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臺灣北部海岸的漁港
2020/12/02 22:54:53瀏覽2937|回應0|推薦0

臺灣北部海岸多為礁岩,海岸線曲折,距離漁場較近,利於漁業發展及漁港建設,故大小漁港眾多。從宜蘭頭城鎮往北,靠海的鄉鎮有新北市的貢寮區、瑞芳區、基隆市、新北的萬里區、金山區、石門區、三芝區、淡水區、八里區,各有數量不一的漁港,總數有42處,除下罟子漁港外,皆在省道臺2線左近,有的就在公路旁邊。

烏石漁港

位於頭城市區北方。烏石漁港名稱的由來,是因港灣內有巨大的黑礁石。烏石港的歷史可上溯至清道光6年(1826年),兼具漁港與商港的功能,曾是蘭陽第一大港,清廷在此設有海關及砲台,有河道直達頭城慶元宮及盧宅前的十三行。最盛時,臺灣東北角一帶的民生物資都由此進出,來自江浙的「北船」、閩粵的「南船」、漳州、泉州、惠州的「唐山船」、雞籠、艋舺的「彭仔船」等商船雲集,「石港春帆」為蘭陽八景之一。光緒4年(1878年)洪水氾濫造成泥沙淤積,光緒9年(1883年)一艘美國大船擱淺,堵塞港口,使得烏石港失去商港功能而沒落。

因頭城漁業發展,境內漁港泊地不敷使用需要,民國74年(1985)6月臺灣省政府漁業局選定竹安河口北側約2.5公里的烏石港遺址進行規劃與可行性評估,民國80年(1991)動工,至85年(1996)完成泊地12.7公頃,水深-4~-5公尺,碼頭2千餘公尺,86~90年(1997~2001)完成魚貨拍賣場、魚貨直銷中心、停車場、離岸防波堤500公尺、北外廓防波堤400公尺、南突堤80公尺、娛樂漁業漁船棧橋碼頭2座,90~93年(2001~2004)進行港區及南側海岸穩定工程、南端增建防坡堤工程,完成離岸堤3座、防波堤200公尺、北防波堤加拋消波塊、曳船道、漁具倉庫興建等工程,98~100年(2009~2011)進行釣魚平台、南內防波堤、北內防波堤167公尺、碼頭223.7公尺、突堤碼頭100公尺、浮動碼頭32船席等。

烏石漁港鄰近龜山島,發展出搭船環繞龜山島及登島的特殊休閒漁業活動,也是臺灣北部最大的賞鯨基地,農曆7月底烏石港區內會舉辦搶孤活動,與恆春鎮的搶孤南北輝映,北側之外澳沙灘是東北角海岸衝浪、風帆及拖曳傘活動的熱門場地。西側的烏石港舊址規劃為保育溼地,蘭陽博物館即設於此,以三塊大礁石見證烏石港歷史。

梗枋漁港

梗枋漁港位於頭城鎮更新里,梗枋溪出海口北側海岸,與龜山火車站隔臺2線濱海公路相望。利用海岸突出岩礁與陸地間水域闢建,民國43年(1954)農復會與宜蘭縣政府撥款興建防波堤69公尺、曳船道一座,始具雛形,47年(1958)防波堤被溫妮颱風摧毀10餘公尺,48年(1959)將泊地向內挖炸,方可停靠漁船,58年修建碼頭及防波堤,61年(1972)省政府漁業局撥款浚挖泊地,供當地舢板停靠,68年(1979)起闢建第二泊地,新闢水深-2.5公尺泊地1.5公頃,碼頭543公尺。民國77~79年(1988~1990)增加避風泊地9270平方公尺、碼頭430公尺,延建東防波堤42公尺,原港區北側碼頭增設突堤碼頭45公尺以改善港內穩靜。現有泊地2.44公頃,碼頭1052公尺,港區沿岸呈長條形,中有5座短突堤,外廓由656公尺的西防波堤和303公尺的東防波堤圍成,設有魚市場、加油站、製冰廠、安檢所等。

龜山島附近海域的浮游生物豐富,定置漁網作業捕撈以魩仔魚、白帶魚以及鯖魚為大宗,梗枋的海鮮餐廳,料理的招牌菜就是莧菜魩仔魚羹。

梗枋現名「更新」,早年是進出蘭陽平原的咽喉,北通三貂,南達烏石港,是鎮守北關的要地。「梗」在閩南語中是阻擋的意思,「枋」字則是木板,推測可能是漢族曾在此地設置木板以攔阻原住民的侵犯。另說,「梗枋」是「山硬硬的崩落下來」的閩南音譯。此地清代屬於梗枋庄,日據初期,明治32年(1900)將梗枋庄分為梗枋、匠寮、石空、山羊洞四庄,明治33年(1901)四庄重新併為梗枋庄,大正九年(1920)改梗枋庄為大字,下轄梗枋、石空二小字,光復之後,梗枋大字改為梗枋里。民國58年(1969)10月3日芙勞西颱風來襲,山坡地「硬崩」,應當地居民要求更名為「更新里」。但當地的漁港與學校仍沿用舊名,稱為梗枋漁港、梗枋國民小學。

大溪漁港

大溪漁港,位於宜蘭縣頭城鎮大溪里,大溪車站北,車站與港口間有地名由來的大溪川,設有魚市場、魚貨直銷中心、加油站、製冰廠、安檢所等,每日下午2點半開始拍賣現撈魚貨。

漁港有新、舊兩個港區,舊港又稱大溪第一漁港,昭和9年(1934)建港,利用海岸天然岩礁挖炸泊地而成,民國42年(1953)漁業局洽請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撥款補助,先後修建碼頭198公尺,防波堤125公尺,泊地2700平方公尺,最裡處設有曳船道,可供小型漁船停泊,外廓防波堤遭颱風多次毀損,均僅修復,因腹地有限無法擴建。舊港如狹窄的灣澳,倚在新港旁邊,現有碼頭約138公尺,外廓防波堤11公尺,僅能供小型漁船及動力舢舨停靠。

新港又稱大溪第二漁港,位於舊港北面500公尺處。因舊港無法容納不斷增加數量及噸位的漁船,龜山島遷村後其漁船亦需停泊之處,遂於舊港北邊的番仔澳闢建新港,民國59年(1970)4月開工,民國60年(1971)9月闢建完成,計有泊地7350平方公尺,防波堤145公尺,碼頭205公尺,可供中小型漁船數十艘使用。民國62年(1973)增建南突堤35公尺,北突堤25公尺,以便利漁船避風靠泊。因該地漁業發展迅速,漁船增多,泊地不敷使用,民國63年(1974)於現有泊地南面擴建內泊地6500平方公尺,增建碼頭337.5公尺,南防波堤122公尺,民國64年興建臨港道路186公尺、護坡92公尺、照明設備等。民國78~82年完成全部外廓工程,港口利用北端礁石圍築而成,航道寬15公尺,並完成南防波堤兼碼頭330公尺、西護岸115公尺,增加水深-3.5公尺碼頭608公尺、泊地1.43公頃,現有碼頭1134公尺,泊地2.35公頃。擴建後新港與舊港連成一氣,但兩者間的水域並不相通;颱風時僅內泊地可供停泊漁船。

龜山島居民民國64年(1975)遷村到仁澤新村後,因為漁船設備的改善,漁獲量大為增加,漁船捕撈的漁獲在大溪漁港進行拍賣及銷售,此與大溪漁港在民國59年至64年進行新港的擴建有關,其後以大溪漁港現撈海鮮聞名,由於港內漁船多數為龜山島漁民所有,所以龜山島居民遷移至此與大溪漁港的發展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蕃薯寮漁港

蕃薯寮漁港是個小漁港,位於大里漁港與大溪漁港之間,北部濱海公路旁網元魚坊北側有岔路直下漁港,兩側海邊為礁石平台,主要經營定置漁場,現有定置漁場二處,原先漁民利用礁石灘之窪地停泊船筏,並無任何港灣設施,民國82年(1993)為漁船停泊安全,政府投資興建北防波堤110公尺、碼頭73公尺及浚挖泊地等,以改善漁筏停泊設施。

蕃薯寮漁港與大溪漁港、大里漁港直線距離分別約為1.5公里與1.25公里,位於礁岩間,泊地極小,長度約50公尺,最寬處約25公尺,港口航道行經礁石區,曳船道在泊區與陸地交接處,北碼頭有一座吊魚機,南邊沒有防波堤,可以看到大溪漁港,從港口方向望去可看到龜山島。

這座設備簡陋的小漁港看似沒有漁業活動,如同荒廢,早上8點至9點間就有人開車前來,等待膠筏入港,將現撈的魚貨吊上碼頭,眾人一擁而上挑擇魚獲。

蕃薯寮聚落位在石門溪與蕃薯寮溪旁,因昔日以種植番薯為業,故稱蕃薯寮。

大里漁港

位於宜蘭縣頭城鎮大里里,在臺2線懷德橋北端岔路過鐵路經大里舊街進大里漁港,南為泊地,北面是由175公尺東防波堤和188公尺西防波堤構築的外廓航道,漁港利用海岸突出岩礁與陸地間炸挖岩盤闢建而成,初建於民國47年(1958)至民國69年(1980),共完成泊地約2000平方公尺,碼頭143公尺,位在目前的港口區;第一期臺灣地區七年漁港建設方案往南增闢泊地2700平方公尺,碼頭208公尺,防波堤141公尺,即今魚市場旁的泊地。因漁船大型化,造成泊地擁擠,民國90年(2001)往南往東的礁石區淺灘增闢泊區,興建防波堤175.7公尺、碼頭153公尺、突堤25公尺、消波堤30公尺,即東側泊地。

