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嘉義獄政博物館
2017/07/26 18:02:26瀏覽855|回應0|推薦0

嘉義市維新路的獄政博物館,原來的嘉義監獄。創建於大正8年(1919),大正11年(1922)竣工啟用,當時稱為臺南監獄嘉義支監,大正13年(1924)改稱為臺南刑務所嘉義支所,臺灣光復後稱為第三監獄第一分監,民國36年(1947)改稱為臺灣嘉義監獄,民國83年(1994)3月嘉義監獄搬遷至鹿草鄉,原地之舊監改設為嘉義監獄嘉義分監,並逐漸減少收容受刑人的數量。法務部鑑於臺灣各地日治時期的舊監獄相繼拆除,為了見證臺灣早期舊監獄建築及獄政發展史,自民國86年(1997)起規劃嘉義舊監的改造與再利用,96年(2007)起逐年編列預算進行古蹟修復工程,100年(2011)12月1日起開放定時導覽參觀,每天只有4個時段可以進入參觀。

因是非例假日,導覽志工出來召喚時只有6名遊客,志工先生還問大家趕不趕時間?6個都很閒,可以悠哉的慢慢逛,很清楚的聽解說,有問題隨時提問,氣氛不錯。

最初的大門門樓為紅磚造建築,在昭和5年(1930)的地震損毀,和外牆一起改建為鋼筋混凝土造,只有兩面整片阿里山檜木裁切製成的拱形門板,因為十分珍貴而保留下來,其面積大於改建後的大門。大門與馬路間原為溝圳,有橋樑做為通道,日治時稱為「鏡橋」,光復後改稱「明德橋」,都有規勸改過之意,日本人命名較為幽轉;後於道路拓寬鋪設涵管時拆除。

大門後的建築是監獄的行政中心,原本和戒護區隔開,民國62年(1973)打通牆壁,才和戒護區相連通,進行政中心玄關後可看到中央台。以穿堂為中軸,左手邊為典獄長室,分成辦公室和賓客接待兩個空間,樑柱上有牛腿線腳裝飾,大片手工玻璃、上下對開的窗戶,這是自由人和囚犯所在空間的差別,自由人有專屬的空間和隨時可觸手而及的藍天。右手邊為總務科、人事室和秘書室辦公室。

走過行政中心後到中央台,嘉義監獄的舍房採賓夕法尼亞式設計,就是扇形,或稱放射形的設計,從中央台可清楚看穿三座舍房:智舍、仁舍、勇舍中央走道的動靜,方便以最少的人力掌握受刑人的動態,每一班輪值只要4人,1人坐鎮中央台,每座舍房1人走動管理。每一座監獄的目的都在防止犯人逃走,也都有人犯管理的問題,累積千百年來萬千人的經驗,發展出許多極有創意,局外人看來匪夷所思的構想,算是別具一格的人類智慧結晶。臺灣另有幾所舊監獄也採扇形構造(臺中、臺南?待查),都已拆除,外國監獄有日本的網走監獄還留存同樣的形制。為什麼扇形監獄會被淘汰?因為監視犯人的科技大有進步,不需靠人工直接監管。

中央台很寬敞,白天犯人開封出舍房、收封回舍房,要先到這裡搜身、點名、檢查。目前展示臺灣光復後獄政人員的服裝,鞭打犯人的刑具,一面讓人犯仆臥的長板,打人的是一片纏著麻繩約四、五十公分長的寬木片,非常專業。中央台最特別、最有故事性的是面向舍房上方小閣樓的天照大帝神龕,沒有導覽人員指出不會留意上頭別有花樣,日治時就存在,日本網走監獄事務長來訪時認為神龕是日本式的,供奉的神像不是日本神,外框箱籠所雕的龍鳳亦非日本傳統;昭和13年(1938)1月號「臺灣刑務月報」報導這個神龕曾舉行入佛慶贊會,由京都派本願寺的御尊奉迎安置,設置目的據導覽人員的說法是安頓當地的鬼魂,門邊設有簡易木梯供爬上去參拜,後來因為爬上爬下太麻煩,在下面設個香案,進出的工作人員和囚犯在香案前參拜即可;新建的鹿草監獄並沒有把這個傳統帶過去。

兩翼的智舍、勇舍兩棟舍房的空間設計相同,前段是大小不等的雜居房,後段是獨居房。中間的仁舍,前段獨居房關新收、重刑及違規的受刑人,新收人犯都要先住獨居房,適應後才移到雜居房。每間房間木地板,一具馬桶,不管獨居或雜居房,空間都很狹隘,最大的房間要關8個人,躺下睡覺時翻身會有困難,還有個馬桶擺在旁邊,看到這個才會理解監獄真是非人的場所,失去自由的拘束和壓迫在這表露無遺,很有警示震懾作用。每間牢房門邊牆上有方孔,管理人員巡視時可由方孔監視犯人動靜,因為有視野的死角沒辦法看到房裡每個角落,所以有「貓道」的設置。囚室上方鋪層鏤空的天花板,牆上有條走道讓管理人員可爬上去從高處看到每間房間的全局,如有人鬧房還可從上面潑水壓制。仁舍的後段是醫療中心,日式老醫院陳舊的感覺,年代的關係,病床、病房比之現在的醫院小了一號,鐵柵欄突顯此處和其他醫療院所不一樣的性質。

