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恆春城
2018/06/10 22:39:11瀏覽470|回應0|推薦0

臺灣築城的歷史可推溯至明朝嘉靖年間俞大猷征討海寇林道乾,得勝後在澎湖興建暗澳城。到清光緒年間,臺灣三府十六州的縣廳除臺東、基隆、苗栗、南雅外皆有官設城池,民間為防禦需要亦私設不少隘門。現今保存最完整的是恆春城。

恆春城建城源自同治13年(1874)發生的牡丹社事件,日本以同治10年(1871)冬天一批漂流到八瑤灣上岸的琉球漁民被當地排灣族殺害為藉口,派兵3600名,由西鄉從道率領在恆春北邊的社寮(射寮)登陸,上溯四重溪,攻陷石門圍攻牡丹社,戰事不到20天結束,日本軍隊在龜山紮營,打算長期佔領。後以清廷賠款50萬兩,承認日本征伐為義舉等條件交換日本撤軍。在戰事中雙方死亡者都不到20人,日軍在臺灣6個月期間感染疫癘死亡者高達561人,是登陸兵力的五分之一。

「蕞爾日本略效西人皮毛,亦敢睥睨上國」,日軍5月中旬登陸臺灣,5月下旬清廷即以巡閱之名派遣船政大臣沈葆楨來臺,辦理臺灣海防。沈葆楨為加強臺灣防務,在臺南安平二鯤鯓修築可容納1500人的堡壘—億載金城,並在臺灣南端修築恆春城。

恆春舊名「瑯嶠」或「琅嶠」,指清朝末年鳳山縣下林邊以南的地區,排灣族語對一種蘭科植物的稱呼,瑯嶠是地名,也指當地的原住民;在清代以楓港溪為界,以北的排灣族部落群,稱為瑯嶠上十八社,以南的部落群,稱為瑯嶠下十八社。瑯嶠十八社,涵蓋恆春半島上的原住民斯卡羅族頭目家系四大社、排灣族及阿美族各社,但不包括馬卡道平埔族與漢人村庄。

為何選擇在恆春建城?沈葆禎的奏摺上說:「蓋自枋寮南至琅嶠,民居俱背山面海,外無屏障;至猴洞,忽山勢迴環。其主山由左迤逶趨海岸,而右中廓平埔,周可二十餘里,似全臺收局。」言恆春在防守上的優勢。臺灣通史記載:「光緒元年,奏劃率芒溪以南,新設縣治於琅嶠之猴洞山。山形環抱,中拓平原,其地常燠,故名恆春,實為全臺之南,唯縣之北境,與鳳山接壤。東、西、南三面皆濱海,…縣之三面雖濱海,而港灣淺狹,不足以容巨舟,若大板埒、射寮、楓港等,則時可出入。苟以人工而鑿之,則善矣。鵝鸞鼻鬥出海中,下有暗礁,夙稱天險,上建燈台,以示航路。顧其地南連南嶠,盈盈帶水,為東西洋往來孔道,未可以僻遠而置之。」也是說恆春較其他地方不容易攻擊的優點當時臺灣的政經中心仍在南臺,光緒元年(1875)臺北府及淡水縣、新竹縣、宜蘭縣設置後,臺灣的發展重心才逐漸北移,所以在臺南設防禦工事、恆春建城應與日軍曾經進犯,恐其再度來犯有關。

恆春城自光緒元年起建,光緒5年(1879)完成,採用版築夯土牆垣工法,以兩片側板圍夾土壤,每隔數十公分夯實一次,木板內填粘土或灰石等,層層用木杵將土夯紮實。恆春縣志記載:「恆春城池周圍共八百八十丈,除城門、砲台外,實計城身八百三十五丈九尺五寸,基厚二丈,深入地三尺五寸,由地至頂,外皮牆高一丈四尺五寸,內皮牆高一丈三尺四寸,面一丈六尺。東、西、南、北城門四座,南曰明都門,餘皆以所向名之。每座城台,橫闊六丈九尺,高一丈七尺。洞內外兩道,內洞高一丈三尺,寬一丈三尺,深二丈二尺,外洞高一丈一尺,寬一丈一尺,深八尺六寸。城門兩扇…沿城城垛,周圍一千三百八十四垛…砲台四座…城門每建卡房一所,所計三間…城外濠橋四門…經始於光緒元年十月十八日,告成於五年七月十五日。」城內的街道為雙丁字形,以北門為正門,附近有練兵營,民宅多在西門、南門。昔日要到恆春縣城的人,或翻山至柴城(車城),或經海路於後灣上岸,越龜山至新街,經五里亭、網紗溪,沿山腳進北門入城,此是古時的官道。一般居民為躲避生番,會從五里亭直接由西門入城。

