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9/10/30 18:26:42瀏覽2675|回應0|推薦0 | |
澎湖由90個大小島嶼組成,20個島嶼有人居住,除花嶼外皆為玄武岩所構成,海岸曲折,港口眾多,除馬公港為商港及測天島(小案山)的海軍軍港外,都是漁港。 澎湖海洋環繞,港口對於居民的謀生與交通至為重要,現代化港口的興建始於日治時期的馬公港,日治時,漁港數量極少,澎湖內海只有案山、雞母塢二港,漁民的舢舨、漁船或停泊於沙灘、潮間帶,或停靠拋石築成的簡易碼頭,澎湖絕大部分的漁港都是在臺灣光復後建成的。 根據民國96年(2007)公布的漁港法施行細則,將原有漁港分類,從四類改成二類,澎湖列管的漁港有67座,實際上超過此數,澎湖的村里數是96個,能蓋漁港的地方都蓋了。 在澎湖本島及相連的白沙、西嶼,處處可見口岸,馬公市漁港最密集的是市區東南方的前寮漁港、石泉漁港和菜園漁港,各相距數百公尺,南方的風櫃村有三個漁港,風櫃東漁港和風櫃西漁港外,還有風櫃北邊的一個小型避風港。 湖西鄉北寮半島和青螺半島所夾的湖西灣裡,北寮、南寮、湖西、白坑四座漁港相連,中寮半島的沙港村有三個半漁港,三個分別是沙港東、沙港西和沙港中漁港,另外半個則在沙港東漁港南邊200多公尺將軍宮前的海邊。 白沙鄉14個村只有不靠海的小赤村沒有漁港,西嶼鄉11個村至少都有一座漁港。赤馬村兩面臨海,東邊的赤馬中心漁港是主要漁港,和赤馬西漁港直線距離僅數百公尺,赤馬西漁港只有一個供漁船臨時停靠用簡易碼頭,西嶼鄉內垵村三面臨海,東南、西南和東側各有一座港口,內垵北漁港、內垵南漁港和東邊的簡易港口。 除了數量多之外,因為港口水深不足,許多漁港在退潮時船隻無法進出。散佈在海邊的防波堤,因為潮水漲退,漁船或停泊在港口水中或淤沙裡,都是澎湖現在和古厝一樣常見的風景。 安宅漁港(馬公市安宅里) 安宅雖然西側臨海,但沿岸水域很淺,不利泊船,僅有的少數漁船只能停靠在聚落西南端的沙泥質潮間帶上,民國69年(1980)在安宅西岸修建一座簡陋的小漁港,向西以235公尺的海堤延伸出海,再興建一道160公尺長的防波堤兼碼頭,圍成向南開口的港區。安宅漁港鄰近西衛漁港,以停靠小型漁船或動力舢舨為主,缺乏陸上設施,漁船必須到馬公漁港整補。 西衛漁港(馬公市西衛里) 西衛三面臨海,大多是漲潮水深約4公尺的潮間帶,只有大央嶼東方有條較深的海溝,因海溝終點在西衛聚落東岸,正對東北季風,不適船隻停靠,早年漁船停靠在西衛塔尖南側一處簡易小碼頭,進出不便,民國70年(1981)在宸威殿東側海岸修建一座小型漁港。1996年有碼頭330多公尺,突堤碼頭91公尺,86年(1997)將北防波堤向東延伸42公尺,87年(1998)北防波堤東段124公尺改建為兼用碼頭,88年(1999)興建西碼頭77公尺。 重光漁港(馬公市重光里) 周圍海域是漲潮水深約4公尺的潮間帶,小型漁船停泊在聚落東北方和西衛交界的草棕港,出海前常得先把船開到草仔尾西側預備,否則退潮無法出港,民國70年(1981)在威靈殿北邊修建一座小型漁港。港口向北,利用原有的簡易小碼頭及新建的西防波堤,形成閉鎖的穩靜海域,但港口水淺,船筏必須候潮進出。 馬公商港(馬公市復興里) 位於馬公灣北岸,清朝時即設有民用碼頭,渡頭在媽祖宮前的水仙宮口,光緒13年(1887)水仙宮口渡頭因被城牆遮蔽,移到小南門外,又在大南門增設一個官商碼頭,東甲一帶才漸有舟楫之利。日治以後,媽宮港原有的三個碼頭整修後,由西而東分別稱為第一棧橋、第二棧橋、第三棧橋,第一、第二棧橋撥歸陸、海軍專用,第三棧橋供民間船舶停靠,明治30年(1897)臺灣總督府指定媽宮港為特別貿易港,恢復和大陸的來往,和臺灣的貿易也逐漸增加,明治36年(1903)起日本人拆除媽宮的城牆在媽宮港內填土造陸擴建,進行到昭和12年(1937),馬公港已成平均水深6.5公尺,可供3千噸船隻進出,同時可停泊60艘小型輪船的商港。戰後修復被盟軍炸毀的碼頭,民國43年(1954)在碼頭東側闢設可供軍方及港勤船用的多用途碼頭,即今北7號碼頭。民國71年(1982)將第一漁港以西的馬公港全部劃為國內商港,同時進行擴建。 馬公第一漁港(馬公市啟明里) 昭和13年(1938)興建,昭和16年(1941)完工。 馬公第二漁港(馬公市重慶里) 民國48年(1959)起分三年興建,50年(1961)完工,和第一漁港是全澎湖漁船卸貨、拍賣、補給的最大基地。 馬公第三漁港(馬公市光復里) 因第一和第二漁港泊地面積合計只有6公頃,颱風期間進港避風的漁船仍擁擠不堪,為舒緩這種擁擠,積極規劃籌建第三漁港,民國70年(1981)興工,經過12年的工期,82年(1993)完工,目前是南海交通及遊樂船的中心港。 案山漁港(馬公市案山里) 位在馬公灣東南端,馬公第三漁港修造船區南堤外緣,民國76年(1987)前只有西南防坡堤兼碼頭100公尺,及由馬公第三漁港修造船區南側突堤根部向西北延伸的東北防坡堤兼碼頭約87公尺,76~85年年(1987~1996)將西南防坡堤向東北轉90度再延長60公尺,東北防波堤向西北延伸36公尺後再90度轉向西南延長22公尺,87年(1998)東北防坡堤再延長30公尺。 前寮漁港(馬公市前寮里) 民國73年(1984)建在前寮聚落南方,開口向南,由東西防波堤圍成港區,船筏必須候潮進出,86~91年(1997~2002)進行港區改善。 石泉漁港(馬公市石泉里) 毗鄰前寮漁港,本來只有簡易的西防波堤兼碼頭270公尺,由東南轉偏西南延伸入海,民國80年(1991)向西延伸西防波堤37公尺,85年(1996)於西防波堤中段興建突堤碼頭80公尺。 