢「戒網」了,哈哈~偶爾還是會偷偷上來逛逛,看幾個朋友的網誌,然後安安靜靜地離開,不驚動大家的興致。

不過,無意間發現曾淯菁(以下稱「曾某」)的抄襲文章事件,看到幾位嚴謹的高手,以近乎做學術論述的精神與蒐集資料的方式進行「CSI:抄襲現場」製作,又激勵我對「人民」重新產生期待。

說實話,在非營利組織「玩弄」人民許久,我幾乎對「直接民意」有某種程度的灰心與不信任,也對「代議制度」的重新正面評價。我們也常說出類似馬英九被質疑的「我把你當人看」等類似的話,在MSN抱怨社區出怪招,在樓梯口吞雲吐霧的吐槽話。

然而,此次Maisy、悠悠媽媽、不飛、Beaver等起始的四人,透過樸素的「人民力量」,以及有為有守的氣度,終於將事件擴散開來,也讓更多有志之士,仗義執言,並引為另一波城邦的風潮。讓我又重新找到「直接民意」的美好與感動。

反觀媒體的態度,這些在各自領域擁有一片天的前輩們,也遇到「媒體霸權」的無奈。他們仍敗給整個文化工業的「守門員」體系,也讓我們看清楚「守門員」的老大心態:

我是媒體,我是編輯,我愛捧誰就捧誰,愛包庇誰就包庇誰,怎樣?

是的,我們無法怎樣,可見我們面對的是多麼惡劣的文化工業!

而面對後來曾某的回應,引起更多人的反感,於是各種情緒性言詞出現。根據以往自己也曾陷入這困境的經驗,也做出類似曾某的激烈反應,經過反省,還是誠懇呼籲雙方冷靜面對問題,釐清問題的層次,不要將細節與大方向混淆亂兜,那是沒有辦法真正解決問題的。

這事件經由四位初始的揭發者共同發文作為據點,本文也想以「現象研究」的角度切入,從以下幾個層面來探討。有關「人」的部分,放在第八項說明。

一、資訊不對稱所衍生的必然現象

所有的「有利」行為,都是起因於「資訊不對稱」,有些人掌握更多資訊與知識,於是他們會一些沒有這些資訊與知識者的行為,比如說,掌握更多資訊者,可能利用這些資訊,建立許多不為大眾所知的商業機制,因此可以先得到商機,可以搶到錢,本案例中,她搶到的是一種虛名、以及被崇拜的虛幻繁華。

也因此,曾某抄襲ELLE法文版的文章,起因也在此,因為有著文字距離,台灣多數人學英文,少數人學日文、法文、德文、西班牙文,因此,她就有操作的空間。

就像我在倫敦時,每天讀免費捷運報,若黑心一點,也可以將報紙內容一字不砍地「介紹」出來,「販賣」給相關的資訊網站。

只是我沒她勤奮愛讀書,通常只看兩三行,就想寫一大篇,所以,無法被認定是「抄襲」。哈哈哈,再說,當時好多讓人頭大的事,哪有時間賺這翻譯費?

上次在倫敦與「稻柏臨」聊了一下午,他說:「老弟,你好像很少看書喔!」以這次案例回應稻兄,懶人還是有懶福的啦,哈哈哈~

回到資訊不對稱

那這部分該如何解決?

以民眾來說,未來看任何人的文章,都要有基本的謹慎與認知,因為每篇文章,背後的邏輯、心態與思考模式,都是有脈絡可循,因此任何讓我們拍手叫好的文章,我們都要小心他們是否是抄襲來的。

這是所有閱聽者應有的冷靜與謹慎,我們才會時時刻刻批判媒體,點出他們的缺失,讓他們如坐針氈,才不會被文化工業資本家玩弄股掌之間。

至於生產端的媒體部分,請你們認清一個現實,不要想獨佔資訊財,因為在這網路無國界的新世界,沒有永遠「獨佔資訊」這回事,「蠱鉤(google)」的威力,可以讓「獨佔資訊」馬上曝光,甚至還有保存期限哩(這些技巧,是網友「不飛」在其文章裡所教導的,特此註釋)。

因此,內容的品質,才是新時代文化工業致勝的關鍵。與其想盡辦法欺騙不會說法文、德文、西班牙文的我們,不如花時間想:該如何精進媒體產出的「內容」?

