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屏東的漁港
2020/08/23 14:46:19瀏覽1743|回應0|推薦0

屏東縣西鄰臺灣海峽,南為巴士海峽,東方為太平洋,海岸線從新園鄉高屏溪至牡丹鄉與臺東縣界止,全長146公里,琉球離島海岸線長15公里,海洋資源的利用成為沿海居民謀生的選擇之一,漁港亦因漁民的需要產生。屏東平原的海岸以沙質為主,枋寮到枋山間屬礫質海岸,恆春半島為珊瑚礁海岸,不同的地質環境及漁業需求造成各個漁港不同的風貌。有船舶進出頻繁的東港,遊艇眾多的後壁湖,被漁塭圍繞的河口港,墾丁半島的漁港多屬隱藏版小港口,有的和社區融為一體,有的遺世獨立。全縣22座漁港以東港、枋寮、後壁湖三處漁港較具規模,餘僅停泊小型漁船及膠筏,沿海居民農漁業參半。

以高屏溪溪口逆時針方向至旭海溪溪口的漁港,分述如下:

東港鹽埔漁港(東港區漁會、東港鎮)

東港鹽埔漁港位於高屏溪出海口南側東港溪下游出海口,港區分為東港泊區及鹽埔泊區共兩泊區,分別位於東港溪南、北兩岸。東港泊區受限於腹地無法擴建,為漁船停泊作業及漁業發展需要,選定東港泊區對岸,東港溪下游出海口西岸之新園鄉鹽埔村闢建新泊區,南岸為東港漁港、北岸是鹽埔漁港,目前兩港行政上已合併為兩個泊區。

鹽埔泊區即一般所稱的鹽埔漁港,民國73年(1984)開始闢建,民國80年(1991)啟用,當時係經由五房排水渠道及東港溪出海,航道易遭淤淺,水深僅足供10噸以下漁船進出,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漁業署於民國92~97年(2003~2008)委託屏東縣政府辦理港口改善工程,歷經兩期共5年完成南、北防波堤及新闢港口之施作,完成後鹽埔泊區由新港口進出航道,足供100噸級漁船進出與泊靠。

鹽埔泊地分為外水域、消波水域、內港口水域及泊地水域,310公尺的南防波堤外為外水域,南、北防波堤及西海堤間為消波水域,南、北突堤與西海堤間為內港口水域,南、北突堤以內為泊地水域,可容納漁船213艘及交通船4艘

東港泊區於民國40年(1951)底動工興建防波堤、導流堤、碼頭、泊地等設施,至民國49(1960底已粗具規模。民國57(1968到68(1979間陸續延建防波堤、碼頭、新建南防砂堤、浚深泊地等,此時的東港漁業快速成長,原有泊地碼頭設施不敷使用,經由第一期漁港建設方案,完成防波堤233公尺、增建碼頭2245公尺、護岸100公尺、泊地面積2公頃等。民國78年(1989、79(1990延建南防波堤120公尺,加高南防波堤胸牆315公尺。民國85年(1996在魚市場南側及東港職校北側與西側修建水深-4.5 公尺碼頭 778 公尺。目前有碼頭 3543 公尺,泊地14.26公頃,包括內泊地10.8公頃,中央突堤北岸突堤一至五之間外泊地面積3.98公頃。

東港,古稱東津,東港的由來說法有二:一是與西港(高雄市旗津)、中港(高雄市林園中芸港)的相對位置而得名;二是認為其位於高屏溪以東,故稱之為東港。

東港昔為平埔族鳳山八社之茄藤社所居,明鄭時期李明烈將軍率眾拓墾崁頂、南州、東港一帶,漢人始逐漸增加。早期的東港位置在新園鄉鹽埔村以東,因高屏溪及東港溪山洪氾濫,居住地被沖毀,同治年間遷移至現址,因漢人大量移入,茄藤社社民被迫遷居山區。

明鄭時期東港作為安置罪犯的地方,康熙22年(1683)在東港設置下淡水巡檢捕捉海盜及盜匪,東港位居高屏溪及東港溪河口,掌握進出屏東平原門戶的優勢,產生港口間的轉口貿易,道光20年(1840)東港是臺灣17個重要港口之一,咸豐10年(1860)開放為通商口岸,屏東平原所產的蔗糖由東港溪運到東港再轉運到打狗,東港成為蔗糖的集散中心,客家聚落生產的稻米、赴大陸省親或應考的村民,都由東港上船,舟船不息,商賈如織。明治30年(1897)被劃為「特別輸出入港」,得與大陸地區繼續保持貿易來往。高雄到林邊的鐵路於大正3年(1914)完工,加上高雄港的整修,東港的島內轉運地位不再重要,大正6年(1917)取消「特別輸出入港」,喪失對大陸的轉運功能,東港的貿易機能全失,在日本殖民政府發展漁業的政策下,東港轉型為地方性的漁港。

荷蘭據臺時期就有記載東港附近海域烏魚的撈捕,每年有百餘艘福建漁船到安平港熱蘭遮城納稅後在打狗、下淡水、東港海域捕撈烏魚,據說烏魚洄游至大鵬灣茄藤港附近時最肥大最值錢,所以稱「金茄藤」,游到林邊放索,烏魚開始排卵,價錢跌一點,就叫「銀放索」(丁澈士等,2014)。