負責興建恆春城的是劉璈,出身湘軍左宗棠系統,光緒8年(1882)興建的臺北城也由他完成。劉璈建城皆有考慮風水,他以猴洞山(恆春公園)作為恆春城主脈,以四靈獸--青龍、白虎、玄武、朱雀護衛城池,東北的三台山為玄武,西南的西屏山為朱雀,東南的龍鑾山為青龍,北方的虎頭山為白虎,西北的空隙以龜山補足。西門的座向不朝西卻偏向北方的北北西,和其他三座城門的座向原理不同,西門不向西而向北的原因有各種說法,並無確切定論,僅為茶餘飯後談助:

一說恆春縣城建城時縣城西方德和里有一位大力士陳春連,怕他造反,故意把西門的方位偏北來壓制德和里的氣勢。另一說為德和里在風水上屬「黃蜂出巢」,恆春城的龍脈猴洞山屬「浮水蓮花」,為阻止黃蜂入城採花蜜傷及龍脈,因此將西門的方位偏北。又一說城門是位在猴洞山與四靈:虎頭山、龍鑾山、三台山、西屏山的連接線上,所以西門不向西;這可以解釋城門座落的位置,但不能解釋西門的座向。又有說是設計恆春城時以周圍的四座山為四靈,城門分別對著四座山,為遷就山的位置,所以風水的四方不一定等同於實際方位;東門向正東,並未朝向四靈任何一座山,北門位向北北東對向虎頭山,南門位向南南西對向西屏山,西門與指向的後灣之間沒有任何山峰,所以還是無法解釋為何西門不向西。

日治初期城內仍保留了原有的漢式建築。明治41年(1908),大部分的城樓與城門被颱風摧毀,政府允許居民取城垛修復家園,之後的下水道工程拆除部份的牆磚,但城牆尚未有太多損壞,大正15年(1926)恆春郡恆春庄是全臺唯一有城牆環繞的市街。昭和20年(1945)盟軍飛機空襲,數百公尺的城牆損毀。民國48年(1959)大地震造成城牆損壞,52年(1763)為興建通往滿州的道路,拆除東門部分城牆,僅東門旁及沿恆春國小至北門的一段尚保存完整。民國68年(1979)整修南門,於城上重建單簷歇山式的城樓及軒亭。民國72年(1983)開始整建東門,一度恢復了歇山頂式之城樓與前方的軒亭;用來遮擋烈日風雨的軒亭是恆春城的特色。城樓與城牆連接的斜道、城牆上的雉堞、馬道都用紅磚重新砌過,從城牆後方的踏道可登上城門,民國87年(1998)東門城樓木架構遭白蟻蛀蝕,不久再度傾圮不存。民國95年(2006)12月26日恆春地震造成古城多處嚴重損壞,南門軒亭倒塌,四周挑樑及屋架榫頭鬆脫,部分屋面塌陷,城樓座原有裂隙加大,民國99年(2010)修復。

東門位於通往滿州鄉的道路旁,城牆約500公尺,上有馬道(城牆上方供士兵或馬匹行走的道路),是目前唯一被保留的城牆,雉堞(城垛)、砲口都留存。南門位於恆南路旁的圓環中,為城內通往南灣及墾丁的要衝,日治時曾鋪設鐵軌通過城門洞,行駛台車運送貨物於南灣港與恆春城之間,城門無法通行車輛,人亦無法攀登其上。西門門樓在日治大正年間遭居民偷拆建材而傾毀,只剩立面雉蝶和門洞,門洞仍可通行車輛,昔日是恆春城的商業區,恆春老街在此,城門南側有光緒2年(1876)頒布的禁自盡圖賴碑仿作,公布禁止民眾自盡圖賴他人的法令和罰則,係自南門遷來。北門原有單簷歇山式附軒亭的城樓,現在已經沒有,北門仍為交通通道,通行小車,附近建築物不多。城門的修復以閩南磚包覆外牆,兩側以礫石疊咾咕石。除西門無砲口外,其他城門及城牆都有射孔與砲口。

 

 

 

參考資料:

張雅鈞余沛育恆春古城建城緣由及結構初探。

戴震宇(2014)。圖說・台灣古城史烽火三百年的台灣築城歷史與砲台滄桑。遠足文化。

http://210.69.44.13/ktnpeevr/ohcw/01list.html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恆春古城與鵝鑾鼻燈塔-古往今昔】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oxkeeper&aid=112383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