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0/11/08 20:35:24瀏覽1698|回應0|推薦0 | ||||||||||||||||||||||||||||||||||||||||||||||||||||||
木瓜溪流域有龍溪、瀧澗、水簾、清水、清流、銅門、榕樹、初英8座水力發電廠,在20餘公里的距離間密集的分布著,還有串連各電廠的引水隧道,及檜溪壩、林溪壩、奇萊壩、天長壩、磐石壩、小龍澗壩、龍溪壩、木瓜壩、龍鳳壩、水簾壩、清一壩、清二壩、清流壩等13座攔水壩。木瓜溪流域的發電量僅次於大甲溪與濁水溪,全臺灣排名第三。木瓜溪水力發電廠歷史悠久,8座電廠都還在運轉發電,具有各類型水輪機組,並包括高落差、中落差及低落差發電,有「水力發電博物館」之稱。因長期的山地管制、電廠出入限制及受颱風災害影響交通,人員進出不易,銅門部落以西全無人家,大部分電廠如遺落的境界,孤處在峻嶺峽谷青山綠水間,消失在眾人的視線之外。 木瓜溪流域水力發電系統讓人眼花撩亂的原因除了電廠、攔水壩、引水管線數目眾多之外,攔水壩和電廠的名稱因其興建的時間不同,不是理所當然的同名配對,例如水簾壩不是水簾發電廠的攔水壩,龍溪壩是龍澗發電廠的攔水壩,小龍澗壩是龍溪發電廠的攔水壩,也增加辨識的困難。 木瓜溪為花蓮溪最北、流域面積最大的一條支流,發源於能高山、奇萊主山及其南峰東麓,匯諸支流至銅門出谷入平原,銅門以西,溪岸狹隘成斷崖峽谷,形勢瑰偉,日人稱之為萬代峽,又有小太魯閣之稱;銅門以東,河床拓寬成大沖積扇,流路網狀,在光華和志學間匯入花蓮溪。木瓜名稱的由來是霧社稱木瓜溪巴托蘭社的族人為Bukuy(住在山後面的人),日治時演變成Mukway,後音譯為木瓜。 木瓜溪三條源流,北為天長溪,自奇萊主山及其東峰、卡羅樓山南下,中為奇萊溪(柴田溪),源自奇萊主山南峰,南有檜溪和林溪匯成的檜林溪(丸田溪),源於能高山及南華山東麓,中游有發源於天長山的磐石溪自北而南流入木瓜溪,又有龍溪(巴都蘭溪)和鳳溪(巴托魯溪)在龍澗附近合流後注入木瓜溪。龍溪發源於奇萊主山奇萊北峰間東麓,集磐石山南麓、太魯閣大山、巴都蘭山西麓及天長山、瀧澗山東北麓之水趨東南。鳳溪發源自得其黎主山南麓,集巴托魯山、啟源山、籠翠山、夫婦山西麓及太魯閣大山、巴都蘭山東麓之水南趨。銅門西方的清水溪發源於支亞干山東麓,集巴沙灣、武陵、赤壁、桃源、烏帽等山南麓及牡丹、東崖、哈崙、霸嶺、大檜、可樂派西、木瓜等山北麓之水東趨,下游向西北折東南,合清流溪後再轉東北至烏帽山東麓,於揚清橋匯入木瓜溪。這些溪流,都是各電廠水力的來源。 檜林溪日治時稱丸田溪,係紀念昭和5年(1930)為修理電話線墜落溪谷的巡查丸田英太郎,將該溪命名為丸田溪,並在能高鞍部設殉職紀念碑。柴田溪則是紀念昭和5年(1930)霧社事件時,從花蓮帶隊前往支援,在天長斷崖墜崖的警部柴田一而命名,下奇萊橋和天長隧道西口間有柴田一之碑;經建版的地形圖將奇萊溪括弧為柴田溪,有認為日治時的柴田溪和柴田溪吊橋為現今的天長溪和其上的下奇萊橋,但花蓮縣志對柴田山的描述,「東南降於柴田溪、無名溪匯流處…西南面向柴田溪傾斜」,比對和柴田山的相對位置,花蓮縣志所指的柴田溪應該是奇萊溪。 