大正2年(1903)高雄州東港郡東港街的漁民成立「臺灣海陸產業株式會社」,大正13年(1924)設立「東港漁業組合」,為東港區漁會的前身,是僅次於彰化鹿港漁業組合,臺灣第二個成立的漁業組織。民國48年(1959)東港泊區初步完成,民國97年2月鹽埔泊區(2006)完工啟用。鹽埔漁港是臺灣南部最具規模的近海漁業漁港,也是遠洋漁業重鎮,為南中國海、中太平洋、印度洋等遠洋延繩釣作業漁場的基地,重要性僅次於高雄前鎮漁港和基隆正濱漁港,位居臺灣第三。

1970年代後延繩釣成為東港漁業主力,1990年代因過度捕撈造成漁源枯竭,遂開始往遠洋開拓漁場,主要漁獲有黃鰭鮪、大目鮪、黑鮪、旗魚、鯊魚、鰆,早期沒有冷凍設備,漁獲以冰藏方式處理後運回漁港銷售,是東港三寶之黑鮪魚和油魚(鰆)之油魚子的由來。東港三寶之一的櫻花蝦,俗稱花殼仔,從民國39年(1950)的搖鐘網捕撈即有撈捕,當時只是非對象漁種的混獲物,民國71年(1982)日商來高價收購後,才有專業捕撈的單拖網漁船出現,民國77年(1988)日本學者證實東港所產櫻花蝦與日本同種,日商採購者更多,刺激捕撈櫻花蝦的漁船大增,民國81年(1992)成立「東港櫻花蝦產銷班」,規定捕撈規則,包括捕撈期和捕撈量,以避免影響長期的產量(丁澈士等,2014)。

鹽埔漁港除係漁業發展基地外,其東港溪側突堤碼頭作為航行於琉球嶼間之公、民營交通船停靠船席,成為屏東縣離島海上交通的重要港埠。東港漁港魚產品直銷中心位在東琉線交通船聯營處旁,昔稱華僑市場,佔地近1500坪,提供各式各樣現撈且物美價廉的海鮮魚貨,攤位數達四百多個,規劃為鮮魚區、生、熟食區、漁特產區及美食攤,有琳瑯滿目的生猛海鮮美食。每年「鮪魚季」時吸引各地慕名而來的遊客,和東隆宮三年一祭的東港迎王平安祭典都是東港地區有名的節慶活動。

水利村漁港(林邊鄉,林邊區漁會)

位於林邊溪靠近出海口的右岸,林邊市區和水利村之間是一片廣大的漁塭,水利村漁港是座河口港,在放索聚落南側防潮堤和海堤間,被漁塭包圍,以林邊溪為出入口,溪對岸為塭豐漁港。近年港內淤沙,船隻無法航行,只停泊塑膠漁筏,雖幾度疏浚,成效不彰。

林邊,舊名「林仔邊」早期此地樹林茂盛,漢人移民在樹林邊建立家園,因此取名林仔邊,約在乾隆年間形成聚落。

林邊溪出海口及沿海一帶,舊稱放索(Pangsoya),是林邊最早開發的地方,平埔族馬卡道族鳳山八社之一的放索社所在,乾隆29年(1764),鳳山縣令譚垣巡社紀事八首之八:「振策向平埔,已過茄藤港。瞥見小琉球,瀛海遙相望。番社闢南隅,放索乃保障。編竹起連廒,倉庾數千量。邊海土雖瘠,近山地仍曠。僉稱歸化後,我皇恩浩蕩。番賦既全蠲,番丁不加餉。更以所蠲租,一半給番養。老者亦已耋,少者日以壯。共依覆幬中,尊親永無忘。我職司拊循,諮諏頗諧暢。暇日仍來此,勿使耕耘妨。」

水利村舊名放索社或阿加社,鄭成功經略臺灣時將高雄縣仁武鄉的平埔族遷於此,分為東邊的蘆竹塭、西邊的放索兩個角頭。供奉媽祖的安瀾宮原是平埔「姥祖」廟,因為擁有天然港灣,大陸渡海移民就在這裡登陸、居住、經商、拓荒,稱其為「新打港」(放索港)。

塭豐漁港(佳冬鄉,林邊區漁會)

位於林邊溪出海口南邊,塭豐社區旁,與水利村隔溪相對,利用水利局興建之林邊溪塭豐堤防腳停泊,港址在林邊溪內,為一河口港,航道常淤塞,必須年年疏浚。

佳冬舊名六根、茄苳腳。茄苳腳地名由來說法有二:一說因此地有茄苳樹,加上地處屏東平原客家聚落的南邊,故被稱為「茄苳腳」;二是認為其來自平埔族語。大正9年(1920)臺灣地方改制,以閩南語茄苳與日語「佳冬」發音相近,易名為「佳冬」。佳冬鄉東半部的佳冬、六根、賴家、萬建、昌隆、豐隆六村,客家人較多,屬六堆中的左堆,其餘六村以閩南人為主。林邊溪流經鄉境東北出海。

