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2/12/30 09:39:40瀏覽787|回應0|推薦0 | ||||||||||||||||||||||||||||||||||||||||||||||||||||||||||||||||||||||||||||||||||||||||||||||||||||||||||||||||||||||||||||||||||||||||||||||||||||||||||||||||||||||||||||||||||||||||||||||||||||||||||||||||||
臺灣的高山急水,自日治時起被開發用來水力發電。 明治35年(1902),日人土倉龍治郎為植林伐木之需,向總督府提出於龜山開發新店溪上游水力發電的計畫,翌年(1903)臺北電氣株式會社核准設立,11月改為官營,另成立臺北電氣作業所。明治37年(1904)底,龜山發電所土木工程與室內輸電線路完工,因日俄戰爭運輸受阻的發電機也運抵臺灣。明治38年(1905)2月,引水道因地震,所鑿渠道1500餘尺全遭填塞,改於山腳開鑿隧道,7月完工。架設龜山至臺北間電壓11千伏、長16.5公里的輸電線路,送至古亭變電所降壓為100伏特後送進臺北的用戶端。同年8月發電機安裝完成後,25日開始試送電;10月15日,臺北城內、艋舺與大稻埕完成供電,此為全臺水力發電之始。 龜山發電所採川流式發電,自今龜山里栗子園築壩取水,鑿四段隧道,以明渠暗渠接續共2.5公里水路,輸水至電廠後方前池接壓力鋼管,利用落差能量帶動電廠內水輪機發電,尾水排入新店溪。其以吸彎管(引水過溪隧道)讓發電水穿越南勢溪底過河增加工程的耐久性與安全性,在當時是全新的嘗試。壓力鋼管原本僅有二支,後增為直徑1.4公尺的三支供水輪機使用,及直徑0.48公尺一支供勵磁機水車用,最大引水量為6.954立方公尺/秒,有效落差14.85公尺。水輪機組為橫軸二輪(單流)前口雙子法蘭西斯式水車,發電機為三相交流,出力250千伏安;原裝置二部機組,明治40年(1907)再增設一部,原裝置容量為600瓩(KW),昭和5年(1930)擴充為750瓩(KW)。 昭和16年(1941)3月,新龜山(桂山)水力發電所完工,昭和18年(1943)起龜山水力發電所即廢棄不用,發電機組移運至臺東大南水力發電所(東興發電廠)。民國101年(2012)3月14日,龜山水力發電所老舊、屋頂桁架鏽蝕嚴重的廠房突然倒塌,磚牆散落,僅剩墊高地基的基座牆,龜山壩、水圳、吸彎管、前池、尾水道等相關遺跡仍存。 在臺灣發電的歷史,水力發電曾獨占鰲頭,大正8年(1919)水力發電佔總發電量89.56%,燃煤居次,柴油機佔0.52%。日治時建設的水力發電廠,經歷了美軍的轟炸摧毀,光復後修復的水力發電廠仍為臺灣的發電主力,民國42年(1953)裝置容量36.3萬瓩,水力發電占93.7%,火力發電占6.3%。之後火力發電逐漸擴充,民國51年(1962),火力發電量首度超過水力,民國50年代中期以後,工業迅速發展,用電量劇增,水力發電受天然條件限制,無法無限量的擴充,台電公司開發大容量高效率的火力應用,水力發電的佔比逐漸縮小,民國74年(1984)先後完成三座核能發電廠,並繼續引進大容量高效率火力機組,水力發電的重要性持續降低,民國109年(2020)火力發電82%,核能發電11%、再生能源5%及抽蓄水力1%,水力發電占再生能源發電比例的20%,僅占總發電量的1%。 水力發電的占比低,是其他能源的產出增加,日治以來興建的水力發電廠絕大部分仍持續運作,這些發電廠自北而南有: 桂山發電廠 昭和14年(1939)興建新龜山發電所,昭和16年(1941)竣工,取代龜山發電所。新龜山發電所位於北勢溪與南勢溪的匯流處,翡翠水庫下游的北勢溪左岸,引用桂山壩攔截南勢溪的溪水發電,發電尾水則排入北勢溪,是新店溪各發電廠的行政暨遙控中心。電廠的建築室內構造及門窗仍保留完整日本時期風貌,發電機亦為昭和年代所製,運作至今。目前桂山發電廠設置有豎軸法蘭西斯式水輪機兩2部,並搭配日本日立製造的VFF-R型發電機2部,每部電壓11KV、出力6.5千瓩(MW)。 民國64年(1975)為了精簡組織,強化管理,將小粗坑、烏來、新龜山三座電廠合併營運,新龜山發電廠改名桂山發電廠,改為無人電廠,由桂山發電廠遙控運轉。民國75年(1986)受臺北市政府委託代管翡翠發電廠。民國81年(1992)新竹縣竹東鎮的軟橋發電廠復建後,由桂山發電廠管理。 烏來發電廠 昭和17年(1942)開始興建烏來發電所,設置一部發電機。昭和20年(1945)烏來發電所硬體設備幾近完成之際,採購的機組在船運途中遭美軍擊沈;日本政府宣布投降後,工程停止。戰後台灣電力公司接管烏來發電所,接續未完成的發電工程。民國40年(1951)烏來發電廠第一台發電機組完成運轉,是戰後臺灣第一座興建完成的發電廠。民國43年(1954)第二台發電機組運轉。 烏來發電廠位於新北市烏來區的南勢溪及其支流桶後溪匯流口附近,鄰近烏來風景區,外觀有如一艘軍艦,主要引水口有南勢溪的羅好壩與桶後溪的阿玉壩,距離烏來發電廠各約6公里,電廠設置有豎軸法蘭西斯式水輪機2部,以及日本東芝公司製TAF-VCT型發電機2部,每部電壓11KV、出力11.25千瓩(MW)。 粗坑發電廠 粗坑發電廠位於新店區直潭新烏路、永興路交會口的新店溪畔,當地古名為「小粗坑」,故名,是臺灣第二座水力發電所,所以有「第二發電所」之稱。因龜山發電所已廢棄,所以粗坑發電廠是現役水力電廠中最古老的。 明治38年(1905)小粗坑發電所動工,明治42年(1909)8月廠內3部機具竣工發電,後於大正8年(1919)、昭和6年(1931)各增設一部機組,當時主要供應基隆市電燈、基隆築港、瑞芳金瓜石牡丹坑、臺北市水道及臺北市電燈。小粗坑發電所的發電水源在新店溪的屈尺里,距離桂山電廠約2公里下游處,築有一小型攔水堰堤,名為屈尺壩(粗坑壩),引水進入電廠,推動3部德國AEG製造的橫軸水輪發電機發電,合計出電2400瓩(KW)。目前發電機組為民國81年(1992)更新的一部5000瓩(KW)、奧地利ELIN公司製造的Ssh285/22-90型發電機。粗坑發電廠建築受到巴洛克建築風格影響,為紅色磚造、大跨距的鋼骨桁架,屋頂設有具散熱功能之高凸式氣窗,建築立面以圓拱圈作成裝飾。入口山牆上有牌樓面的山形牆,留有當年的標誌,外觀建築構造及內部機具仍保存完整的日本時期初建的風貌。 翡翠發電廠 位在新北市石碇區北勢溪下游的翡翠水庫大壩底部下方,廠內裝設的發電機組是臺灣北部地區單一機組裝置容量最大的發電機組。臺北市政府臺北翡翠水庫管理局擁有發電廠產權,委託台灣電力公司進行廠區的營運與管理。 翡翠發電廠是臺北區自來水第四期建設計畫中之水源工程中,計畫興建一座大型水庫並附設一座裝置容量70千瓩(MW)的水力發電廠。