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臺灣的燈塔
2019/02/11 22:10:45瀏覽848|回應0|推薦0

臺灣地區的燈塔興建始於清朝,乾隆43年(1778)在澎湖設營塹巡汎,在外垵西海口岸砌築七級石塔,夜燃油燈,指引臺灣與廈門間的船隻航行,為臺灣燈塔的嚆矢

同治7年(1874)海關稅務司赫德聘請的英國燈塔總工程師韓得善(David Marr Henderson),在澎湖石塔原址興建的圓形白色新式燈塔,為臺灣地區第一座新式燈塔,即為現在的漁翁島燈塔(西嶼燈塔)。之後又在臺灣本島興建大型西式的鵝鑾鼻燈塔、高雄燈塔及鐵架的淡水港燈塔、安平燈塔,塔身均漆白色。另離島的東莒島燈塔、烏坵嶼燈塔、東引島燈塔、東椗島燈塔、北椗島燈塔皆為同治、光緒年間由海關興建。

臺灣本島第一座燈塔,係同治6年(1867)美國商船羅發號由汕頭往牛莊途中在七星嶼附近觸礁,船長夫婦與水手在潭仔灣上岸後被龜仔用社(社頂)原住民襲擊,僅一名華人水手逃脫,琉球船民在南岬遇難後引發牡丹社事件,頻繁的船難,光緒元年(1875)清廷委託英國皇家地理學會會員畢齊禮到恆春地區勘察燈塔建地,用100兩向龜仔用社原住民購買南岬燈塔預定地,鵝鑾鼻燈塔於光緒7年(1882)起工,光緒8年(1883)落成,光緒9年(1884)啟用,為防洋人自由活動及勾結原住民滋事,燈塔建築成砲壘形式,以燈塔基座為砲台,圍牆上有槍眼,牆外有壕溝,有武裝士兵守衛,為少見的武裝燈塔。光緒20年(1895)清廷撤臺時炸毀燈塔,明治31年(1898)日本政府撥款重建,二次大戰末期被盟軍飛機炸毀,臺灣光復後再度重建。

日治時期整修高雄、安平燈塔,並於明治29年(1896)至昭和14年(1939)間在臺灣、澎湖陸續興建鼻頭角、富貴角、白沙岬、基隆、目斗嶼、彭佳嶼、花蓮港、東吉嶼、仙洞、查母嶼、塭港堆、蘇澳、琉球嶼、奇萊鼻、三貂角、花嶼、七美、綠島等18座燈塔,這些燈塔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均遭炸毀或破壞。

臺灣光復後,海關將被破壞的燈塔逐一完成整修重建,民國45年(1956)起再興建球子山、國聖港、高美、野柳、基隆嶼、蘭嶼、臺中港、芳苑等8座燈塔。

我國燈塔業務自清同治7年(1868)以來,即由海關管理,各國燈塔業務多歸屬政府交通單位或民間救難團體,由海關兼辦者絕無僅有,臺灣燈塔業務由海關兼辦的由來,係根據咸豐8年(1858)中英天津條約附約中英通商章程善後條約第10條的規定,由海關兼辦海務工作。咸豐4年(1854)成立海關總稅務司署,除徵收關稅外,並參與籌建海軍、港務、郵政、助航設備(燈塔)、氣象、教育、外交等,宣統3年(1911),天津海關將大清郵政津局移交郵傳部,郵政業務脫離海關,民國38年(1949)12月,原隸屬海關海務部門的港務業務轉由交通部各地港務局負責,惟助航設備仍由海關管理。民國80年(1991)2月1日財政部關稅總局組織條例公布實施,海關總稅務司署改組為財政部關稅總局,民國102年(2013)1月1日,配合財政部施行新組織架構,關稅總局合併財政部關政司升格為財政部關務署,同時將燈塔等助航設備業務移交交通部航港局。目前臺澎金馬地區之燈塔及其他助航設施,計有燈塔34座、燈杆44座及雷達標杆14座,合計92座。