塭豐舊稱塭仔庄,「塭」即「傍海圍築以畜魚」,於開庄之初有漁塭,故名為「塭仔」。位於海岸沙丘上,西為臺灣海峽,東為一個接著一個的魚塭。塭仔聚落現分屬兩村,西北面為燄塭村,東南為塭豐村。塭仔附近早期還有米粉寮、港口庄、茅草庄、柑仔園等聚落,但於明治年間以前就已廢庄。塭仔的村廟為慈慧宮,主祀媽祖。

因養殖業超抽地下水,造成塭豐與燄塭二村地層下陷達2.5公尺以上,堤防鋪滿抽海水的水管、電表成林,沿著塭豐堤防,可見到下陷一半的平房、廟宇柱子只有人高的情景,塭子國小前的塭田路和隔鄰的北興路,有些樓房下陷到窗戶與路同高,下陷的房屋與墊高的房屋形成明顯的對比。

枋寮漁港(枋寮鄉,枋寮區漁會)

枋寮漁港位在北勢溪出海口南,枋寮市區西側。枋寮漁港原址最早為運輸木料竹筏的停泊地,民國60年代木業沒落,漁業興起,捕撈技術及漁船載具改良,竹筏僅用於接駁漁貨,機動漁船因河口淤積無法停泊,錨定於海上,民國75年(1986)啟用第二外港,成為今日漁港規模。有三處泊地一在北勢溪溪口,二處臨海,臨海二處泊地間有座景觀橋。

枋寮早期以傳統的牽罟為主要漁業活動,康熙年間大陸移民來臺拓殖後才引進漁船,近海及沿岸漁業也因而漸漸發展。目前有仔魚雙拖網、刺網、一支釣、手叉網及張網等,漁撈作業多為早出晚歸或晚出晨歸之近海、沿岸漁業型態。漁區盛產魩饒、白帶魚、鰆魚、旗魚等。

康熙32年(1694),福建漳州移民渡海來臺鋸板搭寮而居,本地始有「板寮」之名,移民從事伐木製材出口為生,形成聚落。鳳山縣志記載:「枋寮街,購料造船軍匠屯墾之所」,因台語寫木板為「枋」於是稱為「枋寮」。

楓港漁港(枋山鄉,枋寮區漁會)

楓港漁港建於民國84年(1995),位於楓港社區南側,港內腹地有限,僅容納動力舢舨,港內設施有修理漁船的船塢、修補漁網的大型鐵皮屋、吊漁獲的吊車、曳船道等,因漁獲量減少,漁船出海作業改以提供載客海釣服務為多。

楓港舊名風港,意為落山風的港口,相傳乾隆年間有官員巡視時吟詩一首:「深谷鶯啼綠意濃,山村水郭酒旗風,我行誰來報港風,旋擺旌旗一路紅。」遂改名楓港。乾隆30年(1765)泉州人陳玉代率漢人根據平埔族習俗贖地拓墾楓港,之後北勢寮、水底寮村民移居此地,從事農、漁業,乾隆年間,因受原住民襲擊,死傷慘重,為杜絕後患,改遷舊庄,嗣後人口日眾,始成今日楓港村。

海口漁港(車城鄉,恆春區漁會)

位於海口村,車城灣北方的海灣,車城濱海景觀公路北端入口,港口開向西北方,以突堤碼頭隔開漁港泊區與交通船泊區,南北側有綿長沙灘。

日治初期,海口港所在的車城灣為臺灣沿岸航路的停靠港之一,明治34年(1901)停靠的功能轉移到恆春半島南端的大板埒(南灣)。大正11年(1922)4月海口港的船隻停泊設施完工,海口港再次有定期船隻停靠。因颱風及東北季風使港內錨地淤積大量泥沙,於大正13年(1924)、大正15年(1926)、昭和3年(1928)進行西側防波堤、東側防沙堤修築工程,設有海口燈塔、稅關和警察派出所。昭和2年(1927)4月,沿岸船的停靠港又轉移到了大板埒,此後,海口港僅有物資進出,主要往返於高雄港之間。二戰末期曾作為海軍小艇基地,民國60年(1971)軍方廢棄,改供小型漁船及膠筏停泊。

海口港原本只是一個小漁港,現在的海口港由屏東縣政府建設處規劃,歷經二年整治,於民國91年(2002)9月完工,配合海上藍色公路的觀光路線由高雄鳯鼻頭港出發沿途停靠小琉球再到海口港,使海口港從最初的貨物轉運港演變成單純漁港後,再轉型為觀光的漁港,成為高高屏「海上藍色公路」的終點站,海上藍色公路民國91年10月開航,因使用率不高,93年(2004)停航。

射寮港

位於保力溪出海口的射寮港,南有龜山屏障,雖然海岸水淺,但風平浪靜,曾是恆春地區重要的泊地,大船停泊於外海,再以小舟經保力溪口登岸,早期以輸出木柴、木炭為主,清末已是恆春地區主要的進出門戶,由新街的興起可以得證,同治13年(1874)日軍侵臺征伐牡丹社排灣族,即從此地登岸,日治初期沿岸定期船亦於射寮灣外停泊。今射寮港並無船澳碼頭設備,部分船筏停靠於射寮橋一帶的保力溪內,僅從事業餘性的漁撈活動。保力溪出口冬季時砂嘴由北往南延伸,常形成沒口溪狀態,影響船隻出入。

