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4/29 05:45:56瀏覽857|回應7|推薦35 | |
從零開始: 用手沾口水翻書 當我第一次看到我的英國老師翻閱書籍時會用三根手指,食紙、中指、無名指,在嘴唇上之口水翻閱時,我被強烈地震撼到,家庭教育告訴我,這是「不禮貌」的行為。「員外才會做的事」,意思是那是老土、沒教養的人才會做的事。最起碼,我在台灣各種場合,沒遇到幾個人敢這樣公然地沾口水翻閱紙張,最多考場老師發考卷時可能會這樣做,但那也僅限於特定時空與事件。 然而,英國人不分男女老少,凡是遇到翻閱書籍或紙張的時候,都會不約而同地用三根手指,食指、中指、無名指,在嘴唇上沾點口水,然後翻閱。 因此,我想問:為什麼要認同他們的行為與習慣?他們為什麼不認同我們的行為與習慣?為什麼我要聽他們的規範? 這問題一直困擾我很久,從八年前開始到現在,可能還會拖更久。 一、噴香水 這次來倫敦,學到最徹底的就是「噴香水」。尤其在GYM還有合氣道課程結束後,各位可以看到在更衣室裡面的男人們,用力的噴,猛力的噴,腋下噴、胸前噴、大腿噴、股溝噴、什麼部位都噴。 英國室友用Ted Baker洗澡洗頭,洗完澡味道之濃,整個房子都是英國男的味道。義大利女室友出門前一定噴個夠;加拿大D先生,則是鱷魚牌的愛用者。 於是,我也養成「噴」~出門噴、在GYM還有合氣道課程結束後也噴,大家一起「噴」,那味道也是亂成一團。想想在寒冷的國家噴香水也是正常,因為洗澡太冷,所以用噴香水來遮掩一下體味。 而且,走在路上,可以明顯聞到他們的香水味,看來香水是一種「身份認同」的象徵。你,可以透過香水,讓其他人對你有「初步印象」。 蠻動物的感覺。 二、戴太陽眼鏡 在倫敦,我也跟著這裡人一起戴太陽眼鏡,因為日光直接地打在眼睛上,一年四季都是如此,高緯度的關係。在台灣,我不太戴太陽眼鏡,原因太陽都照頭頂,且台北市高樓比倫敦高太多了,重點是,還有「騎樓」,這個台灣的特殊建築景觀,隨處都是遮掩的地方,所以也沒有此一需求。 上次跟日本及伊索披亞朋友聊天,談到白人眼球顏色與太陽眼鏡的關係。據他們說,白人的藍眼睛、褐眼睛、綠眼睛對於日光反應比較敏感,因此需要戴太陽眼鏡。從小學到大學,我沒學過這「常識」,也不敢說是或不是。第一次聽這說法,我跟太太也一頭霧水,覺得很可笑的「解釋」。那一晚在「WAGAMAMA(任性媽媽)」吃日本料理,大家也都「WAGA(任性)」起來。 三、衛生紙 台灣衛生紙便宜,再怎麼漲價,也不會有倫敦「貴而爛」的衛生紙。這裡商店賣的衛生紙多是滾筒式,沒看過平版型,有抽取式。記得八年前第一次使用英國衛生紙,屁屁都快破皮了,真粗糙啊。 不過據說這叫「環保」。只是,皮膚都快破了還環保,會不會太矯情了? 四、大學生比例 英國本地人唸書的不多,大學以上多是外國學生的天下。據說,十幾年前,大學有九成學生是外國人,本地人只佔一成。近十年來,本地生與外地生的比例約一比一。要不是去年美國信貸風暴,造成英國一票人失業沒地方去,才開始想到「碩士」、「博士」等高等教育課程,否則英國高等教育還是外人的天下。 但是最後出名的都還是本地人居多,主要是外人沒有太多恆心與毅力專注在「英語寫作」這回事上,大多唸完就跑回祖國去當洋知識買辦了,順便替英國宣傳理論,這是免費的、喔不,還收費哩,收費的帝國知識的向外滲透方式。殖民地的人來這裡「付費」學知識,然後回國幫帝國宣傳。 這種生意太好賺了,真的。我也想搞一個殖民地來玩玩。 如同柴契爾夫人說中國沒有思想,台灣有沒有思想? 若有西方那種嚴謹的思考與反省能力,基本上無法產生政治撕裂人民的可能性。當然,希特勒也是利用德國哲學家的邏輯推論創造日耳曼神話,但那是極少數特例,戰後再怎麼惡鬥,也還有回歸最根本的價值。台灣的價值還無法創造,就算有,也被政治人物撕爛了,最起碼,輿論與大眾容易忽略「共識」,專門對「差異」進行批鬥,彼此談政治便翻臉,無法產生社會共識與共同認可的「思想」。 台灣的「思想」是什麼? 蠻有趣的,乾脆我來創造好了,殖民「黑朋友、小朋友」,否則人家富有了,看我們還是一副土財主的死樣,也會很勢利眼地往有思想的國家靠攏。 我越來越覺得,「已開發國家」是菁英合作得好,「開發中國家」的菁英無法合作,因為都成為洋買辦了,於是開發中國家成為各已開發國家政治經濟角力的延伸場所。 五、書價 我買了一本「文化」中文版,由巨流出版社出版,定價兩百八,在政大書城買打個八折、八五折,總價不過二百五,五鎊不到。但在英國,原文書要價十八鎊,九百元台幣,英國稅後薪資與台灣相比,約2.5:1,若再算薪資與書價的比例,實際上又貴了些。