漁港西側的大里舊街和濱海公路平行,410公尺新舊屋宇雜陳的街道,紅磚屋多已傾圮,除靜謐外,沒有特色。

大里聚落集中在大里車站與大里漁港之間,地名由來因此地原為噶瑪蘭族大里簡社所在,北邊的大里天公廟,為草嶺古道東端出口。

桶盤堀漁港

桶盤堀漁港位於石城漁港與大里漁港之間,從臺2線桶盤崛橋北端岔路往下,道路狹窄,經過鐵路涵洞後即可到達漁港。漁港為一小灣澳,限於漁業環境,僅有定置漁場二處,刺網漁船6艘,其他漁業發展不易。漁港設施簡陋,僅有防波堤12公尺,碼頭14公尺及天然灣澳所形成泊地約300平方公尺,避風條件差,天候不良時無法停泊。民國81年(1992)及83年(1994)為改善漁船進出港及停泊需要,加建防波堤、碼頭及浚挖泊地,以方便漁船使用。現有北防波堤90公尺、碼頭42公尺,南側為礁岩,有小型漁具整補場、曳船道、釣魚機。

此地為形似湯盤的山坳地,湯盤以台語發音為桶盤。

石城漁港

石城漁港是宜蘭最北邊的港口,在石城車站和舊草嶺隧道南口「白雲飛處」之間,磯岩圍築而成的港區由中央的港口航道分隔成東、西兩個泊地,魚市場在西側港區。民國44年由農復會、省府漁業局、宜蘭縣政府撥款興建,利用海岸突出岩礁與陸地間炸挖岩盤闢建,到民國52年完成東防波堤192公尺、碼頭120公尺、水深-1公尺泊地1070平方公尺,供小型舢舨停靠。民國69年起擴建泊地,新闢水深-2公尺泊地4800平方公尺、南防波堤92公尺、防潮堤26公尺、增建碼頭259公尺、改建碼頭82.5公尺、曳船道、道路、照明設備,於73年完成。

民國83年進行港區整建,於西側擴挖泊地0.28公頃,增闢水深-2.5公尺碼頭260公尺即曳船道一處,86年加高東防波堤47.5公尺、加拋消波塊,89年西側港區南防波堤114.5公尺加高改善。現有碼頭511公尺,泊地0.78公頃。

石城因腹地不廣,聚落為零星散村,傳說荷西時期在此以卵石砌成海防據點,故稱石城。

馬崗漁港

位於新北市貢寮區福連里,三貂角東側洋寮鼻與萊萊鼻之間,為臺灣本島最東端的漁港。三貂角是雪山山脈最北的尾端,設有三貂角燈塔。漁港利用村前石灘地炸挖闢建,水深僅約–1公尺,該漁港開建較晚,民國58年(1969)方由臺北縣政府興建,至68年(1979)加速農村建設方案建設後,共完成泊地1200平方公尺,防波堤153公尺,碼頭121公尺及曳船道一處。第一期臺灣地區漁港建設方案增闢–2.0公尺水深泊地約7300平方公尺,碼頭約327公尺,並圍建海堤,回填新生地,供漁業設施使用。第二期漁港建設方案於77年(1988)繼續辦理新建案,西防波堤109公尺、碼頭170公尺等,擴建工程全部完成。

漁港呈酒樽狀,頭窄肚寬,出口航道在西側,建有一道63公尺的消波堤,港口有東防波堤89公尺,連接海蝕平台的西防波堤41公尺,西防波堤有燈杆。漁港兩邊都是廣闊的海蝕平台,有養殖業興建的設施,許多釣客來此釣魚。

漁船均在沿海附近海域作業,從事棒受網,以火誘捕小管、鱙、鯖、等魚類,及從事延繩釣漁業以釣取棲息岩石海域之高級魚類鯛、肉魚等魚類,漁獲約80%運送外縣市,20%在縣內及港內銷售。

此地的岩層為細粒石英質砂岩與間夾著的黑色頁岩,中油探勘處的地質專家將這裡的岩層命名為馬岡岩,地名便稱為馬岡。馬崗原是傳統漁村,居民多以捕魚為生,由於臨海且平地狹小,僅有幾處小梯田,種植一些副食品,臺灣光復後曾在此處設一空軍基地,許多軍人退伍後便定居下來,空軍部隊撤離後基地設施被拆除,依著緩坡搭建的石頭厝群是村落建築的特色。

卯澳漁港

位於新北市貢寮區福連里,在萊萊山和荖蘭山所夾的卯澳灣底部,百餘年來卯澳居民大都靠養殖九孔或捕魚維生,現在的年輕人大多外出工作,老幼留在村內,雖仍有人從事捕魚,已不是居民謀生的主業,漁港的開發從民國46年(1957)起由農復會及臺北縣政府分二期投資興建,58年(1969)至64年(1975)陸續建設,開挖石灘,共完成–1. 5公尺泊地1680平方公尺,碼頭167公尺,消波堤50公尺,防波堤99公尺及燈塔一座,75年(1986)及77年(1988)辦理改善。

漁港泊地長方形,內有一座突堤,突堤上有吊船架,曳船道在港口突堤旁,港口航道有消波塊護堤。

因卯澳灣外寬內窄,灣內幅地廣大,漁船多至龜山島及三貂灣一帶漁場作業,屬沿近海漁業,當日往返。漁 業型態以刺網、棒受網、延繩釣、一支釣等為主。主要漁獲物有鯛、軟絲、小卷、鰹、龍蝦、什魚等。

漁港邊的利洋宮供奉手提魚籃觀世音,「利氣暢通漁舟慶盈歸,洋海靜波恒年迎太平」。石頭厝是卯澳著名的傳統建築,但保存狀況不佳,多剩斷垣殘壁,只能從牆面砌法式整齊的「平行砌」或隨意排列的「亂砌」分辨屋主的經濟狀況,現在看起來沒差多少。

利洋宮前有碑文說明卯澳地名的由來和卯澳村的簡介:

「卯澳地名的由來有多種說法:一、由從海上船觀看這個灣澳,其左為萊萊山,右為荖蘭山,中間是凹入的灣澳,內有三條小溪匯集,形似『卯』字,故名卯澳。二、位於『卯里尖』(荖蘭山)之下的灣澳,故名為卯澳。三、平埔族的翻譯者,卯澳是平埔族人捕魚的船。四、每天太陽東昇,日出時間大約在清晨五~七時,即是所謂的卯時,因此得名。」

「卯澳地處台灣東北角,三面環山,村內有坑內溪、豬灶溪、榕樹溪三條小溪貫穿,昔時因水源充沛,公路兩旁都是綠油油的稻田,漁產更是豐富,稱得上是魚米之鄉。卯澳灣渾然天成,是迴流漁群最好的中繼站,自古就是太平洋黑潮流經的大漁場,先民利用舢舨船組(三船一組),在近海捕魚。全盛時期舢舨船多達三十艘,另有搖櫓十幾艘,是舢舨船的故鄉。當時船員來自全省各地,有屏東林邊、宜蘭過嶺、野柳龜吼等。盛產漁期,幾乎船船夜夜滿載而歸,魚多到無法消化,只好大量曬成魚乾,行銷全省。四十、五十年代是卯澳漁村風光的年代,不但漁產豐富,其他海產:如九孔、龍蝦、各種海菜,如紫菜、石花菜都是本地很重要的海產。卯澳漁村繁榮時期,人口約有300~400人,人多,消費力強,各種商店都好做生意,如撞球間、豬肉舖、雜貨店、碾米廠等。外地流動攤販也都到卯澳做生意,在日據時代,村裡就有小學,也有漁會、有派出所,極盛時期,當時卯澳,人稱之為『小基隆』。卯澳漁村另一特色就是石頭屋,石頭取材本地為牆,茅草竹子藤條,山上採,蓋屋頂,就成了本地特色茅草石頭屋,此屋冬暖夏涼)因為石樓厚,太陽光曬不透,現已無此茅草石頭屋),住起來很舒服。因地處偏僻,居民過著與世無爭,恬靜質樸的生活。曾幾何時,近海漁業過度捕撈,漁業資源枯竭,在沒有其他出路的情況下,年輕人口外流,現留下來的都是老少,漁村就此沒落。如今漁村風貌大不如前,除了沿海海岸人為破壞之外,石頭屋因為改建或倒塌,幾乎所剩無幾。沒有維護好寶貴的文化資產,確實可惜。卯澳漁村雖然沒有保留更完整的漁村特色,但石頭屋舢舨船及漁村生活,永遠述說著卯澳漁村的故事。」

福隆漁港

位於雙溪出海口南側,福隆市區東邊,屬於新北市貢寮區福隆里,民國58年(1969)為當地漁船靠泊需要,將石灘挖掘成澳,經有關單位撥款興建,迄民國69年(1980)共有碼頭320. 5公尺,防波堤169公尺,泊地0. 32公頃,水深–1. 0公尺,由於天然形勢欠佳,防波堤短,漁船進出困難,有風浪時,漁船需至他港避風;為提供漁船安全停泊需要,第一期漁港建設方案利用地形闢建內泊地,至民國78年(1989)底本港已有–1. 5公尺水深之泊地0. 7公頃。本港分為內外兩個泊區,內泊區較穩定,為避風泊地,外泊區因外廊設施不足,穩定度不良,為改善穩定度及港口淤塞,增加漁船進出港的安全,第二期漁港建設方案於82年(1993)及83年(1994)新建外廓防波堤120公尺、突堤30公尺,增建外泊區碼頭130公尺,完成後,港口航道及泊地獲得改善,漁船可安全停泊;民國94年(2005)進行綜合大樓新建工程,主供漁會辦公使用。

內泊區略呈長方形,漁具倉庫、魚市場、曳船道、吊船架都在內泊區,外泊區近似方型,外泊區西防波堤及外廓的東防波堤末端各有一座燈桿,突出漁港口的東防波堤是釣客所愛。停車場旁有福隆東興宮,廟前沙灘連接雙溪河口,雙溪對岸為福隆海水浴場,可看到雙溪河口上的彎月形彩虹橋及更遠處的龍門核能發電廠。

漁船均從事棒受網、延繩釣、流刺網等沿海漁業;主要漁獲物有小管、鱙仔、魩仔、鱸、鰤、鯖、鰆等魚類,漁獲約半數送外縣市,半數在縣內及本港銷售。附近與漁業相關行業有數家,漁港進出及補給尚稱方便。