射寮或寫做社寮、車寮,位於保力溪口南岸,地名來源說法不一,一說指本地原名「榭榴」,近海原有一片榭榴樹而得名,因保力溪口形成港灣,故稱「榭榴港」;一說此地原為大平頂地區主要的木炭輸出河港,船隻大多來自澎湖,除運來日用品,並以魚交換蕃薯,後有大陸泉州移民在此落腳,搭簡陋屋寮供奉帶來的神明,每逢船隻出海或謝神時,皆來此答謝神恩,因而取名「謝寮」,後不知何故寫做射寮;另一說則認為社寮之名與此地為原住民居住地有關。

後灣漁港(車城鄉,恆春區漁會)

為車城灣(射寮灣、瑯嶠灣)南方的小海灣,略成口大內小的袋狀,海底平淺,灣北及灣南皆為珊瑚裙礁,灣頭則有細緻的沙質海灘,灣內風浪平靜,對早期船隻而言是適宜泊岸的地點,清季時是射寮、海口等的輔助港,車城庄人稱後灣仔為其避難港。

後灣,因地形及位置而得名,意指後面的海灣。位於車城鄉西南隅,為介於龜山與大平頂台地間的海岸低地,海岸線除後灣港為沙灘外,有綿密的裙礁圍繞;全境狹長,光復後獨立設村以後灣為村名。由於地近海岸,居民半漁半農,早期多往大平頂台地砍柴製炭輸出,或種植蕃薯為生,常有澎湖帆船出入後灣港以交換日用品,日治中、晚期至光復初期耐旱的瓊麻、甘蔗成為台地及海岸低地主要的作物。

後灣沙灘北、南側各有一小溪溝流注,聚落主要分布於南側溪溝流經的灣岸。聚落旁的海灘即為後灣漁港,港內水波不揚,積砂嚴重,颱風季節漁船需至後壁湖漁港避風。北距海洋生物博物館約800公尺,僅南方有道被海砂覆蓋的防波堤,碼頭位於防波堤前段內側,供船隻休息兼供整補作業使用,長度約40公尺;碼頭前側為泊地,藉由消波堤及淺礁淤沙地形遮蔽提供穩靜泊地水域,泊地面積 0.08 公頃,看不出明顯港型。河川局沿海攤興建一條觀景步道,樹木扶疏,綠蔭亭亭,一側是廣闊的海景,一側是地中海式建築的民宿,很有墾丁的悠閒氛圍。

民國73年(1984)墾丁國家公園成立,後灣漁港屬於國家公園範圍,列為管制區,建設漁港的限制更多。

萬里桐船澳

屏153線自後灣起南北縱貫墾丁半島西側海岸,經過萬里桐、山海、紅柴坑、白沙幾個聚落

萬里桐亦稱為萬里洞、萬里路或寫作萬里同,即清光緒年間的萬里桐庄,為大平頂台地西側的海岸低地。萬里桐為以漁業為主的集居小漁村,居民多來自澎湖七美和西嶼,與澎湖關係密切,早期澎湖地區生活艱困,先民攜家帶眷至與家鄉環境相仿的此地定居,住家以小漁港為中心向四周擴散。

萬里桐一名的由來不可考,或說其位於恆春西方海岸線的中點,由射寮、後灣或大光、水泉前往均路途遙遠;或說山上有一蝙蝠洞而稱為萬里洞,僅供談助而已。

社區緊鄰海邊,以海堤相隔,堤外是珊瑚礁海岸,適合浮潛,南邊有一小灣,為船澳所在,可泊膠筏。

山海漁港(恆春鎮,恆春區漁會)

位於山海社區西側海岸。

山海古名「蟳廣嘴」,取閩南語蟳(海蟹)的雙螯之意,形容如蟹螯張開的天然港灣地形,因鄰臺灣海峽,早年就有從小琉球及從中國汕頭經澎湖等地移墾而來的漢人形成的聚落,蟳廣嘴漁港為恆春地區歷史最悠久的漁港,後改名為山海漁港。

山海漁港開港歷史可追溯至清光緒20年(1895),恆春縣志卷十五記載:「蟳廣觜,在縣西南五里西屏山外。光緒二十年陳令文緯勸經港頭陳清江任工,由縣給予火藥,轟去港中礁石,約可停船三、四十隻。先是,縣城鋪家由郡貿遷,或由車城海口、或由大坂埒登岸運城,路各十餘里;此港一成,近且便矣,並開自港至城牛車大路一條。」因地處臺灣南端颱風常經之路徑,風強浪猛時泊船危險,於是在民國40年(1951)利用珊瑚礁灣地形興築防波堤、碼頭、護岸、泊地、曳船道,停靠小型船筏,颱風造成港區設施常被沖毀,漁船停靠困難,僅可供漁筏臨時曳引上岸避風,民國80~83年(1991~1994)延建南防波堤60公尺,興建碼頭66公尺,89年(2000)、90年(2001)擴建北防波堤70公尺、碼頭新建及改建131公尺,進行泊地浚挖,次年(2002)興建突堤碼頭44公尺及增拋消波塊,以改善港內穩靜,造就今日山海漁港的規模。現有水深-2公尺碼頭326公尺、泊地0.75公頃。

紅柴坑漁港(恆春鎮,恆春區漁會)