具有豐沛水利資源的木瓜溪及其支流,在日治時即被注意與開發,花東鐵路通車後,花蓮發展中的工業需要電力的支持,昭和7年(1932)開始積極規劃木瓜溪水力開發計畫,昭和11年(1936)臺灣總督府公布水力調查五年計畫,遞信部設水利調查系,花蓮港電氣株式會社籌建清水發電所,日本鋁業株式會社籌建清水第二及銅門、初音發電所,次年清水發電所興工,廠房土建工程由田村組、機組裝置由酒井鐵工所負責,昭和14年(1939)6月清水發電所第一部兩千瓩發電機完工發電,同年11月,銅門發電所興工,昭和16年(1941)2月初音發電所竣工發電,10月清水第二發電所竣工發電,清水發電所第二部及第三部機組也完工發電。昭和18年(1943)4月銅門攔河堰與銅門機組竣工發電。昭和19年(1944)8月颱風帶來的洪水,破壞了清水發電所的攔河堰及進水口設備,沖毀銅門、清水第二發電所的廠房及機電設備,導致無法發電。昭和20年(1945)6月的颱洪使奇萊山區發生大崩塌,崩落的土石使木瓜溪河床升高10餘公尺,掩埋清水第二發電所,銅門發電所的護岸山壁崩潰,廠房及所有設備全被掩埋。 總的來說,日治時在木瓜溪流域建造了4座水力發電廠,木瓜溪最大支流的清水溪有清水和清水第二發電所,銅門部落西側的銅門發電所,木瓜溪谷口的初音發電所,皆於二戰末期被洪災損毀,因戰事的關係無力修復。 臺灣光復後,民國35年(1946)5月成立臺灣電力公司,次年重建清水攔河堰及進水口設備,將清水發電所改名為清水發電廠。其他電廠的整建,則是到了民國41年(1952)9月,臺電成立銅門工程處,展開木瓜溪流域發電所的重建工作。民國43年(1954)銅門發電所重建工程興工,包括修建攔河壩及重建機組工程,為避免重蹈銅門發電所廠房遭洪水沖毀之覆轍,將廠房設置於山腹中,為臺灣第一座地下化廠房的發電廠,民國44年(1955)1月26日、7月5日、7月19日分別修復第一部、第二部、第三部機組,水簾壩於同年1月重建完成。 除了修復原有的電廠外,臺電還在木瓜溪興建新的電廠以擴大發電規模。民國45年(1956)5月榕樹水力發電工程興工,兩年後(1958)榕樹發電工程水路部分完工,初英機組取用銅門尾水發電。民國48年(1959)6月龍溪壩完工啟用,龍澗一號機竣工發電。56年(1967)2月榕樹發電廠竣工發電,為臺灣首座無人發電廠。68年(1979)1月清流機組開始施工,9月水簾機組興工。72年(1983)2月龍溪機組開工,12月清水第二發電所於原址上方重建完成,改稱清流發電廠,運轉發電。73年(1984)從奇萊五壩引水至龍溪調整池的奇萊引水完工,74年(1985)4月木瓜壩、龍鳳壩完工,水簾電廠竣工發電,11月龍溪發電廠竣工發電,由龍澗發電廠遙控。 自民國45~74年(1956~1985)約30年的時間,臺電在木瓜溪新建了龍溪、瀧澗、水簾、榕樹4座發電廠,重建清流發電廠(原清水第二發電所),並新建水簾壩上游之9座攔水壩。 水力發電是利用水的位能及動能,推動水輪機轉動產生機械能,帶動發電機轉換為電能輸出,其發電公式為P=9.8×Q×H (kW),Q為水每秒的流量,H為落差的高度,水力發電能產生多少電力,水的流量與落差至為關鍵,發電廠的設計和興建都要考慮這兩個因素。 木瓜溪流域的水力發電模式,係將上游的水導入引水隧道,各隧道沿著溪水從上游到下游串連各個電廠,溪水接續進入下游的各電廠發電。