福隆位在雙溪(三貂溪)下游,最早見於光緒10年(1984),當時為隸屬台北府基隆廳三貂堡的隆隆莊,又名挖仔澳,閩南語靠近港澳之意。福隆最有名的是雙溪出海口北邊的海水浴場與福隆車站的鐵路便當。

龍門漁港

位於新北市貢寮區龍門里雙溪河口上游北岸,龍門吊橋以東,是一小型的河口港,從臺2線跨越雙溪的龍門橋北邊進龍門街沿雙溪左岸至龍門吊橋即達,漁筏停靠在岸邊的階梯碼頭,碼頭東側有吊船機,北側建物為原安檢所,漁民利用漁筏經雙溪出海作業。臺灣光復時即有漁筏在本港停泊,主要設施為曳船道一座及護岸42公尺,供漁筏及舢舨使用,護岸向下游延伸兼有碼頭功能。

漁船都在雙溪河內及三貂灣一帶漁場,從事於流刺網、一支釣、延繩釣等沿海漁業,主要漁獲有烏魚、鯛、花身、鰹、雜魚等,漁獲除銷售附近餐廳,並運往基隆市拍賣。

龍門漁港小又不明顯,進出道路狹窄,因旁有龍門吊橋,不時有遊客往來。

澳仔漁港

位於澳底漁港與核四廠專用港之間,石碇溪出海口北方不遠,屬新北市貢寮區仁里里,為一小型漁港。車輛僅能從仁義街東側狹窄巷道進入,另尖山腳街東側盡頭石碇溪口停車場旁有小橋北越石碇溪,沿溪邊道路可步行而至。本港歷史頗為久遠,臺灣光復時期即已存在。位於岩石淺灘中,僅有一碼頭平台26公尺及曳船道一處,民國86年起進行擴建及改善工程,興建碼頭55公尺及防波堤兼碼頭58公尺;88年延建防波堤兼碼頭80公尺、突堤碼頭14公尺及碼頭面改善;96年進行吊船架及整補場新建並於98年延長北防波堤20公尺,101 年辦理「貢寮區漁港防波堤改善工程」,於曳船道東側拋放15噸消波塊58座。本港由於位處淺灘內側,泊區尚稱穩靜,惟相對出海航道需利用天然水道,故僅小型舢舨靠泊。

本港泊地面積4400平方公尺,水深-2~-3公尺,北邊的東防波堤約150公尺,中有一座14公尺的東突堤,南邊沙灘有消波塊突堤連至岩盤,曳船道旁有吊船架及整補場,港邊的莫瑞納海灣會館白色建築在海天一色間特別顯眼。

漁船在三貂灣一帶漁場從事流刺網、一支釣、延繩釣等沿海漁業,當日往返;主要漁獲物有鯛、軟絲、黑毛、白毛、龍蝦、雜魚等,漁獲大部分銷售附近餐廳。

澳底漁港

位於澳底聚落北邊,屬於新北市貢寮區真理里,在日治時期即建有小型避風泊地,後因年久未修,漸失效用。民國41年(1952)起由農復會、漁業局、台北縣政府等撥款興建,迄民國60年(1971)先後完成外防波堤290公尺,西北防波堤102公尺,南防波堤兼碼頭120公尺,碼頭600公尺,第一泊地3700平方公尺,水深-1.8m,第二泊地1.5公頃,水深-2.5公尺,可供5~20噸漁船170艘停泊使用,陸上設施有魚市場、製冰、冷凍廠、加油站、修建船廠等,設備齊全。港區三面環山,為一天然灣澳,海底地質多為岩石,較無漂砂問題,建港條件優良,可提供漁訊期或颱風時本籍及寄港船隻停泊用。第二期臺灣地區漁港建設方案中增闢第三泊地1.8公頃,水深 -3.5公尺,新建碼頭355公尺,可供50噸級以下漁船停泊。

主要從事巾著網、棒受網、鏢旗魚、曳繩釣、延繩釣、流刺網、托網等八項漁業,近沿海水域上層有季節性之洄游魚類,底層的岩石、礁石為高級魚類如鯛類、鰤類、龍蝦、墨魚等喜歡棲息的場所,重要漁獲物有小管、鱙仔、魩仔、鰹、鯵、鲭、鰤類、鯛類、旗魚、鯊魚、章魚、墨魚、龍蝦等;附近與漁業相關行業相當多,漁船補給便利。

澳底漁港出口朝東,泊區面積45672平方公尺,約占港區水域面積的三分之一,在北防波堤和南防波堤西邊分成三個泊區,有魚市場兼漁會辦公室、漁具倉庫、漁民休憩中心、魚貨直銷中心、加油設施、製冰廠、海巡辦公大樓及安檢所,港口有110公尺的北外廓防波堤及240公尺的南外廓防波堤。因漁產豐富,亦以海鮮聞名,附近有十多家海產店。

美豔山漁港

澳底漁港至金沙灣的岩岸都被闢為養殖池,小小的美艷山漁港位於這片養殖海岸中間,新北市貢寮區和美里海邊,係利用岩石灘炸挖而成,民國69年(1980)以前開闢一座簡陋漁澳,後因小船增加,陸續展開改善。第二期漁港建設方案於民國79年(1990)及80年(1991)二個年度投資改善岸壁碼頭,於原防波堤外側加建防波堤40公尺,現有泊地2000平方公尺,碼頭及防波堤221公尺,設施簡陋。本港天然條件不佳,發展頗受限制。漁船多至三貂灣一帶海域漁場從事於一支釣、延繩釣、棒受網、流刺網等沿海漁業,主要漁獲物有鯛、魩仔、鰹、鲭、鯵、小管、雜魚等;魚獲大部分銷售當地餐廳。

漁港緊鄰北部濱海公路,社區在公路另一側。泊區略呈方形,外廓北側有防波堤90公尺,南碼頭及外廓防波堤堤頭各有燈桿一座,有曳船道、安檢所、絞鍊機房、停車場。

美艷山是現代的地名,這一段的濱海公路稱為美艷山街,古地名為火炎山,清同治年間,有漳州蔡姓人士至此拓闢,亂山之中,山高峰露,色彩如火,故稱火炎山。

和美漁港

位於和美社區和金沙灣間的海邊淺石灘上,於台2線91公里處岔路往東走即至,屬於新北市貢寮區和美里,民國54年(1965)興建南北防波堤186公尺,曳船道一座並浚挖泊地。後因年久失修,部分設施毀損,每遇風浪,漁船須駛往他處避風,甚為不便。本區海岸距離彭佳嶼漁場航程最近,漁業資源豐富,民國75年(1986)臺北縣政府辦理本港整體規劃,列於第二期臺灣地區漁港建設方案中逐年建設,自77年(1988)至79年(1990)止共計延長北防波堤100公尺、興建北防波堤突堤25公尺、南防波堤100公尺、碼頭220公尺,開闢泊地6500公尺,填築新生地4400平方公尺,目前有-2.0公尺碼頭237公尺及泊地4960平方公尺。南側金沙灣之沙灘有明顯減少現象,而港區泊地於82年(1993)起淤沙嚴重,92年(2003)臺北縣政府拆除部分北堤,抽取港內淤沙至金沙灣沙灘,港內淤沙現象獲得改善96 年(2007)後持續進行南內堤延長、疏浚及南防波堤加拋消波塊等相關工程。

本港漁船多至三貂灣海域作業,從事延繩釣、一支釣、棒受網等漁業,皆屬沿近海漁業,一般均早出晚歸,當日往返。主要漁獲物有鯛、鰹、軟絲、小卷、什魚等。

漁港泊區略呈梯形,出入口朝東南,曳船道在南內堤和南防波堤之間,沒有建築物,釣魚的釣客不少。

龍洞漁港

位於龍洞灣底部,北為鼻頭角,南為龍洞岬,三面環山,進入龍洞社區沿龍洞街前行可達。民國48年(1959)農復會、臺灣省漁業局及臺北縣政府陸續投資興建,迄64年(1975)為止,共完成-1.0公尺泊地0.2公頃、碼頭59公尺、護岸12公尺、防波堤133公尺及曳船道一處。本港完成數年後,漁船增加且噸位更大,以致泊地不敷使用,第二期漁港建設方案中於民國77年(1988)擴建港區及泊地2900平方公尺,次年(1989)擴建完成。民國86年因颱風災害進行港區修復工程,包括曳船道、北碼頭、北防波堤修復,並為漁船航行動線改善,將外泊地入口南內堤部份打除,進行泊地浚挖。目前有泊地約0.41公頃,水深-2.0公尺,碼頭總長343公尺。

漁港有二個泊區,新建泊區在東側,港口在新建泊區,朝北,兩泊區間路邊建有龍吟亭,俯瞰港區,社區內有一間學校—和美國小。

本港漁船從事棒受網、延繩釣及流刺網等三種漁業,主要漁獲有小管、鱙仔、魩仔、鲭、鰹、鯵、鱸、龍蝦、九孔、軟絲、小卷、石斑類等,漁獲大部分在縣內銷售,其他在本港銷售,本港銷售之魚獲大半都用作釣餌。

龍洞,古代寫作撈洞,因其灣岸弧形有如蛟龍盤據而易為今名。

鼻頭漁港

鼻頭漁港位於新北市瑞芳區,鼻頭角西岸灣內,大正11年(1922)鼻頭港就有百餘人從事漁業者,民國46~48年(1957~1959)間,建防砂堤一道以防山洪帶泥砂入港,52 年(1963)修建東、西防波堤各一座,以利漁船避風,63年(1974)延建西防波堤。64年(1975)、65年(1976)年度計畫及中央加速計畫分列預算修建內防波堤、碼頭,並炸挖泊地,完成後初具規模。第一期七年漁港建設方案編列450 萬元改善港區設施,至75 年(1986)度泊地約有13690 平方公尺。因港口朝西北,遇有風浪漁船停泊困難,第二期漁港建設方案在港口外側約150公尺處設置消波離岸堤,以減少波浪及水流進入港區,提高泊地穩定,增加繫泊水域面積,工程實施後,泊地有顯著改善。民國94年(2005)進行吊船架修復工程,96(2007)至98年(2009)間陸續進行碼頭鋪面、照明及導航燈設備修復等工程,101年(2012)進行碼頭整建工程,102年(2013)至103年(2014)間進行突堤碼頭改善工程。