民國68年(1979)8月,翡翠水庫與其附屬之翡翠發電廠動工,發電廠設置於翡翠水庫副壩之下,透過翡翠水庫主壩的發電進水口進行引水,再經由壓力鋼管導流至半地下廠房式發電廠中,發電後尾水直接排入北勢溪,供下游的直潭堰、青潭堰節流河水用作自來水供應。民國76年(1987)6月翡翠水庫與發電廠整體工程完工,開始蓄水,翡翠發電廠由受託的台電公司歸入位在下游約2公里的桂山發電廠進行管理。 翡翠發電廠設置奧地利VOEST-ALPINE公司製造之WEF-300型豎軸法蘭西斯式水輪機,以及裝置容量為7萬瓩之奧地利ELIN公司製SSV型發電機組一部,每年平均發電量可達2.2億度。 軟橋發電廠 大正8年(1919)新竹電燈株式會社興建軟橋發電所,裝設兩部100瓩的法蘭西斯式水輪機,戰後電廠仍維持運轉,後遭逢水災決定放棄復建廢棄,民國80年(1991)發電水源的竹東圳完成修復,台電重啟軟橋發電廠的修復計畫,81年(1992)軟橋發電廠復建後,由桂山發電廠管理。 軟橋發電廠位於新竹縣竹東鎮軟橋里的竹東圳,水源取自上坪溪,利用竹東大圳豐沛的水量發電,發電後的尾水可提供竹東大圳的農田灌溉,並可引水入寶山水庫,供給新竹科學園區工業用水,是目前臺灣發電量最小的水力發電廠。民國77年(1988)執行「軟橋水力發電廠復建計畫」,80年(1991)7月1日開工,81年(1992)11月30日完工。目前裝置有民國81年(1992)更新之德國OSSBER製貫流式水輪機,以及由大同公司製造的CAGE型感應式發電機,裝置容量僅0.22千瓩(MW)。 石門發電廠 石門發電廠,位於桃園市龍潭區的石門水庫,管轄石門發電廠與義興發電廠,皆係攔截大漢溪溪水發電。石門電廠與義興電廠兩座發電廠完工後,由經濟部水利署委託台灣電力公司代營運,民國91年(2002)改由台電公司承攬營運。 石門發電廠於民國43年(1954)7月動工興建,民國53年(1964)完工,石門發電廠廠區坐落於石門水庫下方,屬於水庫式發電系統,廠內共裝置2部4.5 萬瓩豎軸法蘭西斯式水輪發電機組,總裝置容量為 9 萬瓩。民國93年(2004)艾利颱風導致石門水庫淤積嚴重,後續接連幾個颱風使得石門水庫管理局開始策畫石門發電廠防淤工程計畫,將2號機壓力鋼管改為排沙道,此工程造成石門電廠停機11年未商轉發電,工程完成後,重新開始發電,並將1號機與2號機輪流啟閉發電。 義興發電廠 義興電廠位在桃園市復興區,發電廠廠房設置於義興壩下游0.4公里,榮華壩上游的大漢溪左岸。民國66年(1977)動工興建,73年(1984)完工。屬於經濟部水利署北區水資源局,委託台灣電力公司營運。石門水庫集水區第二期計畫興建巴陵壩、義興壩、榮華壩,利用榮華壩所攔阻大漢溪上游沖流而下的砂石,減少石門水庫淤積,延長水庫使用年限,由彎曲河道落差所得到的水頭,開發水力發電廠,為義興發電廠興建之緣由。電廠與榮華壩的興建工程由中興工程顧問社負責規劃、設計及監造,是一座慣常式--川流式水力發電廠。 進水口與發電廠之間,以內徑4公尺的前段輸水隧道、跨河渡槽、沉砂池、內徑4公尺的後段輸水隧道、前池及內徑3公尺的壓力鋼管連結輸水,總長約5公里。為補充大漢溪枯水期時不足的水量,在大漢溪支流匹亞溪上另建一座攔河堰取水,經沈砂池進入後段輸水隧道。 蘭陽發電廠(天埤) 位於宜蘭縣三星鄉天山村天送埤山南側,目前管轄分布於宜蘭縣境內共兩處的發電機組,其中兩處機組全部座落於三星鄉境內,並皆係利用蘭陽溪的溪水發電。 大正10年(1921)1月興建天送埤發電所,完工時是臺灣全島排名第三的電廠。大正11年(1922)6月天送埤發電所三組發電機組啟用。昭和8年(1933)7月第二期裝機工程,增設一組發電機組,同年12月啟用。民國34年(1945)天送埤發電所更名為天埤發電廠。 民國66年(1977)9月30日天埤發電廠與圓山發電廠合併,更名為「蘭陽發電廠天埤分廠」。民國91年(2002)圓山發電廠改為無人發電廠,由天埤控制室遙控運轉發電。 天埤發電廠位於宜蘭縣三星鄉天山村,取水口位於蘭陽溪與清水溪的交會處,主要攔截蘭陽溪上游的溪水,將溪水引水九芎湖沉沙後,提供天送埤發電所發電。天埤發電廠有效落差為39.39公尺,最大用水量為每秒31.2立方公尺,目前天埤發電廠共有4組發電機組,其中3個機組的單機裝置容量為2125瓩,1個機組的單機裝置容量為2000瓩,總發電量可達8375瓩(8.375MW),年發電量可達4560多萬度以上。天埤發電廠發電後的尾水流入安農溪(電火溪),供下游地區包括三星、羅東、冬山、五結等地區農田灌溉之用。除此之外,天埤發電廠也利用圓山機組的尾水進行發電。 圓山發電廠 昭和14年(1939)圓山發電所動工,昭和16年(1941)12月竣工。 圓山發電廠位於三星鄉員山村的蘭陽溪與清水溪交會處,取水口位於蘭陽溪牛鬥橋上游約2公里處,以臨時壩攔取河水流向取水庭,經沉砂池後,通過長5457公尺隧道送至前池,有效落差70公尺,推動2部發電機,每部發電量9千瓩,年發電量約為8600萬度。 圓山發電廠曾經發展地熱發電,為全世界第11座地熱發電廠,因發電效果不佳停用。 卓蘭發電廠 位於苗栗縣卓蘭鎮景山里蘇魯山腰,景山溪與其支流哆囉固溪間山腹內,民國83年(1994)開始興建,民國91年(2002)竣工。卓蘭發電廠的工程計畫是統合於士林水力發電工程,就是鯉魚潭水庫的二期工程,由士林攔河堰(士林壩)攔截大安溪河水,以閘門蓄水在壩上游形成調整池,於攔河壩上游興建進水口,引取大安溪中上游水流,經頭水隧道及壓力鋼管,送至卓蘭發電廠的地下廠房,越域引水送往鯉魚潭水庫調蓄利用,發電動力來源是利用鯉魚潭水庫至士林攔河堰越域引水時中間隧道264公尺的高低落差,尾水排放至鯉魚潭水庫,供應大臺中及苗栗縣公共給水及灌溉用水。 大甲溪發電廠(天輪) 大甲溪發電廠天輪分廠,位於臺中市和平區天輪里,舊稱天輪發電廠。廠區坐落在大甲溪中游與支流東卯溪合流處,是大甲溪流域水力發電系統中最先興建的發電廠,廠區內包括天輪電廠及新天輪電廠,大甲溪發電廠的行政中心及遙控中心設於此。 昭和16年(1941)臺灣總督府提出十年電源開發計畫,「大甲溪綜合開發計畫」預計要興建達見(德基)、下達見(青山)、明治(谷關)、下明治(下谷關)、天冷(天輪)、豐原第一(馬鞍)、豐原第二、豐原第三等八座發電所。昭和16年1月,天冷水力發電所開工,明治17年(1942)大甲溪水力開發計畫成形,明治18年(1943)舉行開工典禮。隨著太平洋戰爭爆發,戰事益趨劇烈,資金、人力漸缺,明治19年(1944)10月宣布停工,當時天冷發電所土木工程已完成七成以上。二次大戰末期,盟軍為切斷日軍補給線,以臺灣為轟炸目標,天冷水力工程亦不能倖免,不過受損較為輕微。 民國37年(1948)台電公司成立天冷工程處,負責修復天冷水力發電工程,天輪發電廠是台電公司第一座獲得美援資助的工程,接續日人的大甲溪電源開發計畫,繼續興建並完成四部機組,民國39年(1950)動工興建,以長3401公尺的第八號隧道工程最為艱巨,為當年全臺間距最長且斷面最大的隧道。