尤其這次案例,部落客們透過草根的力量,幾乎可以證明,「獨佔」資訊已經是不可能的任務,唯有文字生產者不斷充實自己,才是贏得真正「名聲」的方式;唯有不斷淬湅自己的思想,再引用其他前輩、先知的話,才是陳述資訊與提出見解的正道。

期望記者、媒體從業者、文字工作者,有這樣開闊的心,來面對自己所掌握別人所沒有的資訊。

而也奉勸台灣媒體當局,不要再一天到晚翻譯外國訊息,應該「由台灣、華人的角度來解讀、評論外國資訊」。單純接收外國的評論,缺乏「我們的思考」來解讀世界,那不是「國際觀」,那是「被殖民」,更悲慘的是,這樣的「被殖民」狀況,出現在台灣所有媒體上,而且媒體人還自以為「國際」。

二、媒體專業準則的探討

曾某在辯駁時,指出媒體生態現況,認為記者間彼此交流訊息,「抄襲」成常態。我沒有仔細記得她的辯駁,只是馬上想到一件事:

媒體專業準則沒有被公開,大眾不瞭解媒體運作的邏輯與方式。

這又是另一種「資訊不對稱」,因為「我們人民」不知道這些專業準則與運作邏輯。

於是,這似乎要向聯合報系、中時報系提出問題:

請問,你們媒體資訊流通是否真如曾淯菁所言,彼此「抄襲」?

甚至,我們該問:

什麼是「抄襲」?

在媒體工業裡,「抄襲」的定義與坊間、文化圈、學術界等界定的「抄襲」是否不同?

媒體工業與文化工業的相關規範,以及彼此關連,又是什麼?

曾某點出媒體工業鮮為人知的一環,而這卻又是她拿來自我辯駁的保命牌,如同立委的言論免責權一樣。因此,我們似乎該提出上述的「大」問題,甚至以近年來青輔會大力推動的「審議式民主」,也就是來自丹麥的「公民會議」模式(美國是以簡化版的「學習圈(Study Circle)」操作之),來找出、或者釐清媒體運作與「抄襲」的關係。

這已經跟本次事件主角曾淯菁無關了,是更高層次的問題。這部分不釐清,只怕未來會有更多個「曾淯菁」出現,而「曾淯菁們」反而是媒體工作環境薰陶下的受害者了,我們反應同情。

三、「專業」需要與「大眾」對話

在社造圈子裡,有一個叫「專業反省」的詞彙。所謂的「專業反省」,是指這個「專業」與「大眾」距離是否過度遙遠?「專業」是否已經無法被「大眾」所理解?甚至「專業」是否成為吃相難看的「知識霸權」(儘管如此「反省」,社造的專業知識霸權依然存在,只是,大家心照不宣罷了)?

如果有這情況,那麼任何領域的專業工作者,應該思考如何說服大眾、如何讓大眾瞭解自己專業的道德與規範。而過度專業化傾向,容易形成封閉體系,於是出現「專業傲慢」,「大眾」也不瞭解這項「專業」,容易產生諸多誤解。

軍官、建築師、醫師、律師、會計師等,這些高度專業化的領域,都有嚴謹的封閉體系,學長學弟制無所不在,拉攏自己人馬,培植自己的接班人等。因此,軍隊、建築界、工程界、醫界、法界、會計界等,都有某種程度的專業傲慢。

適當的專業傲慢,可以說是「專業自持」或者「專業認同」。過度的話,就真的是傲慢了。

這些高度專業領域的骯髒與污穢,都是起源於大眾不瞭解他們的運作邏輯與模式,而他們也「不屑」民眾的質疑。因此,任何專業領域,都需要藉由不斷反省這些準則,建立更高尚的「專業道德」。於是,任何專業領域的權力者,應該問自己:

我們的專業,是否符合目前的道德?

我們的專業準則,是否不會引起大眾的誤解?

如何建立大眾的信任度?

從這些最簡單,最沒有專業性、最樸素的問題開始,對本身的專業進行反省。反之,若一個專業欠缺反省本身規範時,就是這項專業墮落的時候。

十幾年前,軍方不斷出紕漏,由於當時軍方態度強硬,不向社會大眾仔細說明,想「息事寧人」,反而引起更多人反感。同樣的道理,當今天,媒體也拿出這種高傲的態度面對部落客質疑,請問,你們跟十幾年前的軍方有何不同?

一副「我們就是這樣,你們不懂,怎樣?網路小白~」

所以,當我們問完第二個問題,應該請各大主流媒體高層捫心自問:

我敢不敢給我小孩看新聞?

如果小孩質疑我,我該怎麼面對?

