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9/01/14 21:54:56瀏覽643|回應0|推薦0 | |
新社位在大甲溪中游,隔大甲溪與東勢相望,主要由新社台地群和頭嵙山區兩大部分構成,頭嵙山區因為地殼隆起的因素,不但地形陡峻,同時和大甲溪合力造成新社台地群,這些河階經過長時間的隆起和侵蝕,形成至少九級以上的階地,包括大南、水底寮、下水底寮、七分、十分及永居湖等河階,另有和鄰區相交界的水井子、南眉及仙塘坪等河階。這些平坦的台地成為人類生活的優良場域,數萬年前就有舊石器時代的人類居住,三千年前以農耕為主的人群大量移居台地,山田燒墾、狩獵捕魚,直到300年前自稱噶哈巫(Kahabu)的平埔族樸仔籬社時代依然如此。18世紀初,渡海來臺的客家人進入這片土地,向原住民租買土地,使用原鄉帶來的農業技術從事生產,但因台地地勢較高,除少部分地區有泉水水源灌溉的可以種植水稻,其他地方得看天耕作,這樣的農業生活使新社客家人養成勤勞耕讀的習慣,維持村莊間農閒時期互相幫忙的習俗,並擁有獨樹一幟的九庄媽信仰。由於漢人增加,造成原住民土地租賣殆盡無法生活的情形,遂往埔里方面遷移,從此新社變成客家族系的地區,日治時期雖有移民遷入,仍未改變以客家人為主的情況。臺灣光復後大陸省籍人士因醫療與軍事體系遷入,清水地區的閩南人因清泉崗基地的設立,遷入新社形成七個新村,族群因此多元。 九庄媽是新社歷史久遠的民間信仰組織,一尊媽祖由新社區九個庄頭(現為八個庄)輪流祭祀,依序是新社、山頂、畚箕湖、大南、新社、土城、馬力埔、擺頭店、鳥銃頭等,八庄輪流,新社輪二次。一般民間信仰的神祇大部份有其廟宇,九庄媽不然,迄今未建廟宇,以九庄輪流的方式祭祀,每年農曆10月15日由次年輪值庄頭民眾以擲筊方式決定次年奉祀的爐主,以爐主的家宅為駐蹕地點。次年初,將媽祖請到輪值村庄的爐主家,奉祀一年之後,再下一年的年初,農曆正月初三至初七之間,經由擲筊擇定一日,九庄媽在盛大的陣頭簇擁下出巡九庄,各庄庄眾沿途定點恭迎,為新社地區一年中的信仰盛事。次日一早,下一輪值年的庄頭以盛大陣頭至前一年的爐主家迎接九庄媽回到自己庄頭,稱為過爐。年復一年,九庄媽的信仰活動已成為新社地區獨特的地方傳統文化活動。九庄媽遶境由九庄改為八庄的緣由,傳說有一年水底寮輪值時適逢大雨,水底寮的信徒先請本宮媽祖入廟,卻任憑九庄媽淋雨,以致遭排除輪值,後來多次希望加入卻得不到應允,此傳說已逾一百多年,難以考證,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調查研究報告亦無法確認此項說法的真實性。 原住民於清朝嘉慶年間內遷到新社各地後,不久便有漢人與他們進行買賣,漢人稱該地原住民聚落為「新番社」(簡稱「新社」),為新社地名的起源。清道光末年彰化地區發生戴萬生民變,事件平息後,彰化縣府派兵到東勢角設治,新社為栜東上堡新社區,為新社治理之始。日治時,新社改為臺中廳東勢角支署新社區;大正9年(1920年)地方制度改變,改為臺中州東勢郡新社庄。 新社台地地勢平坦,面積廣大,氣候適宜農業耕作與植物生長,地勢高使病蟲害較平地少,因此農民雖然生活辛苦,仍得以維持生計,但連年不雨的苦旱造成作物歉收是一大問題。19世紀末日本殖民政府在農業政策上有很大的改革,原本自給自足的鄉村農業體系受到市場經濟的影響,高經濟價值作物的甘蔗受到政府政策上的支持,臺灣總督府為培育優良的甘蔗種苗,選擇新社設立大南庄蔗苗養成所,大正2年(1913)起陸續在馬力埔、大南、水底寮、仙塘坪設立農場,最初購地378甲,逐步擴充,到大正8年(1919)共購買1100多甲土地從事蔗苗培育與配種,生產優良的甘蔗品種,提供全臺使用。 