民國41年(1952)8月完成第一部機組,9月9日總統蔣中正視察時定名為「天輪發電總廠」,是戰後臺灣第一項大型電力工程,10月動工興建第二部機組,民國42年(1953)8月並聯發電。民國44年(1955)將上游的天輪壩改建提高蓄水位,形成調整池,並增設第三部機組,第三部機組於民國45年(1956)發電,每部機組26500瓩(KW),三部機組總發電量達79500瓩(KW),成為臺灣當時僅次於大觀發電廠的第二大水力發電廠。民國66年(1977)8月增設第四部機組,67年(1978)11月30日並聯運轉。 天輪電廠的攔河堰為上游的天輪壩調整池,引水隧道長10.34公里,重力式隧道8.45公里、壓力式隧道1.889公里,壓力鋼管有四支,每支長度336.3公尺,外觀呈綠色,四支沿著山壁穿過台8線中橫公路下方後至廠房。另外並有進水口、沉沙池、平壓塔及渡槽。天輪電廠之廠房為地面式,裝置有豎軸法蘭西斯式水輪發電機4部,每部22500瓩(KW)。 民國77年(1988)1月,台電公司進行新天輪發電工程,民國85年(1996)11月,新天輪電廠完工運轉。新天輪電廠,即天輪發電廠第五部機組,屬地下式電廠,截取谷關電廠部分發電尾水,設置一部豎軸法蘭西斯式水輪發電機組,裝置容量達105500瓩(KW),是臺灣目前慣常水力發電廠中單機容量最大的。 大甲溪發電廠原有五個各自獨立的發電單位,民國85年(1996)8月因應台電人力精簡計畫,將大甲溪主流沿線的德基、青山、谷關、天輪(包括新天輪)、馬鞍、社寮及引用大安溪水的后里電廠等7座電廠及機組合併為大甲溪發電廠,其中5座電廠設有水壩或堰堤,自上游至下游依序為德基水庫、青山壩、谷關壩、天輪壩與馬鞍壩,是臺灣最大的慣常水力發電廠,總裝置容量達110萬瓩,並負責大臺中地區防汛、滯洪、灌溉、科技工業用水及一般民生用水的供給。 德基發電廠 位於臺中市和平區大甲溪上游,利用德基水庫擷取大甲溪溪水進行發電,為一水庫式發電廠,發電量達到23.4萬瓩(234MW),年平均發電量3.6億度,在大甲溪發電廠系列中僅次於青山發電廠。 民國35年(1946)國民政府完成對臺灣電力株式會社的接收工作,成立台灣電力公司,隨即成立工程諮詢小組,延攬國外專家舉行諮詢會議,重啟達見計畫,成立達見工程處。民國57年(1968)3月開工興建,民國62年(1973)12月開始蓄水。民國63年(1974)3月成立德基發電廠,6月首期發電,9月全部完成,三部水輪機分別於同年6月26日、7月27日及9月29日並聯發電。德基大壩及德基發電廠工程自民國58年(1969)12月8日動工,63年(1974)9月竣工,歷時4年10個月,耗資新台幣51億3千餘萬元。完工後總統蔣中正定名為「德基發電廠」。 德基發電廠設於德基水庫大壩左岸必坦鞍部地下深達270公尺,廠房長77公尺,高33公尺,寬17.5公尺,設有3座豎軸法蘭西式的水輪發電機組,每部發電機裝置容量為78000KW。水輪機最大水頭為163公尺,每部機引用水量為72.5CMS。發電廠的尾水隧道長約350公尺,將發電尾水經隧道排放到大甲溪本流中,供下游青山電廠、谷關電廠、天輪電廠、馬鞍發電廠發電,及提供大甲溪更下游的石岡水壩攔蓄,作為公共給水及灌溉用水灌溉之用。 青山發電廠 位於臺中市和平區大甲溪中游達見峽谷的下游,是臺灣裝置容量最大的慣常水力發電廠。 青山發電廠於民國53年(1964)7月1日開工,民國59年(1970)底完成1號機與2號機的組裝開始發電,將下達見發電廠更名為青山發電廠,青山發電廠於同年12月20日正式成立。 青山發電廠第3、4號機的擴充工程於民國60年(1971)4月由台電自行設計,委託美國哈察工程公司(Harza. Consult Engineering Co.)擔任工程顧問,為美援計畫中最後一個工程。第3、4號機組裝置容量各為9萬瓩,民國62年(1973)6月竣工發電。 發電廠與大壩設計及施工由台電負責,也是委託美國哈察公司擔任工程顧問,為一慣常式調整池式發電廠。與青山發電廠搭配蓄水發電的是青山壩,位於德基水庫大壩下游約1公里處,為混凝土重力壩,壩高45公尺,壩頂裝設寬10.7公尺,高20公尺之弧型閘門3座,有效容量約59萬立方公尺。 民國93年(2004)七二水災造成廠房淹水受損嚴重,98年(2009)展開復建工程,104年(2015)底完成復建工程重新商轉。 青山發電廠係一地下式廠房,位於青山附近大甲溪右岸山腹內,廠房長89.5公尺、寬17.5公尺、高36公尺,地下廠房結構是大甲溪流域各廠中規模最大的。電廠裝置有四部豎軸法蘭西斯式水輪發電機組,設計流量為150秒立方公尺,設計水頭275.0公尺,總裝置容量為36萬瓩(360MW),年平均發電量為5.9億度,為臺灣最大的慣常水力發電廠。發電後尾水經尾水隧道放入谷關水庫中。 谷關發電廠 位於臺中市和平區,利用谷關水庫所擷取之大甲溪河水進行發電,為一水庫式發電廠。 谷關發電廠為台電公司接受美援後所完成的水力發電工程之一,民國46年(1957)9月12日開始興建,民國50年(1961)12月完成兩部發電機組的安裝,另外兩部發電機組於民國55年(1966)2月裝置完成,和發電廠搭配的谷關壩與發電廠同時開工,為台電公司自行建造的第一座拱型壩,由法國柯英公司設計。 谷關發電廠引水的谷關壩,總容量1320萬立方公尺,有效容量1120萬立方公尺,為一座混擬土拱壩,壓力隧道長4.8公里,大甲溪溪水經由寬6公尺,高3公尺的取水閘門流入地下21公尺的發電廠,電廠安裝法蘭西斯豎軸水輪發電機組4部,每部容量54.45MW,發電尾水循隧道流回大甲溪,供下游的天輪發電廠繼續發電。 民國88年(1999)的921大地震造成谷關水庫壩體與局部底座受損,90年(2001年)7月的桃芝風災,造成地下21公尺的發電廠房嚴重淹水,水輪發電機、主變壓器、控制室及開關場等設備全泡在水中而損壞。民國93年(2004)的七二水災造成谷關電廠地下廠房嚴重滲水,土石流沖毀了連接開關廠的穿雲橋與連接大甲溪兩岸施工必經的吊橋,民國93年9月艾利颱風再度造成電廠滲水,民國97年(2008)10月,4部發電機組方全部復建完成,重新發電運轉。 馬鞍發電廠 位於臺中市和平區馬鞍寮大甲溪中游的天輪發電廠後池旁,是大甲溪流域最下游的發電廠,也是大甲溪流域中最新的水力發電廠,民國84年(1995)開工,85年(1996)完工啟用。 民國63年(1974)德基水庫完成後,大甲溪流域各水力發電廠得以串聯運轉,由於上游諸電廠尖峰用水量大,下游的天輪隧道最大通水量為68立方公尺/秒,天輪調整池容量僅47.5萬立方公尺,無法容納上游電廠尖峰發電放水量,以致上游諸電廠的尖峰運轉常受限制,因此台電擬定「馬鞍水力發電計畫」,配合天輪、新天輪電廠運轉,以充分開發大甲溪水力資源。