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7/11/05 22:15:34瀏覽1096|回應0|推薦0 | |
新城位於立霧溪出海口南岸,地當奇萊平原北端。太魯閣人稱此一帶為「大魯宛」,漢人譯作「哆囉滿」或「倒咯滿」。清朝道光年間淡水廳人吳全率領所募眾佃,從蘇澳乘船到此地墾荒,並築壘防禦太魯閣人,取名新城,為新城得名由來;因無法抵擋太魯閣人,吳全率眾棄地往南開墾。之後仍有漢人住在新城,最有名的是自幼隨父而來的宜蘭人李阿隆。 牡丹社事件後沈葆楨來臺,奏請開築後山道路,北路自蘇澳起程至奇萊,由羅大春領兵十三營修築,得李阿隆之助勸服太魯閣地區的原住民,路成後任命羅大春為委員,駐新城。羅大春駐紮新城目的應為就近控制北路,北路一線如縷,設站四十一,屯兵三千餘人,沿途未歸順的原住民環伺,還有天災疫病,頗難維持。羅大春立碑記功,為「師次新城碑」:「新城面海負山,居東鄉之極東,民番雜處,解耕種,通人理,尚甘喁然有內附心,自大南澳遵海而南,踰大濁水,大小清水,天作高山,我軍荒之,波阻深谿,我軍梁之,十月十三日壬子,師次城東,大春喜聲教之已通,而輿情咸慰也,於是乎書。大清同治十三年歲在甲戌小春之月。福建陸路提督功加一等黔中羅大春記參將玉屏李傳陞勒石。」此碑於日治時期仍在,今則不知所蹤。新城之名首見於公文書係光緒元年(1875)沈葆禎所奏三路開山情形摺中有:「新城通事李阿隆等,帶太魯閣蕃目十二人來迎。」光緒元年置卑南廳轄臺灣東部,新城屬花蓮港撫墾分局。 光緒21年(1895)臺灣割讓日本,明治29年(1896)6月日軍登陸花蓮港,8月日本花蓮港守備隊在新城駐紮一小隊,由結城亨少尉負責。因日軍行為不檢,破壞太魯閣人的蕃薯田、侮辱太魯閣婦女,導致太魯閣人的憤怒不滿;在李阿隆暗中協助聯繫下,召集武士林、古魯、赫赫斯、九宛各社男丁約20餘名,突襲守備隊新城分遣隊監視哨,殺死官兵13人,是為「新城事件」。 明治29年(1986)設臺南縣臺東支廳,新城撫墾分局改隸臺東支廳,明治42年(1909)廢花蓮港支廳,設花蓮港廳。大正3年(1914)5月日本臺灣總督佐久間佐馬太率軍討伐太魯閣地區原住民,戰事結束後,9月設立新城支廳及內太魯閣支廳,分別位於新城和塔比多(天祥),負責內、外太魯閣地區的理番行政。大正9年(1920)全島地方制度改正,太魯閣支廳與塔比多支廳合併為研海支廳,廳址設在新城;研海為佐久間的號。大正11年(1922)研海支廳改制為研海區,置研海區役場轄今新城、北埔。昭和12年(1937)花蓮港廳地方改制,廢研海、花蓮、鳳林、玉里四支廳,新城支廳改制為研海庄,隸屬花蓮郡,轄今新城、秀林。臺灣光復後研海庄役場改為新城鄉公所,原轄之山地部份獨立為秀林鄉,其餘平地屬新城鄉,並恢復新城之名。新城鄉公所原設於立霧溪出海口右岸的新城村,後因距離花蓮縣政府所在花蓮市太遠,南遷至北埔。 新城曾是壓制太魯閣族的軍事重地,也是北往蘇澳、西進太魯閣的交通樞紐,是立霧溪砂金開採的人力物資轉運站,是花蓮港北方的政治中心,隨著太魯閣地區警備狀態解除,政治經濟功能喪失,省道臺9線拓寬後改道外繞,新城默默的邊緣化,提到新城鄉會想到的是緊臨花蓮市的北埔,那裡有新城鄉公所、新城國中等政府機關單位,為新城鄉鄉名由來的新城失去鄉的代表性;新城村內也有所國中,卻叫秀林國中。來往於蘇花公路和太魯閣的過客常常忽略這個路旁的小村落。 但歷史的厚度使得這個樸實的小村落仍有些與眾不同,現在進到新城的旅人大部分是衝著是當年省道所經的博愛路上的佳興冰果店和毗鄰的新城照相館而來,兩者都是有年紀的鐵皮屋店面,佳興冰果店賣刨冰和麵食,最有名的是連皮打的檸檬汁,在打響聲名前現點現打,品質不太穩定,現在為應付眾多消費者得事先打好裝杯裝罐冷藏冷凍,並提供宅配服務。新城照相館是一家同新城一樣年華老去的照相館,因作為電影「盛夏光年」的場景受到注意,屋內老舊的攝影器材是看點,現已結束營業,老闆林燦珍過世後老闆娘曾繼續經營一段時間,對上門拍照的顧客坦言眼睛不好焦距可能抓不準,懷舊的客人多不以為意。早年因立霧溪淘金老街上聚集歌廳、電影院和酒家,中山路上的「新豐旅社」日治時名為「柳尾旅館」,歷史悠久。 