地區

燈塔名稱

興建

塔高

位置

備註

北部

彭佳嶼燈塔

1906

26.2

彭佳嶼

臺灣地區最後一座淘汰煤油燈,改用電燈發光的燈塔。

 

基隆嶼燈塔

1980

12.3

基隆嶼

臺灣地區最早使用太陽能發電的燈塔。

 

基隆燈塔

1899

11.0

基隆港萬人堆鼻

臺灣地區管轄最多燈杆的燈塔。

 

球子山燈塔

1956

11.9

基隆港球子山

 

 

淡水港燈塔

1888

32.7

新北淡水淡水港口北岸

唯一一座位於河口的燈塔。

 

富貴角燈塔

1896

14.3

新北石門富貴角

臺灣本島最北端的燈塔。

 

野柳燈杆

1967

11.3

新北萬里野柳

 

 

鼻頭角燈塔

1896

12.3

新北瑞芳鼻頭岬角

 

 

三貂角燈塔

1931

16.5

新北貢寮三貂角

臺灣本島最東端。

 

白沙岬燈塔

1901

27.7

桃園觀音新坡下

 

中部

高美燈塔

1967

34.4

臺中清水大甲溪口

 

 

台中港燈塔

1982

62.6

臺中梧棲臺中港

臺灣地區唯一設在高樓頂端的燈塔。

 

芳苑燈塔

1983

37.4

彰化芳苑王功漁港附近海埔新生地

臺灣本島興建時間最晚的燈塔,臺灣地區唯一塔高高於燈高的燈塔。

 

塭港堆燈塔

1914

32.4

雲林口湖外傘頂洲

臺灣地區遷移重建次數最多的燈塔。

 

日月潭燈杆

1987

6.0

南投魚池日月潭

僅有不靠海岸的燈塔,臺灣海拔最高的燈塔。

南部

國聖港燈塔

1957

32.7

臺南頂額沙洲堤防內側

臺灣本島最西端。

 

安平燈塔

1891

21.8

臺南安平安平港口

清領時期在臺灣本島興建的最後一座燈塔。

 

高雄燈塔

1883

15.2

高雄旗津旗後山頂

清領時期在臺灣本島興建的第二座燈塔。

 

琉球嶼燈塔

1929

11.6

琉球嶼

唯一由漁會出資興建的燈塔。

 

鵝鑾鼻燈塔

1881

24.4

屏東恆春鵝鑾鼻

臺灣本島最南端、光程最遠及全球唯一的武裝燈塔,清領時期在臺灣本島興建的第一座燈塔。

東部

蘇澳燈塔

1927

7.9

宜蘭蘇澳蘇澳港

臺灣地區(不包含燈杆)塔身最低的燈塔。

 

奇萊鼻燈塔

1931

13.4

花蓮奇萊鼻岬角

 

 

花蓮港燈塔

1910

28.4

花蓮市花崗山

 

 

花蓮港紅燈塔

2005

22.79

花蓮花蓮港東堤

 

 

三仙台燈杆

1915

7.0

臺東成功三仙台

 

 

新港燈杆

1932

7.0

臺東成功漁港

 

 

綠島燈塔

1939

33.3

綠島

 

 

蘭嶼燈塔

1982

14.8

蘭嶼

 

澎湖

目斗嶼燈塔

1899

39.9

澎湖白沙目斗嶼

臺灣地區塔高最高的燈塔,唯一將蓄水池取水口設於塔內的燈塔。

 

漁翁島燈塔

1775

11.0

澎湖西嶼

臺澎地區第一座西式燈塔。

 

浮塭燈杆

1909

12.8

澎湖馬公港

 

 

海墘岩燈杆

1968

7.6

澎湖馬公外海

 

 

花嶼燈塔

1939

12.5

澎湖望安花嶼

 

 