在天輪發電廠尾水出口下游約900公尺處興建一座攔河堰(馬鞍壩),承納大甲溪上游諸電廠的發電尾水,調節天輪壩與馬鞍計畫攔河堰之間未控制流域的流量,在馬鞍壩壩體上游右側設置進水口引水至大甲溪右岸山腹,經長約7.5公里的壓力隧道,至天輪後池附近新建的半地下化馬鞍發電廠發電。 電廠設置有豎軸法蘭西斯式水輪發電機兩部,每部設計流量為每秒72.25立方公尺,設計水頭106公尺,發電尾水排入天輪後池後,可提供大甲溪下游的石岡壩灌溉及公共用水使用。民國93年(2004)七二水災造成馬鞍壩發電進水口淤積暫停運轉,同年9月3日恢復發電。 后里發電廠 位於臺中市后里區大安溪左岸,臺13線尖豐公路旁,鄰近台灣自來水公司鯉魚潭給水廠。 后里發電廠於明治41年(1908)由臺灣總督府規劃設計,同年開始興建,明治44年(1911)8月1日竣工,命名為后里發電所,供應臺中地區用電。大正8年(1919)8月1日臺灣電力株式會社創立後,后里發電所歸該社管理,民國34年(1945)后里發電所由臺灣省政府創立之台電公司接手管理。 后里機組係川流式電廠,發電用水取自大安溪,在大安溪本流內埔七塊厝附近築臨時壩引入,經由取水口水路及隧道送至發電廠水槽,透過直徑1公尺、一號機長81.4公尺、二號機長79.7公尺的壓力鋼管送入電廠。廠內設置有橫軸單渦卷法蘭西斯式水輪發電機2部,合計1000瓩(800KW),有效落差39.4公尺,使用水量為3.28CMS,發電機電壓11KV,至后里變電所升高電壓至66KV併入系統。發電後之尾水均轉供農田灌溉。1930年改為950KW(0.95MW)。 社寮發電廠 位於臺中市石岡區萬興里社寮角,前身是大正11年(1922)年2月完工的社寮角發電所,供給東勢、石岡、新社、卓蘭等地用電。昭和15年(1940)合併於臺灣電力株式會社統一經營,是大甲溪水系第一座水力電廠。 社寮角發電廠是一座川流式電廠,水源來自於電火圳,電火圳的源頭是八寶圳,八寶圳為灌溉用水圳,自大甲溪引水,在天輪發電廠後池下游的大甲溪左岸築臨時壩攔取溪水至八寶圳,在石岡區德興里分流八寶圳的水源至電火圳,電火圳沿著新社階地的邊坡,流經石岡區和盛里、德興里、土牛里、梅子里及萬興里後,引至石岡區萬興村社寮角的社寮角發電廠提供發電。水壓鋼管全長103.249公尺,鋼管直徑2.419公尺,連接電廠內的水輪發電機組。廠內設置一部橫軸法蘭西斯式圓錐單吸出尾水管型水輪發電機,設計用水量每秒4.5立方公尺,裝置容量為0.945兆瓦,受限於大甲溪上游發電廠的水源控制,年平均發電量僅為六百萬度。發電後的尾水再流入八寶圳供應下游灌溉。 民國88年(1999)921地震與93年(2004)的七二水災造成電火圳堵塞,社寮發電廠無法取得發電水源而停止供電,電火圳經整理後,社寮發電廠重新運轉。 后里示範電廠 位於臺中市后里區,是全臺灣唯二的低落差微型水力發電廠,另一座是軟橋發電廠。 經濟部水資源統一規劃委員會調查后里圳灌溉渠道發電潛能,計畫自大安溪引水至后里圳,后里區十八閘(十八沖)附近的圳道為減緩水流流速,設有1公里長的18座跌水工,利用后里圳第六號導水隧道出口到第一號至第三號跌水工間3.6公尺的落差興建小型水力發電廠。民國75年(1986)電廠完工,裝置有一部大同公司製造的貫流式水輪機及發電機,發電尾水直接放回后里圳,供下游灌溉用。 電廠完工後,轉交臺中農田水利會進行發電廠管理及營運,所發之電力由台電進行調度運用。商轉後,年平均發電量20萬到30萬度,不到經濟部預估值62萬度的一半,加上該電廠之售電價格每度僅新臺幣1元左右,入不敷出營運困難,於民國100年(2011)停止運轉。民國105年(2016)7月,臺中農田水利會與台電合作,由台電負責發電廠閒置期間的修繕與更新作業,簽署20年合約,委託台電大甲溪發電廠代為營運,7月21日電廠修復完工再度發電,因發電量僅有0.11兆瓦,所發出之電力僅供應發電廠周圍的居民使用。 萬大發電廠 位於南投縣仁愛鄉親愛村濁水溪上游霧社溪畔,利用霧社水庫及濁水溪支流萬大溪上的奧萬大攔河堰發電,有六部機組,裝置容量總計約為76.6兆瓦。發電後的尾水放流至濁水溪,經由武界壩引至日月潭,供大觀發電廠、明潭發電廠發電,以及集集攔河堰供彰化、雲林地區公共給水與農業灌溉用水。民國97年(2008)辛樂克颱風造成萬大電廠第三號機組因取水口等引水設施遭土石深埋而停擺,奧萬大攔河堰及揚水站亦有受損。 大正8年(1919)規劃設立武界壩、頭社壩、水社壩、日月潭水庫及霧社水庫。昭和9年(1934),在武界部落附近完成武界壩,攔截濁水溪及其支流萬大溪溪水,同時興建頭社壩、水社壩,完成日月潭水庫,將武界壩攔截的水量,送到日月潭,再經由大觀發電廠發電。昭和14年(1939)準備興建霧社水庫,容納萬大溪跟霧社溪的溪水,送到萬大電廠發電。昭和18年(1943)臺灣電力株式會社為了加強電力的供應,利用濁水溪支流萬大溪的水資源,以落差275公尺進行萬大發電所的興建工程,於昭和16年(1941)興工、昭和18年(1943)3月完工發電,發電量為15000瓦。發電用水取自奧萬大攔河堰的三號機,稱為萬大發電所。民國46年(1957)霧社水庫完工,一號機及二號機開始蓄水發電。民國101年(2012)「萬松計畫」完工,增設三部發電機組,其中包括霧社水庫擴增一部機組(四號機),並利用發電後尾水,於松林部落增設兩部機組(五號及六號機)。 松林發電廠 因位於南投縣仁愛鄉松林部落旁而得名,是台電執行「萬大電廠擴充暨松林分廠水力發電計畫」(萬松計畫)中新建的一座小型水力發電廠,松林發電廠興建工程於民國96年(2007)7月動工,辛樂克颱風重創施工工區,工區唯一的聯外道路易被沖毀及風災後脆弱的地質問題皆影響施工進度,數度延長工期及追加興建經費。民國101年(2012)6月,松林發電廠完工,102年(2013)9月13日舉行竣工典禮,由台電萬大發電廠進行管理與營運。 松林發電廠發電用水是萬大發電廠4號機組發電後的尾水排入萬大溪,在尾水出水口旁興建一座松林攔河堰,經由長4.7公里的頭水隧道導引至松林的水力發電廠前池,進入145公尺長的壓力鋼管帶動水輪機,發電尾水經由武界引水隧道排至日月潭。發電廠為半地下式,總占地面積約8公頃,場內裝設兩部豎軸法蘭西斯式水輪發電機,總裝置容量為20.9兆瓦。 大觀發電廠 位於南投縣水里鄉,日月潭西側的水里溪溪谷,包括大觀一廠及大觀二廠。 大觀二廠又名「明湖抽蓄水力發電廠」,民國74年(1985)竣工,是臺灣第一座抽蓄式水力發電廠。 明湖抽蓄水力發電廠與明潭抽蓄水力發電廠皆利用日月潭為上池,以明湖水庫及明潭水庫為下池。明湖抽蓄水利發電廠的進水口位於日月潭西側水社附近,頭社壩北側,經由兩條直徑7公尺,長度分別為2380公尺及2350公尺的引水隧道,穿過中潭公路下方,跨越頭社溪,以壓力鋼管將水輸送至電廠發電,與水里溪上游山腹內的地下發電廠形成一發電系統。電廠共裝置四部豎軸法蘭西斯可逆式抽水水輪機及發電機,利用上、下池間達309公尺的位能差帶動發電機。