如同動脈般的輸水管道隱藏在溪谷的山壁裡,只能想像它綿長的存在,連電廠本身都低調的隱藏,較顯眼的輸水線路是電廠上方的粗長綠色鋼管,做為連接前池和水輪機的壓力鋼管,由鋼板焊接或鑄造而成圓管。從電廠各項設施的位置和規模,可以想見當年建設的浩大和艱難,工程開挖和人員機具通行不能避免的會留下破壞的刻痕,恢復平靜後在歲月裡慢慢復原,這些人為設施看似已和山林溪水融為一體,山水、古道、電力設備在木瓜溪畔交互呈現。 龍澗發電廠,位於龍澗山山腳,龍鳳溪與木瓜溪的交會處,龍銅道路終點。日名為瀧見,瀧為瀑布,花蓮縣志云;「此地有瀑布,位置甚高,常為雲翳,天晴始見。」龍澗發電廠的地下廠房位在龍鳳溪右岸的山腹中,龍澗橋頭電廠大門旁的建築是辦公室、招待所和宿舍,進門後沿龍鳳溪右岸前進800公尺,再通過一條200公尺的地下隧道進入廠房,四層樓高的廠房內,有兩座當年世界最大,現仍為臺灣東部最大的二部橫軸佩爾頓式水輪發電機,水輪機為法國Neyrpic製造,發電機為日本三菱電機及奧地利ELIN製造。早期龍澗是個無路可通的高地,興建電廠時龍銅道路尚未建成,工程人員須先闢建可通行人的路徑,從木瓜溪溪底便道的左側可以看到建廠初期開闢的道路,因重型機械無法進入,要靠人力鑿通,發電設備經由溪底便道運送,現在通往龍澗的龍銅道路,是在民國48年(1959)龍澗電廠運轉後興建,民國50年(1961)通車時在「貫通龍澗」的貫通石刻字紀念,「貫通龍澗」對參與龍澗發電廠建造的施工人員來說,應是感慨良多。 興建龍澗發電廠的決定源自一位工程人員的好奇心,民國43年(1954)剛從美國聯邦墾務局實習一年回國的工程師朱書麟來水簾壩工區現勘,對於日本人稱此地為「瀧見」相當感興趣,詢問隨行的工務段段長李啟瑞:「李兄,高坡上的瀑布是怎麼一回事,你有沒有上去勘查過?」這樣的一個念頭發想,成就了東臺灣最大、遠東落差最高的水力發電廠。朱書麟,後來成為臺電第五任總經理。 民國44年(1955)龍澗工程處掛牌成立,朱書麟擔任首任工程處處長。48年(1959)4月21日,發電廠即將竣工之際,總統蔣中正特別從銅門發電廠前來視察工區,搭乘臺車進入還是施工現場的龍澗地下廠房視察,並和員工聚餐及合照,蔣中正坐過的木椅,還保存在龍澗發電廠招待所中。 龍澗發電廠的引水河段3公里,最大落差高達895公尺,溪水質地清澈,利於水輪機維護。原計畫利用龍溪壩蓄水發電,因龍溪壩地質條件不良,溪水尚未到達壩體蓄水前就沒入地底成為伏流水,後雖以混凝土灌漿方式進行抓漏工程,惜成效不彰,故於民國49年(1960)開始推動奇萊引水工程計畫。 奇萊引水工程計畫,是在龍溪與木瓜溪上游的眾多支流上,分別在檜林溪的上游檜溪修築檜溪壩、檜林溪上游林溪修築林溪壩、奇萊溪修築奇萊壩、天長溪修築天長壩、磐石溪修築磐石壩、龍溪修築小龍澗壩(小龍壩),並開鑿一條全長14.6公里的導水隧道,將各攔水壩攔截的溪水引到龍溪壩後的龍溪調整池蓄留。 奇萊引水工程於民國66年(1977)2月動工,由榮民工程處承辦施工,開挖12個施工橫坑工作面以加快隧道的貫通,5號、6號及7號橫坑因離施工道路主線過遠,因此又另闢施工便道前往。由於部分路段山體地質惡劣,加上颱風及豪雨,使得地形地貌改變,最終有兩段隧道無法克服地質條件而必須繞線。民國70年(1981)7月31日,天長壩至龍溪調整池之間的引水隧道完工,開始從天長壩取水口以及磐石壩取水口進水,檜溪壩至天長壩之間的引水隧道則持續施工。