本港舢舨均在沿岸作業,從事釣軟絲等漁業,當日往返,其他漁船至澎佳嶼、花瓶嶼作業,從事棒受網或兼營海釣,一航次約15天,距離約500海浬。主要漁獲有小卷、赤鯮、紅目鰱、白帶魚、透抽、軟絲等。本港無魚市場,所捕撈之漁獲物均銷售到附近海產店,少部份在港邊銷售。

漁港前寬後細如峽灣似的深入陸地,兩側是鼻頭山南峰山腳和濱海公路,港口向東北,位在鼻頭角風景區環狀步道上,遊客甚多。

南雅漁港

南雅漁港位於新北市瑞芳區南雅里,緊臨濱海公路。南雅漁港在清光緒年間開始有漁民在此活動,民國50年(1961)由農復會與縣政府撥款興建,60年(1971)續闢建防砂堤、泊地與碼頭,至63年(1974)完成防波堤108公尺、防砂堤50公尺、碼頭215公尺、泊地3000平方公尺及一座曳船道,足供當時的船筏停泊使用。為因應船隻噸位增加及避風安全需要,在舊港西側擴建,完成外廓防波堤204公尺、北防波堤164公尺。在第三期漁港建設方案中原本計畫繼續擴建港區,因可能影響濱海天然礁岩與地質景觀而暫停,僅設置東突堤及碼頭;民國98年(2009)進行西防波堤延建工程,擴建後的泊地約1.0公頃、碼頭約497公尺。民國102年(2013)進行漁港設施改善工程,103年(2014)進行西防波堤加拋消波塊及增建擋水牆工程。

漁港分成內外兩個泊區,內泊區偏東,水深-1.5公尺,面積3200平方公尺,外泊區偏西,水深-3公尺,面積4852平方公尺,港口區有西外廓防波堤51公尺及北防波堤164公尺。漁港內有南子吝步道入口,可登海拔196公尺的南子吝山,步道長900公尺,終點視野極佳。

本港較大漁船兼營娛樂漁業,以載釣客為主,舢舨多維持傳統漁業,漁獲物有透抽、紅目鰱、白帶魚等。

南雅舊名南仔吝,南仔吝為平埔族人名,光復後改為南雅里。早期南雅居民皆從事捕漁,冬季則耕作或打零工,北部濱海公路開通後,人口外流,傳統的漁村生活逐漸式微。

水湳洞漁港

水湳洞漁港位於金瓜石舊台金公司禮樂煉銅廠之排水口附近,民國47年(1958)開始建港,泊地面積1300平方公尺,可供當地小型漁船停泊。因天然形勢欠佳,冬季季風強勁及颱風時期,港區泊地穩靜不佳,漁船需駛往他港避風或拖曳上岸,政府遂於77年(1988)改善舊有碼頭及進行港區擴建工程,於港口北側礁石興建北防波堤80公尺及北防波堤兼碼頭65公尺,86至89年度持續進行擴建,延長北防波堤兼碼頭120公尺,興建南、北內堤兼碼頭121.4公尺、碼頭141公尺及泊地浚挖;陸上部份則進行碼頭後側土地整平及排水等工程,擴建後有泊地1.63公頃;93年(2004)進行北防波堤堤頭消波塊加拋工程;100年(2011)進行加拋消波塊及碼頭修復工程。本港為深澳漁港輔助港,漁船主要於沿岸及澎佳嶼一帶海域作業,以一支釣為主,棒受網為輔。漁獲物有現流魩仔魚、小卷、雜魚等。港內無魚市場,漁獲由漁民自行至區內販賣或直接在港邊銷售。

水湳洞在九份溪出海口兩岸,日治初期十三層選礦場設置後,陸續有居民遷入,約為現今濂新里和濂洞里的範圍。水湳洞地名來自選礦場廣場巨岩旁之海蝕洞,洞旁溪流自山上流出,早期於洞旁形成「湳仔地」,故被稱為水湳洞。

漁港略呈方形,東倚小岬角,南鄰濱海公路,西邊海域是陰陽海景觀,分為內外二個泊地,內泊地是擴建前的港區,面積1300平方公尺,擴建後增加的外泊地面積18839平方公尺,以北防波堤兼碼頭、北內堤、南內堤圍繞。港區連外道路窄小且與濱海公路平行,逆樁行駛需迴轉180度,順樁行駛車輛需跨越對向車道,不很方便。

深澳漁港

位於深澳岬角南側,臨深澳灣,屬於新北市瑞芳區深澳里。當地漁船早先均停泊在深澳灣內海灘上,民國42年(1953)由漁業局、臺北縣政府撥款,修建北防波堤108公尺。53年(1964)遭颱風破壞,63年(1974)修建南防波堤63公尺、碼頭100公尺,浚渫泊地 1.4公頃,以供漁船停泊使用。民國65年(1976)中油公司在深澳灣規劃能源油港,將漁港劃入油港區範圍內,並限制原有漁港擴建及漁船增加設籍。油港規劃之初中油曾要求將現有漁港港口封閉,改在北面另建新港口,俾漁船進出使用專用航道,施工後發現新航道正位於建基煤礦海底大斜坑煤礦坑道上方而停工,嗣後要求遷港遷村,後因能源油港計畫範圍內劃設漁港區,遷港計畫遂未付諸實行,本港受禁建限制達10年之久,外廓設施簡陋,每遇10級以上強風,港內即無法穩靜,所有漁船必須駛往八斗子漁港避風,影響漁業之發展。

本港民國75年(1986)解除禁建,76年(1987)先行改善舊泊地及增建碼頭,擴建工程列在第二期臺灣地區漁港建設方案中,擴建計畫係利用漁業專業區於發電廠出水口處修建南防波堤、護岸,舊泊地之東北側修建北防波堤,並加設內堤,新闢泊地3.1公頃,計畫水深-3.0至-4.5公尺。目前本港舊泊地2.0公頃,水深-2.5至-3.0公尺,於83年(1994)完工,可增加容納50噸級漁船85艘,港內水域穩靜,並填築新生地1公頃,以提供漁業及陸上設施使用。

本港漁船以從事燈火漁業為主,作業時間多在夜間,以強光吸引透抽、小卷等加以捕撈,多在離岸不遠處作業,夜裡深澳灣上燈火點點;其他延繩釣漁業在沿海作業,均當日往返,棒受網漁業在夏、秋二季至澎佳嶼、花瓶嶼一帶海域作業,主要漁獲物有小卷、赤鯮、紅目鰱、白帶魚、刺尾、透抽、煙仔虎等。近年來以休閒海釣聞名。

深澳漁港呈東北、西南走向,自北而南分為北泊地、中央泊地、南泊地三個泊區,北泊地為舊泊區,港口在中央泊地,朝東,外有北防波堤及外廓北內堤。現有泊地64200平方公尺、碼頭1873公尺,設有魚市場兼漁會辦公室、魚貨直銷中心、漁具倉庫、加油設施兩處、冷凍廠等。

乾隆末年,福建人杜鑾成、杜瑞茂在此拓墾捕魚,因為海岸曲折、海水深入成灣,因此稱為「深澳」。漁港所在舊名番仔澳,因從前平埔族原住民在此用手撈魚,所以被稱作「蕃仔澳」。港東山丘岩壁側面貌似印地安酋長的頭像是深澳漁港的地標,岬角東側海岸的象鼻岩和大象相似度極高。深澳岬角海岸的岩石上可以看到許多生痕化石、海膽化石等地景,有「小野柳」之稱。

望海巷漁港

位於基隆市最東方之望海巷里,在基隆市與新北市交界處,毗鄰濱海公路,與長潭里漁港相距僅百餘公尺,利用海邊岸礁隙縫與陸地間空地炸挖而成,民國51年(1962)起動工興建,至55年(1966),計有碼頭 147公尺,泊地0.18公頃,曳船道一處。民國71年(1982)至73年(1984)擴建北側泊地 0.2公頃,碼頭 142公尺,與原有港區形成各自獨立的二個港區,民國 75 年(1986)打通二港區封閉原有航道,利用新港區航道出海。港內船隻多在50噸以下,作業地點均在沿岸附近,當天往返,望海巷漁港漁船經營種類以棒受網為主,曳繩釣、延繩釣為輔,漁獲物冬、春以延繩釣之赤鯮,夏季棒受網之鎖管、飛魚卵為主。在這裡可以遠觀新北市九份山、蕃仔澳海岬,還有日據時代所建深澳線鐵路八斗子車站、北部火力發電廠遺址、綠色隧道等;基隆中元祭慶典的放水燈活動,固定在望海巷漁港舉行。民國110年(2021)港口的跨海景觀橋完工。

長潭里漁港

長潭里漁港在望海巷漁港北方,相隔不到500公尺。過去八斗子是一個島嶼,島與陸地間是一個狹長的水道。昭和12年(1937)臺灣電力株式會社在此填海造陸興建北部火力發電廠,昭和14年(1939)電廠完工,是當時最新與東南亞發電量最大的火力發電廠,海洋科技博物館即是由當年北部火力發電廠遺構改造而成。發電廠的興建使八斗子島變成八斗子半島,長潭里漁港即利用昔日電廠取水口予以拓寬加深,並修建防波堤而成,建港時期甚早。現有泊地0.6公頃,碼頭371公尺,曳船道一處及簡單陸上設施。橫跨長潭里漁港航道上方往潮境公園道路的平浪橋,漁船從橋下進出。