查母嶼燈塔

1912

13.4

澎湖湖西查母嶼

 

 

東吉嶼燈塔

1911

24.4

澎湖望安東吉嶼

日本領臺後,在澎湖群島興建的第二座燈塔。

 

七美嶼燈塔

1939

8.3

澎湖七美嶼

日本人在臺灣地區最後興建的燈塔。

馬祖

東引島燈塔

1902

14.2

連江縣東引島

臺灣地區最北邊的燈塔,距離臺灣本島最遠的燈塔。

 

東莒島燈塔

1872

19.5

連江縣東莒島

 

金門

烏坵嶼燈塔

1874

19.5

金門縣烏坵大坵山頂

 

 

東椗島燈塔

1871

19.2

金門縣東椗島

 

 

北椗島燈塔

1882

17.5

金門縣北椗島

 

南沙

太平島燈塔

2015

12.7

太平島

臺灣地區最西邊的燈塔。

彭佳嶼燈塔

明治39年(1906)興建,位於基隆外海彭佳嶼島上,為圓形磚砌塔,外表白色,一等旋轉透鏡,為國內使用最大旋轉透鏡燈塔。

彭佳嶼是一座火山島,燈塔建在火山口,目前為軍事管制區。由於彭佳嶼燈塔目標醒目,二戰期間曾遭盟軍飛機轟炸達四次之多,於民國35年(1946)6月19日修復,民國37年(1948)至38年(1949)期間,將附近原本為四坡式木造鋪瓦屋頂的磚造辦公室及宿舍改建,成為現在的磚牆水泥平頂建築。

基隆嶼燈塔

正確名稱為基隆島燈塔,為了彌補野柳燈桿與鼻頭角燈塔光程不足而增設,民國69年(1980)興建,塔高12.3公尺,燈高189.3公尺(全臺次高),光程13.8浬,為黑白相間垂直條紋,鋼筋混凝土建構之八角形塔身。

基隆燈塔

明治33年(1900)建造,位於基隆港西岸碼頭萬人堆鼻。原為磚砌圓塔,民國51年(1962)改建為鋼筋混凝土圓塔。萬人堆鼻原是一岩石林立的海埔地,因周邊奇岩怪石林立,如眾多鼻頭堆疊羅列,因而得名,現今改建為三十號碼頭。基隆燈塔早年設有紅色光弧,以標示港外的險礁,後因險礁遭炸除,紅色光弧撤除。

球子山燈塔

民國45年(1956)設立,位於基隆港西岸碼頭的球子山頂,塔身原為白色四方形混凝土燈塔,後因地理位置險要,扼守基隆港口成為軍方駐地,塔身改漆迷彩綠。民國80年(1991)後,基隆港附近的新瀨險礁被爆破清除,球子山燈塔的功能被附近燈塔及燈杆取代,因而暫停發光。基隆市政府看中球子山燈塔觀光潛力,在前往燈塔的路途上修建便道,航港局也將其塔身重新漆回原來的白色。球子山燈塔是第一座由國人自行設計、施工的燈塔,興建原因是希望與位在西岸港口的基隆燈塔形成一直線,以引導船隻入港。

淡水港燈塔

前身創建於嘉慶元年(1796),位於淡水河口北岸沙崙(淡海西北岬),由當地居民募款建設,塔身用天然丸石砌造,圓筒型,高約4公尺,其上裝嵌有玻璃燈籠,使用油燈,僱看守於日沒出時點滅燈火。為臺灣島最古老的燈塔,早期英國出版之海圖亦有記載。光緒14年(1888)由海關另建的淡水港燈塔,為一座白色方形西式鐵塔。民國58年(1969)海關遷建為方形鋼架新塔,位於新北市淡水港北岸。淡水港燈塔的興建,起因於淡水港開放為通商口岸後,外商輪船進出頻仍,為改善導航設施與減少船難而建造。