菜園漁港(馬公市菜園里) 位在馬公灣北側,民國71年(1982)新建防波堤兼碼頭118公尺,砌石路堤318公尺,72~73年(1983~1984)興建東、西、南防波堤兼碼頭約277.5公尺,74年(1985)新建西防波堤兼碼頭35公尺,砌石堤209公尺,可供較大型漁船避風。 烏崁漁港(馬公市烏崁里) 早年烏崁沒有碼頭設施,漁船停靠在烏崁頭北側沙岸邊,民國39年(1950)興建一座簡陋的拋石碼頭,俗稱小碼頭,54年(1965)再修建漿石砌的防波堤兼碼頭53公尺,又陸續向北擴建,才稍具漁港的規模,俗稱大碼頭,就地緣關係言,烏崁漁港可以做為鎖港和尖山漁港的輔助港,卻只是興仁、隘門、林投等地漁船的休息港,以小型船筏為主。 鐵線漁港(馬公市鐵線里) 日治時期帆船只能靠在俗稱東港尾的潮間帶卸貨,民國76年(1987)在海尾興建小型漁港,利用向西延伸入海160餘公尺的海堤作為聯外道路,後段連接42公尺的防波堤兼碼頭及突堤30公尺,遮蔽效果不佳,陸上漁業設施缺乏,運補需到馬公漁港。 鎖港漁港(馬公市鎖港里) 民國42年(1953)興建拋石式防波堤338公尺及碼頭240公尺,46年(1857)官民集資興建碼頭兼防波堤181公尺供漁船停泊,66年(1977)延建外廓防波堤275公尺、北防波堤20公尺及向港區南側延建碼頭和外突堤碼頭,有漁市場、製冰廠、冷凍庫、加油站、儲冰庫等設施。 五德漁港(馬公市五德里) 五德從清朝到日治時代的地名都叫做雞母塢,是因為聚落西北邊的雞母塢山山頂平凹,狀似母雞孵蛋而得名的。民國35年(1946)以雞有五德之說,改名為五德,是馬公市現居人囗最少的一個里。五德以前是澎南地區和馬公市區對渡的重要口岸,位於澎南地區嵵裡半島的北岸,隔著内海與石泉里、前寮里相對。在從前陸上交通不發達的時代,山水里、嵵裡里方面與馬公之間的客貨運輸,幾乎都以五德里為渡口。陸運興起後內海航運功能不再,五德有東、西兩個碼頭,都建於日治時期,早年都是玄武岩堆砌的,後來才覆上水泥。東邊的碼頭在五德國小北面的海邊,隔著内海與菜園相望,是專供交通船泊靠,上下客貨之用的碼頭。交通船從五德出發,先經過港邊的塭仔礁,再繞過測天島,就到馬公港,在車輛還不普遍的年代,走海路比陸路省時省力,所以五德鄰近的幾個村莊,如井垵、嵵裡、山水、鎖港、鐵線的村民都會來五德搭船。舊有碼頭逐漸荒廢,在年民國48(1959)交通船停航之後就廢棄,岸邊還有一間石砌的休憩所(候船室),屋頂已經倒塌,牆壁上有一塊玄武岩石碑,刻著「休憩所昭和十年乙亥腊月建築雞母塢歐天作歐清傳寄附」。歐天作和歐清傳都是五德聞人,熱心公益,後來到高雄經商有成,仍不忘回饋鄉里,捐建候船室服務鄉民。70年代在五德聚落北岸舊碼頭西側興建一座L型小漁港,以向北延伸145公尺的海堤作為聯外道路,連接西側約75公尺處的防波堤兼碼頭,民國86年(1997)在現有防波堤南側約65公尺處另建一道68公尺的南防波堤兼碼頭,構成一個比較完整的港區。五德漁港面向澎湖內灣,養殖漁業相當發達,漁獲多賣給餐廳或經龍門、鎖港轉運臺灣銷售,菜園、嵵裡的養殖魚獲有時也在五德裝卸。 泊船垵(馬公市五德里) 泊船垵位於雞母塢山西南麓,又稱為「船垵」;避風性良好,是清朝時期澎南地區和媽宮對渡的兩個小港口之一。日治時期日軍曾加以擴建,改為陸軍碼頭,當地人多稱為「陸軍橋頭」,後來也曾開放給百姓停船,據說全盛時有18艘帆船停泊。 山水漁港(馬公市山水里) 山水自古即是以漁業為主的聚落,南邊海濱有大片沙灘可供泊船,但無碼頭設施,戰後漁船檢查哨設在今觀海別墅的榕樹下,民國77年(1988)在沙灘東端的觀音山下闢建一座簡陋的漁港,港區西側有向南延伸的170公尺防波堤兼碼頭,再轉東南約80公尺,63公尺的東防波堤和30公尺的東突堤連成L型,檢查哨遷到碼頭附近,之後陸續擴建,民國92年(2003)在漁港東側增建漁具整補場,又可充當黃昏臨時魚販市場,但相關配套設施仍然缺乏,漁船必須到馬公整補。 井垵漁港(馬公市井垵里) 早期井垵沒有漁港,漁民的舢舨停靠在今嵵裡漁工新村南側沙灘,天候不佳則改停五德的泊船垵。民國70年(1981)在吳府宮西北側的港仔邊修築一道防波堤作為臨時漁港,在76年(1987)時港仔邊漁港仍只有一道向西北延伸入海115公尺後轉向西南100公尺及東南30公尺的防波堤,船筏須候潮進出,80年(1991)後陸續增建海堤、護岸,90年(2001)興建130公尺的西防波堤,和原來的北防波堤形成43公尺的出入口,沒有陸上漁業設施,漁船要到馬公港補給。 嵵裡漁港(馬公市嵵裡里) 早期沒有碼頭設施,居民的舢舨都停泊在聚落南側沙灘,俗稱前港,民國46年(1957)在聚落北側紗帽山下修建一座小漁港,居民稱為後港, 51年(1962)借用馬公港口指揮部的導航電桿,在前港裝設2盞港口標示燈,方便漁船夜間進出。民國56年(1967)後繼續修建後港,因漁港面向東北,受季節風影響,以停泊近海漁船為主,因缺乏陸上漁業設施,冷凍及加冰由馬公、鎖港支援,漁獲多經由馬公漁港運銷。 風櫃東漁港(馬公市風櫃里) 臨馬公灣出口,民國41年(1952)修建砌石堤而成,自69年(1980)縣政府利用離島計畫經費興建,至74年(1985)完成,前後費時5年,共計投資經費約1978 萬元,完成碼頭413公尺,防波堤332公尺及泊地 1.7 公頃。民國77~85年(1988~1996)九年間共進行五期工程,完成碼頭95公尺,防波堤100 公尺。本港係以繫泊近、沿海20 噸以下之漁船為主,現有漁船百餘艘,因距馬公港較近,漁船加均在馬公漁港油、補給及銷售。本港係供颱風時期漁船避風休息之用,但因面向東北,受東北季風影響頗大,東北風浪直進,影響港內之穩靜。平時有外港漁船停靠,但為數甚少;港區內原有一造船廠,現已廢棄;本港缺乏陸上漁業設施,漁船運補均至馬公進行。 風櫃西漁港(馬公市風櫃里) 早期未興建漁港時,稱為「港仔喉」,建港後即稱為西港。