有關媒體專業的建構,我們該如何因應當前新時代的需求來重塑新的媒體專業準則?

其實,許多專業工作者都欠缺對自身專業領域的檢討與反省,面對旁人質疑,便端出一副高傲的態度,拒絕溝通。

希望未來所有專業領域的工作者(包括我自己,希望也能戒慎恐懼地實踐),都能時時反省自己專業的規範與準則,並檢視是否與民眾所能理解的脫離太遙遠。若距離太遙遠,想辦法拉近,以免造成雙方的認知落差。

四、有關「首頁」的商業機制

儘管曾某是在部落格裡抒發自我,但是由於她是被聯網曝光在首頁的寫手,而且似乎是有計畫的曝光,已經成為「商業機制」的一環,因此,她的部落格已經失去「自我」的空間。

這種商業炒作沒有不好,只是,當任何人成為被炒作的「明星」,便要有一個認知:「我的部落格不再是可以自由亂寫的部落格了。我也不是一般部落客了。」他們少了隱私、多了名聲,也多了幾分責任!

如同我們看許多明星,成名後,行為舉止都被經紀公司「規範」得非常仔細,因為他們已經是「商品」。UDN計畫性捧紅的寫手們,也是一樣。當成為「商業機制」的一部份,就要認知自己的自由度降低了。

如同我沒有跟UDN有任何商業契約,因此,自由度是相當高的。但若有一天,聯網找我合作某些議題,並在首頁定期刊出,那麼,我書寫的自由度便大大降低。

記得之前我寫一篇樂生的文章,由於裡面有許多鮮為人知的一面,因此當文章被電小二抓到UDN新聞網首頁後,我馬上請他將該篇文章抽離首頁,因為當我成為「被捧」的寫手時,書寫更要小心。

不過,「首頁作家」帶有「實境」節目的特質,引導大家「偷窺」、「觀察」被放在首頁的當事人,也因此,這些首頁的寫手們,其文章或多或少帶有「演藝」性質,因此,曾某文章的篩選,可能也是基於商業的「設定」,來型塑這些首頁作家的「特質」。

他們或許不是真的他們,他們的文章,經過商業機制的磨練,很可能與他們本意大相逕庭。

當然,當初是他們願意簽下合約的,相關責任,自然是他們要處理的。

只是身為閱聽者的我們,對於這種商業炒作的模式,依然需要冷靜觀察、洞澈其中的把戲,才不會讓媒體大老闆們躲在辦公室裡得意的微笑,笑我們的愚昧與無知。因為,不管我們是否發難,基本上,這些大老闆已經賺到了。這是兩難,也是必然。

五、有關硬凹的文化現象

曾某抄文章是事實,但她一直否認「抄襲」,用各種理由說不是「抄襲」,儘管,她不一定是錯的,如同前面所述,假設她完全相信媒體專業準則,也信奉媒體操作規範,她的確「沒有錯」。因為她是媒體所訓練出來的結果。但過程中,剛開始理直氣壯,後來被網友們利用「蠱鉤(google)」抓到一堆證據,她也將文章陸續刪砍,其行為已經證明自己的心虛以及先前行為的不當,更深化先前辯駁的硬凹嫌疑。

當然,以上是我的觀點,不代表她真的是有罪的。只有法官才能認定她有沒有罪。

硬凹似乎成為一種台灣有趣的「文化現象」,每個人都可以出一張嘴,錯都錯別人,功都是在自己。

從那些「政治媒體寵兒」,每天在媒體上散播硬凹的言詞,真的會收上行下效的結果,效法的人民還會有「與有榮焉」的快感哩。

然而,當「硬凹」成為一種社會文化,人們遇到爭議,就會想凹,不會想坐下來好好誠實地面對問題,沒有釐清問題的能力,這樣的氣氛,下一代是否會成為用一張嘴騙天下的凹客?

而硬凹的結果,也再次印證宗教教條:把手放開,可以得到更多,緊握雙拳,什麼也得不到。

而此時,我也該反省,我硬凹了多久?下次遇到別人的質疑與指責,我會不會也來個「硬凹」到底?