漁民們沿著狹長的海溝,順著稍斜的山坡逐級而上建立村落,長潭舊名長潭尾,長潭因海溝受南北丘陵夾擠而形成一狹長帶狀水域而得名。

長潭里漁港停泊50噸以下漁船,漁船作業多在沿岸附近,當天往返。經營種類多以棒受網為主,曳繩釣、延繩釣為輔,漁獲多屬季節性漁業,夏季棒受網之飛魚卵、鎖管;冬季以延繩釣之赤鯮為主。

八斗子漁港

位處八斗子半島西南側與臺灣本島間,為天然海灣,三面環山,西北通海,水域深廣,潮差溫和,又少漂沙,條件優良,附近海域漁獲豐富,自早是當地人的食物來源,是成為漁港的重要條件,為一岩岸岬角之天然良港。八斗子早期為漁船停泊避風之所,民國57(1968臺灣省漁業局曾擬定八斗子漁港興建計畫,民國63(1974行政院長蔣經國巡視基隆市時指示興建八斗子專用漁港,同年漁業局擬定建港計畫,經省府委員會議通過,報行政院核定,於次年(19759月正式動工興建,計畫共分兩期,第一期闢建泊地面積16公頃,68年(19797月完成,次年完成魚市場、停車場、港區道路、給排水等岸上設施,69(19807月正式開放使用。第二期工程為興建碧砂泊區,自1980年起擴建。於颱風及強烈季風期,港口繞射波浪及越波使泊地航道之穩定度不佳,民國78~81年(1989~1992「第二期台灣地區漁港建設方案」增設突堤碼頭、縮小小型船渠入口,加拋消波塊…,87年興建西內防波堤90公尺及南消波堤50公尺,港區穩定度已有改善。八斗子漁港歷經多年的整修,現今各項公共設施齊全,是臺灣北部地區最大的漁港。

八斗子港區和碧砂港區共用一個港口,港區5道突堤兼碼頭。

八斗子地名由來有三種說法:一說為最初開闢此地的杜氏移民有八戶,故稱「八杜仔」,後來訛為「八斗仔」;一說最初開墾此地的杜氏兄弟五人,攜來米糧八斗,故稱「八斗仔」;一說是原住民語音譯而來,與「北投」為同字譯音。

碧砂漁港

碧砂漁港位於八斗子漁港西側,與八斗子漁港相連,位處八斗子半島西南側與臺灣本島間,基隆港東南岸2.5浬處的岩岸岬角,有西防波堤及西內、南內堤等。民國69年(1980)起造,因防波堤水深達23公尺,工程十分艱鉅,主體工程民國76年(1987)完成,泊地面積 11 公頃。

碧砂漁港是八斗子漁港二期開發的建設,為觀光休閒漁港。當初因漁業景氣低迷,影響了正濱、八斗子漁港的遠洋、近海漁業,加上台灣加入WTO,衝擊國內的漁業,為了生存,逐漸轉型以休閒漁業為主,帶動碧砂漁港的繁榮,將基隆三個漁港重新定位,以正濱漁港為遠洋漁業基地,八斗子漁港為近海漁業基地,碧砂漁港為觀光休閒漁港。碧砂港區配合興建鮮魚市場、海鮮熟食區、遊艇碼頭、公園景觀綠帶等等觀光公共設施,轉化成濱海公園,是全台灣第一個成功轉型的觀光漁港和第一個以海水養殖現流魚貨的漁港。

民國82年(1993)基隆區漁會提議在碧砂漁港設置魚貨直銷中心,除供消費者採買,有熟食區可將生鮮漁獲交由店家調理,碧砂漁港轉為休閒漁業的主要目的是輔導漁民轉業,所以規定在碧砂漁港直銷中心開業的、開設餐廳的必須為甲類漁民、漁會會員。雪山隧道開通後,走濱海公路到碧砂漁港的遊客日漸減少,加上景氣低迷,碧砂漁港面臨低潮,民國100年(2011)因競爭激烈,而且北臺灣漁港眾多,碧砂漁港許多店家歇業,只剩少數店家,部分餐廳在餐點偷工減料,活魚的品質受到消費者質疑,被戲稱為「必殺漁港」。

正濱漁港

正濱漁港屬於第一類漁港,可停泊1000頓以上的遠洋漁船,位在基隆和平島的南方,為日治時期臺灣第一大港,是早期帶動基隆漁港興盛的主要功臣。

基隆港原本沒有區分商港和漁港,由於出入船隻與日俱增,臺灣總督府計畫將漁港移到社寮町和濱町之間的八尺門,並稱之為基隆漁港,可停靠400艘漁船。基隆漁港在二戰後改稱正濱漁港,由於受基隆商港管理,與商港使用同一航道,且漁港北岸碼頭被造船廠所佔用,使正濱漁港發展受限。民國63年(1974)臺灣省政府委員會決議興建八斗子漁業專用港,完工後將正濱漁港漁船全數移入,正濱漁港則供商港使用。但隨著漁業發展和漁船大型化,八斗子漁港無法容納正濱漁港的漁船和相關設施,經相關單位檢討後,省政府於民國85年(1996)決議繼續保留正濱漁港為漁業使用,並完成正濱漁港深水碼頭之規劃。

正濱漁港為近海拖網漁業基地,曾為極盛的漁貨商港,船隻大多為50噸以上,以遠洋拖網與延繩釣漁船為主,漁船經營種類以拖網為主,棒受網、延繩釣、流刺網為輔。漁獲物以白帶魚、海鰻、蝦類、紅目鰱、秋姑、花枝、鎖管、龍蝦、螃蟹、雜魚等為主。因漁業產量產減少,已無早期大小漁船進出的盛況,漁港轉型為以休閒懷舊為主的觀光碼頭,假日有許多釣客在岸邊垂釣。

外木山漁港

臺2線從內寮轉往情人湖濱海大道,下到海岸後,往東可到外木山漁港,往西部遠處是大武崙澳底漁港。外木山漁港位於基隆市的外木山海岸,昔稱木山澳仔,在基隆協和火力發電廠旁,是一處背山臨海的天然灣澳,也是典型的漁村聚落。民國57年(1968)由基隆市政府投資興建,至63年(1974)至76年(1985)陸續增建完成,有內港泊地1.3公頃,外港泊地1.2公頃,碼頭717公尺。本港假日有觀光魚市,船隻以50噸以下為主,作業距離約300至400海浬,漁船經營種類有延繩釣、一支釣、焚寄網,漁獲物以紅、馬頭、嘉臘、石狗公、鎖管、雜魚等為主。

外木山係相對於內陸的內木山而言,木山山脈陵線向海部份謂外木山,向內謂內木山,即木山之內。

大武崙澳底漁港

大武崙澳底漁港屬於基隆市安樂區,自外木山漁港至澳底漁港之間有全長約5公里的海岸公路湖海路。民國68年(1979)至70年(1981)間興建,泊地0.2公頃,碼頭160公尺,為一小型漁港。民國79年(1990)將原有漁港與防砂堤間之灘地闢建為碼頭。本港背倚山坡無腹地,右側為沙灘,夏季吸引大量遊客到此戲水。漁獲全部運往基隆銷售,船隻均為10噸以下,在沿岸附近作業,以延繩釣、一支釣、焚寄網為主,漁獲物有赤鯮、石狗公、鰹、鯖、鎖管等。

早年外木山及大武崙濱海漁村無道路通往市區,漁民必須翻山越嶺,將漁獲運往市區及採買生活物品,走出了海興及中山峽谷兩條步道,可以由海濱通往情人湖公園及大武崙砲台。

萬里漁港

萬里漁港位於新北市萬里區,臺2線50.5公里處,瑪鍊溪溪口右側,因瑪鍊溪上游水源被基隆水廠汲取,流量減少,溪口淤積,船隻無法利用,民國 65年(1976)、66 年(1977)中央加速農村建設計畫編列經費加強原有防波堤 65 公尺,修建防波堤 172 公尺,開闢泊地 1.2 公頃。因受溪流漂砂影響,港口常遭淤淺,需經常疏浚,耗費不貲。

第一期臺灣地區漁港建設方案,自民國 72 年(1983)起進行本港整治規劃,在東側增闢新泊地1.5 公頃,並另開闢新港口,封閉原有舊港,工程於74年(1985)起動工,至76年(1987)為止,完成三期工程,計浚挖泊地1.1公頃,新建碼頭214公尺、防波堤303.5公尺、海堤254公尺、碎波堤兼碼頭53.5公尺、填築新生地0.92公頃。

臺灣地區第二期漁港建設方案繼續辦理延建防波堤23公尺、海堤340 公尺、消波堤74公尺、護岸136公尺,碎波堤兼碼頭54公尺、碼頭505公尺、泊地浚渫至-3.5公尺,可供100噸級漁船使用,民國87年(1998)起陸續進行港區設施改善等工程。

漁港有二個方形泊區,外泊區水深-3.5公尺、面積15000平方公尺、碼頭463公尺,內泊區水深-2公尺、面積12000平方公尺、碼頭390公尺。港口有東防波堤198.5公尺,西防波堤115公尺。設有漁港管理站、安檢所、曳船道、吊船架、魚市場、漁具倉庫、儲油設施等。

萬里漁港又名瑪鍊漁港、瑪鋉漁港,從前為水路客貨貿易港,今為漁業港口。瑪鍊漁港方圓內外,為清朝嘉慶初年福建童姓人士於所闢,鄉民俗稱該地為過港,上有橋梁橫跨瑪鍊溪通往街市。

本港漁船多至沿近海及澎佳嶼海域漁場作業,部份漁船當日往返,部份漁船作業數日,另至南中國海作業漁船,一航次約30天,距離約600海浬。主要從事延繩釣、一支釣、棒受網、單船拖網、刺網等漁業。漁獲物有鰹、小卷、魩、鱙、蟹類等。萬里區所在的西北漁場是臺灣海蟹的最大漁場,臺灣八成以上的海蟹都是由萬里區捕蟹船捕撈上岸,主要生產花蟹、三點蟹、石蟳等。