紅柴坑位於關山西側的低地海岸,漁港在聚落西邊,船筏原係利用珊瑚礁灣停泊,屏東縣政府破壞岸邊珊瑚裙礁,修建有簡易碼頭及堤防,泊地長方形,由東碼頭、西防波堤、南防波堤圍成,東突堤與北碼頭間有曳船道。

屬集居小漁村,光緒年間為紅柴坑庄,居民自古即以捕漁為生,墾丁水域旅遊活動興起後,有數家潛水中心,來自觀光的收入日增。因有關山屏障,每年10月至隔年3月恆春地區刮起的落山風,紅柴坑漁港不受影響。

地名由來因昔日此地遍佈紅柴而得名,紅柴學名臺灣樹蘭,常綠中喬木,幹皮灰紅褐色,內皮初為深紫紅色,刀削後立刻變為淡紅色,盛產於恆春半島沿海叢林中。

傳說紅柴坑附近海面下晚上會發光,被認為是巨蚌之珠(夜明珠)所發的光芒。屠繼善的恆春縣志記載:「蚌珠,西屏山紅柴坑海面,離岸十數丈,夜常光熊熊如火,圓大如斛,鄉人棹竹筏至其處,光如故,若在海底望之不甚深,撈之則不逮,若有大蚌在其旁焉。」

後壁湖漁港(恆春鎮,恆春區漁會)

後壁湖漁港位於恆春半島的西南岬,面對巴士海峽,為恆春地區規模最大的漁港,外有一片珊瑚礁岩,西側有高約20公尺的海階階崖,日治時期僅有來自澎湖的陳姓人家幾戶在此捕魚為生,臺灣光復後在漁港旁的階崖下興建國民住宅,今已成為潛水浮潛業者及海產餐廳集中的地方。後壁湖漁港無漂沙淤淺、有珊瑚裙礁作為天然屏障,較不受落山風影響,由屏東縣政府於民國61年(1972)動工興建,民國65年(1975)興建完成,可容納350艘漁船。本港屬於午市,以延繩釣及流刺網為主要漁法,表層洄游魚類及珊瑚礁魚類為主要漁貨,颱風來襲時是恆春南部海域船筏的重要避風港,也是恆春半島最大的魚貨集散中心、全臺首座遊艇碼頭所在地,可停靠20噸以上的漁船、海釣船、遊艇和海底觀光船,與蘭嶼開元港間有客運船班往來。

後壁湖名稱來自航道東側的瀉湖區,於退潮時呈現瀉湖型態,如同大光地區居民「住家屋後的湖」,故稱「後壁湖」,或謂因地勢低且位於主要聚落大樹房之背後而得名。

得漁港漁獲及墾丁觀光人潮眾多之便,漁港內魟魚造型的漁會大樓聚集許多家的海鮮餐廳,提供新鮮價廉的海產料理,一盤20片的綜合生魚片只要100元,漁港外圍也有多家餐廳。

潭仔漁港(恆春鎮,恆春區漁會)

位在墾丁南灣與石牛溪出海口中間的小漁港,此段海岸向內凹入成一個小灣澳,珊瑚礁岩所圍成的小水潭可容小型船隻出入,築碼頭、突堤成漁港,臨巴士海峽,在臺26號省道路邊,附近無明顯聚落。

潭仔,又稱潭子灣、潭灣,海邊有如潭的灣澳,故稱。光緒年間潭仔屬於至厚里,是漁人的暫居地,有帆船停靠載運木柴至安平,從事農業拓墾的移民居住於石牛溪畔,清末日治初期的潭子庄或應包括潭仔灣、溪內、溪口及大溪(石牛溪左岸)等零星分散的小集團聚落。

同治6年(1867)美國商船羅發號從汕頭往牛莊途中,在七星嶼附近觸礁,船長夫婦與水手在潭仔灣登陸,遭斯卡羅族龜仔角社(社頂)原住民襲擊,僅一名華人水手倖存,美方派軍征討不勝,由美國駐廈門領事李仙得與大頭目卓杞篤交涉,在出火締結南岬之盟。事後臺灣鎮總兵勒石於車城庄福德廟,為劉明燈統帥過福安村題名碑,今鑲嵌在福安宮廟門左側牆堵,碑文為:「奉君命,討強梁;統膍貅,駐繡房。道塗闢,弓矢張;小醜服,威武揚。增弁兵,設汎塘,嚴斥堠,衛民商;柔遠國,便梯航。功何有,頌維皇。同治丁卯年秋,提督軍門臺澎水陸掛印總鎮裴凌阿巴圖魯劉明燈統師過此題」。

香蕉灣漁港(恆春鎮,恆春區漁會)

香蕉灣位於船帆石東南方數百公尺處,亦稱為芎蕉灣、芭蕉灣,昭和10年(1935)臺灣總督府將這一帶的熱帶性海岸原生林指定為天然紀念物,民國62年(1973)林業試驗所與林務局將此地區劃為自然保護區,民國71年(1982)墾管處依國家公園法將香蕉灣熱帶海岸原生林列為生態保護林。香蕉灣自日治時期以來即僅有零星幾戶居住,目前有兩戶來自小琉球的蔡姓人家。此段海岸有裙礁分布,昔有一小港稱為「香蕉灣港仔」,利用天然的珊瑚礁海灣停泊船筏,船帆石庄的竹筏多停靠於此,從事放苓、捉烏魚等活動,後成為捕捉鯨魚(海翁)的基地,今則為一小型漁港,有碼頭70公尺,西防波堤兼碼頭35公尺,泊地0.17公頃。