正轉時可帶動發電機發電,反轉時,可將下池的庫水抽回上池蓄存,配合電力負載需求,將水力能源配合火力及核能基載發電運作,有效增加尖峰時間之供電量。發電後的尾水,蓄存大觀電廠之下池壩,配合負載調度將尾水抽回上池(日月潭)。 大觀一廠 大觀一廠位於南投縣水里鄉車埕村明潭巷,原稱日月潭第一發電所,啟用時是亞洲規模最大的發電廠。 門牌潭位於水里溪畔,電廠未建前水里溪於此迂廻成一小潭,潭邊山地陡峭有如立碑,俗稱「墓碑潭」,後改名「門牌潭」。因地形險要,且與日月潭落差達340公尺,被選定為日月潭第一發電所廠址。日月潭第一發電所從大正8年(1919)開工至竣工,花費將近15年的時間,歷經10位臺灣總督,動用經費6400餘萬圓。大正8年開工後不久,受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影響,工程費暴增,加上工程技術與安全問題等影響,昭和元年(1926)中止施工。停工後,臺灣電力株式會社邀請美國Stone&Webster公司工程專家來臺評估工程的可行性。最終提出:1.依地質考量降低水社壩與頭社壩高度並改採土壩、2.針對濁水溪高含砂量問題再慎重檢討、3.增加施工機械設備以提升效率降低工費等建議。臺灣電力株式會社根據建議局部修正後,昭和6年(1931)重啟工程,最終於昭和9年(1934)完工。建廠之初,附近有工務所、駐在所、宿舍等,施工人員眾多,完工啟用後,人員逐漸撤離,門牌潭恢復原來的風貌。發電廠總共設置5台發電機,為了將電力送至臺灣南北各地,臺灣電力株式會社在西部建造貫通南北總長約350公里的輸電幹線,南送至高雄、北送到臺北和基隆,在高雄及臺北各設一間變電所,開啓高壓輸配電的工程。昭和19年(1944)後,臺灣各地受到盟軍轟炸,昭和20年(1945)3月間日月潭第一及第二發電所遭受猛烈襲擊,發電廠變壓器、壓力鋼管、開關廠等設備嚴重毀損,無法供電,導致臺灣電力供電不足。 戰後台電機電處處長孫運璿在日籍技術人員協助下,率員於民國35年(1946)10月30日恢復日月潭第一發電所的電力供應,同年10月,總統蔣中正將日月潭第一發電所命名為「大觀發電廠」。民國74年(1985),為了與甫完工運轉的明湖抽蓄式水力發電廠區別,大觀發電廠改稱「大觀發電廠一廠」,簡稱「大觀一廠」,明湖發電廠稱為「大觀二廠」,兩廠之中央行政管理中心沿用原名,即大觀發電廠。 大觀一廠係一般傳統慣常水力機組,水源來自於日月潭,將日月潭湖水經由長約3公里的地下引水隧道引到水里溪的日月潭第一發電所(大觀一廠)上方,再流入五支長592.2公尺的壓力銅管,進入廠房,推動5部大正12年(1923)出廠、外觀蝸牛狀的橫軸佩爾頓式水輪發電機組,每部機組裝置容量為22000瓩(22MW),總裝置容量為110000瓩(110MW),落差達320公尺。發電後的尾水再由引水隧道接往銃櫃調整池,流至日月潭第二發電所(明潭發電廠鉅工分廠)發電。 明潭發電廠 位於南投縣水里鄉車埕,日月潭西側水里溪溪谷,是繼明湖抽蓄水力發電廠後第二座抽蓄發電廠。 明潭抽蓄水力發電廠於民國76年(1987)9月開工,78年(1989)電廠成立,80年(1991)12月31日下池壩完工蓄水,81年(1992)首次並聯運轉,84年(1995)工程竣工正式啟用。為了精簡組織,民國88年(1999)3月24日,台電將鉅工、北山、濁水三座發電廠的人力與業務併入明潭發電廠,明潭抽蓄水力發電廠改稱為抽蓄機組。 抽蓄機組引水於水里壩,水里壩係利用水里溪河谷興建之一座壩高61公尺、壩頂長314公尺、壩頂標高375.5公尺、高水位標高373公尺、總容量為1200萬立方公尺之混凝土重力壩,該壩所蓄成之鐮刀型人工湖泊又稱為明潭水庫。明潭抽蓄機組以日月潭為上池,明潭水庫為下池,攔截日月潭沖下的湖水。明潭抽蓄水力發電廠之進水口位於明湖抽蓄進水口南方,有兩條引水隧道。明潭電廠與日月潭水庫之間高低位能差達380公尺,共裝置6部豎軸法蘭西斯可逆式水輪機及發電機,利用上、下池間的位能差帶動發電機,正轉時可帶動發電機發電;反轉時,可將下池的庫水抽回至上池蓄存,配合電力負載需求,將水力能源配合火力及核能基載發電運作,有效增加尖峰時間的供電量。每日明潭水庫的水位變動約28公尺,水位變化量大,形成獨特的人工「潮汐」景觀。每部發電機的機組容量為267000瓩,總計明潭發電廠的裝置容量達160.2萬瓩(1600MW),超過核一廠,每年發電量約24億度。明潭發電廠所轄鉅工分廠、水里機組、北山機組、濁水機組的遙控操作中心及行政中心,設於明潭抽蓄電廠。 鉅工發電廠 位於南投縣水里鄉鉅工村,水里溪與銃櫃溪匯流處,昭和12年(1937)完工啟用,稱為日月潭第二發電所,是濁水溪流域日月潭地區水力發電系統中重要的發電廠之一。 興建日月潭第一發電所(門牌潭發電所)後,因電力供應不足,又增加第二期工程,於水里溪下游利用門牌潭發電所的尾水來發電,落差140公尺,裝置容量為43000瓩的電量,此座發電所為「水裏坑發電所」,昭和10年(1935)12月興工,完工後稱為「日月潭第二發電所」。昭和20年(1945),作為臺灣發電心臟的日月潭第一發電所及日月潭第二發電所皆遭到美軍兩次大規模的空襲轟炸,屋外變電所、變壓器、壓力鋼管、開關廠等設備均遭炸毀,受到嚴重破壞,發電完全停頓。 民國35年(1946)臺灣電力株式會社改組成台灣電力公司,修復日月潭第一及第二發電所。同年10月,蔣中正與蔣宋美齡視察日月潭電力設備,蔣中正將門牌潭發電所改名為「大觀」,是為現在的大觀發電廠一廠,蔣宋美齡則親題日月潭第二發電所為「鉅工」,故日月潭第二發電所改名為鉅工發電廠。民國36年(1947)恢復發電容量至35000瓩,民國39年(1950)更換主變壓器後提高發電容量至原本的43500瓩。大觀發電廠與鉅工發電廠兩座電廠修復後,成為國民政府遷臺初期全臺供電的主力。 鉅工發電廠是一座調整池式發電廠,主要利用大觀發電廠一廠發電後的尾水,經過4409公尺長的引水隧道,與銃櫃溪水匯合後,引入由銃櫃壩攔截後形成的銃櫃調整池蓄水,再由兩條壓力鋼管輸送至鉅工發電廠發電。電廠內設有2部豎軸法蘭西斯式水輪發電機,每部21.75MW,總裝置容量為4.35萬瓩(43.5MW),年發電量約為1.5億度。 水里發電廠 位於南投縣水里鄉車埕村明潭下池水庫的水里壩下游右側,是台電配合民國74年(1985)明潭抽蓄水力發電工程明潭下池水庫而興建的小型水力發電廠,於民國81年(1992)9月完工商轉供電。 水里發電廠利用明潭下池的水里溪與頭社溪天然逕流量發電,採川流式發電,發電量依天然逕流量而定。取水口位於明潭下池水庫水里壩的壩體旁,設置橋式吊門機直提式閘門一座,取水供水里機組使用,壓力鋼管直接進入電廠內。廠內裝置有12750瓩的豎軸法蘭西斯式水輪發電機組1部,設計水頭39公尺,屬慣常機組,年發電量近5千萬度左右。 濁水發電廠 位於雲林縣林內鄉烏塗村,又稱烏塗電廠或林內電廠。