富貴角燈塔

明治29年(1896)建造,位於新北市石門區富貴岬角,原名富基角燈塔,塔身原為八角形鐵造,民國51年(1962)改為八角形混凝土塔身,外表為黑白平行相間的條紋,是臺灣本島最北的燈塔。富貴角燈塔是日本人在臺灣興建的第一座燈塔,係為了建造臺灣與日本之間的海底電纜以及航路設備。因此地特殊的地理環境及氣候,秋冬常出現濃霧,在燈塔內設有霧笛。

富貴角燈塔比鄰老梅綠石槽與富基漁港。

野柳燈杆

民國56年(1967)建造,蠟燭台的造型,是為了配合野柳豐富的地理景觀,燭台造型的燈杆下還有可供遊客休憩的桌椅。野柳燈杆的設置與附近海域暗礁危岩密布有關,介於富貴角與基隆港燈塔照射半徑間的野柳燈杆,可加強基隆港的導航功能,是船隻夜間航行的重要航路指標。

鼻頭角燈塔

明治29年(1896)建造的鼻頭角燈塔,位於新北市鼻頭岬角。舊塔為日人興建的六角形鐵塔,於二次大戰嚴重損毀,民國60年(1971)改建為鋼筋混凝土白色圓塔。

三貂角燈塔

昭和6年(1931)建造,位於新北市貢寮區三貂角,是本島最東邊的燈塔。昭和4年(1929)及昭和6年,日本船舶撫順丸及華南丸先後在三貂角附近海域遭遇海難沉沒,臺灣總督府於此地籌建燈塔。二戰時遭盟軍戰機炸射毀損,民國35年(1946)修復運作。

白沙岬燈塔

明治34年(1901)完工,位於桃園市觀音區白沙岬,為磚造圓塔。白沙岬燈塔是日本人在臺灣興建的第三座燈塔,因其所在地形地勢位於地理要衝能防守狹長海岸線,兼具軍事與經濟上的重要價值。

高美燈塔

民國56年(1967)建造,考量船舶於桃園白沙岬燈塔與澎湖目斗嶼燈塔中間無顯著標示可供定位,故選擇距離兩座燈塔中心點最近陸地─大甲溪口南岸設置高美燈塔。高美燈塔為八角形鋼筋混凝土構造物,為臺灣地區唯一將塔身漆為紅白相間平行條紋的燈塔,與大部分為白色或白黑條紋相間等顏色的燈塔不同。民國71年(1982)拆除燈器,安置於海拔更高的遠東倉儲的穀倉上,即臺中港燈塔,高美燈塔失去燈器,只留塔身。

高美燈塔旁為高美濕地。

臺中港燈塔

民國71年(1982)完工,位於臺中港一號碼頭遠東倉儲頂端,是國內唯一一座興建在高樓頂端、也是塔身最高的燈塔。由於從桃園縣白沙岬燈塔到澎湖北端目斗嶼燈塔之間有188公浬缺乏標誌定位,因此海關於民國56年(1967)在臺中縣清水鎮興建高美燈塔,民國71年設立臺中港燈塔,因臺中港與高美燈塔、芳苑燈塔距離過近,乃關閉高美燈塔,將其燈器直接移轉到臺中港燈塔上。

芳苑燈塔

民國73年(1984)完工,位於彰化縣芳苑鄉王功漁港,外表為漆成黑白垂直條紋的八角形燈塔,是國內燈塔中興建時間最晚的燈塔,因當地超抽地下水導致地層下陷,除了借倉庫高度的臺中港燈塔外,是國內唯一塔高高於燈高的燈塔。芳苑燈塔的設置是為了維護彰化沿海漁船及往來於臺灣海峽的船隻安全,在昔日可欣賞彰化頗負盛名王功漁火。

