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時間、金錢與心力 匱乏限制了我們的生活與想像
2021/05/27 11:05:41瀏覽664|回應0|推薦3

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中,有一條關於手持行動電話:汽車駕駛人於行駛道路時,以手持方式使用行動電話.....,處新臺幣三千元罰鍰。簡單來說,如果你是使用車用喇叭、藍芽耳機就免罰;然而,在美國已有實驗研究說明:使用藍芽耳機或車用喇叭等免持聽筒的駕駛人,沒注意到交通號誌的機率是沒用手機駕駛者的兩倍。

避免車禍的重點不是手持與否,而是在心上,駕駛者的專注力是否能維持在方向盤上。人們很自然地把駕駛當成需要耗費體力資源的活動,但對於安全駕駛這件事的本質,需要的不只是兩隻手,也包含認知頻寬(用中文來說,就是心力)

2016年台灣出版了《窮人的經濟學:如何終結貧窮?》,阿比吉特‧班納吉與艾絲特‧杜芙若兩位作者共同成立了 Abdul Latif Jameel 貧窮行動實驗室(J-PAL),共同主持實驗室至今,在書中探討了印度當地的匱乏、與貧窮文化,他們也親自投入實驗,為求改變印度當地的貧窮困境。這本書許多案例都與森迪爾‧穆蘭納珊、埃爾達‧夏菲爾著述的《匱乏經濟學》有著異曲同工之妙。不同的是,《窮人的經濟學》提的是人心短視而未能看遠的眼界,屬於格局問題。而《匱乏經濟學》則是著重於『認知頻寬』與隧道效應。

人們常說『貧窮限制了我的想像』,真實點出匱乏這件事的本質,它不只是物理上的侷限,同時也是一種思維模式。匱乏會佔據我們的思緒、荷包以及時間,有些帶來幫助,有些則讓我們吃苦。

 時間上的匱乏

如果用一個月(四週)的時間規劃寫成一篇報告,那麼最有效率的完成週期是第幾週?答案是第四週。可能有很多理由,準備期、蒐集資料需要三週,認為這篇報告不是階梯式平穩上升,總之,時間上的寬裕會讓你不那麼急迫。最後,急迫性會帶來兩極的變化:正面的是你會得獲專注紅利、主動地專注在完成報告上;負面的則是自爆,你無法把報告盡善盡美,充其量只是完成。

匱乏的時間上帶來聚焦力量且專注,這在史考特.索南辛的《讓「少」變成「巧」:延展力:更自由、更成功的關鍵》也有類似的說法,限制往往會帶來更多的可能性。只是時間上的匱乏往往是被動受限,而不是主動受限。許多人都習慣把事情留到緊急關頭才開始,你是不是也是如此?

這時候,艾森豪法則就該登場了。艾森豪法則又稱作四象限法則:「緊急且重要」、「重要但不緊急」、「不重要但緊急」、「不重要又不緊急」。如果只善於處理緊急的事情,那麼一當『緊急卻不重要』,或是『緊急且重要』的事情爬上肩頭,亟欲處理哪一頭都麻煩,這就是時間匱乏的負面狀況。

 心靈上的匱乏

《匱乏經濟學》探討『認知頻寬』,譬如今天上班時,老闆丟給你一個需要理順的案子,還順便叼唸你上次的報告不佳,希望你多用點心思。回到位子上,LINE上傳來你家人詢問週末的家族聚餐要去哪間餐廳,挑選了四間餐廳並貼上網址,希望你回個話。再下一秒,你忽然想起上一次聚餐時,某親戚惹得大夥不開心,你想著該怎麼忽視他、迂迴地推辭他才顯得禮貌。這些事情夠煩心的,你只能讓自己深呼吸幾回穩定下來。

森迪爾在書中提到,這在心理學的說法是『較少用心』(Less Mind),當我們生活上出現匱乏時,就意味著生活的其他部分會欠缺注意,較少用心,也就是成語說的『顧此失彼』、『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很喜歡書中的一個例子,想像你正在用筆電上網,如果同時間電腦開了許多程式,你一邊聽音樂、同時下載檔案、還開著許多瀏覽器視窗,你會發現上網速度似乎慢了─背景程式占掉了處理器的循環週期,瀏覽器變慢了是因為其運算能力已然被減弱。理查‧塞勒在其巨作《不當行為》也提到一個腰果(?)的例子:一群經濟學家正在等候美味的晚餐,於是在客廳聊天時,大夥很自然地吃起桌上的腰果,一把一把抓來吃──欸等一會兒就要吃晚餐了耶──這也是認知頻寬被侵占的例子,因為他們全心全意地在聊天、談論經濟學話題,所以吃起美味的腰果時自然不會有理性決策、甚至關注晚餐。行為經濟學家的理查‧塞勒非常懂這回事,於是他把腰果移開,還得到經濟學同仁們的感謝。