舍房的外圍是作業房和工場,都是檜木建築,是受刑人工作和習藝的地方,裡面已沒有設備和機具,空蕩寬敞。陳列受刑人在獄中的作品、用品,臺灣新舊監獄的模型及一些文物。受刑人作品最多,分兩大類,一是歷年參加燈會的大型作品,題材很陽光,101大樓、鋼彈、巴黎鐵塔、總統府、龍船、軍艦、五福(虎)臨門,聚細成大的功夫令人嘆為觀止,用牙籤做出動物的毛髮,用香煙包裝紙拼湊大型的作品,怎麼會有人有那麼多時間和功夫做這些東西?但關在這兒的人除了時間,還有什麼呢?另一類是個人的作品,充滿待在獄中的情緒和無奈,無以宣洩,就在作品中表現出來,很有警世意味,例如以腳鐐為主造型的作品,寫著「時差」兩個字,獄中的人對時間的感覺和自由人是完全不同的,希望刑期趕快服滿,但時間慢的像牛車一樣的折磨人;在另一件作品,乾脆就寫白了:「等待」,除了等,還能做什麼。

導覽先生指著工場屋簷下承雨水的水管告訴我們這些水管都是銅製的,問是什麼原因?沒人猜對,超越了一般人的想像界線,答案是雨水經過銅管,銅綠會讓水染上它的毒性,流到水溝會抑制病媒蚊及細菌的生長,太深謀遠慮了。另一項建築構造就容易理解,為了工場通風通氣,在斜屋頂中央再凸起一小樓,兩側有窗的太子樓,三月在室內頗涼快,七、八月不知道。

日新堂是民國60年代所建,做為受刑人集會的場所。第一、二工場前庭院的地下室,洞口被鐵柵欄封住,裡面積水,一說是防空洞,一說是水牢。婦育館(女子收容所)位在舊監獄的一隅,是棟木造建築,囚房、工場和浴室都在裡面,有片草地為女犯放封之處,有專屬的會客室,自成一格。屋旁草地埋著一截水管,據說放蟲的餌食,如果來吃的蟲多了,周圍就要施藥殺蟲,以防止木屋被蟲蝕。

參觀過程中看到穿著橙色衣服的人進出和打掃,刺目的是有些人被用腳鐐相連,導覽先生說他們是被派來做環境整理等事情的,有腳鐐的是在鹿草監獄服刑的人,沒有被銬住的是因酒駕等被罰社區服務的人;法務部有這些免費勞工幫忙做事。來這個地方「出公差」是好差事或不是?看他們有點異樣,他們看我們是不是也怪怪的?自由人,在有對比之下才會特別感受到自由。

工場、婦育館全部,舍房部份為木造,材料因地利之便是來自阿里山的檜木,增加保存監獄房舍的價值。木料怕火,難道不會有受刑人利用這點製造紛亂?導覽的先生說不曾發生過,一起參觀的說關在此地的犯人刑期不長,沒有必要節外生枝加重其刑,嘉義舊監獄有刑場,關的應該有重刑犯,也許對火和電的管制較嚴吧。獄方對火災不是沒有戒心,消防沙消防水都有預備,管理人員開牢房的速度也有要求,怕的就是發生火災時無法緊急疏散關在裡面的人。

一直苦於嵐山工作站和嵐山分校資料的缺乏,對於獄政博物館保留完整的嘉義監獄歷史非常羨慕,典獄長室門外的立牌詳細列出自日據時代以來歷任典獄長的名錄、在任期間及簡歷,第二工場陳列的日人移交清冊,把人員及物品交接事項用毛筆詳細登錄,每棟房舍、每件物品的由來及用途都有說明,獄政改隸法務部矯政署後原來各監獄的銅質名牌集中到博物館存放,甚至連當初整地挖出來的墓碑都留著,能夠考證的清楚必須靠長年檔案的建立和保存,才能讓參觀的人感受到史料內容的豐富。

一個多小時的參觀聽不盡看不完嘉監的故事,這些故事所以奇特是因為有一群人被用不同的規準對待,當天嘉義的天氣晴朗,舍房裡的光線不足以驅走晦暗,繞一圈走出大門門樓,有些微跨過兩個世界之感。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oxkeeper&aid=107204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