鼻頭漁港(恆春鎮,恆春區漁會)

鼻頭漁港位於鵝鑾鼻岬角西側海岸,入口在鵝鸞鼻公園旁,和濱巴士海峽的潭子漁港、香蕉灣漁港相同,都是和聚落疏離而隱蔽的小漁港,只能停泊小型船筏,從珊瑚礁海岸中闢出,三面碼頭,一面向海進出。

興海漁港(恆春鎮,恆春區漁會)

位在風吹沙和佳樂水之間的太平洋海岸,興海社區旁。

民國71年(1982)起興建,在72年(1983)至75年(1986)間完成海堤277公尺、碼頭306公尺、泊地0.74公頃,水深-3.0公尺、擋土牆 202公尺及檢查哨等。因未修築外廓防波堤,內港泊地遮蔽效果極差,每當冬季東北季風來臨或颱風時,港口即無法穩靜,船筏出入困難,尤其颱風時波浪更直沖港內,船筏必須及早冒險繞道鵝鑾鼻至後壁湖漁港避風,僅於夏季風平浪靜時,漁船始可安全泊靠。為照顧偏遠地區漁民生命財產安全及漁業之持續成長,於泊地外新建北防波堤140公尺、港口處建突堤碼頭33公尺、泊地浚挖等,完成後對改善港內穩靜,功效顯著。

南仁漁港(滿州鄉,恆春區漁會)

南仁漁港是屏東縣最難到達的漁港,孤伶在太平洋的邊緣南仁漁港,不但屬偏遠的滿州鄉,還在滿州鄉的邊緣,是邊陲中的邊陲,必須走滿州到港仔的屏200線到九棚,在中港溪右岸東折到海邊,過鼻頭礁後行於海岸往南,一直到南仁路的盡頭,這裡有南仁山和埤亦山的登山口。

南仁漁港在珊瑚礁海岸包圍的小灣中,灣底是沙灘,連外道路的盡頭是曳船道,東面一道Г型45公尺的碼頭和16公尺的海堤,港灣玲瓏小巧,港內海水平靜,路旁幾戶人家。

南仁漁港位址在九棚村的灣島,為八瑤灣南方的礁岩海岸,有一小溪無水溪流注,海岸低地向西凹入,面積較鄰近一帶稍廣,背山臨海,因地形而名灣島。此地居民以原籍琉球的洪姓為主,先居港口,日治晚期遷居於此,以農漁為生,聚落內有主祀福德正神的南福堂,為洪姓地主所建。漁港所在的灣島北方在堡圖中記為「南仁坑」,今亦稱為「南仁鬱」或寫為「欖仁鬱」,開發灣島的移民當初以開墾南仁鼻至灣島漁港間的海岸低地為目標,今日留住的住戶數以楊、洪二姓為主。南仁鬱北方的鼻頭,亦有數戶散居,為灣島洪姓子孫分居而成。

中山漁港(滿州鄉,恆春區漁會)

中山漁港位在滿州鄉港仔聚落北邊,九鵬飛彈基地東側臺26線管制時期,在此設有檢查哨,檢查相機有無拍照及有無攜帶違禁物品。最初為天然珊瑚礁岩所形成之天然避風港灣,當時稱為中山船澳,船筏係利用珊瑚灣停泊出入海作業,屏東縣政府在民國67年(1978)拓寬泊地1800平方公尺,解決船筏停泊問題,因尚無港澳設施,颱風時海浪會沖入港中,經省府列入臺灣省漁港建設第二期方案中,至民國85年(1996)止計完成海堤380公尺、碼頭180公尺、駁崁214公尺、排水溝、曳船道及泊地挖方等工程,漁港呈單調的長方形,南端是寬闊的曳船道。

港仔位於港仔溪北岸,是港仔村最主要的聚落,距出海口不遠,背倚港仔鼻山、前臨港仔溪及其支流礁溪沖積而成的平原,屏200線延伸至此後,沿海岸線往東北走省道臺26線可抵牡丹灣的旭海村。光緒年間此地稱為高仕佛港仔庄,因港仔溪源自排灣族高仕佛社的領域而得名。

旭海漁港(滿州鄉,恆春區漁會)

旭海漁港位於牡丹灣北緣,旭海社區北方,是牡丹鄉唯一臨海的聚落與漁港。會來到旭海漁港的除了漁民外,更多的是來體驗阿朗壹古道的遊客,阿朗壹古道南端出口就在漁港旁。

旭海漁港興建前,該處即為泊地廣大的天然港灣,為避免船隻在屏東東部海岸作業,遭逢颱風來不及駛回港口避風,屏東縣政府於民國75年(1986)編列預算進行旭海漁港港埠設施興建,包含泊地浚挖擴建4800平方公尺、碼頭70公尺、防波堤50公尺、海堤260公尺、曳船道一座、駁崁50公尺,民國85年(1996)完成。目前港內泊地0.29公頃、北防波堤150公尺、南防波堤160公尺、碼頭110公尺,主要以膠筏為主。