塭港堆燈塔

大正3年(1914)興建,位於雲林縣口湖鄉外傘頂洲,是建立在沙洲上的燈塔,塔身為鋼架塔。燈塔的興建係因其所在長約5公里、寬1.2公里的浮動沙丘,經常隨潮汐忽隱忽現,影響附近水道船隻的往返,為了航行安全興建本燈塔。由於塭港堆燈塔建立在沙洲之上,因此不斷飄移,不斷面臨地基遭沖毀的危險,已重建多次,締造臺灣與世界燈塔史上,燈塔重建次數最多的紀錄。塭港堆燈塔於民國104年(2015)8月8日蘇迪勒颱風侵臺時倒塌,考量該海域船舶航安需求,在鄰近沙洲上與經濟部能源局測風塔共構,該塔高度60公尺,仍維持原燈塔公稱光程11浬。

日月潭燈杆

建於民國76年(1987),位處南投縣魚池鄉日月潭土亭仔步道盡頭,也稱為土亭仔燈塔,是臺灣唯一不靠海岸的燈塔。塔高6公尺、燈高754公尺。因為日月潭多霧,夜間航行的船隻時常衝撞到凸起的陸地,南投縣風景區管理所遂在該處興建燈杆。

國聖港燈塔

民國46年(1957)興建,位於臺南市七股區國聖港網仔寮沙洲上,為一方錐形鋼架結構,塔身顏色為黑白相間,因受颱風襲擊及海潮侵蝕,沙洲盡失,整個燈塔陷入大海之中,民國58年(1969)遭衛歐拉颱風摧毀,沒入海中;民國59年(1970)6月於頂額沙洲另建新塔。

安平燈塔

前身為同治11年(1872)設於紅毛城內之3丈高燈火炬,光緒17年(1891)興建的安平燈塔為一方型鐵塔,明治42年(1909)改建為白色圓形磚造之西式燈塔。原先是設在安平古堡上的白色圓形磚造燈塔,因安平港沙洲變遷、河道改變的影響,燈塔離海岸漸遠,沿海種植的防風林遮蔽燈光,失去燈塔的功能,民國49年(1960)3月停止運轉。民國54年(1965)海關重建的安平燈塔,為一座方形鐵塔,位置遷移至安平港北方海灘,繼續擔負導航的功能。

高雄燈塔

光緒9年(1883)設置,俗稱旗后燈塔,位於高雄市旗津區旗后山頂,塔身為臺灣地區唯一的白色八角形磚造燈塔,頂部呈現圓筒形。

高雄燈塔臨高雄港港口,旗后山另一端有旗后砲台。

琉球嶼燈塔

昭和4年(1929)建造,孤零零地立在屏東縣琉球嶼山頂,白色圓形鋼筋混凝土結構,與鵝鑾鼻燈塔皆具指引臺灣海峽及巴士海峽往還船隻功能。琉球嶼燈塔是臺灣地區唯一一座由漁會出資建造的燈塔,二次大戰時受損停止發光,民國41年(1952)移請海關修復管理。

鵝鑾鼻燈塔

光緒7年(1881)興建,位於屏東縣鵝鑾鼻岬角,塔身為白色鐵造圓塔,是臺灣本島最南的燈塔。燈樓面向西南方,背山臨海,構築成砲壘形式,圍牆有射擊的槍眼,四周築壕溝,是全國獨一無二的武裝燈塔。

蘇澳燈塔

昭和2年(1927)興建,位於宜蘭縣蘇澳鎮北方澳後山,塔身是白色四方形混凝土建築,是全臺塔身最低的燈塔,與基隆球子山燈塔同為少數方型的燈塔。蘇澳燈塔侷促山脊一隅,燈塔下有兩百多級石階步道,高聳直上,險峻異常。

奇萊鼻燈塔

昭和6年(1931)建造,位於花蓮港北端奇萊鼻岬角,原為白色方形燈塔,二次大戰被美軍飛機炸毀,受損嚴重停止發光,民國52年(1963)海關為配合花蓮港開放為國際港,在原塔附近重建白色五角形混凝土燈塔,是臺灣唯一的五角形鋼筋混凝土燈塔,也是唯一設有土地公廟的燈塔。