民國53年(1964)西港修建塊石混凝土防波堤兼碼頭130公尺,後續經建設改善至今。現有泊地約0.8公頃,碼頭300餘公尺,突堤碼頭80公尺。本港缺乏陸上漁業設施,漁船補給多至馬公港為之。 虎井漁港(馬公市虎井里) 日治初期曾在東鼻仔尾、井仔腳、十二客官廟、海者下修築5個拋石砌的簡易小碼頭,分別稱為東港仔、西港仔、中港仔、東勢港仔、西勢港仔,後二者位在海者下,昭和12年(1937)日本人為修築虎井東山到西山的軍路,建造一條長約200公尺的防坡堤兼碼頭,即今虎井漁港東碼頭前身,民國56年(1967)延長防波堤,58年(1969)完工,83年(1994)增建西南側碼頭93公尺。 桶盤漁港(馬公市桶盤里) 桶盤嶼日治時只有下寮東側的覓仔內有一道拋石砌小碼頭,因颱風大浪損毀,民國39年(1950)居民出錢出力在垵口西側修建一條水泥碼頭,東勢居民亦爭取在垵口東端興建碼頭,43年(1954)東碼頭完工,翌年(1955)西碼頭完工,71年(1982)擴建,民國87(1998)、88(1999)、91年(2002)陸續增建改善。 林投船澳 尖山漁港(湖西鄉尖山村) 位於澎湖本島湖西鄉南側海岸,龍門漁港鄰近之西北方,港口航道為沙質,東南波向時易淤淺,需定期浚渫。至民國85年(1996)為止,修建工程已至四期,共有泊地約2.1公頃、碼頭約550公尺。本港平時有龍門漁船前來靠泊,而颱風期間漁船須至馬公避風;主要漁撈方式為單拖、焚寄網、流刺網、一支釣等,漁產除當地消費外,多經龍門漁港運銷。 龍門漁港(湖西鄉龍門村) 位於湖西鄉龍門村,為一天然內灣,東南有高地阻擋,港口面向西,東北有岩礁突出伸入海中,可防止東北季風侵害,港口以外係淺灘沙質地,航道在颱風時易淤淺,民國45年(1956)由澎湖縣政府修建簡單砌石堤120公尺,46年(1957)再由漁業局補助經費延建180公尺,第三期擴建及災害修復加強194.7公尺,59年(1970)由高雄港務局撥款興建交通碼頭 260公尺,69年(1980)於離島計畫中擴建碼頭155公尺。 民國70年(1981)由漁業局辦理泊地及航道浚挖工程,並延建港口消波堤50公尺。74年(1985)交通處補助縣政府在港內興建交通船碼頭170公尺。75年(1986)再擴建東側泊地2.6公頃,新建碼頭282公尺及填築新生地 2.7公頃,至此粗具港口規模,惟陸上漁業設施尚付闕如,另港口受西南波浪影響漁船進出,南防波堤遇颱風時,有越波情形,影響漁船停泊安全;77年(1988)起至81年(1992)共修建突堤約81公尺、碼頭60公尺。82年(1993)進行港區改善工程,修建碼頭169公尺,突堤碼頭15公尺並於防波堤外側加拋消波塊及浚挖泊地。本港為湖西鄉中心漁港,亦係近海漁業中心,並預定與布袋港通航。平時有菓葉、鳥嶼、尖山、赤崁漁船靠泊,主要漁撈方式有單拖、流刺網、焚寄網、延繩釣等。漁獲除當地消費外,多以貨輪運銷台灣。 菓葉漁港(湖西鄉菓葉村) 位於龍門漁港之北,湖西鄉之東側海岸,為砂石地質,泊地淺,但避風效果良好。昭和19年(1944)修建,後經多次風災破壞,自民國72年(1983)起,縣政府利用離島計畫經費逐年改善,現有泊地1.7公頃,碼頭400餘公尺。本港泊地水淺,漁船進出須候潮。本港時有外地漁船前來靠泊,主要漁撈方式有延繩釣、流刺網等;漁獲除當地消費外,以魚販收購為主。 南北寮漁港(湖西鄉北寮村) 南寮二字史料上始見於明末清初的「靖海紀事」,稱「龜壁港」。其名稱由來是「龜壁港澳;在湖東澳東北,相距三里許。不時有龜進港產卵。故名。」「龜壁山:龜壁。海物名,山下最多,山因以為名。」因昔時山下烏龜多而稱「龜壁山」,南寮村、北寮村民依山而居,故始稱「龜壁港」,後因龜、奎、圭音類。壁、璧音同義通,由這五字交錯組合成各種寫法,以雅稱「奎璧澳」最常見。「澎湖紀略」記載,南方聚落仍稱奎璧港(社)。北方聚落則獨立獨為北寮(社)。不久之後,奎璧港(社)改稱南寮(社),南寮、北寮對稱之名形成並沿用至今。至於地名的由來,為明末清初大陸移民來這裡定居建寮,後來有一部份人遷往北方的奎壁山下定居,彼此就以南寮和北寮來區分。南、北寮居民原本合稱為一聚落,清中期開始,可能因人口漸多,也可能因謀生手段有別,務農的集中居於南方的旱地,業漁的則集居於北方海濱,開始區分為兩個聚落。日治時期稱為南寮澳,隸屬澎湖廳湖西出張所,之後行政區域屢有變動。戰後與北寮村合併,稱為南寮村,民國54年(1965)劃分北寮村、南寮村迄今。 湖西漁港(湖西鄉湖西村) 已廢止。 白坑漁港(湖西鄉白坑村) 位於湖西鄉北側海岸,舊有湖西漁港北端,因原有湖西漁港內海水域過於寬廣,不適停泊避風,故予廢止,計畫開發為淺海養殖區,而於東堤處修建南北寮漁港,西堤北側修建本港,供漁船停泊避風之用。湖西漁港原有航道側之砌石堤簡陋,民國73年(1984)興建防波堤244公尺,碼頭50公尺及進行航道挖方等工程。因泊地航道水淺及碼頭不足,「第二期台灣地區漁港建設方案」整建防波堤400公尺及浚挖航道,有效提高漁船進出使用之安全性。本港陸上漁業設施缺乏,僅港址北側有漁具整備場設置,漁船均至龍門或馬公補給,平時偶有尖山、龍門及西嶼鄉之漁船來停泊;主要漁撈方式有流刺網、延繩釣、焚寄網、一支釣等;附近有水產養殖,以石斑等高經濟價值魚種為主,漁產以空運輸臺灣或經由龍門、馬公運銷。 青螺漁港(湖西鄉青螺村) 位處澎湖島北側,湖西鄉最北端,西鄰沙港漁港,底質為砂礫石,船筏需候潮出入。本港配置為西北伸入海域110公尺之防波堤兼碼頭,再轉西延建51公尺之外廓防波堤兼碼頭所成之簡易漁港,港址東南側現有水利局所建之青螺海堤,現有泊地約3000平方公尺,碼頭105公尺。