新城天主堂是個頗具歷史趣味的地方,原為佐久間左馬太為紀念新城事件中被殺的官兵建造的簡易紀念碑,昭和12年(1937)在原址以水泥材質重新建造神社。臺灣光復之後,神社遭到破壞,日漸荒蕪。新城天主堂原建在博愛路上,民國45年(1956)在神社旁蓋一間幼稚園,48年(1959)在神社祭台旁蓋天主堂宿舍,49年(1960)落成,54年(1965)天主教會買下神社土地,在宿舍旁興建教堂,船型教堂兩側的長窗,鑲以彩繪玻璃,整齊成排,洗石子牆面爬滿藤蔓。神社的部分建築被保存下來,和天主堂建築參差構成趣味之所在。 神社的三座鳥居都保留下來,但不是原貌,第一座鳥居的兩翼在民國68年(1979)中日斷交時被鄉公所鋸斷;第二座及第三座鳥居兩側多了柱子,第二座鳥居上端橫木鋸短與立柱等齊,嵌上水泥做成的橫額,橫額寫著「新城天主教會」,是天主堂的神父擔心原汁原味的鳥居會被當時的政府拆除而做的掩飾,改變後的樣子很突兀,前兩座已經不像鳥居。第二座及第三座鳥居間的參拜道兩旁有8座石燈柱,在宿舍前方、第三道鳥居及聖母園階梯旁,各有一對造型奇特的石狛犬。鳥居右側的狛犬面朝左,嘴巴含著一顆珠子稱為「阿」;另一隻閉著嘴,稱為「吽」。「阿吽」的音譯,分別代表萬物的「初期」與「結束」。聖母園內原本的神社本殿改為聖母亭,有一座聖母像,黑松圍繞,環境清幽。現在的涼亭為神社的手水舍,其中的手洗石現安放在教堂內。 教堂門前有一座石燈柱,造型和其他石燈柱不同且較完整,神社旁原有座圓滿寺,這座石燈柱是從圓滿寺搬過來的。花園裡立有一塊石頭,上有「殉難將士瘞骨碑」字樣,左邊署名「陸軍大將從三位勳一等功二級柴五郎」;天主堂的戴宏基神父說這塊石碑被移動了兩次,最早放在新城天主教醫院後面的廚房,興建廚房後被移到醫院後方大樹附近。有位加禮宛的蔡老闆幫教會蓋房子,說如果賺大錢就在醫院後方蓋噴水池;結果真的賺了錢,依諾建造一座小噴水池。池中有座抱著鯉魚的金太郎石像,鯉魚嘴裡的噴水噴到石碑上發現石碑上有文字,便將石碑移到天主堂的花園內。噴水池如今已被廢棄填平,金太郎石像放置在教堂邊。 新城日治時有四座紀念新城事件及太魯閣戰役的紀念碑,除殉難將士瘞骨碑外,還有陸軍監視哨殉難記念碑、新城事件日軍記念碑、忠魂碑(太魯閣弔魂碑)。陸軍監視哨殉難記念碑在戰後被毀壞,部分遺跡被埋在立霧溪河階,1990年代疏浚整理立霧溪河床時石碑殘跡出土,被移到三棧路邊。其他兩座下落不明。 新城分局原為研海支廳廳舍,分局四周的圍牆及水泥造型柱是當時研海支廳所建造,水泥柱柱身上端四面各有三顆凸出的正方型,柱身每面有三條凹槽,具樸拙的古意。研海支廳圍牆大門朝南,現已被封閉砌成牆。 新城分局前方的日式建築門柱上標示有「新城村辦公處」字樣,其前身為「研海庄役場」,後作為新城鄉公所辦公廳舍,鄉公所南遷北埔後改為新城村辦事處,現已荒廢傾圮,庄役場旁有數棟日式房舍。 新城分局南邊的林務局新城工作站是研海支廳舊武德殿所在,新秀消防分隊則為研海支廳新武德殿位置,目前皆已不存。新城工作站前方的秀林國中前身為新城小學校;新城國小前身為大正15年(1926)設立的新城公學校。 來到新城,在佳興吃盤什錦炒麵,買杯檸檬汁,漫步於日本神道教與天主教巧遇糾結的幽靜教堂,過去的權力爭奪更替恩怨情仇到此已成飄散的雲煙,日本軍國主義象徵的建築在國民政府思想清洗後的變形存在,諷刺的是以前的嚴肅到如今似已無足輕重,新舊並存的建築見證包容的可能。由天主堂往東,經過短短的時間走廊,研海支廳、庄役所、郵局、小學校舊址,走到新城海堤上,太平洋蒼蒼朗朗,頓覺海闊天空。
參考資料: 李瑞宗(2003)。蘇花道今昔。花蓮縣秀林鄉:太魯閣國家公園。 吳采璋等(2002)。花蓮文化美食印象。花蓮市:花蓮縣文化局。 駱香林主修(民72)。花蓮縣志卷二總記疆域。花蓮市:花蓮縣文獻委員會。 潘繼道。花蓮地區日治時期慰靈碑遺跡初探。臺灣文獻第61卷第1期,386-434。 花蓮阿榮的花蓮人文、美食情報情報站,http://blog.xuite.net/d0963064845/twblog
|
|
( 在地生活|花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