花蓮港燈塔

明治43年(1910)興建,位於花蓮港花崗山花蓮氣象測候站旁,原為鐵造燈桿,以安平燈杆移設,杆身僅高度10公尺,該燈杆高度不足,光度不強,外海船隻不易望見。民國53年(1964)以已拆除的富貴角臨時燈塔材料改建成現今樣式,塔高增高為28.4公尺,由於所在地點視野良好,因此燈器較其他鐵塔式的燈塔小。

花蓮港紅燈塔

建於昭和17年(1942)的花蓮港東堤白燈塔,在航路標識上屬於燈杆,日治期稱為「花蓮港防波堤燈臺」。於民國69年(1980)擴港時炸毀。白燈塔拆除後,地方人士希望能重建白燈塔,花蓮港務局於93年(2004)編列經費重建,於花蓮港東堤堤頭,仿照原白燈塔的形式興建,塔高22.79公尺,民國95年(2006)7月完工,原構想要漆成白色,受限於航海安全的國際慣例,港口左堤的燈塔必須是紅色,因此成為紅燈塔。

三仙台燈杆

大正4年(1915)建造,日治時稱為三仙台燈臺,佇立在三仙台的第二岩峰--呂洞賓岩上,是臺灣總督府為維護東部海域船隻航行安全所建,塔高7公尺,燈高61.5公尺,光程9浬,外觀為白色。

新港燈杆(新港燈塔)

昭和7年(1932)12月25日點火啟用,日治期稱為新港燈杆。建物主體位於防波堤堤頭,形體是燈杆,編制是燈台所,常置臺長一名,轄下管理臺東燈台(已消失)ヽ三仙台燈台,是為日治時唯一編制台長的燈杆。新港漁港於臺灣光復後擴建,延長兩側防波堤,並新置進港燈杆左綠右紅各一,新港燈杆經漁會反應而得以保存,民國99年(2010)改稱燈塔,改塗白色迄今。

綠島燈塔

建於昭和14年(1939),位於綠島西北岬中寮村,緊鄰鼻頭角。昭和12年(1937)12月,郵輪胡佛總統號President Hoover從基隆前往菲律賓途中,因濃霧在綠島公館(柴口)海域觸礁擱淺,綠島居民出動舢舨前往搶救,將船員及遊客營救上岸,因綠島居民救助胡佛總統號郵輪的義舉,美國各界透過紅十字會捐款興建綠島燈塔。

蘭嶼燈塔

民國72年(1983)完工,位於臺東縣蘭嶼鄉西北方山頂,塔身為白色圓形鋼筋混凝土結構。花蓮港開放為國際港後,花蓮與高雄間的貨輪激增,航行其間的貨輪僅有綠島與鵝鑾鼻兩座相距約180公里的燈塔,為增加安全,海關於民國71年(1982)動工興建蘭嶼燈塔,建於高崗,燈塔的光源與海平面的距離為216.5公尺,是全臺灣燈高最高的燈塔。

目斗嶼燈塔

明治25年(1902)完工,位於澎湖縣北端目斗嶼島上,以銑鐵建造,是遠東地區最高的銑鐵燈塔,因臨近海域常發生濃霧,漆成黑白相間的外觀,讓航行附近的船隻較容易看到。目斗嶼四周礁石羅佈,形勢險要,設置燈塔前沉沒附近的船隻甚夥。