牡丹社事件後,清廷先後開闢八條東西越嶺道路通往臺灣東部。其中一條道路由恆春鎮通往卑南的琅嶠卑南道,從恆春東門啟程,往東越小嶺,溯港口溪北上至源頭附近後,向東翻越山嶺出八瑤灣,沿東海岸往北抵達卑南。多沿溪或沿海岸而行,地勢較為平坦,自荷蘭時期即被作為通往臺灣東部的道路。古道中旭海漁港經牡丹鼻、觀音鼻至臺東縣界塔瓦溪約4公里海岸尚無公路可通,保留部分古道殘基及較原始的自然風貌,成為熱門的健行路線。「阿朗壹」一詞是臺東縣安朔的舊稱,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策畫「瑯嶠、卑南古道知性之旅」時,認為從屏東縣旭海步行至臺東縣南田,活動名稱若加上旭海至南田稍嫌冗長,於是簡稱為「阿朗壹古道」,自此被引用至今。

旭海為臺26線及屏199甲線交接處,從臺26線南下滿州、墾丁,從屏199甲線西出牡丹、車城,但都距離遙遠,民國64年(1975)興建的中科院九鵬基地,使本地長期受到山地及軍事雙重管制,呈現半封閉狀態,著名的旭海草原及旭海溫泉,都是遙遠的傳說。

旭海舊稱牡丹灣,日治時稱為牡丹灣社,劃歸恆春下番,屬於牡丹灣警察官吏派出所管轄。臺灣光復後,以位近東海岸,為太陽東昇之處而取名為旭海。旭海溪畔至河口入海處,有稍廣的沖積平原,是村民主要的水田所在。

清季,因漢人遷入者日眾,壓縮恆春阿美族人的生存空間,部分族人陸續離開恆春半島北遷回臺東卑南,再往池上、關山、鹿野移動。日治時期,立法讓恆春阿美族人獲得土地所有權,卻成為漢人覬覦的目標,加速土地的流失,只好往北移動,到了富里、玉里,甚至遠到立霧溪口。留下的族人,在港口溪流域和牡丹灣等地,尋覓可供生存之地。有潘姓阿美族人選擇在旭海南方的大流溪支流兩岸定居,即東海路舊社,部落位於中科院二號門附近的海岸沖積地,二號門外的兩排營房是戰後所建的國小校舍改建,部落往南到大流溪溪口的海岸及河流沖積地闢為水田,中科院設立九鵬基地徵收部落土地,部落族人遷到旭海聚落東北的海濱,建立了新東海路部落,部落在屏199甲線道路終點,緊臨海濱,原為方便捕魚所搭蓋的工寮,由於地處瑯嶠卑南道、恆春與臺東之交界,地位重要,日治初期牡丹灣警察官吏派出所原設立於此,日治末期才遷移至旭海國小旁,光復後重新設立於通往港仔之臺26號公路路口現址。民國65年(1976)部落北方興建旭海漁港,居民半漁半農。

旭海草原位於旭海聚落後方的牡丹鼻山(黑獨山),海拔300多公尺,是一片300公頃的草坡,由於風勢強勁樹木生長不易,僅有低矮的灌木及相思樹散布其間,早年是村民的牛羊放牧地,視野開闊,可以眺望港仔至觀音鼻間的海岸線,早期為甲種管制區且地處偏遠,近年在地方人士反應下開放。旭海溫泉在旭海國小旁,日治初為村民發現,以茄苳木隔出兩個小房間供民眾泡湯,屬鹼性碳酸泉,水溫約43.5℃,無色無臭,目前設有公共浴室兩間,是村民泡澡的地方。

小琉球漁港(琉球鄉,琉球區漁會)

又稱白沙尾漁港,位於小琉球東北方的本福村,是琉球鄉最早開發的漁港,昭和10年(1935)底於白沙尾興建琉球庄避難港,翌年10月25日竣工,總工程費8萬日圓。琉球鄉民多以捕魚為生,白沙港無法容納所有船隻,部分漁船必須分散停泊各村澳外海,故於民國45年(1956)擴建。

漁港和遊艇港相鄰,共用港口,漁港在西北,港區呈L型,有4座小突堤。遊艇港在漁港東南,是東琉線民營交通船的停泊港,海上活動船隻也都停靠在此,為小琉球主要的觀光漁港。

本福村位於琉球鄉的東北方,清代屬於琉球新園里琉球嶼庄的白沙尾部落,日治時代延續舊稱。臺灣光復後,民國38年(1949)改為本福村。當時的鄉公所總幹事黃生寬建議本村是白沙尾的頭,為龍頭,又是花瓶頭,可說是白沙尾之本,故取其「本」字;而臺灣光復是大家的福氣,取其「福」字,綜合二字,取名本福。

白沙尾地名的由來起源於白沙散置的海濱,遠望像一條虎尾,因之得名。

漁福漁港(琉球鄉,琉球區漁會)

漁福漁港位於小琉球東北方漁福村,中澳沙灘與龍蝦洞中間,小琉球漁港東南約 1公里處的漁福村海岸上,係利用其天然珊瑚礁灣停泊漁筏,自民國68年(1979)至80年(1991)間興建完成防波堤80公尺、浚挖航道120公尺、泊地2200平方公尺、碼頭路面80公尺長,5公尺寬,因泊地小,無法紓解小琉球漁港空間不足問題。