廠區坐落在濁水溪中游南岸溪畔,是雲林、嘉義地區唯一的水力發電廠,是全臺少數幾座位處平原田野間的發電廠。 為興建烏山頭水庫與嘉南大圳工程所需要的電力,大正10年(1921)開始興建濁水水力發電所,大正12年(1923)2月完工啟用。嘉南大圳完工後即不需此發電所,臺灣電力株式會社卻亟需發電所,昭和4年(1929)4月30日嘉南大圳組合以代金60萬圓轉讓予臺電會社,因此濁水發電所雖為暫設機組,但水庫工程完工後仍繼續運轉。 民國34年(1945)改隸台電公司,一度以供應斗六糖廠用電為主。民國88年(1999)3月,台電為精簡人力與業務,將濁水發電廠、鉅工發電廠及北山發電廠合併,改隸明潭發電廠,更名為明潭發電廠濁水機組。921大地震,濁水機組廠房外牆、水車室直井出現裂縫。民國93年(2004)2月4日雲林縣政府列為雲林縣定古蹟,民國94年(2005)12月15日原濁水機組除役並停機作靜態展示。 濁水發電廠舊廠房利用約15公尺之水頭落差,形成川流式水力發電,舊機組的水源來自於濁水溪與清水溪,取水設施屬於雲林農田水利會所有,水源經由第一、第二取水口取入後合流於濁幹線,部分水流供給濁水發電廠,發電後尾水,於重興橋下游匯入濁幹線,灌溉下游5萬公頃農田。廠房建築形式為巴洛克式無梁柱無鋼筋之磚牆結構體,整座發電廠所有的構造物及機組,幾乎都是日治時代興建後使用至今,沒有任何改建,包括取水口、沉砂池、取水道、前池、閘門、發電廠房、尾水路、發電機等。濁水發電廠原機組係購自日本京都奧村電機商會製造的3部法蘭西斯式雙動輪單吸出管水輪發電機組(Francis turbine),每部容量為500瓩,總裝置容量為1500瓩,年平均發電量在9百萬度以上。 民國82年(1993)經濟部水資源局在濁水溪主流興建集集攔河堰,又稱為集集共同引水工程,統籌支配濁水溪中下游的水力資源,民國90年(2001)1月集集共同引水工程完工後,集集攔河堰南渠道工程由竹山鎮社寮地區沿濁水溪岸經清水溪後至林內分水工,其南幹渠道輸水至八卦池(原濁幹線合流處),濁水發電廠改由此取水,供3部橫軸法蘭西斯式水輪發電機進行川流式發電,發電尾水由電廠後方的尾水路放流後成為平原上的灌溉水。由於原機組老舊且效率偏低,配合集集共同引水計畫及六輕工業用水分水工程興建,南幹渠水源豐富、水質較佳,有利於水輪機組維修保養,適時汰換老舊機組,以提高機組發電效益,台電計畫在舊廠房左邊興建一座新廠房,民國92年(2003)7月奉准實施,新廠房按照舊廠房菸樓的特色設計。濁水機組更新後為一部印度KBL公司(Kirloskar Brothers Limited)製造、日本笠原株式會社設計的橫軸卡布蘭式水輪機(Kaplan turbine),搭配匈牙利GANZ公司(Ganz Works)製造之發電機一部,裝置容量3670瓩,年發電量為24.22百萬度,總發電量提高為原來的二到三倍以上,新機組由中興電工承包興建,民國100年(2011)3月商轉。 北山發電廠 位於南投縣國姓鄉北山村的小型水力發電廠,攔水堤堰在埔里往草屯方向的觀音3號隧道口旁,堰堤長113公尺、高5.5公尺,發電廠房在通過觀音1號隧道口前方3公里處,仙人橋附近,山璧上可看到水泥建築及綠色鋼管。日治時稱為北山坑發電所,國民政府接收後改名為北山發電廠。北山機組主要截取烏溪支流南港溪水流為發電用水,為一川流式無人駐廠遠端遙控發電廠。 為興建日月潭水力發電工程,臺灣電力株式會社在臺中州能高郡國姓庄北山坑,利用埔里盆地西緣觀音山下的南港溪溪水,在南港溪興建堤堰經引水隧道引水到國姓外盤安與茅埔中間的斷崖處,利用攔水堤堰與壓力鋼管的發電機計50公尺落差,帶動水輪機發電,以供應日月潭發電工程用電車所需電力及工程所需。北山坑發電所大正8年(1919)興工,大正10年(1921)7月14日竣工,同年10月25日運轉,發電量為1800瓩,竣工後,將電力輸送到20公里外的魚池,在魚池建立臺灣第一條電氣化鐵路,供應當時熱鬧的電町、大型機器運作與建造隧道所需的電量。昭和12年(1937),日月潭第一發電所及日月潭第二發電所陸續發電,全臺灣電力供給過剩,北山坑發電所曾因此關閉兩年。民國34年(1945)改稱北山發電廠。民國48年(1959)受到八七水災的洪水影響而受損,經過兩個多月搶修後恢復運轉。 大正10年(1921)完工啟用的北山發電所採用日本日立製水輪機及發電機2部,發電量為1800瓩。民國78年(1989)台電公司進行機組更新,採用德國Voith製橫軸法蘭西斯式水輪機(Francis turbine)與大同公司製造的12P 6.6KV 60HZ無刷式同步發電機1部,電廠裝置容量擴增為4300瓩,發電用水量最大每秒為10立方公尺,每年發電量約2100萬度。 名間發電廠 位於南投縣名間鄉濁水村集集攔河堰下游5公里,民國96年(2007)啟用,利用集集攔河堰截取濁水溪之溪水發電,為臺灣第一座以BOT模式經營的小型水力發電廠。 集集共同引水計畫於民國90年(2001)興建完成,位於集集攔河堰北岸聯絡渠道的名間鄉濁水村二段陡槽之水力能源具開發價值,民國90年經濟部水利署中區水資源局召開「南北岸聯絡渠道小型水力發電開發招商推動方案」,經評估後採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法以BOT方式推動辦理。民國93年(2004)3月11日經濟部水利署中區水資源局與名間電力股份有限公司簽約,名間電廠興建工程於同年(2004)11月2日開工,民國96年(2007)完工啟用,名間水力公司取得興建與營運特許經營權25年,自民國93年(2004)3月11日至民國118年(2029)3月10日。名間電力公司主要股東包括中興電工、日本關西電力以及有線電視業者出身的東錦公司。 名間水力發電廠佔地0.92公頃,取水閘門有三門,引水幹管長40公尺,發電機二組,裝置容量共計16704瓩,利用集集引水水渠聯絡渠道沿線跌水工或陡槽的潛在電能,讓原本可能浪費的尾水,轉換成可用的能量。 曾文發電廠 位於嘉義縣大埔鄉與臺南市楠西區交界的曾文溪上游,曾文水庫大壩旁,建築在山壁內400多公尺,利用曾文水庫的蓄水發電之水庫式發電廠,屬經濟部水利署南區水資源局所有,委託台電營運。 曾文發電廠是曾文水庫多目標附屬工程之一,民國56年(1967)10月動工興建,民國62年(1973)5月15日,電廠內的水輪機與發電機安裝完成,開始準備試運轉作業,6月25日,發電機組與台電公司系統完成並聯,民國62年7月12日完工啟用,由台電公司代管,負責曾文發電廠的營運和曾文水庫大壩所有閘門的控制業務。民國91年(2002),曾文發電廠委託營運方式改為承攬,依舊由台電公司負責。 曾文發電廠是一座地下發電廠,位於曾文水庫大壩左岸下游的兩條導水隧道之間,大壩下方隧道內400公尺處,內部裝設設計水頭97.6公尺之法蘭西斯式水輪機,及50MW交流式同步發電機一部。