西嶼燈塔

漁翁島燈塔又稱西嶼燈塔,光緒元年(1875)8月興工,年底完工,是臺澎地區第一座西式燈塔,也是臺灣第一座預製建築。基地上原有中國式的「西嶼古塔」,是乾隆30年(1765)9月西嶼外塹發生30餘艘船隻的船難,次年澎湖通判胡建偉等捐餉興建的一座石塔,乾隆43年(1778)臺灣知府蔣元樞及澎湖通判謝維琪捐資重建七級浮屠,稱為「西嶼燈塔」,塔前建天后宮,統稱「西嶼塔院」,目前所存的石葫蘆便是西嶼塔院時期留下的。道光3年(1823)燈塔及天后宮因風災受損,通判蔣鏞及水師提督陳元戎籌款於五年後完成重建,並刻「西嶼塔燈碑記」紀念,此碑與乾隆43年(1778)的「興建西嶼塔燈碑記」、乾隆44年(1779)「建修西嶼燈塔落成碑記」現仍並存於燈塔庭院內。

漁翁島燈塔係拆除西嶼燈塔後重建的西式燈塔,塔身為向上微縮的鐵鑄空心圓筒,立於花崗石臺基上,塔內設鐵製螺旋梯,塔上設圓拱型燈罩及風標並安鑄鐵平台及欄杆,塔邊設辦公室,環圍石牆,部分房舍為日後增建。

燈塔入口門楣凸鑄的英文字樣,DAVID M. HENDERSON 1874,是燈塔設計人英國土木工程師Herderson的署名,1874是Herderson設計燈塔的年份。

浮塭燈杆

位於澎湖商港馬公碼頭西南方浮塭礁上,距離馬公碼頭約2.3浬,燈高13.7公尺、杆高12.8公尺、公稱光程9浬,浮塭礁初期原為鐵柱掛燈立標,明治42年(1909)7月15日點火啟用,昭和14年(1939)改築混凝土造,日治時稱為浮塭燈標。

海墘岩燈杆

民國57年(1968)6月建立,位於澎湖馬公港外與西嶼間海域,四角嶼北方約l.5浬。海墘岩為一3公尺高之孤立礁石,燈高8.8公尺、杆高7.6公尺、公稱光程 6.2浬。

花嶼燈塔

昭和14年(1939)完工,位於澎湖縣花嶼山頂,塔身為鋼筋混凝土白色圓形燈塔。花嶼島是澎湖群島極西的一座孤嶼,最高處約53公尺,花嶼燈塔即設於該處,是花嶼附近的主要地標,日本人因軍事上具重要地位而興建。二次大戰期間,由於缺乏電石氣供應停止發光,使得它逃過一劫,保存迄今。

查母嶼燈塔

大正2年(1913)完工,位於澎湖縣查母嶼岩礁上,塔身結構為磚造八角形,漆成黑白相間的直條紋,二次大戰期間遭炸燬,民國37年(1948)修復重新發光。距查母嶼東南6浬之六尺礁為最危險之暗礁,清光緒年間曾有一艘運兵船於此觸礁沉沒,士兵八百餘人溺死。該礁高潮時沒入水中,低潮時露出,還有漩渦潮流,漲潮時形成湍流。

東吉嶼燈塔

明治44年(1911)興建,位於澎湖縣東吉嶼北角崖頂,原為鐵造圓筒形燈塔,昭和13年(1938)改建為鋼筋混凝土圓塔,外觀漆成黑白相間的平行橫條紋。東吉嶼是澎湖群島中與臺灣本島距離最近的一座島嶼,螺旋狀的急湍暗流來回其間,被稱為黑水溝,早期在附近海域觸礁沉沒的船隻甚多。

七美嶼燈塔

昭和14年(1939)完工,為位於澎湖縣七美嶼南角崖頂的燈杆,是日本人在臺灣興建的最後一座燈塔,澎湖群島最南端的燈塔。早期使用電石氣閃光燈,民國53年(1964)將燈桿修建為燈塔,塔身為鋼筋混凝土結構,塔身白色,改為電燈發光,又稱南滬燈塔。位於七美嶼最南端的南淺漁場是巴士海峽與渤海暖流交會之處,日本人在此設立燈塔,除了航行指標考量,也為了安全獲取此地龐大的漁業資源。