本福村位於琉球鄉的東北方,清代屬於琉球新園里琉球嶼庄的白沙尾部落,日治時代延續舊稱。臺灣光復後,民國38年(1949)改名為漁福村,出自當時鄉公所總幹事黃生寬建議,本村主要地名是漁埕尾,故取其「漁」字,臺灣光復是大家的福氣,取其「福」字,綜合二字,取名漁福。

琉球新漁港(琉球鄉,琉球區漁會)

又稱大福漁港、大寮漁港,位於小琉球的東邊的大福村海岸,原來的大福村中船澳港址,利用天然珊瑚礁灣停泊竹筏。因小琉球觀光及漁業日漸發達,白沙尾港不敷使用,自民國69年(1980)起施工闢建,作為白沙尾港的輔助港,完成碼頭1036公尺。因漁港港嘴朝東,面對颱風的來向,漁船於颱風來襲時無法在該港避風,所以南堤加建136公尺的防坡堤,加高東堤胸牆,以保障漁船安全。本港為小琉球跟臺灣本島交通的二個港口之一,是公營交通船及遠洋漁船的停泊港,由於港灣較大,適合大型船隻停泊,成為琉球對外貨運集散中心,是琉球重要商漁港。

大福舊稱大寮,昭和2年(1927)「琉球庄管內狀況一覽」記載,大寮地名由來的說法有三:其一、乾隆30年(1765)福建省泉州府洪某率其族男女17人來此定居,捕魚為業,子孫不斷繁衍,至清末已成為琉球嶼的最大聚落,故稱為「大寮」。後因一部份居民遷移恆春,一部份搬遷到琉球嶼其他地方,大寮住民人數遂逐漸減少。其二、先民到此之初於聚落背後的高丘建有漁寮,做為漁夫休息之所,因而得名。其三、先民移住時,在海濱一帶搭建大型草寮,做為移民居住之所,所以稱為大寮。

天福漁港(琉球鄉,琉球區漁會)

天福漁港又稱海子口漁港,位於小琉球西南端天福村,漁民利用漁筏配合大型漁船出海作業,是琉球漁港的輔助港。民國75年(1986)、80年(1991)及81年(1992)出海航道拓寬為長120公尺、寬6公尺,修建碼頭61公尺,海堤 65公尺,以利船筏出入海作業,現有西碼頭81公尺,北碼頭46公尺,東防波堤78公尺,南防波堤64公尺。

海子口為一聚落,分佈於漁港東、北、西三側,天福漁港為開口向南的天然灣澳,兩側珊瑚礁環抱。以前船隻停泊外海,每遇颱風季節,風浪洶湧,出入不便,加上颱風引進的西南氣流,船隻容易受創,造成損失。大寮港竣工後,附近船隻改停大寮港。近年只有漁筏停泊,漁船已不再使用。

港口東邊環島公路旁的天南福安宮為小琉球四個角頭:大寮角、天台角、舢舨路角(相思埔)以及白沙尾角各有一間角頭土地公廟之一,即大寮福安宮、天南福安宮、上杉福安宮及白沙尾福泉宮,地位僅次於小琉球信仰中心的碧雲寺(觀音媽廟)和三隆宮(王爺廟),天南福安宮的福德正神是天福村和南福村的守護神,傳說開基福德正神入神的香灰是東港東隆宮 溫府千歲的香灰包錯入神,所以稱為「土地公金身,王爺香火」或「土地公身,溫王神」,因此是到東港東隆宮謁祖進香。

杉福漁港(琉球鄉,琉球區漁會)

杉福漁港位於小琉球西北方的杉福村,民國68年至80年(1979~1991)間浚挖泊地2700平方公尺,海堤110公尺,臨時海堤100公尺,杉福漁港的地理位置在颱風來襲時風浪較平靜,可解決小琉球船隻避風空間不足的問題。港口附近有豐富的海蝕地形,漁港周圍開設有珊瑚生態廊道。

 杉福村位於琉球鄉的西部,清代屬於琉球新園里琉球嶼庄的杉板寮部落,日治時代延續部分舊稱,改名杉板路,民國38年(1949)取「杉」及「福」字,改名為杉福村。杉板路地名由來,一說為舊時有舢舨船停泊於此,故名。另說據昭和2年(1927)《琉球庄管內狀況一覽》記載,乾隆30年(1765)福建泉州府陳姓及林姓漁民乘舢舨出海捕魚,遇颱風漂流到琉球嶼,遂在此地定居,故稱「杉板(舢舨)路」或「杉板(舢舨)寮」。

 

 

 

 

資料來源:

丁澈士等(2014)。重修屏東縣志—生態與環境變遷。屏東縣:屏東縣政府。

中華綜合發展研究院應用史學研究所(2004)。車城鄉志。屏東縣車城鄉:車城鄉公所。

林澤田(2006)。海上明珠—琉球鄉志。屏東縣琉球鄉:琉球鄉公所。

曾喜城(2010)。山鄉志。屏東縣山鄉:山鄉公所。

水利署第七河川局https://www.wra07.gov.tw/12594/12595/12602/12605/70937/

( 在地生活高屏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oxkeeper&aid=149436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