早前習練武術,兩人上場對打,教練會要我們專注在對方身上,即使對方已經求饒或倒地,你也絕對不能背對敵手。在空手道、劍道等日本武術中就有『殘心』詞彙(殘留的警戒心),在戰場上關注一切事物,不能因為已然奪勝就鬆懈下來。心靈上的匱乏導致鬆懈、轉移注意力與焦點,致使我們無法有效地在重要事項上持續。許多科學家已然證明,一心二用在某些事物上可行,但並不是那麼通用。這也是為什麼,我們需要便利貼提醒自己,需要設置行事曆與手帳本。

電腦前或手機前的你,先放一首歌來聽。然後,你有辦法一邊仔細閱讀這篇文章的同時,一邊好好地唱你聽到的歌曲嗎?

金錢上的匱乏

在本書中,其實與《窮人經濟學》大異其趣,所以就不多說了。文末附上之前寫的讀書筆記,有空檔時再參閱就好。簡單地說就是,貧窮限制了人們的想像,也限制了人們對長遠規劃的思緒。也因為貧窮,人們對生活無法更為寬鬆以對。

大行李箱與小行李箱

書中有個例子很真實,譬如你想去一個地方旅行,拿一只小行李箱把行頭都擺進去,整理過程中,突然想到有哪些東西也要帶去,但行李箱的空間就要滿了,思緒開始出現『取捨思維』。把A拿掉好了,這樣才能放入B。你開始鑑別哪些東西是『重要且需要』,『重要但不需要』或者是『不重要也不需要』、『不重要但需要』...。但如果今天拿到的行李箱是大行李箱呢?你可能放進去所有東西之後,尚有餘裕空間可用。

寬鬆與餘裕,就是避免匱乏的本錢之一。食物的保存期限,使用物品的年限,嚴格來說都是一種寬鬆。前陣子疫情導致搶購潮,人們購買最多的往往是泡麵、衛生紙、罐頭與餅乾...反而蔬菜、生鮮與肉品的購買量不如想像。泡麵、罐頭等食物可以存放,擁有寬鬆與餘裕(時間)會帶給人們安定感。在飽食與飢餓之間,泡麵與罐頭會形成一道護城河,一個安全邊際。一同巴菲特的安全邊際理論:「經營企業如同守城,應當先考慮挖一條深溝,將盜賊隔絕在城堡之外。」儘管馬斯克對此曾有異議,但我們不得不承認,擁有一定的餘裕與寬鬆,無論是錢或時間,都讓人有進可攻退可守的勇氣。當你開始做出重大決策時,譬如轉換工作、離婚結婚、生兒育女之前,肯定會思慮餘裕這件事。

森迪爾與埃爾達兩人都有行為經濟學的底子,在書中不難看見推翻傳統經濟學假設『理性人』的設定,然而,現實是,隨著匱乏與餘裕的變化,人心會有不同的變化與期待。透過閱讀這本書,你會懂得如何聰明地做抉擇與決定,並時時提醒有可能出現的匱乏思緒。譬如最近因疫情之故,許多孩子一一回到家裡,使得許多家長必須請假在家,邊工作邊照顧小孩。思緒上正忙碌工作,容易形成匱乏,而沒有足夠的認知頻寬留給孩子們,你會容易對孩子動怒,或是對家人的舉止易生情緒。儘管我們都很理性地認知,一碼事歸一碼事,不要把工作的情緒帶回家,但現實往往卻不是如此。

匱乏經濟學 (新版):為什麼擁有的老是比想要的少?面對匱乏感最強烈的時刻,你該如何做聰明抉擇?

貧窮線下的人們 我們如何解讀貧窮(共五集,我給你第一集,你可以自己爬

 

( 知識學習商業管理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ranko&aid=163254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