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1/28 20:30:09瀏覽1313|回應8|推薦59 | |
又看到新聞報導對「失戀」這個辭彙的定義進行「主體扼殺,客體建立」的敘述。進一步而言,這回新聞報導對「失戀」的敘述,依舊離不開以下這三種途徑:第一,從精神病學看男性對女性的報復行為;第二,從兩性平等看男性對女性的追求行為;第三,再次引述一些男性對女性恐怖復仇行動的社會案件來當作例證。 從社會學看,國內媒體對「失戀」最普遍的這三種報導取向,還是落入「以追求標準答案的心態看社會現象」的窠臼,畢竟,精神病學的觀點有很明確的疾病症狀衡量要件,兩性平等的相關論述也多半有很明顯的單一結論,至於男性對女性恐怖復仇行動的社會案件,由於偏向把男性描述成惡魔、壞胚子,故也有單一結論的色彩。還是跟以前一樣,我個人很不贊成用這一類的態度來描述一個社會現象。 在我看來,「失戀」之後可能產生的效應,還是要看「失戀」之前,男女雙方是建立什麼樣的社會關係,進一步而言,其實還是要問這些問題:你跟對方談戀愛的初衷是什麼?你跟對方談戀愛的過程中,是完全以純純的愛來填充網絡結點的密度呢?還是摻雜了權力、社會地位、財富、資源、報酬等等之類的因子呢?你跟對方談戀愛的過程中,建立了什麼樣的情景規範?形成了什麼樣的情感預期呢? 亦即,我認為尚未釐清「戀愛作為一種社會關係之建立」的性質之前,還是不要貿然使用精神病學或兩性關係普遍論述的單一結論,來預測「失戀」之後的效應。至於對「失戀」之處理方式的性別差異,若只看新聞報導的普遍論述,那麼就會是這個統計假設檢定的結果:性別對復仇行動從事傾向的比較,存在統計顯著性差異。換成白話就是:「失戀」之後,男人從事報復行動的可能性鐵定跟女人不同。 我想,可能一般的日常生活常識,也傾向於此吧;或者更進一步地認為,男人面對「失戀」,從事的行為一定比女人激烈、殘暴。關於這些,如同我前面提的問題一般,除了考量「失戀」之前的社會關係中,「交換」與「情感」的佔有比例之外,還要考量戀愛雙方,或者其中一方內心的情感預期,以及對彼此情感資源、情感報酬給予的期待,通常,「失戀」之後的報復行動,皆因對它們期待過高所致。 這回新聞報導所描述的幾個案例,例如某個大學男生追求某個大學女生,男方查女方的課表,在女方的學校或教室門口等待,造成女方內心的困擾,或者某個律師砍殺其女友,又或者,是案例多到數不清的「失戀」的社會現象,亦即女方對男方提出分手,男方旋即進行報復行動(怪了,男人真的比較會變成失戀復仇者嗎?),這些,我認為皆與「分手」或「失戀」之前,男方對情感交換的期望有關。 所以,我認為或許還可以再檢定以下這個研究假設:情感交換期望程度與復仇行動從事傾向之間,存在統計顯著正相關。然而,新聞報導對復仇行動的描述,就男性對女性而言,不脫暴力、性虐待、電話騷擾、援交代徵等,至於女性對男性,則似乎比較少在新聞報導裡面看到,不過也有電話騷擾這種行為,只是,我在【奇摩高校】裡看過一個狠的:冒男方的名郵購大量情色商品,讓男方不時被父親毒打。 另外,「過度追求」之行為的產生,無論男方也好、女方也好,都可能是因為對情感報酬的給予有偏高之期望的緣故,就這點而言,新聞報導或日常生活周遭的案例,似乎都是這個情況:男方對女方情感報酬給予的期望多半偏高,故多半熱中於對女方獻殷勤、表現自我。新聞報導經常描述的「奪命連環Call」或「幽靈般的監視」,大概都呼應這項早在日常生活情境中被習以為常的愛情行為認知。 不過,我不認為這算是「失戀」之前的關係模式,畢竟多半有著單思、一相情願的性質,所以,也無從衡量行為者面對「失戀」的處理態度或方式。而這「失戀」的處理態度或方式,我想其中最有討論空間的,應該還是男女雙方的談判、溝通、協商的模式,這回,新聞報導是比較「現實生活世界」和「網路虛擬世界」這兩個範疇中,「失戀」或「分手」之前的互動模式,並做出後者風險較低的結論。 我想,這大概是因為網路的隱蔽性,讓進行分手談判的男女雙方較無顧忌吧,不過,還是必須考量雙方社會背景對其愛情觀的影響,尤其是對情感交換之公平互惠原則的定義和期望,所以,我認為關鍵不是用什麼媒介進行談判。換言之,如果對情感交換的期望偏高,則即便透過網路來分手,其中一方仍可能怨對方變了心。 |
|
( 時事評論|社會萬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