本港缺乏陸上漁業設施,漁船補需至馬公港給,平時或有鳥嶼漁船數艘在本港停泊,主要漁撈方式有延繩釣、一支釣等,附近有水產養殖,以石斑等高經濟價值魚種為主,漁產除當地消費外,皆經馬公運銷。 紅羅漁港(湖西鄉紅羅村) 位於澎湖島北側沙港漁港與青螺漁港之間,民國78年(1989)縣府為顧及地方漁業需求,撥款修建防波堤兼碼頭約94公尺;82年(1993)再延建56 公尺,並浚挖泊地約3500平方公尺,本港受地形屏障僅北側受外海波浪影響,故本港雖僅具單堤遮蔽,靜穩度尚可;漁獲除當地消費外皆經馬公運銷。 西溪漁港(湖西鄉紅羅村) 位於澎湖島北側,沙港漁港與紅羅漁港之間,民國81年(1992)縣府顧及地方漁業需求,撥款修建北防波堤兼碼頭約77公尺;次年(1993)再修建南防波堤兼碼頭126公尺、碼頭30公尺;84年(1995)再延建北防波堤64公尺;現有淺灘泊區約9600平方公尺,碼頭226公尺。本港受地形屏障僅北側受外海波浪影響,故靜穩度尚可;漁獲除當地消費外皆經馬公運銷。 成功漁港(湖西鄉東石村) 位於澎湖島北側,沙港漁港與西溪漁港之間,民國81年(1992)縣府為顧及地方漁業需求,撥款修建防波堤兼碼頭90公尺,並浚挖泊地;85年(1996)再延建防波堤兼碼頭30公尺,本港地形北側受外海波浪影響,故泊地闢於南側;漁獲除當地消費外皆經馬公運銷。 沙港東漁港(湖西鄉沙港村) 又稱土地公前漁港,位於湖西鄉沙港村東邊海岸,面向東方,民國47年(1958)由縣政府補助材料及技術工資,由當地居民以義務勞動方式建造砌石堤135公尺及碼頭135公尺,73年(1984)再由離島計畫新建防波堤兼碼頭130 公尺,拋石堤 266 公尺。因泊地水淺漁船進出需候潮,為改善漁船進出及停泊不便,80年(1991)運用維護費增建突堤頭23公尺,84(1995)、85年(1996)改建原東碼頭158公尺及增建突堤碼頭58公尺及浚渫泊地,對於漁船停泊及港區穩靜,皆有改善。本港於旅遊旺季時適合作為沙港地區遊樂碼頭專用港,且因遮蔽良好,為鄰近漁港漁船之避風港,間或有員貝、鳥嶼、嵵裡等地漁船來靠泊,數量約一、二十艘;本港缺乏陸上漁業設施,漁船補給需至馬公港。主要漁撈方式有流刺網、一支釣等。港址北側及內泊地水域均有水產養殖,以石斑等高經濟魚種為主;漁產除當地消費外,皆經馬公運銷。 沙港中漁港(湖西鄉沙港村) 位處澎湖島北端,原係由縣政府提供材料,動用民工修建之簡易砌石堤,屢遭風浪破壞,維護不易。第一期漁港建設方案中對本港進行改善工程,成效頗佳。本港現有泊地約1.7公頃,碼頭450公尺,本港缺乏陸上漁業設施,僅港址東、西側各設有曳船道一處,漁船補給需至馬公港。平時有數艘附近漁船筏來港靠泊,颱風時亦有員貝、鳥嶼船隻前來避風;主要漁撈方式有流刺網等,附近有水產養殖,以石斑、嘉臘等高經濟價值魚種為主。 沙港西漁港(湖西鄉沙港村) 又稱下社漁港,位於湖西鄉沙港西村,與沙港東漁港相對,位於同一水域,出口亦同,修建年代久遠,原為砌石結構,防波堤曾坍塌多次,雖經修復,仍欠堅固,且航道位於淺灘區,易淤淺,需定期疏浚。本港現有泊地約9400平方公尺,碼頭300餘公尺,突堤碼頭78公尺。本港缺乏陸上漁業設施,漁船補給需至馬公港。主要漁撈方式有流刺網、一支釣等,漁獲除當地消費外,均經馬公運銷。沙港西漁港因附近水域之水溫、潮流、地形等特殊因素,海豚常群聚集近海水域或擁入灣澳灘岸,使沙港因觀賞海豚而聞名。港址南側建有海豚養殖池,吸引遊客,因而有沙港海洋世界之規劃。 中西漁港(湖西鄉中西村) 位處澎湖島北端,西南鄰中正橋。本港之配置為西北伸入海域85公尺之防波堤兼碼頭,再向西延建38公尺,配合西南側突堤碼頭所成之簡易漁港,現有泊地約4500平方公尺,碼頭165公尺,路堤43公尺。由於泊地航道低潮時水深不足,船筏需候潮進出。本港缺乏陸上漁業設施,漁船需至馬公港補給。本港位於中正橋旁,中正橋護岸反射之西南向波浪,影響本港水域穩靜,主要漁撈方式為一支釣等,附近有水產養殖,以石斑等高經濟價值漁種為主。 潭邊漁港(湖西鄉潭邊村) 中屯漁港(白沙鄉中屯村) 未列級漁港。 城前漁港(白沙鄉城前村) 講美漁港(白沙鄉講美村) 本村於前清及日據時代謂之港尾,因本村港口乃從鎮海沿岸向南延伸至講美北岸,已是白沙本島尾端,因而名之;光復後村民認為港尾之地名粗俗不雅,更名為講美。漁港位於講美村東邊海灘,因漁業電台之設立,徵收大部份農地,附近農民轉業為漁,故設立漁港。民國70年(1981)起縣政府利用離島計畫經費興建防波堤兼碼頭186公尺,72年(1983)又興建防波堤兼碼頭96公尺。目前有防波堤400餘公尺,碼頭約120公尺,惟泊地為砂質,出海航道長約1.5公里, 不適建為深水港,船筏需候潮出入。本港缺乏陸上漁業設施,漁船補給需至赤崁,間或有員貝、鳥嶼船隻前來靠泊;主要漁撈方式為一支釣等,港址東側海域淺灘區,為縣府紫菜養殖示範區,養殖戶可利用退潮時顯露之沙灘往來其間,故不同意浚挖航道,低潮時漁船無法出入。 鎮海漁港(白沙鄉鎮海村) 位於白沙鄉白沙島東南淺灘區之內灣中,民國60年(1971)開始建港,由縣府補助水泥,地方自籌經費修建一簡易砌石堤而成,惟缺少遮蔽設施,靜穩度差,78年(1989)縣府撥款修建防波堤兼碼頭74公尺,始稍具避風效果,惟西北風向時則缺少遮蔽,船筏無法停靠,颱風期間船筏需吊停於沙灘,影響漁港使用功能,現有泊地約1560平方公尺,碼頭70餘公尺;本港缺少陸上漁業設施,漁船運補需至赤崁。本港主要漁撈方式為一支釣,港址南側為澎湖紫菜養殖示範區,退潮時養殖戶可利用沙灘往來工作。 港子漁港(白沙鄉港子村) 位處白沙島東南淺灘區之內灣中,岐頭漁港與鎮海漁港之間,東方為員貝嶼,目前配置僅有東向伸入海域167公尺之防波堤兼碼頭,設施簡陋,港址東側有舊東防波堤,惟已損壞,西側有水利局所修建之海堤,北鄰水產試驗所澎湖分所。