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媒體嗜血呈現的反思
2006/12/17 20:17:08瀏覽908|回應0|推薦3

邵曉玲女士的事件,光談法律和道德是不夠的~!

關於邵女士車禍受傷之照片被刊登一事,我有兩點初步看法。首先,這不應該視為單純的個案,而應該與之前香港壹周刊的更衣偷拍事件放在一起看;其次,這種媒體自律的問題,我不認為只是法律和道德的問題而已。雖然,我已經在別的文章做過類似的論述,但都是偏向公私領域之監控或權力運作的探討。

最進,跟朋友在聊天室對話的時候,常常對彼此訴這種苦:「我們的文章,感興趣的人真是有夠少。」關於這點,老讀者們一定知道原因,這個原因,我想也可以用來解釋媒體嗜血的理由。很多評論媒體自律問題的人,要麼對媒體嚴加譴責,要麼無奈地表示,媒體實在沒有法律可以約束,其實我認為,這些都只看到問題的表面,若就深層來看,還是要回歸到人性與社會規範這兩方面。

就人性而言,先前一位網友表示,觀眾對媒體的態度有三種,我現在做個歸納:(1)好奇型:極度信任媒體可以提供新鮮事,或者可以「正義地」揭露公眾人物的「不當行為」;(2)矛盾型:看到媒體的嗜血報導時,雖然嘴巴上會很嚴厲地譴責,但還是繼續往下看;(3)冷淡型:對媒體的報導不感興趣、沒有感覺,雖然有時會評論,但也可能三言兩語帶過。就我個人的觀察,前兩者還是多數。

以此,我要對那些譴責媒體嗜血行為的人,提出這樣的建議:「還是問問自己,有沒有人性弱點、人性矛盾吧!」在我看來,無論是「正面觀感」還是「負面觀感」,在某種程度上,其實都代表了對某個報導,或者某篇文章的在意,也正因為,當媒體刊登公眾人物受傷未經處理的照片,或者更衣的偷拍照片時,很多觀眾會情緒化地表達對媒體的不滿,這種「東西」才會一直層出不窮。

我在瀏覽網路文章的時候,也發現了類似的現象,涉及腥、羶、色、譭,或者情緒性的評論文章,總是會有最多的瀏覽人次與留言則數(River叔的漫畫例外),其次是日記、美食、寵物、風景的文章,而現象議題的探討則最少;然而,也就跟媒體的嗜血呈現一樣,這第一類的文章,由於最容易引起網友的情緒反應,因此,也會被列入所謂的「熱門文章」,或者被列入所謂的「熱門部落」。

遺憾的是,對媒體的嗜血呈現施加道德譴責時,套句反面的話來形容:「好歹這也是反應。」更何況,某些行為、某些個體,之所以會被媒體報導,之所以會引起公眾的注意,大多都是因為,他們與社會制度的某項「習慣」或「規定」有所不同,這勢必引發緊張、焦慮、恐懼、好奇的情緒,這樣一來,就很難去避免,對新聞的事件主角,或新聞的越軌呈現者,做出激烈的、情緒性的反應。

但問題是,收視率、點閱率、留言數,這些被公認為最具體的參考指標,並不能夠反應,閱聽人內心的觀感,結果,「意志不堅的、短視的」呈現者,就會被這「數字的亮麗假象」給誤導,而繼續呈現類似的文本,因為他(她)覺得,這會引起閱聽人的情緒反應,對數字「有幫助」,結果,形成了一個萬劫不復的惡性循環。因為,真正能夠對「文本的嗜血呈現」持「冷態度」的人,還是少數。

所以,媒體(或文本呈現者)的自律,我依舊要「不厭其煩」地強調:絕不光是法律和道德的問題,它還存在著,社會制度與人性交互影響之產出的問題(但我不懂為何多數人只注意前者)。以此,本文最後的結論是,「社會制度」與「人性」這兩造之間綿密的、複雜的糾葛若不解除,那麼,光靠法律和道德是不行的。

相關網站:http://news.pchome.com.tw/life/cts/20061121/index-20061121123406070043.html

( 時事評論社會萬象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lues1112a&aid=6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