龜吼漁港

臺2線在野柳岬角西南以萬里隧道截彎取直通過,不經過野柳,往野柳岬角方向海岸有龜吼、東澳、野柳三座漁港。

龜吼漁港在萬里區龜吼里,野柳及東澳漁港南方1公里多處,北為龜吼海灘,南為石角海灘。

民國48年(1959)起由臺北縣政府陸續投資興建,早年因規模小、航道淺且無陸上設施,漁船、漁筏出入困難;隨著漁船大型化且數量快速增加,原有泊地無法容納,於民國75~78年(1986~1989)第二期臺灣地區漁港建設方案分四個年度擴建,完成後泊地1.1公頃,可紓緩漁船停靠擁擠的情形。由於條件良好,漁船平時的使用率極高;89年(2000起為改善港區及漁村景觀,進行漁具倉庫與直銷中心的改善工程,並於港區周邊進行綠美化工作;90(2001進行港區景觀改善工程;93(2014進行漁港泊地疏浚及導航燈設置工程;98(2009進行漁港設施改善工程。100(2010進行西側外堤改建工程,且填築新生地,並於102(2013及103(2014進行碼頭景觀美化工程,於新生地上設置漁夫市集以提供生鮮販售服務,104(2015進行東碼頭改善工程,將既有曳船道打除

龜吼漁港自東而西有三個泊區,東泊區水深-4公尺、面積4086平方公尺,中泊區水深-4公尺、面積9752平方公尺,西泊區水深-3公尺、面積5721平方公尺,東外廓防波堤172公尺,南外廓防波堤139公尺,設有漁具倉庫、吊船架、儲油槽及水塔等漁港設施,提供漁船作業所需之漁港環境。

龜吼漁港漁獲資源豐富,漁船多在沿岸漁場至彭佳嶼海域漁場作業,晚出早歸,當日往返。主要從事棒受網、刺網、一支釣、延繩釣、單船拖網等漁業,漁獲物以蟹、小卷、鱙、魩、鰹等魚類為主。每年9-11月秋季時分,鄰近龜吼漁港的「漁夫市集」就會聚集人潮搶購萬里蟹。

龜吼地名由來,文獻有云:「龜吼村,以昔日龜吼莊得名,乾隆閩人林姓所闢,地有山腳向海,與龜嶼相接,其前形成大澳,故名。」本地地名原本叫做「龜空」(ku-khang),因為以前有一個石洞沙灘延至海邊(現已填為平地),常有海龜至該處產卵,當地居民稱之「龜孔」,因臺語「孔」、「空」同音;後來為使「龜孔」的孔字更像臺語,故在旁加上「口」部,另一說是基隆士子認為用「孔」字,恐對孔子大不敬,故改成「吼」。外地人常把「龜吼」臺語唸成「kue-hou」或「ku-hau」,成為「龜嚎哭」,令當地居民非常不喜,認為是不祥的比喻,提出正確的臺語唸法應為「龜空」,在日治初期官方文書是寫成「龜空」。

東澳漁港

東澳漁港位於野柳海岬東側根部之灣內,於民國62年(1973)闢建至68年(1979),僅有泊地0.24公頃,距離野柳半島西側的野柳漁港不到4百公尺,東方有突出之山岬與延伸入海之岩礁,為一小型漁港,居民大多以捕魚為生,作業漁場在野柳海岬以東之海域。東澳漁港雖距離野柳漁港很近,因野柳海岬前端浪大流急,漁船繞行甚為危險,且防波堤長度不足,非但颱風時漁船不能避風,冬季港內泊地穩靜度亦不佳,因此臺北縣政府遂進行本港之重新規劃,並逐年實施,民國76年(1987)臺灣第一期漁港建設方案中,編列經費延建東、西防波堤219公尺、碼頭115公尺、擴挖泊地0.48公頃。為使漁船進出港更為方便安全,臺灣地區第二期漁港建設方案中,於79年度延建防波堤60 公尺。改善工程完成後,雖無法達到颱風時安全避風之要求,但季風時期則可保泊地穩靜,漁船出海作業相當順利。民國93年(2004)進行漁港臨港道路改善工程,以改善進出港主要陸上交通動線,101年(2012)進行碼頭整建工程,並將港區內之曳船道改建為碼頭。

現有二個泊地,外泊區水深-2公尺、面積5240平方公尺,內泊區水深-2公尺、面積2560平方公尺,外廓有西防波堤138公尺,東防波堤156公尺。

東澳漁港船隻多在沿岸漁場作業,漁船晚出早歸,當日往返;至彭佳嶼海域作業漁船約五日往返。主要從事延繩釣、一支釣、棒受網等漁業。漁獲物以鰹、鱙、小卷、蟹類等為主。

野柳漁港

野柳漁港位於萬里區,利用野柳海岬西側之天然灣澳建成,在日治時期已經建有100公尺的防波堤,以及簡單的小碼頭供小型船隻停泊,民國70年(1981)起分四年辦理擴建,第二期臺灣地區漁港建設方案中,民國77年(1988)至85年(1996)度增建東、西防波堤及西外廓防波堤共324公尺、檢查碼頭81公尺,陸上設施則興建魚市場、漁具倉庫及給水站。

為因應漁船大型化及舒緩船舶之擁擠度,利用臺電公司地方回饋基金將東側灘地闢建為深水碼頭,至民國85年(1996)為止,計完成深水碼頭305公尺及內堤35公尺。東、西防波堤完成後,港內水域穩靜度已有改善,惟港口入射波浪仍大,於防波堤產生越波,影響航道及泊地穩靜,民國89年(2000)於東防波堤堤頭加拋40噸消波塊,90年(2001)起延建西外廓防波堤103公尺,以阻擋入射波浪,增加港內穩靜,97年(2008)進行漁港東防波堤整建工程,碼頭及陸上設施部份分別於86年(1997)、87年(1998)及89年(2000)進行突堤整建30公尺、檢查碼頭修復、深水碼頭外側南端碼頭興建35公尺及於碼頭岸壁設置碰墊等防撞設施;為改善人員上下岸,於港區興建候船亭及登船設施。民國94年(2005)至99年(2010)陸續進行泊地浚渫、碼頭整建、東防波堤整建及內泊區碼頭面改善等工程,104年(2015)進行內港東防波堤修復及內突堤改善工程。

漁港東側為水深-4.5公尺、面積7305平方公尺的深水港泊區,西側自北而南為水深-3公尺、面積15508平方公尺的北泊區、水深-4.5公尺、面積12882平方公尺的中泊區、水深-3.5公尺、面積14966平方公尺的南泊區,港口朝北,有東外廓防波堤167公尺、西外廓防波堤214公尺。

本港設籍船隻多在彭佳嶼、東海及南中國海漁場從事刺網、延繩釣、一支釣、拖網、棒受網等漁業。漁獲物以鯛類、鯧魚、黑白口、蟳、透抽、小管、魩、鱙、紅目鰱等為主,部分在本港交易後分級包裝送至中、南部,部分載運至基隆、台北拍賣。

野柳地名起源於西班牙文Punto Diablos,意為魔鬼之岬角,Diablos(魔鬼)一字D與B兩個子音消失,就發音成野柳。

水尾漁港

水尾漁港位於金山區豐漁里,金山岬南側山腳,員潭溪(金包里溪)出海口的北側,因地處員潭溪出海口,故名水尾。第一期臺灣地區漁港建設方案中修建施工便道與防波堤兼碼頭,民國77年(1988)至85年(1996)間進行第二期建設方案,興建防波堤、碼頭、闢建泊地、曬網場、集貨場、漁民活動中心等,民國86年(1997)至89年(2000)陸續加強及改善設施,進行航道消波塊吊移、防波堤外側補拋消波塊、內側南防波堤改建兼碼頭使用、設置吊船架,並進行航道與泊地疏浚。民國94年(2005)、95年(2006)及98年(2009)進行港區相關設施改善、碼頭面修建及漁港靠船設施等工程。目前有泊地約8400平方公尺,水深約-2公尺,碼頭長約260公尺,季風時期船隻得以停泊避風。港區內原魚貨集貨場(漁民活動中心)一樓改為營運海鮮餐廳。本港漁船多在北部沿海作業,主要從事延繩釣、棒受網等漁業,漁獲物以鱙魚、小卷為主,除當地外多運至磺港漁港卸魚,其餘至台北、基隆地區販賣。

港區主要以108.5公尺的南防波堤和130公尺的北防波堤構成,以48公尺的南內堤和16公尺的北內堤隔出泊區和港口航道,航道水深約-3公尺。港口方向海面上突出的岬角就是野柳海岬。

磺港漁港

磺港漁港位於磺溪出海口,金山岬北側山腳,日治時期即利用磺溪沿岸地形設置護岸以停靠漁船。由於受到磺溪與海岸漂砂之影響,需經常清淤以利船行,民國71年(1982)提出磺溪截彎取直構想,將溪流改道,在北邊沙灘掘一新出海口,以解決溪沙淤淺問題,至84年(1995)開始進行相關工程。港區則於民國76年(1987)至78年(1989)陸續修建防波堤、防砂堤與部分碼頭,87年(1998)起興建南側碼頭、護岸、停車場、公園綠地、道路、道路與排水設施、自來水設施、電力及電信管線埋設等,88年(1999)興建磺港大橋以利港區對外交通聯繫,89年(2000)至91年(2002)興建東、西突堤碼頭、港區道路、東防波堤外側補拋消波塊、南突堤碼頭等設施。93年(2004)至95年(2006)執行碼頭改善、靠船設施及突堤碼頭工程;後續配合漁港休閒漁業及多元化利用規劃,於96年(2007)至99年(2010)間執行磺港漁港休閒漁業館新建工程及館周邊環境綠美化新建工程,盼結合當地漁業及休閒活動並融入特有的溫泉資源,營造觀光漁港的氣氛,帶動本港之發展。目前港區有外廓設施約800公尺、碼頭約1300公尺、泊地面積約3.4公頃、陸域面積約5.5公頃,陸上設施有魚市場兼漁會大樓、曳船道、休閒溫泉會館、加油設施、停車場與公園。