現有航道水深不足,船筏需候潮出入,陸上漁業設施缺乏,漁船補給需至赤崁漁港,漁獲除本港消費外,多經赤崁漁港運銷。 岐頭漁港(白沙鄉岐頭村) 位於白沙鄉岐頭村,民國46年(1957)由縣政府補助水泥,動用民工修建突堤一座。當地及附近海上作業漁船,在夏季颱風季節,可在突堤北側避風,冬季東北季風時,可在突堤之南側避風。惟因長度及水深影響,低潮時停靠不便,故於其西北側新闢泊地約1.3公頃,碼頭400餘公尺。本港缺乏陸上漁業設施,漁船補需至赤崁給。主要漁撈方式有一支釣、延繩釣等,漁產除當地消費外,餘皆經赤崁運銷。 赤崁漁港(白沙鄉赤崁村) 位於白沙鄉北方海岸,港口朝東,海域多屬珊瑚礁,港口航道位處淺灘區,航道長且淺,需定期浚渫,維護不易。因本港為鳥嶼、員貝、吉貝三離島對本島出入之中心港口,在漁業及離島交通上均佔重要地位。民國40年(1951)由縣府補助修建砌石防波堤227公尺,碼頭278公尺,護岸125公尺,圍築內港水域約3公頃。57年(1968)由高雄港務局補助,修建交通碼頭一座。本港雖有廣闊水域,惟多未浚挖,漁船需候潮始能進出,民國71~74年(1982~1985)及76年(1987)辦理港口改善及延建北防波堤兼碼頭45公尺,增建碼頭101公尺,浚挖泊地及航道並修建曳船道等工程,85年(1996)進行突堤碼頭增建等工程。 赤崁漁港為白沙鄉之中心漁港,除供漁船使用外,亦提供北海遊憩船舶停泊,並有澎湖本島與北海離島之交通碼頭,船筏經常至本港靠泊避風或整補,由於聯外航道甚長且位於淺灘區,需定期浚渫。主要漁撈方式有延繩釣、焚寄網、流刺網及一支釣等;陸上漁業設施有魚市場、加油、製冰、冷凍、修造船廠、漁具整備場等。 後寮漁港(白沙鄉後寮村) 天堂路舊名東坪碼仔,百餘年前建造東坪碼仔除了停泊漁船之外,北方外海的姑婆嶼等島嶼,向南沖煞到後寮,先民乃依保生大帝降旨指示興建東坪碼仔,又以臨近的煙墩山崖錐部位近海岸線地形形似一把弓,而東坪碼仔造型則像一支箭,兩相搭配來破煞。後寮村另有西(港)碼與舢舨碼頭。後寮人所謂西(港)碼,就是現在的後寮漁港碼頭,後來為了泊船方便,再依海床地形增設東坪碼仔,就是天堂路現址。又在東西兩個碼頭之間再另設成L型舢舨碼頭後,東坪碼仔乃改稱舊碼。今日,舢舨碼頭尚留有「護我漁船」的碑記。然其建造年代不詳,可能完成於1960年代左右。民國66年(1977)白沙鄉志記載:「後寮漁港有東港、西港兩處專供漁船停泊之用。民國四十三年由澎湖縣政府及當地民眾合作興建東港,因僅有防坡堤一條,停泊漁船只有五、六隻,出入航道又在淺坪遼濶之範圍內,不但漁船出入不方便,對漁業之發展性亦極有限。西港有南北防坡堤各一條,於民國五十年興建完成,由澎湖縣政府補助工程費二十萬元,天主教會捐獻物資,用以工代賑方式,抵充採石等工資。西港出入較東港方便,故後寮村大部份船隻,均集中於此。」後寮的西港,為天主教靈醫會在澎湖興建的第一座碼頭,爾後又陸續興建赤崁、大倉、合界等漁港。這些漁港皆是以工代賑配合美援物資的方式辦理。陳仁勇在其「聖嘉民與媽祖的巧遇」暨「白沙鄉宣教二十五年紀念1955-1980」文中提及大倉與後寮的例子:「白沙地區早期許多村莊沒有港口,漁船就放在海灘或岸邊,在颱風或季風季節來臨時,船家要一直擔心漁船漂到大海裡,失去了賴以為生的工具。靈醫會成功地推行以工代賑,依照每個參與居民工作的時間分配一定量的油,米或麵,動員整個村莊的居民組織成團隊,大家分工合作,搬運石頭,修建海堤和港口,以保護船隻不受風暴影響。在呂道南神父和羅德信神父的號召下,後寮是第一個完成漁港建造的村莊。漁民憑著令人欽佩的堅韌毅力,採集了大約4500立方米的石頭,搬運到建築碼頭的工地上,經過四個月的艱苦努力,長320米,底部寬12米,高6米,表面寬2米的水泥海堤漁港終於完工。開幕典禮於1962年10月8日舉行,有800人參加。」 通樑漁港(白沙鄉通樑村) 位於澎湖縣白沙鄉通樑村,白沙鄉之西端,澎湖跨海大橋東側,與西嶼鄉之小門漁港隔海相望。現在的通樑漁港有東、西兩道堤防,在日治時期只有一小段東堤,供漁船停泊及阻擋東南方的海浪。民國48年(1959)由縣府自籌經費,僱請當地村民,新建東、西兩堤,同時增高原有的堤岸。當時重機械缺乏,施工借重人力,先用混凝土灌製堤基,做成水泥框架,再以人力搬石塊填充疊砌,這種施工法的缺點是對風浪的抗力較差,常常需要整修。56年(1967)跨海大橋興工期間,以通樑漁港做為工程船的停靠港,為了應付大型船隻的出入需求,疏濬港内泊地,並擴建防波堤280公尺。70年(1981),縣政府籌款40萬元、白沙鄉公所出資57萬元,加上村民樂捐款項,集資153萬元,興建東、西碼頭,成為現在的漁港規模。通樑漁港開囗朝南,較不受東北季風影響,但是附近多沙質淺灘,航道難以維持,72年(1983)縣府曾浚深航道650公尺,74年(1985)再改建碼頭93公尺,現有泊地約1.1公頃。漁港内有一個魚類集貨場,民國59年(1970)左右,通樑有近70艘漁船在捕尖仔(尖仔小管),一艘船每次進港都有上干台斤的漁獲,就在碼頭直接交易,通樑人稱這個集貨場為「小管場」。民國75年(1986)韋恩颱風重創澎湖之後,許多漁船被吹毀,海裡也見不到尖仔的蹤影,通樑漁業才慢慢的沒落。 瓦硐漁港(白沙鄉瓦硐村) 民國41年(1952)由縣政府補助水泥及工資,當地居民提供人力,修建砌石堤238公尺,以供小型漁船停泊避風之用,後陸續建設至85年(1996),現有泊地約1.2公頃, 碼頭256公尺,突堤碼頭69公尺。本港漁船均為小型船筏,低潮時水深不足,船筏仍需候潮進出。由於缺乏陸上漁業設施,漁船補給需至赤崁。每年2~5月漁汛期,有赤崁漁船利用本港整補,漁船數達數十艘。本港主要漁撈方式有一支釣及焚寄網等;附近有水產養殖活動,但數量不多;漁獲物部份由魚販收購,部份經赤崁運銷。 