而此事件,也再次展現硬凹文化,而此時,包庇她的媒體,你們真的是責無旁貸地應該出來道歉與說明。

說實話,到了這個階段,曾某應該已經不是我們持續關注的重點了,因為她只是一個引子,甚至「不過是一株野草(電影「不可能任務三」裡面的一句台詞)」,我們砍劈她,燒了她,更多體制內的記者還是會做相同的事,也解決不了大環境、媒體工業架構下的不正義狀態。

六、「公民社會」的省思

儘管諸多媒體及社會人士倡議「公民社會」,然而我們還是要小心使用與操作,拿著十九、二十世紀的名詞作為理想,還是要先釐清名詞的意涵與操作方式,否則,很可能徒勞無功。因為當我們的關心社會,若以一種讓人無法接受的方式呈現,只會收到反效果。

如何讓「公民關心社會」永續進行,如何激勵冷漠的群眾加入行列,如何保持社會的一體性而不會分裂社會,都是未來操作社會議題所需關注的面向。

但是很可惜的,每次爭議都會出現對立,而這似乎也是必然與必須的過程,所謂「不打不相識」或許就是這個意思。

在非營利組織服務,不斷反省新階段的非營利生存與操作模式,儘管當前「社會事業」又被當成某種聖牛在膜拜,但諷刺的是,懂得社會關懷操作的人,不懂怎麼賺錢以支撐永續機制,過度仰賴公部門與學術資源,淪為兩者的轎夫與走狗。而懂得賺錢的人,卻只有很膚淺的社會關懷圖像,華而不實的宣傳,一心想要宣傳自我的「恩澤」,反而失去應該用心關懷與陪伴的過程。

如何連結有資源的善心人士,如何啟發從事社會事業的非營利工作者企業管理態度,實在是一項重大實驗工程,這也考驗著「公民社會」的實踐方式與操作機制。

七、關於歐美留學系統

近年來,台灣往歐洲留學者日益增加,除了歐洲國家開始將「學術產業」國際化之外,也是台灣對美國文化長期主宰台灣的一種騷動與潛在的反抗。

尤其,最近火紅的文化創意產業,讓許多年輕學子往非英語系的義大利、西班牙等國家學習設計、藝術、文化等領域,更別提英國,以及法律系大本營德國,與政治、社會系所取向的法國(藝術也有)。

因此,有關資訊部分,能接觸歐洲訊息者,已經越來越多,前面所提到「獨佔」一事,留歐的學長姐學弟妹們,就別以為歐洲的資訊只有「我,少數人」知道吧。

若遇到颱風吹倒招牌砸死留學生,留歐系統的機率應該有五成了吧~

八、肯定揭發者的「有為有守」

本次案例,我們也看到相關核心揭發者聯合聲名,看來網路筆戰已經有「向上提升」的新氣象,以往眾多文字爭鬥常流於意氣之爭,然本案例卻充滿「有為有守」的份際,審時查度,為所應為,不為所不應為。他們也擔心評論擦槍走火演變成「人身攻擊」,也聯名發文呼籲各界冷靜地以「事」為核心。

這在以往「網路群毆」的筆戰經驗裡,還很少看過,期望這模式能改變未來網路的辯論高度。

你們的努力,儘管無法改變聯合城邦什麼,無法撼動媒體工業一絲一毫,但是卻對眾多部落客產生心靈上的啟蒙與道德上的啟發,其影響力遠勝於改變單一事件,因為更多人因受你們感動而走向正當的追求正義的道路。

這也是「賦權(empowerment)」的實踐,也是網路新興力量的具體展現,讓大家未來網路筆戰都能趨向「有為有守」,降低人身攻擊比例(殺紅眼的時候,似乎蠻難避免),專注聚焦在「事件」核心,釐清問題的層次,從各面向與高度進行大開大闔的論證與探討。

( 心情隨筆雜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rideshed&aid=1489575

 回應文章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GigglyFish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即使多數台灣人以英文為第一外語
2008/01/20 13:43
但是以拉丁語系為基礎的幾國語言多有相似之處, 要騙人也不容易. 
行一(brideshed) 於 2008-01-21 20:37 回覆:

謝謝來訪

只是台灣之前比較少歐洲訊息,所以還有騙人的空間

現在已經少很多了,因為有大家的監督

要是抄襲者,很快被戳破謊言


■♀醫楊曉萍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鳥人絕對有讀書
2008/01/03 01:22

我一直超級佩服你的組織辯論能力

雖對您討論事件始末缺乏概念, 但"資訊不對等"的確是很重要的現實, 而媒體, 卻更左右了許多資訊的釋放與否

當然啦, 許多媒體甚至選擇不去多方挖掘資訊, 直接放棄了媒體最重要的天命, 殊為可惜 


行一(brideshed) 於 2008-01-09 01:10 回覆:

醫師過講了。只希望台灣媒體能有像BBC、CNN這些真正到世界各地挖掘新聞的媒體一樣的高度與水準。

每次談媒體,都是讓人嘆息,唉~


月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戒煙?那酒咧??
2007/12/31 00:19

舊趣無多只剩煙
輾轉相伴三十年
霧濃難辨人間事
雲中方見自在天

鳥人是哪根筋不對了?真的敢戒煙喔??