難怪窮人不愛唸書,可能是書價太貴了吧。英國人可是很務實的,唸書不保證錢賺得多。 而這本書居然被圖書館列為珍藏版,不准外借,真想請他們來台灣看看,這本書都在書架上沒人鳥。 想起「圍城」的話:城裡想往城外跑,城外卻往城裡鑽,等到了彼此的地方,才知道自己的地方有多好。台灣知識普及,這一點,英國,這個所謂的「先進國家」,就是做不到,因為書籍價格太高了,比在外面吃個正常簡餐還貴。 六、簽證長短 這幾天跟加拿大室友小聊一段,才知道她們的簽證、包括澳洲、紐西蘭人(屬於英國的Common Wealth國家)在英國的停留期間,若沒有任何簽證,三個月內要回家。我從來不知道,原來英國對待他們「Common Wealth」體系國家這麼苛刻,台灣免簽證也能停留六個月。 突然想起來,加拿大的總理、澳洲的總理,好像都要經過英國女皇的確認才行。儘管這是一個儀式,我還是想問一件事: 為何一個國家的最高領導者,居然不在這國家裡,或這要經過其他國家的允許呢? 一個國家的最高領導者需要別國來認可,這樣有尊嚴嗎? 這算不算「兒皇帝」的現代版? 世界真奇妙,好像要重寫政治學教科書了。 七、宅男女 台灣一直追求邁向「先進國家」之林,現在已經是了,最起碼社會的消費文化與現象,已經跟「先進國家」完全一樣。 如同「宅」的現象,英國也是一堆人不工作,在家領失業救濟。最近跟一個民間的職訓單位交涉合作計畫,裡面的經理說,她做這一行四五年了,一堆年輕人就是不做事,寧願賴在家裡。父母則狂生小孩,因為政府會補助,生越多,補助越多。 義大利室友也很坦然地說,義大利年輕人也是很多到了三十歲還賴在家裡,寧願同居也不結婚,因為結婚就沒有救濟金了。 因此,根據英國與義大利的社會經驗顯示:台灣邁入「先進國家」行列! 八、吹口哨 發現西方人蠻愛吹口哨的,尤其跟室友同在廚房時,若沒有聊天,他們就會開始吹口哨。不管澳洲、加拿大、義大利及之前的美國妹,都是如此。英國室友是個不會做飯的小子,所以看不出來。 每次他們吹口哨,就讓我想起俚語:吹口哨壯膽。 難道我長得這麼猙獰?讓他們害怕嗎?我要反省! 九、用手抓食物 去年看HBO的自製影集「ROME」,集合血腥、暴力、色情、變態於一系列的羅馬帝國生活簡史。看到他們吃東西都是用手抓,讓我訝異。想想「筷子」商朝就有,最晚西周也出現了。當時羅馬人在用手抓麵包,用手抓菜。 最近參加幾場小論壇,會後的餐飲,也是要用手抓三明治、沙拉等食物,第一次嚇到,想說好歹來個叉子或湯匙,結果看遍現場也沒有,於是只好隨俗地一手端盤子、一手拿食物往嘴裡塞,一邊聊天social。 好處,就是大家一起「醜態百出」。但是,這真的很不健康,難怪小時候醫生一直勸告「飯前洗手」,這樣用手拿東西吃,非洗手不可。當然,他們可能會說用手吃「自然」、「環保」、「方便」。 反正話都是他們說的,我就是不認同。 十、東西與南北 這次感受到東西方人種的觀念差異,西方人懶散起來很懶,但一管起事來,一副美國老大哥的態度就出現了。義大利女孩就給我這感受。 她一來,二話不說把整個房子清理一遍,而且持續清理,因為她本人特別愛乾淨。然後就開始「希望大家配合」。我當時也有寫標語貼在廁所、浴室、廚房,自己做好分內的事。她不是,直接做,而且不斷地做。西方人似乎有一種「世界就是我家」心態,到哪裡都要改變當地。 另外,我們跟義大利女生蠻有得聊,後來她說可能都來自「氣候溫暖的國家」,人民個性比較一樣,她一天到晚說英國「太奇怪了」、「英國人不友善」,她非常「懷念正常人(Missing Normal People)。」 十加一,歐洲旅遊 據說,這一波經濟不景氣造成英鎊大貶,因此,許多歐洲人趁這千載難逢的時刻來英國旅遊或上課。 除此以外,歐洲人鼓勵「旅遊」,儘管義大利勞力成本低廉,算是西歐、北美的工廠。但是他們勞工待遇比台灣好太多,只要申請到正式員工,馬上就有一年三十天左右的帶薪假,可以一次請完。所以人們花一個月時間到各地遊玩,帶動消費,這一招很厲害。 重點是,員工邊遊玩邊領薪水,實在太好了。 我們的公司都是西方的殖民公司,被西方帝國公司要求一下,就做牛做馬做到死,剝削自己勞工,賺取「微利」。 還要這麼虐待自己嗎? 為什麼不提升台灣的勞動條件? 為什麼政府、商業菁英們還要幫著西方公司來壓榨自己人民的呢? 我們為什麼不能享有「一年三十天的有薪假」呢? 於是,我們還是第三世界國家, 因為我們改不了看到白人就跪下來壓榨自己勞工求取訂單的真相。 |
|
( 心情隨筆|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