吉貝漁港(白沙鄉吉貝村) 位於白沙鄉北方最大離島吉貝嶼之南端;屬於第二類漁港。早年為待潮港,船隻出入完全受到潮汐的控制,最初於民國52~54年(1963~1965)間由漁業局補助興建防波堤兼碼頭410公尺,57年(1968)復加強部份設施,直到70年(1981)深水漁港完成之後,漁船才能隨時進出,目前計有碼頭634公尺,可使用泊地約2.4公頃。吉貝漁港陸上漁業設施不足,漁船補給多至馬公漁港、赤崁漁港。現行經本港與其它離島區間航線之遊樂船極多,平時常有白沙鄉船筏靠泊避風或整補,惟數量不多,然旅遊旺季時遊樂船、交通船群集,碼頭船席則顯不足。 鳥嶼漁港(白沙鄉鳥嶼村) 位於白沙鄉鳥嶼村,鳥嶼島之南側,民國42年(1953)至44年(1955)由漁業局補助完成防波堤233公尺,碼頭295 公尺,施工時係由漁民義務勞動採石,縣府補助水泥修建而成。本港出海航道約800餘公尺,維持不易。因有部份泊地尚未浚挖影響漁船靠泊使用。現有泊地約4.5公頃,碼頭950餘公尺,突堤碼頭197公尺。有漁具整備場、魚市場、修造船廠等陸上漁業設施及交通船突堤碼頭等,颱風期間有附近作業漁船靠泊避風;主要漁撈方式為單拖與流刺網,漁產除自行消費外,多經由赤崁加工製造銷售。 員貝漁港(白沙鄉員貝村) 位於白沙鄉員貝村,員貝嶼上之小型港灣,民國45年(1956)由縣政府提供材料及工資,漁民提供人力建造,可供小型漁船停靠。73年(1984)起,縣政府利用離島計畫經費新建防波堤226公尺,碼頭24公尺,經費363萬元。74年(1985)再利用交通碼頭經費,辦理交通碼頭130公尺,加強防波堤159公尺,新建防波堤34公尺,並浚挖泊地,現有泊地約2.5公頃,碼頭約530餘公尺,突堤碼頭161公尺。本港陸上漁業設施不足,漁船補給多至赤崁漁港;漁獲物除當地消費外亦多至赤崁運銷。主要漁撈方式有流刺網、一支釣等,漁獲除當地消費外,皆經赤崁漁港運銷,大退潮時本港與沙港之間沙灘顯露,可步行其上。 大倉漁港(白沙鄉大倉村) 位於白沙鄉大倉村,大倉島之西側,民國54年(1965)由天主教會補助糧食,縣府補助材料及技術工資,由鄉公所發動民眾修建,於57年(1968)完成,可供附近作業漁船臨時避風補給之用。民國70~74年(1981~1985)由縣政府動用離島計畫經費分三期興建防波堤367公尺,岸壁20公尺。目前計有泊地約1.6公頃,碼頭532公尺,防波堤428公尺。本港因位於澎湖灣內之大倉島西側,為馬公、白沙、西嶼三島之中點,港口向東南,東北季風影響較小,大倉島對外交通及漁船停泊均利用本港, 出海航道約需500公尺始可達不受潮汐影響深度。漁撈方式以焚寄網為主,其餘尚有流刺網、單拖、一支釣等,港區附近有水產養殖活動,以石斑等高經濟價值魚種為主。漁產除當地消費外,多經馬公運銷。 橫礁漁港(西嶼鄉橫礁村) 現有泊地約1.8公頃,因地理位置關係,本港較不受東北季風的影響。本港航道受漂沙影響需定期疏濬,漁船補給需經馬公漁港。 合界漁港(西嶼鄉合界村) 合界漁港的碼頭是由縣政府補助工料費及技術工資,天主教會補助物料,鄉公所號召村民義務勞動,出錢出力,於民國55年(1966)完成。曾遭颱風襲毀,71年(1982)縣政府再度補助經費,村民也樂捐響應,集資修建,延長防波堤93公尺。合界漁港位於跨海大橋南側,避風效果良好,但是淺灘區很廣,航道不易維持。現有泊地約1.4公頃,東防波堤200公尺,西防波堤262公尺。受東北季風影響較大,泊地東南及西南側均有淤積現像,颱風期有外垵之船隻來靠泊,但數量不多,合界漁港還保留部分乾石砌碼頭。 小門漁港(西嶼鄉小門村) 位於西嶼鄉小門村,以橋與西嶼相連,民國48年(1959)修建護岸90公尺,49年(1960)又以縣政府提供水泥及材料費,建造碼頭120公尺,後遭颱風破壞。58年(1969)省府專案補助修建南北防波堤及橋面工程,本港現有泊地約7000平方公尺,碼頭237公尺,突堤碼頭80公尺。由於潮流湍急,尚無安靜之泊地,漁船只能臨時靠泊。本港缺乏陸上漁業設施,漁船運補多至赤崁或馬公,加油則可經由陸路油罐車送補。平時偶有合界、大池、內垵、外垵船隻靠泊,但數量不多。主要漁撈方式夏季以延繩釣為主,冬季以流刺網為主,漁產經馬公運銷或由魚販收購。 大池漁港(西嶼鄉大池村) 大池村早年的漁港碼頭原本位於大池村治安宮正前方海灣,1950年代在此興築漁港、1960年代擴建、1990年代填平為海埔新生地,名為義士碼頭。義士之名,乃紀念大池村民王瀛昌從韓戰戰場歷劫歸來的事蹟。出身大池村的王瀛昌,早年受中華民國政府徵調,編入國軍,投入當時岌岌可危的國共戰場,不幸被俘,被編入解放軍中繼續服役。民國39年(1950)韓戰爆發,當時的中國抗美援朝,出兵介入,以中國人民志願軍名義投入解放軍部隊到朝鮮參戰,王瀛昌所隸屬的解放軍軍團也在其中。王瀛昌在作戰中僥倖生還,卻遭到聯合國軍所俘虜。韓戰結束後遣返戰俘,中國人民志願軍遭遣返的戰俘裡有14253人來到臺灣,輾轉流落朝鮮戰場的王瀛昌,終於藉由遣返平安返回故里,安排在西嶼鄉公所就業。適逢大池村正興建漁港碼頭,為紀念此事,將其命名為「義士碼頭」,並豎立碑記。碼頭之名雖定,完工卻遲,直到民國46年(1957)才竣工,距離韓戰結束已有4年之久。1950年到1970年代臺灣漁業科技進步、漁業迅速成長,竣工未久的義士碼頭很快不敷使用,必須擴建,實際執行由基督教會補助麵粉,採以工代賑方式,在義士碼頭東方修建第二碼頭,至此終於圍成簡易小型漁港,可供漁船靠泊避風。1980年代,持續成長的漁村人口與快速擴張的近海漁業,讓原已侷促的義士碼頭再度飽和。民國72年(1983)在省政府加強改善偏遠地區居民生活修建漁港計畫支持下,大池村展開了毀池築港工程,首先挖通義士碼頭西側臨海池塘「大池」的土堤,引入海水,再興建防波堤、丟擲消波塊,將其改建為新漁港。