73年(1984)11月30日,檜溪壩至天長壩之間的引水隧道完工,奇萊引水工程全線通水。引水隧道為倒馬蹄形斷面,結構是無支撐噴漿或混凝土襯砌,隧道寬度,無襯砌噴漿斷面為2.5公尺,混凝土襯砌斷面為2.1公尺。 奇萊引水工程不僅可提高下游銅門、榕樹、初英電廠出力,增加的水流量也使龍澗電廠可擴建增設機組,為裝設第二部同型的發電機,地下廠房要擴建延伸,在廠房向後開挖時,不能影響原來的一號發電機組運作,考驗工程的技術。奇萊引水完工同一年,龍澗發電廠便增設了第二部發電機組,年發電量達3億7千萬度,為木瓜溪各電廠發電量最大的。 奇萊引水工程確保有足夠的水力供給發電,各電廠重複的使用且尾水最終做為灌溉水,算是充分的利用水資源,但從各個源頭攔截集水透過管路傳送,這些溪水完全無法流經自然的水道,失去這些水量,對木瓜溪的生態環境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在評斷電廠的功過時勢必有不同的聲音。因為歷史等因素形成木瓜溪幾乎對外封閉的環境,使得臺電在早期可以隨意的進行各項工程而不受責難。相較於立霧溪發電計畫,計畫於陶塞溪與小瓦黑爾溪的合流處下游50公尺興建混凝土重力壩,在壩後形成谷園壩調整池,將水引流至溪畔調整池旁的溪畔發電廠發電,還要在立霧溪主流上游興建一座混凝土重力壩,在壩後形成霧柏壩調整池,立霧溪上游的陶塞溪、中陶塞溪、小瓦黑爾溪、西小瓦黑爾溪、華祿溪、復興溪及慈恩溪等地興建小型攔水壩,匯集的溪水經引水隧道送至谷園發電廠發電,發電後尾水導入谷園壩調整池,形成串聯式的發電廠系統;因恐影響立霧溪太魯閣峽谷的發育遭到抗議而中止,兩條溪的命運不同。 龍溪發電廠位於龍溪道路的終點,龍溪調整池右岸天長山山壁內,為地下式電廠,在木瓜溪8座電廠中是最上游、最高的一座。奇萊引水工程計畫中,包括自龍溪往上游,跨過溪水滲漏段,興建小龍澗壩(小龍壩),以及在五條木瓜溪支流興建五座小型攔水壩(奇萊五壩),小龍澗壩至龍溪調整池間高度落差247公尺,因此臺電利用這個落差增建一座小型水力發電廠,也就是龍溪發電廠,興建工程包括壓力鋼管隧道、先期道路工程及後續的主體廠房、壓力鋼管線路配置等,由榮工處承包,興建期間歷時8年9個月,於民國74年(1985)完工,引水隧道及前池小龍澗壩標高1500公尺,發電廠房水輪機中心標高1279.7公尺,是臺灣海拔最高的水力發電廠。電廠內裝設一部橫軸法蘭西斯式水輪發電機,水輪機由遠東機械製造,發電機為日本三菱電機產品,發電後的尾水則排入龍溪調整池,供下游的龍澗發電廠發電利用。民國90年(2001)5月改名為龍溪機組後,無人駐廠,機組旁設置副控中心,掌管龍溪、龍澗、水簾機組及其水壩進水口閘門開關,廠區與控制站距離相近,駐留人員可同時巡視與維護兩座設施。 龍溪壩建於木瓜溪支流龍溪上,為混凝土重力壩,民國44年(1955)興建,48年(1959)啟用,標高1276.7公尺,壩頂長83公尺,壩寬5.5公尺,壩高29.5公尺,上設有三座高10.7公尺、寬8.5公尺的弧型閘門,成為可蓄水21萬立方公尺的龍溪調整池。主要功能為攔截龍溪溪水、龍溪發電廠發電後尾水,匯集奇萊引水隧道所引木瓜溪上游,包括林溪、檜溪、奇萊溪、天長溪、磐石溪等支流溪水,提供龍澗發電廠發電之用。 