漁港水域呈倒C型,以200公尺北防波堤和100公尺西防波堤為外廓,港內有6道突堤,自外而內分別是南內堤122公尺、東突堤41公尺、北突堤37公尺、南突堤37公尺、西突堤一37公尺、西突堤二37公尺。

本港船隻多於北部沿海,主要以延繩釣漁業為大宗,少數從事火誘網漁業。漁獲物以石斑、黑喉、嘉臘、赤鯮、馬頭、火口、白鯧、烏口、透抽、小卷、白口、花市、花枝等為主。

「磺港漁火」為昔日金山八景之一,透過磺土加水產生化學作用,在夜裡發出熊熊火光,讓有趨光性的青鱗魚跳出海面再持網捕撈,這種特殊的捕魚方式如今已漸漸式微,轉化為當地特有的民俗文化資產。青鱗魚瘋狂追逐火光、壯觀的萬魚群躍海面的畫面,成為地方觀光的特色。

中角漁港

中角漁港位於新北市金山區,磺港漁港西北方北部濱海公路旁海側灘地處,民國66年(1977)臺北縣政府應當地舢筏作業需要闢建,於港北設有一簡易防波堤兼碼頭93公尺及曳船道一處,臺北縣政府為改善港區停泊條件,乃於88年(1999)起延長防波堤以增加港內穩靜

中角漁港防波堤設施尚稱良好,但因港灣設施不足,靜穩度欠佳,周遭為礫石淺灘,船舶停靠不便,退潮時及季風期間幾乎無法使用長年累月受潮汐影響,港區逐漸被砂石淤積而無法停船,僅能提供小型漁筏及舢舨進出,逐漸呈現半荒廢狀態。南側屬於砂質海灘,常有民眾到此戲水、衝浪。受天然條件所限,本港提供傳統漁業使用的可能性不高。中角漁港緊鄰沙珠灣,內凹的沙岸地形,四季北風吹入,帶來一波波的超高浪花,使「中角沙珠灣」變成北臺灣絕佳的衝浪地點。

民國107年(2018)新北市政府辦理中角、永興及老梅漁港水環境營造改善工程,將低度利用漁港設施拆除以護生態,中角漁港拆除工程為還原中角漁港原有海岸線,連接既有跳石淺灘,先將礫、塊石開挖,打除堤體及方塊混凝土後,再將開挖之礫、塊石回填整平。

永興漁港

永興漁港位於跳石海岸中段,中角派出所南側海岸,臺2線36.2公里處,為簡易的小型漁港,因港口為東北向,波浪直撲而來,遇有風浪就不易停靠,港區靜穩度不佳,故使用效益低,民國94年(2005)即公告廢港。民國107年(2018)新北市政府辦理老梅、中角及永興漁港水環境營造改善工程,將低度利用漁港設施拆除以護生態。

永興漁港所在的臺2線長約10公里的狹窄海濱,散佈早期火山活動噴落的礫石,經海浪滾動侵蝕,使礫石顯得特別渾圓,淡金公路尚未開通前,洶湧波濤阻人通行,來往居民與商旅過客必須等待退潮後,才能在礫石間跳躍前進,因而有「跳石海岸」之稱,清同治年間的淡水廳誌將其列為淡水外八景,古文獻有「亂石壘於水面…為土番能之」以及「行人跳石以渡,失足則墜於水」的描述

草里漁港

草里漁港位於新北市石門區草里里淡金公路旁,鄰近臺電核一廠,原為小型漁船及舢舨停泊處,無防波堤碼頭設施,早期建有兩道簡單低矮混凝土堤延伸入海,僅供漁筏於平時繫靠,無法避風。為便利船筏靠岸繫泊,民國70年(1981)開始興建漁港相關設施,74年(1985)編列100 萬元,將港區遷移至左側石灘,修建簡易繫船設施,77年(1988)至85年(1996)進行港區擴建,興建防波堤,於北側填築新生地。

草里漁港開口向東,堤外緩衝水域有東防波堤及南防波堤,粗具外廓設施,可稍避東北季風,現有0.39公頃之泊地面積及長度252公尺的港區碼頭可提供船筏使用,港內泊地北側較為穩靜,相關陸上設施僅有曳船道、上架場、加水站及標識燈桿等。因港域水深甚淺,碼頭僅供船隻平時作業使用,遇海況不佳,風浪大時,船隻多往富基漁港避風。

在每年6月至9月青鱗魚群湧入北海岸,從草里漁港經金山區中角、磺港、水尾,逐漸移動到野柳漁港附近海域,當地漁民自古發展出磺火漁業,使用磺土(硫磺石)泡水產生乙炔氣,遇火點燃產生強光巨響,吸引趨光性的青鱗魚群躍竄出水面後,再以叉手網撈起。

草里原名阿里荖,草里是草埔尾及阿里荖兩個地方各取一字而得名。阿里荖為平埔族語的譯音,今所謂的阿里荖,指靠海之處。草埔尾是石門開闢最早的地區,康熙年間即有漳州謝姓移民由淡水登陸後,來到此地開墾,草埔尾之名乃因此地勢平坦、雜草叢生。

石門漁港

石門漁港位於新北市石門區海岸,石門洞西,石門坑溪出海口東,石門國小北側,228.5公里處,民國44年(1955)由臺灣省政府漁業局撥款整修,82年(1993)臺北縣政府為改善進港條件,將港口消波堤延長58公尺,86年(1997)再延長防波堤33公尺,港區南側由觀光單位闢建遊艇碼頭泊區,為維持該泊區之穩靜,由觀光單位投資,將防波堤堤線轉向西,延長約70公尺以阻擋東北向波浪。

本港陸上設施較少,僅有簡易整補場、漁具儲存貨櫃、簡易油槽與吊船架乙具,有兩個泊區,北泊區水深-3.3公尺、碼頭193公尺、泊地約2803平方公尺,南泊區水深-3.8公尺、碼頭131公尺、泊地約2427平方公尺。和遊艇碼頭共用港口,水域緩衝區兩側有北防波堤173公尺和南防波堤50公尺。

本港設籍船隻多於北部沿海從事流刺網、延繩釣等漁業,漁獲物以捕撈龍蝦、鮸魚等高經濟價值魚種為主,多直接運往鄰近餐廳,龍蝦銷售主要透過富基漁港魚貨直銷中心直銷及外銷日本。

老梅漁港

老梅漁港位於新北市石門區,富貴角岬角的東南側,原係一船筏集散地,兩側有小坑子溪及大溪墘溪老梅溪蜿蜒入海,岩石海岸上覆蓋砂質,社區有一處為船筏建設之簡易遮蔽設施,漁港設施僅有一曳船道,曳船道上有設置防風牆,開口處有放置水泥車阻,漁港使用功能低落。

老梅漁港因港灣設施不足,使用率不高,加上漁村人口老化或轉業,以及船筏數減少的緣故,該港在沒有持續維護的情形下,已被砂所埋沒而恢復成自然海灘

民國107年(2018)新北市政府辦理老梅、中角及永興漁港水環境營造改善工程,將低度利用漁港設施拆除以護生態,老梅漁港拆除工程針對斜坡道進行打除,並將打除方運至永興漁港回填,還原老梅石槽自然海灘。

老梅於3月中旬到5月上旬,整個海岸溝槽上面會附滿海藻,形成一條又一條的綠石槽,稱為「老梅石槽」,是全臺少見的特殊景觀。

老梅地名由來是平埔族部落名稱的音譯,應屬凱達格達族小雞籠社之遷移聚落,舊社原在西邊打賓海邊一帶,社名Vavui,意為山豬、豬,後來改為近似音老梅Lo-boe。

富基漁港

富基漁港位於新北市石門區富基里,富貴角之西南側,為一良好的灣澳地形,沿岸多係咾咕石層,具有優良的建港條件。民國54年(1965)由臺北縣政府撥款闢建小型漁港,61年(1972)起臺灣省漁業局與臺北縣政府再撥款修建碼頭及防波堤,僅可供小型船筏停靠,75年(1986)漁業局編列1400萬元增建碼頭91.5公尺及1座突堤碼頭,供中小型船筏停泊。第二期漁港建設方案中計畫利用天然灣澳地形,延長北防波堤39公尺、攔砂堤171公尺、碼頭172公尺與道路護坡等設施。民國84年(1995)由金山區漁會創設富基漁港魚產品直售中心,藉由價廉物美的海鮮美食吸引遊客前來。民國88年(1999)起依漁港計畫進行港區擴建工程,89年(2000)公告港區範圍,興建南碼頭約380公尺、填築新生地欲作為魚貨直銷暨多功能展示中心,民國92年(2003)至95年(2006)間進行北防波堤延長及突堤碼頭新建工程,98年(2009)開始執行漁港港區環境整建工程,含富基漁港魚產品銷售中心、停車場及周邊環境改善工程,魚產品銷售中心屋頂50座鋼構的高帽造型,十分奇特與顯眼。

富基漁港設施尚稱齊全,有南北兩個泊區,北泊區水深-3公尺、碼頭385公尺、面積9036平方公尺,南泊區水深-3.5公尺、碼頭412公尺、面積13466平方公尺,除防波堤、碼頭、泊地、航道等基本設施外,尚有魚市場兼漁會辦公室、魚產品直售中心2棟、吊船架、加油站、相關休閒漁業設施等設施。