大池漁港擴建工程分為八期,在民國80年(1991)完成。此後,義士碼頭內的漁船,紛紛改泊新漁港,而大池村內自清代「澎湖志略」(1750)以來列入志書記載已有數百年之久的池塘,自此再也不存。民國86年(1997)長期淤淺、乏人使用的義士碼頭,由相關單位填平為海埔新生地。91年(2002)該地開闢為社區活動公園,草木扶疏。 池西漁港(西嶼鄉池西村) 池西漁港的防波堤,所用的石砌工法非常傳統,港內共有三道堤岸,中間的一道,本來只用玄武岩堆砌,後來才在堤上覆蓋水泥,這道石堤的歷史應該有百年之久。西防波堤是民國36年(1947)由村裡的天主教教士發動村民一起完成的,如果去幫忙搬石頭,一天可以領3斤麵粉和麥片,在村民同心協力下,一年多就蓋好了。原來港外有一個石滬,為了蓋防波堤,拆了石滬,石頭搬來疊堤岸,後來石頭不夠,還要到陸上搬。東防波堤是1967年由縣政府補助,西嶼鄉公所用以工代賑的方式,僱請村民修建而成。池西漁港在日治時期曾經帆影幢幢,非常熱鬧,帶動週邊的人氣,現在聖帝廟右側的巷道,當時就是往聖帝廟或碼頭的土石路,村民往來,絡繹不絕,習稱為「竹子街」。 赤馬西漁港(西嶼鄉赤馬村) 未列級漁港。 赤馬東漁港(西嶼鄉赤馬村) 民國56年(1967)澎湖縣政府補助工程材料,天主教會補助物質,發動居民以義務勞動方式,修築砌石碼頭64公尺。因位於馬公本島及西嶼間內海水面,北面有高地阻擋東北季風,僅東南向稍受颱風之影響,地形隱蔽,颱風時西嶼鄉漁船大部分駛往本港避風,由於原有拋石防波堤兼碼頭設施簡陋,乃於第一期漁港建設方案中改善及擴建,計完成拋石擋土堤380公尺,拋石防波堤125公尺,北碼頭225公尺,擋土堤414公尺,開闢泊地面積4.3公頃,至此規模粗具。來往停泊漁船多達200艘,經澎湖縣政府規劃為西嶼鄉之中心漁港,惟因部分泊地尚未浚深,且拋石防波堤尚需加強以遮蔽東南向波浪,以保障颱風時漁船停泊安全,「第二期台灣地區漁港建設方案」中撥款完成碼頭約790公尺、泊地約1.66公頃,可加強保障颱風時漁船停泊安全,並便利西嶼鄉漁船補給作業。本港雖為西嶼鄉之中心漁港,目前冷凍、加冰、加油等陸上漁業設施仍有不足,需經馬公運補。 內垵北漁港(西嶼鄉內垵村) 位於漁翁島赤馬灣南端,形勢優良,屬於西嶼鄉內垵村。民國45年(1956)開始興建,47年(1958)完成,因泊地水淺,碼頭設施不足,故當地漁民自籌經費於69年(1980)間浚渫泊地並設置碼頭岸壁,但仍無法符合漁業發展需要,故於73年(1984)籌資擴建,歷時二年餘始完成,擴建完成後計有碼頭約670餘公尺,水深2.5公尺之泊地約1.4 公頃。本港面朝東北,受颱風影響小,受東北季風影響則大,但位處灣內淺灘岩礁,地形隱蔽,是良好的避風休息港。當地現有船隻近百艘,以擴建後之設施,尚敷所需。本港缺乏陸上漁業設施,需經赤崁運補,加油部份則可經由油罐車直接補給。颱風期間有外垵、赤馬、內垵南船隻來靠泊,約數十艘艘。主要漁撈方式有流刺網、焚寄網等。附近有箱網養殖,漁產需經馬公運銷。 內垵南漁港(西嶼鄉內垵村) 位於西嶼鄉南端,面朝西南,東北季風影響較小,但因四周無地形屏障,無法阻擋颱風波浪,民國58年(1969)由澎湖縣政府籌措經費,並由漁業局補助, 修建防波堤兼碼頭150公尺,又於1977年申請離島計畫經費,延長突堤碼頭60公尺。本港海岸為砂灘地形,受漂砂影響,又因宥於天然地形,只考慮以延長突堤之方式興建,以解決當地漁船靠岸需要。漁船使用頻繁,間或有臺南籍漁船靠泊,缺乏陸上漁業設施,漁船補給需經馬公港。主要漁撈方式有焚寄網、流刺網、定置網等;漁產除本地消費外,多經馬公運銷。 外垵漁港(西嶼鄉外垵村) 外垵漁港位於漁翁島南端之外垵村,民國45年(1956)始建防波堤兼碼頭60公尺,48年(1959)延建36公尺,07年(1981)展開第二階段之擴建。後仍陸續在各項專案經費的挹注下持續擴建,至94年(2005)漁港建設規模已達碼頭914公尺、泊地4.14公頃。95年(2006)開始小船舶區之新建,101年(2012)全部完成。外垵村三面背山,幾無耕地,是澎湖除市區以外人口最多的村里,最主要的原因在於該村漁業的發展。外垵漁港接近海峽洄游漁場,漁業活動能力極強;面向朝南,因外無地形遮蔽,受颱風波浪影響大,颱風期間本港漁船須至赤馬漁港避風。漁獲除當地消費外,亦經馬公運銷,漁船補給亦多至馬公港。 大果葉漁港(西嶼鄉池東村) 大菓葉漁港日治時期砌有石堤150公尺,因水深不足,大船難以停靠。民國38年(1949)高雄港務局修建重力式碼頭30公尺,做為離島船隻靠泊之用。港内的曳船道是1960年代反共救國軍駐紮小池角時,為方便維修船隻所造的,救國軍移防後,村民使用過一陣子,後來漁船漸漸減少,不再有人使用,碼頭旁邊的修船廠也不再運作。民國60年(1971)跨海大橋通車前,大果葉漁港是西嶼、馬公往來的要港,最早用人力划槳(搖櫓)的小船,單程需要二、三個鐘頭,後來有了帆船,航行時間縮短一些。昭和3年(1928)開始有艘「通行丸」機動船每天往返西嶼、馬公兩個班次。光復後,陸續有「共同號」、「千歲號」、「西基號」及軍差船「樂洋號」等加入運送行列,最後的「光武號」為這段離島交通船運輸史劃下句點。跨海大橋通車後,漁翁島和馬公本島之間有車輛可以直接往來,大果葉漁港完成了歷史任務而風華漸褪。在船運的時代,碼頭週邊的人潮帶動了大菓葉的繁榮,岸上曾經出現過多家商號。 二崁漁港(西嶼鄉二崁村) 竹灣漁港(西嶼鄉竹灣村) 現有泊地約1.6公頃,因位居澎湖內灣水域,受東北季風影響不大,地形遮蔽效果佳,已成為良好之避風港。竹灣早年是澎湖漁船的產地,全盛時期曾經有七至八家造船公司。 水垵漁港(望安鄉水垵村) 因位在水垵村之北,又名北港。