水簾發電廠也是同樣利用奇萊引水工程產生的溪水落差而增建的發電廠。水簾,日治時稱白妙,有瀑布,名夫婦瀧,故改稱水簾。電廠位在龍鳳溪與木瓜溪匯流處東的木瓜溪左岸、夫婦山西南830公尺無名山山腹裡,水簾壩北邊,是木瓜溪串列式發電的第三個電廠,和前池的落差很小,只有69公尺,屬於低落差,因此要增加水流量。水簾發電廠的水源有三個:龍澗發電廠的尾水、木瓜壩及龍鳳壩。水簾發電廠的頭水隧道為馬蹄形斷面,木瓜壩引水隧道與龍澗發電廠尾水隧道匯流後,經過96公尺的鋼構過水陸橋跨越龍鳳溪,於匯流點下游287公尺處與龍鳳壩的引水隧道匯流,沿伸至前池,全長594公尺。水簾發電廠為穹頂圓筒型地下廠房,設置一部豎軸法蘭西斯式水輪機,水輪機及無刷式同步發電機都由大同公司製造,設廠之初即採無人電廠的規劃設計。發電尾水會合水簾壩所蓄積的溪水,經過導水隧道送至銅門發電廠繼續發電。 木瓜壩位於龍澗上游的木瓜溪峽谷中,距離下游的水簾發電廠約2公里,為混凝土重力壩,民國72年(1983)興建,74年(1985)啟用,壩頂長40公尺,壩高28.4公尺,一道自由溢流堰溢洪道,位於大壩右側。設有排砂道及發電進水口,主要功能為蓄水調節提供水簾發電廠發電。木瓜壩的前方山壁上還可見建壩當時留下的便道,開鑿於山壁間,崎嶇陡峭。 龍鳳壩位於龍溪和鳳溪合流處下游約20公尺的地方,兩溪交會處水質清澈,巨石林立,水流從巨石上奔瀉而下,形成數道瀑布,名為龍鳳瀑布。龍鳳壩為跌水式混凝土重力壩,民國72年(1983)興建,74年(1985)啟用,壩頂長37公尺,壩高24公尺,自由溢流堰溢洪道一道。壩上有一座吊橋越過龍鳳溪到左岸的引水隧道進水口。 清水發電廠,位在清水溪上游,清水道路盡頭,是花蓮第一座水力發電廠,昭和14年(1939)清水發電所商轉供電,昭和19年(1944)被洪水沖毀廢棄,民國36年(1947)開始重建,改名為清水發電廠。係利用清一壩引用清水溪的溪水,經暗渠至沉沙池,經過1.3公里的隧道抵達前池,再從均長950公尺的三支壓力鋼管送至發電廠,廠內有三部橫軸佩爾頓式水輪發電機,水輪機由日本電業社製造,發電機為日本芝浦會社製造,廠房內花蓮港株式會社安放主樑時放置的上樑(上棟)記牌還保存於樑上。排放的尾水經由2.5公里長的導水隧道,進入清流發電廠繼續發電。 清流發電廠位在清水溪與木瓜溪合流處東邊,銅門山山腳,原為日治時的清水第二發電所,昭和16年(1941)啟用,昭和20年(1945)因天災廢廠,經過39年,民國72年(1983)臺電公司將其重建,完工後改名為清流發電廠。新廠房建於舊電廠上方,兩者高差約27公尺。新建後的清流發電廠有三個水源:清二壩、清流壩、清水發電廠尾水;由清二壩引入清水溪的水後,會合清水發電廠的尾水,經沉砂池,再與清流壩所引入的清流溪溪水會合。前池距離電廠150公尺,落差105公尺。地面廠房設置一部橫軸法蘭西斯式水輪發電機,水輪機和發電機都是由大同公司製造,是臺電第一座使用國產機組的發電廠。於昭和19、20年(1944、1945)遭颱風暴雨土石流破壞埋沒的清水第二發電所廠房遺址,於民國79年(1990)6月歐菲莉颱風後再度浮出於溪床之上,在今清流電廠尾水排放至木瓜溪的溪畔仍可見其殘構。 民國84年(1995)4月清流發電廠山坡崩塌落石,壓力鋼管受損,停止發電,85年(1996)3月災後搶修完成,恢復發電。 