設籍本港船隻多於北部沿海從事延繩釣、籠具漁業、棒受網等漁業,漁獲物以捕撈盛產蟹類(花蟹、三點蟹、石蟳)、石斑、黑喉、花枝等魚產為主。

富基因富貴角而得名,荷蘭人稱富貴角為Hoek,即為岬之意,後來以譯音而名之。

麟山鼻漁港

麟山鼻漁港位於新北市石門區德茂里,民國70年(2081)因當地漁筏漸多,由臺北縣政府投資興建,以麟山鼻突岬地形為屏障建於西側灣內,受東北季風影響不大,港區利用窪地圍築而成,狀似方形,港口在西北側,港口外兩側以消波塊保護航道,北及東側有碼頭,南側及西側則為防波堤或拋石堤,港區東側之陸上有上架場、停車場、安檢所及曳船道等設施,泊地僅供小型船舶使用。民國86年(1997)以後陸續進行港區改善,主要工程包括西、南防波堤的堤面及南防波堤拋石加高、北防波堤堤基修復及曳船道修補等;91年(2002)為增加港內穩靜,於航道口南北兩側拋放消波塊並於碼頭設置停靠設施,96年(2007)間進行碼頭面修繕及輪胎碰墊設置暨導航燈更新工程,98年(2009)進行突堤碼頭延建工程。現有碼頭140公尺、泊地面積約0.7公頃,水深-2公尺。

麟山鼻與富貴角兩個突出的海岬分居白沙灣兩端,麟山鼻海拔30.3公尺,當地居民稱為「鼻尾鼻」或「鼻尾頭」,日治時改稱「麟山鼻」,麟山鼻和富貴角海岬周圍有許多風稜石,是熔岩流的安山岩岩塊經風蝕而成,因外型有稜有角而得名。漁港北側為藻礁海岸,南側為沙灘。北海岸觀音山國家風景區在此設有麟山鼻遊憩區,遊憩區步道通過漁港,來往健行的遊客為其他漁港少見。

後厝漁港

後厝漁港位於新北市三芝區,海尾溪口,從台2線智成橋南端橋頭傍海尾溪進入,係三芝區內唯一的漁港,早期建有簡易突堤碼頭乙座,長約47公尺,南側利用現有消波堤屏障,船筏可拖曳上岸。泊地淺,需要候潮進出,三芝鄉公所為改善漁船停泊困難,民國87年(1998)先於現有突堤碼頭北側灘地及海面礁石之內建北海堤201公尺、西防波堤140公尺、碼頭175公尺、浚挖航道泊地、闢建港區泊地水深-1.5公尺,面積6500平方公尺,第二階段則於88年(1999)興建北碼頭118公尺、西碼頭100公尺及泊地浚挖,可提供當地船隻方便使用;90年(2001)則進行碼頭鋪面整修,91年(2002)興建西內堤82公尺並浚深泊地;93年(2003)進行漁船給水站新建工程,93年(2004)進行吊船設施修繕工程;民國98年(2009)至99年(2010)間進行港區環境改善工程,主要施作堤頭消波塊加拋延長。民國102年(2013)及103年(2014)進行突堤改善工程,於港區內興建一座東突堤碼頭40公尺。

港區水域被東突堤及西內堤分隔成兩部,北邊為泊地,南區為出口航道。

設籍船隻多至石門、淡水一帶海域從事一支釣、流刺網、延繩釣等漁業,作業地點距岸約3浬,一般均當日往返。漁獲物以鰻魚苗、魩仔魚、黑鯛與鰆魚等魚類為主。

六塊厝漁港

六塊厝漁港位於新北市淡水區最北端的屯山里,大屯溪在其南邊約700公尺處出海,從屯山國小旁巷道進入,經過聚落與旱田交錯間的狹窄道路,入口雜樹樹冠相交如拱門,漁港小而幽靜。六塊厝漁港泊區呈外窄內寬的梯形,民國63年(1974)由臺北縣政府炸挖通海航道而成,建有簡易防波設施、曳船道、簡易碼頭等設施,並浚挖部分泊地,81年(1992)及83年(1994)各延建碼頭42公尺及37公尺與泊地浚挖等,88年(1999)延長南防波堤25公尺,89年(2000)進行北防波堤改善工程,於防波堤內側興建碼頭約40公尺;93年(2004)進行港區改善工程。本港為岩石地質,開口向西,港區鄰近的石滬可稍緩波浪入侵,退潮時泊地大半見底,出海水道狹長,僅可供當地小型船筏及舢舨出入。水深-2.0公尺,現有碼頭179公尺及泊地約3000平方公尺,腹地狹小,相關設施僅有曳船道及簡易吊架,沒有海巡署安檢站,港內唯一的建築是屯山小坊海景咖啡廳。

設籍本港船隻多至石門、淡水一帶海域從事一支釣、流刺網、延繩釣等漁業,作業地點距岸約3浬,均當日往返。漁獲物以鰻魚苗、魩仔魚、黑鯛與鰆魚等魚類為主。

漁港兩側大屯溪到淺水灣之間的海岸有15口石滬群,被稱為屯山石滬群,麟山鼻到淡水沙崙是台灣本島石滬的密集區,除屯山里石滬外,還有石門區德茂里麟山鼻石滬、三芝區新庄里雙連石滬、淡水區的興仁里石滬、沙崙里石滬群。屯山石滬群以六塊厝漁港為中心,分布於南北兩側,漁港往北依序為籃子滬、新滬、石尖滬、石龍公滬、新石滬、石獅滬、深崛滬,往南依序為破滬、鹹昌坪滬、深滬、小石滬、沙滬、溪口滬、小石滬、尖石滬,漁港以北的石滬多已損壞,以南的石滬較為明顯,破滬和深滬的結構較完整,石滬的名稱以石滬外型、石頭形狀、地理位置等命名,以利辨識,但有些石滬名已不知由來。

滬尾漁港

位於淡水老街西端,大清淡水總稅務司官邸下方的淡水河右岸,北邊不遠為關稅碼頭舊址。淡水地區在日治時期,就是重要的漁業活動區域,臺灣光復以前,沒有港設施可供船隻避風,舢筏大多依傍淡水河畔繫泊,遇颱風洪水侵襲,船隻即面臨傾覆危機。     民國42年(1953)為改善漁業生產作業需求,由當時漁管處撥款興建,開始在淡水河築堤圍港,至44年(1955)完成,即今之淡水第一漁港,又稱滬尾漁港。

漁港狀似方形,融入為淡水黃金河岸的一部分,嵌入淡水老街,三面臨陸,南側碼頭57.5公尺,北側碼頭45公尺,東側碼頭及西防波堤兼碼頭各75公尺,出口在西北,泊地水深-2公尺,面積4500平方公尺,僅能泊小舟,泊地北邊有曳船道和漁船修繕場所。本港設籍船隻多從事一支釣及延繩釣等漁業,當日往返,作業地點距岸約5浬。漁獲物以烏魚、鰻苗、螃蟹、魩仔、鰆魚等為主。

沙崙漁港

因淡水河道日漸淤淺,滬尾漁港港口與泊地水深維持不易,船隻需候潮出入,使用非常不便,因此民國70年至76年(1981~1987)間於淡水河口右岸的沙崙闢建第二座漁港,即淡水第二漁港。現為一座多元發展之漁業基地,兼具交通運輸、休閒旅遊等功能。

港區自東而西為福容飯店、內泊地、外泊地、西泊地,內泊地約32600平方公尺,水深-2.5公尺,碼頭 512 公尺,外泊地約49300平方公尺,水深-3.5公尺,碼頭1054公尺,西泊地14400平方公尺,水深-3.0公尺,碼頭299公尺,臨淡水河的南防波堤兼碼頭長達1090公尺。

民國90年(2001)3月漁人碼頭完工,成為具備遊憩功能的港區公園。民國92年(2003)2月14日全長165公尺、白色風帆造型的人行跨港大橋情人橋啟用,在內泊地和外泊地之間橫跨港區,連接木棧道與觀光魚市,是漁人碼頭的地標。

設籍本港船隻多至桃園、三芝一帶海域從事流刺網、流網、延繩釣、一支釣、籠具等漁業,當日往返,距岸約5浬,動力漁船至海峽中線作業,亦為當日往返。主要漁獲有鰻魚苗、魩仔魚、黑鯛與鰆魚等。

下罟子漁港

下罟子漁港位於新北市八里區下罟子里,八仙樂園西南,現已被包圍在台北港內。過去為漁民利用沙灘停放舢舨處,民國69年(1980)由臺北縣政府自籌90萬元,建造70公尺突堤一座,以減少海岸侵蝕並便利舢舨拖曳上岸。75年(1956)由漁民與八仙樂園協商興建北突堤,供舢舨停放其間,民國79年(1990)縣政府為改善停泊區之穩靜度,於北突堤前端興建防波堤兼碼頭40公尺,方便舢筏平時靠泊起卸。惟防波堤均未超出拋石突堤範圍,西堤即為原拋石突堤,於90年(2001)在其前端拋放消波堤20公尺,港區中間為自然沙灘,船筏可拖曳上岸,民國94年~97年(2005~2008)間持續進行擴建,將原沙灘改建為碼頭108公尺及新生地。近年完成興建東碼頭及西外廓防波堤,漁港促進發展協會於西碼頭後線設置混凝土鋪面用地,陸上漁船筏則集中置放於西側後線腹地。

漁港略呈方形,三面碼頭,港口朝北,泊地面積12100平方公尺,水深-1~-2公尺。

設籍本港船隻多至桃園、淡水一帶海域從事流刺網、流網、延繩釣、一支釣等漁業,多為當日往返,距岸約5浬,漁獲物以鰻魚苗、魩仔魚、黑鯛與鰆魚等為主。

 

 資料來源:

新北市政府漁業及漁港事業管理處—漁港資訊https://fishery.ntpc.gov.tw/cht/index.php?code=list&ids=56

貢寮區漁會—漁港介紹https://www.klfashop.org.tw/information_db.php?information_id=6

基隆區漁會—漁港介紹http://klfish.naffic.org.tw/webpad/webpad.aspx?EpfJdId9UuCuRUKx2umx63jlseatQZ67UgTdDyYocXg%3d

金山區漁會—轄區漁港http://jsfish.naffic.org.tw/webpad/webpad.aspx?EpfJdId9UuDvmKmlkow30pCZtkMhCY9HjoiFWwRS1wk%3d

淡水區漁會—淡水漁港的歷史http://www.ts-fa.org.tw/fish/modules/ugm_page/index.php?msn=2

 

( 在地生活大台北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oxkeeper&aid=154234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