俺也戒過幾次,只是愈戒抽的愈多!

好啦,俺承認是自己滴意志不堅啦,但是身邊滴那堆狐群狗黨的損友多少也要負點責任!咦~~這是不是又不打自招的默認自己識人不明交友不慎?? 

曾小姐的事件讓我又看到一件事,現在許多年輕的朋友們好像愈來愈不敢面對真正的自己,午夜夢迴之間,他們可也曾真正的撫心自問、自省?!

社會富足了,知識爆炸了,教育普遍了,人..真的更容易成長了麼?!


遊蕩在時空之間徘徊 分不清現在與未來
行一(brideshed) 於 2008-01-01 09:04 回覆:

因為看一部電視影集,裡面的一個角色愛吸大麻,一直說「我隨時可以戒掉」,結果戒不掉,最後被人暗殺了。死因是吸到假的大麻。

看完後我,立刻決定戒煙。現在多是吸「二手煙」,哈哈哈~

至於酒,我無法融入酒的世界,連滿街的小酒館都離我很遙遠,沒這福份去體驗迷濛的氣氛。

而曾某的事,只能說,當一個人任為認為自己是對的,會盡一切力量去捍衛自己的認知。只能這樣解釋了。


Das Reich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其實
2007/12/31 00:04

如果他沒有心虛去刪除那76篇文章,那只是欲蓋彌彰而已。

堂堂大報特派員ㄟ!怎麼做事還像是小孩子一樣?看了讓人覺得窩囊....


行一(brideshed) 於 2008-01-01 08:59 回覆:

大報也該學學台聯清黨了吧

哈哈哈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UDN真是臥虎藏龍
2007/12/30 21:16
寫的真是有條不紊
分析精闢透徹
抄襲事件就是該這樣回歸到本身的探討
讓抄襲者更認真的看待抄襲的背後
所隱藏的社會現象
以及重要的社會價值觀何在
若抄襲者在這麼多人有智慧的文字之間
還是參不透其中的真理
那我們實在也只能望眼興嘆了

補充一段給段兄

若其人不惡不挑起戰端
哪裡來的社會混亂
若您真覺得其可惡但可憐
就該好好的展示您筆中的風範
勸勸其懸崖勒馬回頭是岸
這將使您功德無量

祝各位新年新希望 天天有好運


行一(brideshed) 於 2008-01-01 08:56 回覆:

謝謝MAISY的鼓勵


珍妮曾在西雅圖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鳥人也很用心
2007/12/30 14:42

寫出這篇長長的文章,真是像我最愛看的CSI和其他偵探們,抽絲剝繭,巨細靡遺地分析和提出觀察,我也學到許多。你提到的「專業反省」和「專業傲慢」,對我目前在工作上,是很好的提醒。感謝你的分享。

只是我有問題:那位法國曾某的「硬ㄠ」究竟是在台灣學來的,還是在法國學來的,有待商榷。別忘了她提到的都是法國朋友對她的支持,在台灣對她支持的只有她老爸。我個人認為她學到的是法國式的硬ㄠ,跟台灣有「嫌疑」關係的,大概只有她點名的TVBS和中天吧?

再次感謝你的深入頗析,受用無窮。

美國曾某 敬上

行一(brideshed) 於 2008-01-01 08:50 回覆:

下次你問一下法國人:

為什麼你們兩次大戰都被滅亡?為什麼你們沒有「愛法國」地跟德國人打一仗?

聽聽他們怎麼「凹」吧~或許,她就是從這裡「學習」到的。

對啊~為何我們只讚嘆法國的香奈兒、香榭大道之美,忘記他們是不敢打仗的@@?可能太偉大了吧,以致於不能上戰場~Too great to go to the war~好「法」的句子,哈哈哈~


段譽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以理服人,理直氣和
2007/12/30 10:17

我不認同漫罵、侮辱的文字攻擊,但我認同版主的文章,

「以理服人,理直氣和」唯有如此,才能提升辯論的高度。

如果每次的筆戰都有這種品質水準,筆戰反而能夠讓旁觀者

釐清真相。而且能讓人從中受益良多。

版主的文字功力著實了得,令人偑服不已。

也祝版主寫文愉快,創作不斷。


行一(brideshed) 於 2007-12-30 12:43 回覆:

謝謝段兄來訪,段兄過獎了。

只是被捲入筆戰的相關人等,常容易被情緒所影響,因此會逐漸失焦。可喜的是,這次核心四人以新的方式帶離外界的真實糾葛,回歸事件本身。

或許這次也是因為不常來,也可能因為自己不在火線上,比較冷靜吧。寫這篇文,也在期待自己不會犯同樣的錯。若犯了,希望段兄屆時給予提醒。


晴川~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祝賀 戒菸成功~
2007/12/30 09:35

戒菸成功,可喜可賀~~

認真說來,做錯事被發現又要硬凹是很不可取的事,大部份的格友噤聲不語並不代表認同此等行為,只是不想多舌讓焦點又被糢糊了,大部份的人還是很唾棄這種行為的。

就說以前我在非營利事業"打工",為了我們那個計劃案宣傳而寫的文章,不管現在或以後我都不會拿來成為自己私人的東西貼上部落格,更遑論拿別人的文章當做自己的作品;那種行為該怎麼說?我覺得是很沒有思想、沒有格調、是被賦予工具性的傀儡才會把不是自己的東西穿帶在身上是一樣的。

對於udn對此次抄襲事件的冷處理態度,的確是很讓人失望,媒體有媒體操作的考量,不過,我始終相信種豆絕對不會長出瓜來,許多無法收拾的場面都是自食惡果,自作孽來的,怪不得別人。


你和我各站在不同的定點, 假設愛一直是不變的狀態。 但是 ,我們所看到的愛, 卻因為彼此角度的不同, 與移動的速度,認知而有所差距-----愛的相對論
行一(brideshed) 於 2007-12-30 12:33 回覆:

晴川好氣魄

種豆長不出瓜來

哈哈

好詞兒~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很有給它擲地有聲!
2007/12/30 00:03

鳥人長文出手不同凡響,把臺灣媒體生態批判地字字見血。從我第一次聽到曾記者回辯大老鷹的話: "只要不是大段一字不漏地抄就不算抄",我的下巴就嚴重脫臼。假如聯網要選2007年最經典名言,曾記者的絕對是在 top 10 之内。

曾語錄非常“誠實地”反射出她的認知心態,也始終高姿態地不認爲有錯。我們幾個“很娘" 的原始揭弊者以爲把這件“風波"定為過去式就算結束了,沒想到現在又變成進行式,曾記者堅守死不認錯崗位大抛糞便戰,令人嘆為觀止,也又讓我下巴再度脫臼。(我可憐的下巴啊)不過,老實說,驚訝過後,還覺得蠻有“教育意義"的,在衆多網友的眼皮下見證個活生生的例子,一個人決定自我毀滅,誰也救不了。

曾記者現在的精神狀態在我看來是典型的 denial  -- 完全否認自己犯下的錯誤,同時尋找替死鬼。她搖身一變成爲可憐的受害者,然後怪東怪西,就是不怪自己。是真的因爲養她環境造成的?我不重覆已經被多位網友解釋得很清楚了的抄襲定義,只要說那基本上建立在“誠信”和“尊重”與否,不但對別人,更要對自己。沒有那個觀念,或沒有那個觀念的環境,縱使知道規範也自有另外解讀,"奉公守法"可以被看成"呆呆的",或“不知變通”。像曾記者這樣人存在和其養成環境,就不知道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了。但,已經是成人了,又受過高等教育,若不懂得從錯誤中謙虛學習,那就要自己面對批評和懲罰,怪不得任何人。

從"豬"向上提升到"小白"  留

行一(brideshed) 於 2007-12-30 00:11 回覆:

現在這年頭「有聲」已經沒用了   應該要用「幽默」才能吸引大眾關注

原來「豬」與「小白」的差別   就是「嚴肅」與「幽默」的分野了

向您學習

至於教育部應該將「三隻小豬」之外   另闢「四隻小豬」   我先幫他們擬個稿給您瞧:

成語:四隻小豬

意義:比喻追求真相努力不懈

出處:聯合城邦網站

哈   新年快樂啊~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只想
2007/12/29 23:15

祝你

這次戒煙成功咧

行一(brideshed) 於 2007-12-29 23:55 回覆:

哈哈

好說好說

已經三個多月了

期待您的大作繼續在此刊登

不被他人影響喔!

頁/共 2 頁  回應文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