廠房外設有開關場與主變壓器兩部,並架設兩條線路輸送電力,分別是長28公里69KV的架空輸電線路,曾文--白河線與曾文--南化、西口線,連接台電新營變電所,以及11KV架空配電線路,楠西線與曾埔線。發電後的尾水經隧道流入下游曾文溪東口攔河堰,輸送至西口由嘉南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的西口水力發電廠11MW水輪發電機組二次發電後,流入烏山頭水庫供農田水利灌溉及民生用水與工業用水。 烏山頭發電廠 烏山頭水庫位於曾文溪支流官田溪上,流域範圍包括臺南市官田、六甲、東山及大內四區。興建於民國19年(1930),為一離槽水庫,主要水源來自曾文溪。民國 62年(1973)10月曾文水庫完工後,曾文溪集水區之水源受曾文水庫調蓄運用,大部份逕流經由曾文水力發電廠尾水道在東口導入烏山嶺隧道後於西口進入烏山頭水庫。 烏山頭集水區有三座水力發電廠,烏山頭水庫於民國78年(1989)新建放水工,86年(1997)1月完工,在出口處匯入幹渠之前留有分歧管,做為開發水力電廠之用,89年(2000)10月動土施工,民國91年(2002)完工,裝機8750瓩,是為烏山頭電廠。舊有放水工閒置之餘,評估新放水口不出水或小量放水時,可利用舊放水工放水發電,裝機1600瓩,是為八田發電廠。西口水力發電廠利用在西口入庫前其水位高於水庫最高水位約24.5公尺之落差開發發電。 西口發電廠 位於臺南市東山區,烏山頭水庫東北側主流上,西口豎坑(西口小瑞士)第一號土堰堤下游附近,由嘉南農田水利會與台塑關係企業所屬的台灣化學纖維股份有限公司轉投資成立的嘉南實業有限公司經營,是臺灣第二座民營水力發電廠。 西口水力發電廠最早為利用曾文水庫曾文發電廠的發電尾水在東口導入烏山嶺隧道後,於西口進入烏山頭水庫,溪水由西口導入烏山頭水庫之間,水位高於水庫最高水位約 20 公尺,由豎井溢流道消能後進入水庫。鑑於該落差可為有效運用,嘉南農田水利會在烏山頭水力發電廠完工啟用後,獲得財源挹助,計劃開發西口水力發電廠。 西口水力發電廠設在烏山頭水庫上游之西口一號堰堤處,利用曾文溪水進入烏山頭水庫前的20多公尺落差發電。嘉南農田水利會出資70%、台灣化學纖維股份有限公司出資30%,組成嘉南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投資開發。 電廠開關場的變壓系統由日本三菱電機製作,安裝作業、土木設施、輸電線均由臺灣廠商承包。民國93年(2004)3月西口水力發電廠工程動工,96年(2007)3月完工商轉發電。 西口發電廠引用水源為曾文水庫放流至烏山頭水庫之水,廠房為半地下式的斜頂鋼構建築物,長29公尺,寬22.5公尺,高20.61公尺,廠內裝置有奧地利VA公司(VA Tech)製豎軸轉漿式法蘭西斯式水輪機一部,以及法國阿爾斯通公司(Alstom)承製的豎軸半傘型三相交流無碳刷激磁式發電機一部,設計水頭24.5公尺,設計流量為每秒52立方公尺,裝置容量為11520瓩。發電後尾水回流至烏山頭水庫。曾文水庫的水在流入烏山嶺隧道前先經過曾文發電廠,接著流進烏山頭水庫前經過西口水力發電廠發電,發電尾水再通過烏山頭水力發電廠進入烏山頭水庫供嘉南平原農業灌溉之用。 八田發電廠 位於臺南市官田區的小型水力發電廠,是嘉南農田水利會繼烏山頭水力發電廠以及西口水力發電廠後投資興建的第三座水力發電廠。八田水力發電廠名稱,係為紀念規劃興建烏山頭水庫的「嘉南大圳之父」八田與一。 因烏山頭水庫在非農田灌溉期時,舊送水口每天仍須放水供應工業及民生用水,向來僅將水流直接放出,任其流失,嘉南農田水利會利用此水力能量於舊放水口鋼管出口處的24公尺落差,計畫興建一座水力發電廠,預計裝設一部2196KW的水輪發電機組。該水力發電廠在舊送水口放流量較小時亦可發電,以彌補烏山頭發電廠在10月因水庫放水量不穩定,發電機組時開時停,以及非灌溉期的11、12、1月水庫僅供應民生用水和工業用水,放水量低於每秒8立方公尺,發電廠無法發電,發電機組只能停機進行歲修的狀況。 民國99年(2010)4月完成發電廠細部設計,民國101年(2012)9月正式動工,施工期兩年,民國106年(2017)8月啟用。發電廠完工後,嘉南農田水利會將發電廠與周圍的烏山頭水庫風景區結合發展為觀光發電廠。 高屏發電廠(竹門) 位於高雄市美濃區,荖濃溪與濁口溪匯合處下游約 4 公里處,屬於第一代川流式水力發電廠,舊稱竹仔門電廠或竹子門電廠。 竹仔門電廠建於明治41年(1908),廠址在旗山郡美濃庄竹子門,隔年10月27日主體工程落成,12月配線、管路等工程完工,名為「竹仔門發電所」。該電廠利用竹仔門與東邊的獅子耳之間21.3公尺的落差,設置臨時攔水壩與引水道,將荖濃溪溪水經由隧道、明渠等設備送到前池,再用四條壓力鋼管送入電廠發電,發電後的尾水流入獅子頭圳(獅山大圳),灌溉美濃庄周圍近4千多甲農地。 電廠完工當年的11月20日,開始供應打狗港(高雄港)興築所需的電力,明治43年(1910)1月向臺南供電,該年4月供應打狗地區,12月時供電地區擴及安平,逐步延伸到屏東(1912)、旗山(1914)、岡山(1916)等地。 發電所除了供應電力促進臺南高屏地區的工商業發展、令高雄港市在水電供應下得以現代化外,其與「獅仔頭水利組合」配合,使旗山美濃地區的看天田與荒地變為良田,日資三五公司開設的南隆農場也吸引了不少來自新竹州的客家移民,發達相關的製糖、碾米、糕餅等產業。昭和10年(1935)美濃庄人口18000人,財力與恆春郡不相上下。 大正8年(1919)臺灣電力株式會社收購竹仔門發電所,民國52年(1963)更名竹門發電廠,民國66年(1977)與六龜的土壠發電廠合併,改稱高屏發電廠竹門分廠,行政部門設在竹門電廠,土壠電廠由竹門電廠遙控。 民國81年(1992)5月,內政部公告竹子門電廠為三級古蹟,為全臺首座產業古蹟。高雄縣政府文化局於民國91年(2002)10月30日函內政部,將竹門電廠之發電廠房含發電機組、壓力鋼管、前池、制水閘門、紀念碑等指定為古蹟本體,由第三級古蹟提報為國定古蹟,民國92年(2003)10月28日公告成為國定古蹟。民國96年(2007)8月,為增加發電量並維持古蹟完整,台電在廠房右側興建2.67MW的發電機組,民國98年(2009)12月10日與舊有機組併聯運轉。 竹仔門電廠利用所開水渠引水穿越隧道,將荖濃溪水引進沉砂池,再接至廠房背後小丘,利用其高低落差來推動發電機。廠區內以機械房為主,附近有行政及宿舍等建物,廠區曾建有神社,拆除改建為代天巡狩水德宮。 竹仔門發電廠房屬1900年代初期之加牆磚承重系統的巴洛克式建築,正立面分為兩個部分,機具空間為兩層樓挑空,連續六個拱圈,與左側入口的拱圈,形成完整的七個拱圈窗帶。右半部為三層樓的辦公空間,立面為連續的四拱圈窗帶,最旁的拱圈配合地形變化設成一門。拱圈頂部的開窗以一個圓窗作為窗帶的頂部,同時與拱圈頂部形成一同心圓。