原係面北的海灣,早年兩旁有石砌簡易碼頭泊船,民國48年(1959)縣府補助水泥,發動民眾在海灣兩岸各修築一道碼頭,宛如螃蟹的雙螯,使海灣具避風功能,成為水垵村漁船主要泊靠港,因年久未浚深,淤沙情形嚴重,目前僅小舢舨於漲潮時可入港泊靠,漁港功能式微。 埔船垵漁港(望安鄉水垵村) 也稱泊船垵,因位在水垵村之西,又名西港。埔船垵泛指望安島西北部一處廣闊的海灣,其位在天台山北方,西洞尾半島南方。在颱風季節適合船隻避風,但因結構簡單,常有損壞,現有泊地約3200平方公尺,碼頭110餘公尺,由於水垵北港淤淺,該村漁船多泊靠埔船垵漁港。 中社漁港(望安鄉中社村) 花宅灣原無碼頭設施,民國75年(1986)興建防波堤兼碼頭116公尺,77年(1988)續修防波堤兼碼頭81公尺、碼頭21公尺,81年(1992)修建防波堤兼碼頭84公尺,現有泊地約8300平方公尺,碼頭227公尺,突堤碼頭19公尺。 土地公漁港(望安鄉西安村) 民國81年(1992)在西安村西方的土地公口海灣北側興建防波堤兼碼頭106公尺,83年(1994)續修建防波堤兼碼頭40公尺、護岸85公尺,僅有北堤,尚未具漁港規模,因對南向風浪缺乏屏障,颱風時船隻須到潭門港避風,防波堤北岸約10公尺處有一泓自峭壁隙間流出的淡水,被稱為淡水窟,做為居民簡易浴池。 潭門漁港(望安鄉東安村) 潭門港古稱挽毛潭或挽門潭,清代為一汛口,設營房5間,煙墩、台各1座,駐汛兵28名,是海防據點,早年潭門港並無碼頭,魚貨多在漁仔埕沙灘上岸並就地曝曬漁網,民國39年(1950)6月由政府負擔費用,鄉民提供民工及石料,興建簡易漁船碼頭,10月完工,45年(1956)整修靠船部分,48年(1959)及72年(1983)擴建碼頭,74年(1985)興建交通船碼頭及候船室一棟,陸續設立製冰冷凍廠、加油站、漁會辦事處及漁民活動中心、消防分隊。 布袋港(望安鄉中社村) 位於望安島東部的天然港灣,北有長仔、東有鯉魚山屏障,灣口面向東北,寬僅200餘公尺,現已淤淺不再使用,殘留一段石砌碼頭,稱為東碼頭,專供中社帆船使用。 將軍南漁港(望安鄉將軍村) 又名將軍漁港,位於將軍嶼西南方,紗帽匙的北北西方。民國59年(1970)4月興建,次年(1971)5月底完工,因泊地面積不大,缺乏碼頭設施,船隻停泊不便,74~75年(1985~1986)多次擴建,現有泊地及碼頭均很完善。因有島嶼屏障,不受東北季風影響,但位於西南側,易遭颱風侵襲,颱風時船隻多到將軍北漁港避風。 將軍北漁港(望安鄉將軍村) 又名后宮漁港,是一處避風港,位於將軍嶼西北方凹形大灣的東北部,港口面向西南,日據時建有砌石堤420公尺,因設備簡陋,長度不足,港內水面不穩靜,民國43年(1954)修建砌石堤186公尺,阻浪避風效果良好。將軍北漁港是將軍南漁港和潭門漁港的輔助避風港,近年修建碼頭146公尺,突堤碼頭150公尺,挖浚泊地及航道,完成後泊地約2.8公頃,便利漁船靠泊避風。 東吉漁港(望安鄉東吉村) 位於東吉嶼西岸中部泛稱港仔口的海灣內,北防波堤北端至南防波堤南端約有400公尺距離,早期東吉港僅北方有一段玄武岩塊砌成的碼頭,簡陋不堪,民國46年(1957)興建北防波堤兼碼頭143公尺,64~65年(1975~1976)興建南防波堤304公尺,76年(1987)興建港內中段突堤碼頭60公尺,規模略具,泊地約1.5公頃,然東吉村人口大量外移,船舶所餘不多,魚汛期為鄰近作業漁船的基地。 東嶼坪漁港(望安鄉東坪村) 位於東嶼坪西南方,港口朝西,北方有塔仔岩塊屏障,民國52年(1963)修建,75年(1986)起興建自塔仔向東延伸至下厝仔的北防波堤兼碼頭,又興建西面、南面防波堤兼碼頭各一段,東面護岸碼頭及內防波堤兼碼頭各一段。受地形影響,對颱風的遮蔽效果較差,漁船多至潭門漁港避風,東北季風期,附近作業船隻間或至此避風或整補。 西嶼坪碼頭(望安鄉西坪村) 設有簡易突堤碼頭。 花嶼漁港(望安鄉花嶼村) 民國42年(1953)1月興築,由村民負擔民工與石料,縣政府提供水泥與技術指導,後因颱風毀損,45年(1956)6月完成修復。 南滬漁港(七美鄉南港村) 即七美漁港,位在南港村西面,是一處天然海灣,謂之南滬,昭和5年(1930)發動鄉民興建南滬港,民國56年(1967)和88年(1999)兩度擴建,現有泊地約3公頃,碼頭約500公尺,突堤碼頭70公尺,港區有發電廠、加油站、郵局、漁會、安檢所、消防分隊、餐廳、旅館和商店,是七美商業和漁業中心。 潭仔漁港(七美鄉平和村) 位處七美嶼北端,東南方鄰近七美機場,與澎湖本島間航程較七美漁港為近,且避開七美嶼東側海域之斜向流,免船隻頗簸,可為七美漁港之輔助港。港灣配置為西北伸入海域180公尺之防波堤兼碼頭,再轉西向延長67公尺,因受地形屏障,對西南波向之遮蔽效應良好,可維持港域穩靜,現有泊地約7100平方公尺,碼頭180餘公尺,突堤碼頭78公尺。颱風期間,有七美漁港船隻來靠泊,但於冬季東北季風期,船隻靠泊不易,前段防波堤東北季風強勁時有越波現象,人車進出受影響,本港船隻需至七美漁港避風。本港缺乏陸上漁業設施,漁船補至經七美漁港給。主要漁撈方式有延繩釣、一支釣及焚寄網等,附近有九孔養殖,本港漁產經七美漁港運銷。 月鯉漁港(七美鄉南港村) 為弦月形珊瑚礁海灘,未列級的小漁港,是七美最早進行近海作業的漁港。
資料來源: 澎湖知識服務平台https://penghu.info/ 台灣漁業聯盟商機網http://www.twefish.com.tw/ 林文鎮(2007)。馬公市各里人文鄉土叢書。澎湖縣馬公市:澎湖縣馬公市公所。 林會承總編撰(2014)。望安鄉志。澎湖縣望安鄉:澎湖縣望安鄉公所。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