銅門發電廠位於銅門部落西邊,木瓜溪左岸,百葉山山腹中。發電廠以吊橋對外相連,維修與巡檢要由吊橋運送工具與出入。發電廠前身的銅門發電所建於昭和14年(1939),設有8000瓩的發電機三組,昭和18年(1943)商轉發電,發電一年半後被洪水和土石流淹沒,臺灣光復後,臺電東部發電處整建日本人遺留下的發電設備,於原址附近新建臺灣第一座地下電廠,即為現在的銅門發電廠,將銅門發電所的三組發電機拆下整修,移至銅門發電廠繼續運轉發電,民國44年(1955)1月26日第一部機組修復完成,7月5日第二部機組修復完成,7月19日第三部機組修復完成。於銅門發電廠西側可見日治時銅門發電所鋼筋水泥建築遺跡。 銅門發電廠對岸設有銅門區域控制中心,目前控制中心的副控功能已裁撤,但仍有人員駐留,辦公室旁有日式木造建築的員工宿舍群。吊橋頭旁有棟販賣龍澗冰品的臺電員工及眷屬冰品購買處。 銅門發電廠水源來自水簾壩,水簾壩位在水簾發電廠東邊的木瓜溪上,隔龍澗橋與龍澗發電廠相望,又稱銅門水壩,為一座閘門控制混凝土重力壩,供給銅門發電廠發電用水。昭和14年(1939)興建,18年(1943)啟用,19年(1944)被洪水淹沒,臺電於民國41年(1952)重建,44年(1955)竣工,壩頂長83.3公尺,壩高27公尺,壩頂寬4.5公尺,溢洪道為閘門控制溢流堰,自由溢流堰4孔,閘門4門。 銅門發電廠的頭水隧道取水口位於水簾壩北端山壁,從水簾壩取水,匯集水簾發電廠尾水後,經過7公里長的頭水隧道,進入木瓜溪下游銅門部落對岸的銅門發電廠前池,經由電廠上方三條壓力鋼管引進山腹內的發電廠,壓力鋼管仍位在原來的發電所上方,在尾端轉彎進入新的地下廠房。廠房有三部豎軸法蘭西斯式水輪發電機,水輪機和發電機的製造廠商都是日本日立製造所,係修復日本人遺留在銅門發電所的發電機組。發電尾水由引水隧道引至榕樹發電廠繼續發電。 榕樹發電廠位在木瓜溪谷口仁壽橋北端,因地而名,於民國53年(1964)12月20日動工興建,56年(1967)2月竣工開始運轉供電,榕樹發電廠是臺灣第一座無人遙控發電廠,為一座半地下發電廠,採用感應發電機,無調速機裝置,無主閥設備,沒有控制室,機組的遙控並聯由遙控中心運作,或派人到電廠決定是否運轉,設置一座豎軸卡布蘭式水輪機,水輪機及感應式同步發電機都由三菱電機製造。半地下發電廠配有可開啟屋頂的廠房及維修機組時用的吊車,發電機大修時,開啟廠房頂蓋,吊車將機組吊至露天環境下維修。 初英發電廠位於榕樹發電廠以東約1.8公里的初英山腳下,在山地與平原的接壤,原為昭和16年(1941)竣工的初音發電所,是臺灣總督府在木瓜溪流域興建的第二座水力發電廠,當時以臨時壩取水,供水和發電都很不穩定,二戰時停止發電供應,將導水隧道改為槍械生產工廠。臺灣光復後,臺灣省政府水利局修復導水路,恢復電廠商轉發電,改名為初英發電廠,民國47年(1958)銅門與榕樹間的水路完成,才撤銷臨時壩,改以銅門電廠尾水發電。屬於川流式、低落差發電廠,水位落差僅19.5公尺,發電水源來自榕樹發電廠尾水,經由600公尺的明渠及沉沙池,再經約1公里的引水隧道來到初英發電廠的前池,由長72.41公尺的壓力鋼管導入廠房發電,廠內裝置一座豎軸卡布蘭式水輪機,水輪機及發電機承繼自初音發電所,都由日本三菱電機株式會社製造,每年發電量僅1300萬度,是八座發電廠中發電量最小的一座。 初英發電廠是木瓜溪流域最末端的電廠,尾水連接到吉安圳,供應吉安地區的農田灌溉用水。 各發電廠的簡要說明表列如下:
臺電東部發電區管理處於民國66年(1977)2月改制為東部電力處,增設工程部門,76年(1987)8月改組為東部發電處,負責東部地區集中保養維護與督導各發電廠,78年(1989)3月成立銅門區域遙控中心,遙控銅門、清水、清流、榕樹、初英、溪口發電廠,民國90年(2001)5月東部發電處改組為東部發電廠,因應東部發電廠組織及人員精簡,裁撤原本的控制室,各電廠改名為機組,10廠(包括壽豐溪的溪口發電廠和立霧溪的立霧發電廠)16部發電機實施集中遙控自動化,由花蓮市區的廠本部遠端遙控各機組。 因早期花蓮的用電量不多,在日治時期即有規劃將花蓮水力發電產生的電力供應西部的「東電西送」計畫,日月潭水力電氣工事完工後,由臺灣電力株式會社兼併,臺灣東部的電力供應亦統合於東臺灣電力株式會社。昭和18年(1943)東部三大發電廠清水第一、第二及銅門發電所陸續完工;次年立霧發電所完成後,連同其他小電廠共有十所水力發電所,發電裝置容量54000瓩,主要供應花蓮鋁業工廠約31670瓩,尚有剩電可供西部工業用電。昭和19年(1944)臺灣電力會社與東臺灣電力會社聯手建設154千伏「剩餘電力調整線(能高越)」,預計兩年內完成,受戰事影響,人力及材料兩缺,二戰結束前僅完成線路測量、巡視路開闢及木塔基礎的建築,計畫線路長44公里,循能高越嶺道,西從濁水溪上溯跨越中央山脈及天長斷崖東下木瓜溪,起自萬大水力發電所,終於銅門發電所。 臺灣光復後,人口增加,戰爭受損的工廠逐漸修復,新的工廠開始設立,用電大增,西部供電嚴重不足,臺電公司企畫處處長朱江淮建議修復東部的發電設備,將剩電輸送西部,因戰後初期國庫空虛,計畫未能執行。民國38年(1949)臺電決定興建東西線及修復立霧電廠,提出兩案:海線由花蓮沿海岸北上,經宜蘭圓山發電所到八堵變電所,全長99公里,路線較長,經費約113萬美元;山線從萬大到銅門,全長45公里,經費約100萬美元。為解決山海線之爭,臺電高層環臺視察東部電廠及派出技術人員實地探勘,最後總工程師孫運璿決定進行經費較省的山線。 民國39年(1950)臺電成立東西線工程處,9月獲美援40萬興建東西輸電線,66千伏的萬大—銅門輸電線路,美國經濟合作總署駐臺分署派人上山監工,要求輸電線路沿能高越嶺道興建,西起萬大發電所,越過海拔近2850公尺的能高山鞍部,東至銅門發電所。年底東西線動工,臺電雇原住民背負電纜及各種材料走山崖小路上山,支撐工程進度,屯原到銅門沿途峭壁危崖,臺電派出一千多人參與工程,民國40年(1951)3月完成75公里保線路作為通行、搬運工程器材及糧食補給之用,並架設通訊電話線,接著建立電塔輸電線,11月底完成東西線的乙線(第一回路為雙桿型木柱線路)。 為維護45公里的輸電線路,臺電在保線路上利用日本警察駐在所設立霧社、廬山、雲海、天池、檜林、奇萊、磐石、龍澗及銅門等九個保線所,提供維護人員暫時棲身及儲藏備用緊急搶修器材用。天池保線所附近高達2850公尺,為當時遠東最高的輸電線。民國40年12月19日在萬大發電所舉辦盛大的竣工典禮。42年(1953)9月,第二回路甲線(共有127座細腰捻轉型鐵塔線路)完工,臺灣東西部電力系統合成一完整的電力網,這條東西輸電線路,被稱為電力的萬里長城。