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反智?不用說,淵藪是媒體!
2006/12/18 13:38:40瀏覽440|回應0|推薦7

一位朋友說,台灣最大的弊病在於「反智」,然而,有很多人把這個問題直接指向學生不用功,或者一般人對純文字或以文字為主之文章的拒絕,或者,會舉出之前民生報吹熄燈號的例子,來批判台灣社會,這缺乏閱讀之耐性的現象,或者,會直接批判現在青少年「令人搖頭」的國文程度,或者其他等等之類的。

 

在我看來,台灣社會「反智」的問題,其實可以從很多層面來論述。從語言層面來看,其實現在青少年國文程度變差,只是這個現象的其中一個案例,不過,這與其說它是反智,倒不如說,是語言「高雅」到「通俗」的轉變,若再把網路互動的機制納進來,那麼,所謂的「火星文現象」,也可能是這種語言變遷的一個結果,其他像是「發音串連」或者「台灣國語」等,也是同樣的道理。

 

很多人常常把這種語言由高雅到通俗的轉變,直接和「反智」畫上等號,對此,我的態度是保留的,在我看來,它比較接近這樣的描述:一種不被傳統贊同的話語結構,一種不被學院欣賞的口說表達。接著,從閱讀層面來看,台灣社會閱讀耐性的缺乏,其實跟精神滿足之需求的減少有關,試問:「你能要求一個連三餐溫飽都有問題的人,去讀知名學者或作家的文章、書籍嗎?」

 

在需求金字塔的模型裏,生活基本需求與物質需求,是在精神食糧需求的下方,換言之,後者若要穩當強固,則必須將前者建構至牢靠而堅實(當然,也有人會將閱讀列為生活的第一要務),以此,台灣社會閱讀耐性的缺乏,絕對跟生活基本需求的不足或匱乏密切相關;但是,問題就在這裏產生了,也就是說,這種物質需求的欲望若被外在機制的運作影響而過度膨脹的話,反智,就成為可能。

 

所以,若把上一段的討論拉到社會層次,或許更能加能夠解釋「為什麼會有反智現象」這個問題。有人說:「當今的台灣,處在一個價值觀混亂的時代。」我的回應是:「錯!台灣當下的社會價值非常明確,也就是賺取金錢、獲得文憑-頭銜-名聲。」也就因為如此,不只「反智」的運作隨處可見,作弊也很盛行(在我看來,不只是抄襲、考古題,裙帶關係、桃色交易也算是作弊的另外兩種形式)

 

從社會的層面來看,反智的問題不光只是閱讀耐性的缺乏這麼簡單,它還包括一切唯功利主義馬首是瞻的普遍意識。除了台灣經濟發展的歷史脈絡之外,媒體為了收視率而對它的大加吹捧也是重要的原因,以學者為例,名利雙收者很少是那些對學術研究投入畢生精力的人,而是那些經常在報章雜誌、叩應節目發表具有政治立場之文章與言論的人,在學界,這種現象經常被拿出來批判、譴責。

 

普遍而言,會受到媒體「寵愛」的人,很少會是那種冷靜理性,具有批判思考、事物分析能力的人,而是那種對制度、規則、約束具有服從而不加考量之性格的人,或者意識形態色彩濃厚的人,也很少會是那種用心求知,恪守專業分際的人,而是那種會賺錢、不排斥跨界從事其他活動的人。在媒體這種倒行逆施的操弄之下,想要增加曝光率的藝人、政治人物和學者,自然就會有「反智舉動」。

 

電影【倚天屠龍記之魔教教主】中,張無忌曾這麼對朱元璋說:「你很聰明,,可是往往越聰明的人就越讓人討厭!」這句對白,我認為也適用在當今的台灣社會,我想,之所以會反智,大概是因為有學識、有思想、有智力者控制不易的緣故。事實上,反智活動進行得最徹底的,我倒不認為是政府,而是媒體,從社會學的角度來看,反智的運作真的太容易:只要壟斷概念、真理的建構即可。

 

問題的癥結在於,對於媒體所「提供」(其實應該講強迫灌輸)的訊息,很多觀眾都是不假思索地照單全收,而成為他()知識觀念的一部分,如此,媒體的「洗腦行動」就會進行得相當順利,除了政治立場外,事件現象片面、曲解的陳述也會對觀眾造成誤導,例如,先前有關「下層社會」的認定,媒體教觀眾以幾個問卷的題目來衡量,這讓我看了冷汗直冒,社會階層的界定才沒這麼簡單。

 

總結上述,我認為語言使用的簡單化、閱讀偏好的圖片化,其實,只是這反智問題的冰山一角,在這背後,媒體「收視掛帥」、「聳動為先」、「功利導向」的報導,在在都對社會價值造成巨大的影響,它往往遏止了,觀眾對事件現象深入探索的慾望和能力,甚至,成為統治階層實行支配計畫,最有力量的頭號代言人。

( 時事評論社會萬象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lues1112a&aid=602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