臺灣總督府強徵農民土地,而且徵收價格並不合理,使得居於大南台地中心的馬力埔庄農民幾乎無地耕作,大正2年(1913)9月底起被徵收較多土地的徐石盛、張仁親偕同劉長安、廖扁等人到臺中向臺中廳交涉,並集合受到徵收土地影響的農民向政府提出廢止收購請願書,總督府一方面由警察、保正和區長出面勸導農民出售土地,一方面於11月11日在大南庄開設臨時事務所,開墾已收購的土地,顯示其對村民的請願並不在意。11月22日警察到徐石盛住宅企圖帶走請願領導人,引起村民恐慌,和警察發生爭鬥,村民廖知、廖庫被警察開槍打死,劉成、高發受傷,警察有警部補平居和一名巡查補受傷。馬力埔事件後,大正3年(1914)1月檢察官起訴涉案人員117人,57人被法院判處有罪,這是臺灣第一起農民運動,往後新社的開發型態和農業景觀,都受到此事件的影響。 隨著蔗苗養成所成立與苗圃的擴張,地勢高亢的新社台地缺乏蔗苗栽培所需的水源問題仍未解決,尋找灌溉水源成為蔗苗生產的關鍵,經過勘察決定選擇大甲溪作為水源,以大甲溪中游左岸海拔552.942公尺的白冷台地作為進水口,高出設在大南台地南側海拔530.34公尺的分水槽,即俗稱的圓堀22.602公尺,利用這個高低落差以重力引水到新社台地群上,再分各支圳灌溉新社各台地。 臺中州大南庄蔗苗養成所灌溉工事從昭和3年(1928)12月開工,到昭和7年(1932)5月完工,耗時3年6個月,臺灣總督府聘請磯田謙雄負責設計規劃,導水工事設計以每秒通水60立方公尺(1.70CMS)為計畫水量,水路蜿蜒於大甲溪左岸的山壁之間,以隧道穿過斷崖,以明溝暗渠穿越山腹台地,以水橋倒虹吸管工程度過溪谷,全線導水路長16.6公里,到達大南台地南端的分水槽圓堀,除看得見的渠道外,並開鑿22座隧道(大隧道7座,小隧道15座,共7.2公里)、架設14座渡槽(水橋)、設置阿寸溪、抽藤坑溪與矮山坑溪三座倒虹吸管,分別編號為1號、2號、3號,以2號倒虹吸管最具規模。沿線經過石英砂岩、砂岩、頁岩等不同岩層,加上要翻山越嶺,及興建特殊的倒虹吸管工程,總工程耗費104萬日圓,約合12億台幣。昭和7年(1932)9月完成全部水路的通水試驗,10月14日舉行通水儀式,總督府殖產局長植田殖吉以進水口為名,命名為白冷圳,由臺灣總督府直接經營,為一條官設官營的埤圳,灌溉新社蔗苗養成所,培育蔗苗分發至全台推廣種植。 白冷圳完全不需要外加的動力,利用自然的高低落差將大甲溪水引上沖積抬高的新社台地群,加上後續的灌溉工程圳路,從圓堀分成大南及馬力埔兩條支線,流往大南台地與新社台地等灌溉區域,使新社的旱田成為甘蔗、水稻、綠肥三年輪作的田園,生產力大增外,台地的景觀亦因此改變。 白冷圳取水口源自大甲溪本流,臺灣光復後,臺電在大甲溪興建天輪發電廠,民國41年(1952)開始從大甲溪上游的谷關築壩蓄水,尤其馬鞍壩影響水圳取水,使白冷圳從大甲溪攔截的水量大減,無法供應新社台地農業生產的需要,因此由臺電出資興建穿越大甲溪底的鋼管,將天輪發電所發電的尾水引入電廠對岸的尾水區,設置取水口,民國43年(1954)完工通水,成為主要取水口,才使白冷圳的運作恢復正常,目前該圳取水口可分為天輪電廠尾水及大甲溪本流引水。因為白冷圳對當地農民生活有很大影響,使新社發展出獨特的拜圳頭信仰與民俗活動,每年農曆7月25日會在白冷圳入水口舉行拜圳頭儀式。 民國24年(1945)大南庄蔗苗養成所改為臺灣省政府農林廳蔗苗繁殖場,民國41年(1952)改為臺灣省農林廳種苗繁殖場,繼續管理白冷圳,後臺灣省政府指示將水圳管理權委託給豐榮水利會代管,豐榮水利會改組為臺中農田水利會,一直管理至今。
資料來源: 台中市文化資產處,文化資產民俗,http://www.tchac.taichung.gov.tw/historybuilding?uid=39&pid=145。 白冷圳紀念公園說明。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