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男子氣概?女人味?
2010/02/17 16:31:12瀏覽2364|回應0|推薦41

持續觀察國中基測、大學學測與指考、聯合報系出的《新聞中的公民與社會》,發現關於社會學的題目,幾乎每次都會考到,社會學專門用來探討兩性關係的一個概念,也就是性別刻板印象,不過,我覺得題目設計得不夠生活化。

精確點說,它其實應該是性別角色刻板印象,《我是女王:那些好女孩不懂的事》一書當中,〈一般的男人〉這篇文章的內容,其實就跟這個高中、大學升學考試最常考到的概念很有關系,女王在文章當中列舉的那些男性友人,對女王所說的一些話,其實都涉及到台灣社會當中,關於女人的性別角色刻板印象。

還有,其實媒體記者對不同性別公眾人物常有的訪問內容,電視廣告、節目、戲劇、電影等對男人和女人的角色安排與鋪陳,其實也多少都呈現出,一個社會對男人和女人的性別刻板印象。另外,像我們也常常聽到女生問:「我這樣會不會太隨便?」或者常會怕人家覺得她太隨便而在行為上比較拘僅、矜持。

性別角色刻板印象,其概念意義並不難,高中生、國中生應該都可輕易理解,不過,它所牽涉的社會層面相當廣,最起碼,和兩性關係有關的事情都跟它脫離不了關係,此外,譬如我才舉過的「宅男女神」(或者「媒體女神」),它一樣也涉及性別角色刻板印象,因為它仍離不開女生應該要表現溫柔與性情的印象。

另外更重要的一點,就是性別角色刻板印象也會影響到性別角色的社會化,在成長的階段,我們常常會被父母長輩、學校老師告知說,男生(不)應該如何如何,女生(不)應該如何如何,對個人產生「概化他人」之效果。或者,就是父母長輩、師長也會舉一些有男子氣概、女人味的人,希望你列為「參考團體」。

至於媒體,儘管在政治立場上很有差異,不過在性別角色刻板印象這一塊,卻都是傾向讓它維持下去的,主要的手法有二,一是訪問男公眾人物著重其事業,訪問女公眾人物著重婚姻、男友交往的進度;二是一方面對表現出符合性別角色刻板印象之舉止的某位女公眾人物大加讚賞,而且還持續不斷地報導該人。

因此,「媒體造女神」也具有延續性別角色刻板印象的效果,雖然媒體也會稱讚表現出男性特質的女生,但絕對不會用「女神」去形容,台灣目前的「媒體女神」,展現的仍是傳統性別角色刻板印象,當中所謂的「女性特質」。各位有看過,哪個去當憲兵、蛙人、調查官、警察的女生,被媒體用「女神」來形容的?

再來,就單以憲兵、蛙人、調查官、警察來說,各位若有仔細看新聞的話,也不難發現一個現象:從事這些職業的男人,媒體會單純地關注其工作表現,可女人就反而是長相有沒有明星臉(如某位女調查官像桂綸美)、家庭狀況、婚姻或交往進度的關注,比工作上的成就和表現還要多,後者儼然只是次要的。

看看,媒體性別角色刻板印象的呈現,是多麼地淋漓盡致啊!不過到目前為止,上面舉的例子,我幾乎沒有在《新聞中的公民與社會》、高中大學升學考的題目中看到過,連辦公室、娛樂場所的兩性互動等生活化的例子也沒出現過。感覺起來,出性別刻板印象的老師,對新聞時事、文化產品和日常生活不夠敏感。

性別角色刻板印象,主要是一個社會對男人和女人「怎樣才有男子氣概」和「怎樣才有女人味」兩個問題,普遍、概化、常識性的解答,因此跟咱們的社會生活息息相關。建議公民老師設計這個概念的考試題目,多在日常生活中體悟。

我的噗浪帳號:「天蠍浪子的咖啡杯-噗浪分站」,按此加入我吧


趙怡雯的藝享世界http://blog.udn.com/yiwen1217

《圖解民法》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459680

《庶民經濟學》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458873

《學會貧窮》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443835

( 知識學習考試升學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lues1112a&aid=3783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