兩邊的山牆面與正立面四拱圈窗帶相同,頂部以類似門形之小頂與樣式特殊的避雷針作為收頭。屋架為兩坡鋼架造,以不同長度之L型鋼與結點板組構成桁架系統,頂部有太子樓的形式,以利廠房的散熱與通風。4條壓力鋼管,長66.65公尺,直徑1.5公尺,以45度的落差產生重力,引水入電廠內四部發電機組發電。 廠內設有德國柏林AEG公司製造之橫軸雙輪法蘭西斯式水輪發電機四部,其中四部水輪機製造廠為瑞士埃舍爾•維斯,四部發電機為德國通用電機(A.E.G)產品,每部機500KVA,裝置容量原為1600 瓩,昭和5年(1930)更改為1950 瓩,每組各發電487.5瓩,總裝置容量1950瓩。 六龜發電廠 位在高雄市六龜區荖濃溪左岸,竹門發電廠上游,是次於新店溪小粗坑發電廠、美濃竹仔門發電廠及臺中后里發電廠之後,仍在服役的高齡電廠。 最初是大正元年(1912),臺灣總督府推動「官設二層行溪埤圳工事」附屬電力工程,當時興建水力發電所的目的僅是為了提供埤圳工事的電力來源。明治44年(1911)開始興建,大正6年(1917)12月竣工,隔年(1918)1月開始正式商轉供電,為一座低落差川流式發電廠,因六龜舊名土壠灣,故命名為土壠灣發電所。昭和8年(1933)土壠灣發電所利用頭水導水路建設自來水設施,提供臺灣總督府樟腦局及見張所人員眷屬使用。 發電廠自荖濃溪上游舊潭引水,引水處建有一座攔河堰(土龍灣堰)。發電機組為德國設計製造,總裝置2880瓩,是高雄港建港時主要的電力供應來源之一。土壠灣發電所竣工不久因水輪機馬力不足,發電量僅有2600瓩,滿載出力的3分之2,後改造增加水輪機馬力,使發電機達到滿載運轉3600瓩。 戰後,由臺電公司接手繼續進行發電之業務,當時總裝置容量為3.1MW。民國52年(1963)土壠灣發電所改名為土壠發電廠。民國66年(1977)竹仔門發電廠與土壠發電廠合併為高屏發電廠,竹門發電廠改稱高屏發電廠竹門分廠,土壟發電廠改稱高屏發電廠土壠分廠。 因發電廠之發電機組已然老舊,運轉安全堪慮,民國81年(1992)將原舊機組汰除,改為兩部裝置容量各為2.25MW的法蘭西斯橫軸水輪發電機組,兩部機組分別民國83年(1994)5月1日及5月7日並聯系統,同年年底正式開始商轉發電。 高屏發電廠土壠分廠後改為高屏發電廠六龜機組,受限於荖濃溪之溪水流量多寡,冬季枯水期單機發電量2250瓩,豐水期雙機發電量4500瓩。 各發電廠的資料表列如下:
另除龜山水力發電所外,其他已撤廢停止發電的水力發電廠有: 三角埔發電所 三角埔發電所,位於臺北市士林區天母中山北路7段232巷,是臺灣第一座,也是唯一一座利用自來水發電的水力發電廠。三角埔是天母地區的舊名,發電所因位於當時的七星郡士林庄三角埔而得名。 草山水道系統將陽明山第一水源及第三水源經由天母古道的水管路送到三角埔發電所,供應自來水的同時,利用約200公尺的水位落差進行水力發電。三角埔發電所於昭和5年(1930)6月23日興建,昭和6年(1931)1月24日完工。原先發電所的電力是要輸送到觀音山水道系統所在的水源地(公館自來水博物館)作為抽取水源電力,後來考量到距離甚遠,運送過程中電力損耗過大,遂改為提供天母地區電力之用。三角埔發電所因為水源水量減少以及成本因素已不再發電,改為天母地區高地配水系統的自來水加壓站。民國92年(2003)7月20日臺北市政府將包含三角埔發電所在內的草山水道系統列為三級古蹟。 三角埔發電所在天母古道(水管路步道)入口左側,為一座鋼筋混凝土建築,面積約110平方公尺,建坪36.5坪,發電所的建築外觀曾經為了軍事用途漆上迷彩,日本離臺之後改漆白色,獨留懸掛在建築上的題額迷彩。所內設有機電室、操作室、器物室等,水輪機為日立製作所製造之橫軸佩爾頓式,發電機是日立製作所製造、發電量500瓩(0.5MW),當年可供應天母一帶所需電力。發電裝置如水輪機、配電盤、受電器、變壓器等仍完整保存,發電機移往自來水博物館。 內灣水力發電所 位在新竹縣橫山鄉內灣村。新竹隘勇線的通電鐵網,電力來源為臺北的龜山發電所,因距離過長,輸電效率不彰。明治42年(1909)臺灣總督府決議以「理蕃用臨時發電所」的方式在現今內灣橋上游100公尺處河岸興建專門為隘勇線通電鐵網供電的小型水力發電廠,是為內灣水力發電所。 明治44年(1911)發電所完工後,發生李崠山事件。8月30日,颱風來襲,內灣水力發電所遭到颱風破壞,隘勇線無法正常供電,泰雅族人利用日本人忙於修復被颱風摧毀的聯外交通及發電的機會發動攻擊,最終仍不敵日軍。發電所修復後,延長隘勇線,並在李崠山上建立砲台。 內灣水力發電所完工啟用後,常因溪水暴漲而受損,為維持隘勇線的正常運作而連年維修,直到理蕃政策收效後才拆除通電鐵網,內灣水力發電所廢棄,停止維護的內灣水力發電所因受洪災影響,建築結構已經消失。 勸化堂水力發電所 位在苗栗縣南庄鄉田尾,大正15年(1926)獅頭山勸化堂建設勸化堂發電所,昭和8年(1933)撤去,利用四灣埤圳落差發電。 南庄水力發電所 位在苗栗縣南庄鄉東村,南庄鄉公有市場附近,客家話叫「電火頭」,即為南庄發電廠舊址,大正13年(1924)竣工,民國50年(1961)撤廢,屬於南庄物產商會。從中港溪引水發電的水道仍在,當地人在水溝上鋪著石板來洗衣服,稱之為「洗衫坑」。 東埔水力發電所 位於南投縣埔里鎮麒麟里,埔里社電燈株式會社建造,大正5年(1916)竣工,昭和4年(1929)撤廢。 扇平水力發電室 位在高雄六龜的扇平生態科學園。明治42年(1909)劃定為京都帝國大學的演習林,民國45年(1956)六龜金雞納試場(民國53年改為林業試驗所六龜分所,民國91年改為林業試驗所六龜研究中心)扇平工作站委託土壠灣發電所,利用扇平溪設置小型水力發電廠,供應扇平的用電, 扇平的發電方式為在扇平溪堰堤放置水閘門蓄水,利用寬度25公分的溝渠引水至沉沙池,再轉入集水柱儲存,傍晚6點放水發電,晚上9點關閉水閥停止發電,發電時間會因扇平溪的水量隨季節不同。 民國61年(1972)扇平工作站因林班地伐木業務標售成功獲得經費,扇平林道亦拓寬完成,遂委託台電架設備線電路,供應扇平全天候的供電,發電室結束發電任務。民國98年(2009)8月8日,莫拉克颱風降雨造成扇平溪堰塞湖潰決,沖毀水力發電室。
參考資料: 林得志(2006)。西口水力發電廠設計及88水災復舊。水利會訊第19期,民國105年6月,頁111-122。 趙俊祥(2004)。產業遺產,再生發電─台灣第一座水力發電廠的過去與未來。能源報導,2004年10月。 鄧宗文(2017)。淺談臺灣水力發電百年史中消失與重生的電廠。源,2017年9月,頁14-19。 鄧宗文(2017)。高屏電廠六龜機組—土壠灣發電廠的前世今生。源,2017年11月,頁4-11。 鄧宗文(2021)。點亮六龜金雞鈉之光—扇平水力發電室。源,2021年11月,頁4-13。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