除1950年代東電西送,1960年代亦曾西電東送。民國88年(1999)729大停電及921大地震,造成西部大停電,靠東電西送讓西部電廠起動電源線路,迅速全臺復電;94年(2005)龍王颱風造成東部大停電,由萬大電廠滿載轉到銅門開閉所,使花蓮地區免受限電危機。 民國87年(1998)臺電完成自南投明潭、大觀第二發電廠各引一回線輸送電力,從丹大林道上七彩湖,再由萬榮林道下花蓮,至鳳林超高壓變電所,全長72公里的345千伏之「新東西輸電線」,原東西線改稱「舊東西輸電線」,做為後援路使用。民國105年(2016)舊東西線不再送電,東西兩端解除並聯,保線所撤銷,雲海、檜林、奇萊、磐石保線所作為攀登能高越嶺道的休息住宿所在;萬大至盧山間原舊東西線第一至五十號桿塔改成配電線路,供當地用電;銅門到奇萊間線路改為奇萊山區水壩開關的操作用電。 目前花蓮縣的電力來源,自主發電來自於木瓜溪8座水力發電廠及立霧發電廠、溪口發電廠,約占用電量的三分之一,和平火力發電廠及碧海水力發電廠雖都位在花蓮,因輸電線路無法通過太魯閣國家公園,所以其電力無法向南輸送。不足的電力,須從南投日月潭下游的水力發電廠和屏東的第三核能發電廠補足。 木瓜溪電廠鮮為人知,如謎一樣的存在,來訪者最初會懾於其地形之險惡與山水之美,繼而會懷疑這些工程到底是怎麼搞出來的,然後讚嘆老天和人類各自的鬼斧神工。對於曾在這裡工作的人,這個經驗會是他人生中的一枚勳章,因為施工和生活的艱辛與不便,因為山林裡的孤絕,因為當時無暇或無心欣賞的—雲縹霧緲、層巒疊翠、清流急湍。
資料來源: 林炳炎(1997)。台灣經驗的開端:台灣電力株式會社發展史。臺北市:自刊。 駱香林主修(民63)。花蓮縣志卷四 地形。花蓮市:花蓮縣文獻委員會。 朱瑞墉。東西線舊輸電線系統。源雜誌,頁18-19。 鄧宗文(民108)。六十花甲八十杖朝—木瓜溪清水龍澗慶週年。源雜誌第138期,頁4-9。 台灣電力公司(民103)。東部發電廠簡介 摺頁。 台灣公共建設檔案 水力電能篇第四部:東部水力電能(一)木瓜溪流域,清水、清流、龍溪、龍澗、水簾、銅門、榕樹、初英電廠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rP5OMGrmr4&ab_channel=中國土木水利工程協會 維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wiki/東部發電廠龍溪機組、東部發電廠龍澗機組、東部發電廠清水機組、東部發電廠清流機組、東部發電廠銅門機組、東部發電廠榕樹機組、東部發電廠初英機組、龍溪壩、水簾壩、奇萊引水隧道 淡淡的山月天--【中央山脈】 漫步消失的台14線 - 能高越嶺東段http://www.mountainpig.com/travel_single.php?id=3183&fb_comment_id=857173464403822_859225227531979&catid=2
|
||||||||||||||||||||||||||||||||||||||||||||||||||||||
( 在地生活|花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