東引島燈塔

光緒30年(1904)完工,位於馬祖東引島東坡,又稱為東湧島燈塔,東引島燈塔是距離臺灣最遠的燈塔。由時任中國海關的英籍總營造司哈爾定設計,為18世紀英國式建築,塔身為圓形磚造,扇形地基由花崗石板鋪成,粗壯圓柱式塔身由紅磚砌成,漆成白色。由於東引島鄰近海域佈滿險岩暗礁,民國47年(1958)因軍事理由暫停使用,民國78年(1989)復燈。

東莒島燈塔

又名「東犬燈塔」,光緒元年(1875)完工,位於馬祖東莒島東北角上,塔身為圓形花崗石造,由英國伯明罕強斯兄弟燈塔工程建造公司負責建造,是臺閩地區現存第一座花崗岩興建的洋式燈塔。牆身構造分為塔頂與塔身兩部分,塔頂與塔身的比例約為2比3,塔身趨於直筒狀,入口為中式拱門,牆身開設方形窗,塔頂與塔身間的修護平台,以挑簷石層層挑出,再用石灰漿抹出裝飾性的直角及凸型線腳,外圍環繞花飾鑄鐵欄杆。

連接燈塔與辦公室的草地上有一道長達30公尺的白色防風矮牆,因東莒島燈塔位處高地,風勢強勁,防風牆可讓工作人員在強風吹襲時低身快速通過,昔時可手上的煤油燈不被吹熄。

        烏坵嶼燈塔

同治13年(1874)興建,位於烏坵鄉大邱山頂,又稱烏龜嶼燈塔,因烏坵嶼形如海龜,舊名烏龜嶼,扼福建興化灣嶼湄州灣,與金門、馬祖犄角相應。燈塔為石造圓塔構造,塔身建材取自當地石頭,用石榫互相銜接,原為黑色。塔上燈器於民國41年至44年(1952~1955)間的臺海戰爭時受損,民國43年(1954)暫停發光,62年(1973)島上防務由海軍陸戰隊接管,燈塔四周改為軍事設施,90年(2001)除名,106年(2017)復燈。

東椗島燈塔

同治10年(1871)完工,位於金門縣南海東椗島山頂,塔身為磚造黑色圓形結構,是臺閩地區首座黑色燈塔,也是中國海關成立海務部門後,在廈門海域興建的第一座西式燈塔,由英國籍燈塔工程師韓得善規劃建造,塔基岩盤下方兩側設有霧砲。東椗島燈塔扼守福建廈門灣與金門料羅灣之間的海道,是東椗島的地標。民國38年(1949)起受到臺海戰役影響,民國42年(1953)停止發光,民國60年(1971)復燈。

北椗島燈塔

光緒8年(1882)完工,位於金門縣金湖鎮東方海域的北椗島山頂,為一磚造白色圓形燈塔。燈塔頂端的燈器二次大戰遭盟軍炸燬,民國36年(1947)另設三角形鐵架,民國75年(1986)整修原塔身,燈器由鐵架移設原塔頂,燈塔旁原設有霧砲兩座。北椗島東西狹窄、南北細長,在南北兩端有緩緩延伸入海的礁岩,漲潮或是颶風來襲時附近海域相當危險,因此有建造燈塔的需要。

太平島燈塔

太平島距離臺灣本島約1600公里,行政上屬高雄市旗津區,基於強化主權宣示的目的,設置太平島燈塔。為自動無人看守燈塔,遇故障時能啟動備用系統維持燈塔正常運作,交通部航港局定期派員巡視及維護。南沙太平島燈塔工程於104年(2015)4月13日開工,同年10月11日完工,12月12日點燈發光。

 

資料來源:

李素芳(民91)。台灣的燈塔。臺北縣新店市:遠足文化。

交通部航港局燈塔專區https://lighthouse.motcmpb.gov.tw/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oxkeeper&aid=124681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