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5/01/01 22:24:04瀏覽448|回應1|推薦11 | |
【建中校友晚宴菜單惹議!律師「1原因」搖頭:找男朋友附中比較好】報導提到,建國中學第46屆學生日前舉辦畢業30周年校友會,晚宴菜單上「香鮑佐蘿莉」、「綠白制服趴」等菜名,以及現場擺放穿著綠白黃等顏色襯衫的女學生立牌,引爆性平爭議。對此,律師林智群也感嘆,未來若要找另一半還是找附中的比較好,「男女合校,至少男女平權觀念比較健全」。 林智群律師的觀點,也有網友附和,這使我心有感想。 我高中階段就讀臺北市立成功高中,先前也對建中麥當勞事件發表看法的陳又新律師,經查是大我一屆的學長,該校截至目前也仍是純男校。 剛進臺北市立成功高中念高一的時候,我印象中是校內的學長宣傳校內的康輔社時,有北一女的學姊跟著一起宣傳,之後校內籃球比賽,則有中山女高同屆的學生來加油,之後表演活動,印象中有北一女熱舞社的學生來表演,而高一班上的班代後續策劃跟師大附中女生班、北一女、景美女中的聯誼,我自己只參加過跟師大附中女生班的聯誼,之後就都沒再參加過,這種跟別校女生的聯誼活動。 相較於男女合校的學校,我那個時候唸臺北市立成功高中確實較少有機會接觸同年紀的異性,除了社團或班代策劃的聯誼之外,還有就是在劉毅英文家教班、唐震數學補習的時候,有接觸一些其他學校的女生,只不過,我當時因為想要專注在課業上,因此就不太跟別校同年紀的異性搭訕。 加上在我學生時代,父親幾乎不曾過問我的課業學習、品格教養,祖父母早已過世,跟其他親戚也分居而在重大節慶或家族重大事件才會見面,互動的頻率不高,學校老師也以課業上的教學為重,故我的兩性相處觀念,一半就來自母親的耳提面命,而我從小至今,母親隨時灌輸給我的是兩性平等、尊重女性,另一半就來自國小、國中、大學跟女同學,職場中跟女同事、日常生活跟女性親戚的互動,以及大眾傳播媒體的報導。 以社會學中社會化的概念來反思我上面的這段經歷,我覺得兩性相處交往,或者性別角色的觀念,其來源絕對不只一個,林智群律師及附和他觀點的網友,還有以同樣讀男校的點為文的陳又新律師,顯然都把學校同學當成個人兩性相處觀念的唯一來源,但我覺得近日引發爭議的建中校友,其有偏差的兩性相處觀念,除了可能缺少來自學校或同儕,也可能缺少來自家庭的兩性平權觀念的灌輸、薰陶,且還可能有大眾傳播媒體,以及出社會後工作職場的影響。 至於這起建中46屆學生畢業30周年校友會菜單、人形立牌爭議事件之後,另一群建中在校生的麥當勞事件,我認為事件中的建中生,還有跟進的新竹中學、台中一中、台南一中、高雄中學等男校的部分學生,也可能相對欠缺來自家庭、大眾傳播媒體兩性平權資訊的接收,沒啥兩性平等或尊重女性的意識,再者便是可能沒有細看麥當勞打工妹事件的始末,不知道此事件涉及個人性自主的問題。 以上近日引起兩性平等爭議事件的男校在學生或畢業校友,共同點是這些男校至少都是所在縣市的第一志願,學生們從小在唯有讀書高、智育掛帥的校園環境中成長,大眾傳播媒體仍充斥男尊女卑、重男輕女之傳統性別角色觀念,或女性臉蛋身材及穿著打扮視覺資本主義的訊息,並又對各縣市第一志願學生寵愛有加,報好不報壞、揚其善但隱其惡。 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之中,若家中父母及其他親戚長輩也僅關注學業成績表現,而漠視兩性平權觀及其他品德的教育、因成績好就對其他的言行舉止不聞不問,則男學生們就有可能變得對女性缺乏尊重、沒有兩性平等的觀念。 總之,個人偏差觀念或心態的形成,相關影響因素絕對不只一個,男校在學生或校友就一定比較沒有兩性平權觀念?男女合校在學生或校友就一定比較有男女平權觀念?我覺得不能因為幾個男校學生的網路發言或一些校友聚會上的事件就驟下論斷,還是要全面考量社會化機構因素(家庭、學校、同儕、大眾傳播媒體),經過隨機抽樣調查去驗證才比較嚴謹。 |
|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