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0/12/29 15:20:22瀏覽2085|回應24|推薦89 | |
放假幾天,心情真輕鬆。一早喝完咖啡喫過早餐,自屋前晃到屋後,啊,如此美好的一天,一點兒煩心事也沒有,真難得。 拿起手上的音樂書籍,再讀一次貝多芬,就要開始寫文。 這書寫得真好。與我年紀相仿的書頁已發黃,但看得出前一任主人非常寶貝它,書本整潔乾净,隱隱透著書香味。 沒錯,這是本二手書,而且是一毛不花在社區裏拾來的二手書。説來有趣,這樣不花錢的二手音樂書籍我有好幾本,都是有些年紀的舊書,但歲月無損其精彩豐富。 讀著讀著,覺得有些可惜,這原本是一套兩冊的書,而我衹有第一冊。好吧,上網找找看有無第二冊? 一找才知道,拾回來的這些舊書並不是廢紙價,一本至少都要十多元美金。其中一本絕版的,標價八十元美金! 一下子我發現自己賺了好幾百元美金。 銅臭魂瞬間被喚醒,這會兒張大眼睛仔細找,家裏那兒還藏著我不知的孔方兄? 窗臺前的蟹爪蘭要開花了。花店裏一盆二十個花苞的要價15美元,嘿,我這一盆大小五十個花苞,可不是幾十塊? 而我有五盆呢! 這會兒把家裏這些平日不起眼的大大小小仔細看個夠,好像拉中吃角子老虎,口袋多出許多零用錢。 這是美麗早晨裏屬於我的小確幸。小確幸沒有大志氣,卻是碰磕日子裏溫暖的安慰。 五官健全,因此能品嘗美味的餐點,閲讀喜愛的書籍,聆聽悅耳的音樂,呼吸帶著樹香花香的空氣,及快樂地歌唱。這些看似微小又平常不過的一切,並不微小,都是人生莫大的幸運。 因爲不平凡的音樂家貝多芬,他早早就喪失聽力,人生路因此改寫。 在我們能擁有小確幸時,願都能盡情體會,留住人生的美好。
十二月壽星音樂家,是家喻戶曉的貝多芬。貝多芬出生於 1770 年,恰恰是兩百五十年前,今年的十二月十六日也是他的兩百五十歲生日。 貝多芬生於德國波昂,卻是荷蘭後裔。但不同於荷蘭貴族們姓氏中的 von,他姓氏中的 van 代表的是出身地之意,他的姓氏即是 “來自甜菜園”。僅僅一個字母的差別,畫出了貴族與平民的界綫。而這個界綫也是貝多芬一輩子無法跨越的鴻溝。雖然他的音樂成就超越凡人,絕對是音樂世界裏的國王,但俗世裏,他始終是貴族們的樂師,與貴族女孩們的戀愛也從來沒有成功過。 貝多芬來自一個音樂世家,祖父是波昂一個貴族家庭的樂師,父親是男高音,不難想像他自小就得到音樂熏陶。但貝多芬幼時音樂教育和常人不太一樣,大家大概都記得小小貝多芬在夜裏被醉酒的父親自被窩裏抓起練琴的故事。爲什麽貝多芬的父親如是做?有一說是指望他成爲如莫扎特般的神童,如此家中經濟可以不愁。 這個把兒子變成搖錢樹的希望沒有實現,貝多芬沒有在童年成名,但讓家中經濟不愁倒是在青少年便做到。貝多芬十六歲時失去摯愛的母親,過了兩年父親因爲酒精中毒而丟了工作,自此他挑起養家的責任並成了兩個弟弟的監護人。 我聽貝多芬的音樂,常會覺得裏面有許多呐喊,那種人與命運對抗的呐喊。年少時無法理解,現在想來這可不是十分合理,一個自十八歲就挑起養家責任的年輕人,痛失慈愛的母親,接著又得了無法醫治的耳疾,如何對命運服氣? 自波昂來到維也納的貝多芬,他的才華得到莫扎特的賞識。莫扎特曾説:這位年輕人將來會大放光芒。貝多芬也曾拜師在海頓門下,雖然後來因音樂理念不合而不歡而散,但依舊對他尊崇有加。 莫扎特與海頓兩人都是古典樂派的大師,貝多芬做爲後起之秀,一開始也跟著前人的脚步,作品四平八穩,端正地在框框裏。貝多芬三十歲之前的作品,基本上是沿襲古典樂派的風格。 但進入19世紀,1800 年,也是貝多芬三十歲之後,他的風格變了。突破已有的音樂風格是演化的必然,但另一個主要原因是貝多芬自二十七歲起就有了耳聾的症狀。因爲這生理上的問題,他開始遠離人群,也無法教學,更無法如以前一樣首演自己寫的鋼琴曲。種種的種種,不僅僅是生理上生活上的影響,更造成了心理上的孤獨。不到四十歲他就全聾,個中痛苦,誰能體會呢?更不要說多次戀愛卻無一次開花結果,命運給他的打擊何其無情。 還好,他沒有如他的父親藉助於酒精來擺脫抑鬱,否則結果不難預料。貝多芬將全部的心力放在作曲上,現實生活無法實現的,他全寫在曲子裏面。他勇敢地表達個人情緒,更將音樂抽象化,愛恨情仇都在音符裏,各由聽衆想像。 在貝多芬人生最後的十年,也是統稱他的第三期作品時期,這種非傳統的風格更爲明顯。基本上他與過去的古典樂派已經完全切割,他也對命運卸職,在他自己的音樂國度裏,得到心靈真正的平靜。 浪漫派,浪漫兩字聽來多麽美麗璀璨。但誰能想到浪漫派先啓大師,貝多芬,他的真實生活一點也不浪漫,甚至是命運多舛,美麗璀璨的浪漫兩字唯有在樂符中找尋。 貝多芬活了五十七歲,因爲傷風肺炎去世。他生前經歷了坎坷的命運,如果在天有靈,知道數百年時光流轉,大家沒有忘記他,而且粉絲不僅限于歐洲的貴族,而是遍佈世界各地,各個膚色人種皆有。生日當天也有許多人放他的音樂慶祝他的生日,包括我這個小樂迷,坐在他的雕像下聆聽他的鋼琴協奏曲,感受他的音樂精神,他會不會很開心呢? 希望他會的。讓我們聽音樂。
上面的影片是一位德國音樂教授用中文解説的〈給愛麗絲〉。這首世界名曲家喻戶曉,你能猜到貝多芬以音符代替字母,用音樂輕喚愛麗絲嗎?非常精彩的解説。
這是格友 Ponder2126 介紹的另一個由臺灣年輕音樂人解説的 〈給愛麗絲〉,和安迪老師解説的非常不一樣。果然世代不同,想法不同,對曲子的詮釋也不同。這也是音樂(及任何藝術)精彩之處,觀賞者可以有無邊想像力來看作品,衹要願意敞開你的心,就能看到不一樣的精彩。
貝多芬的作品有許多,我僅放一部鋼琴協奏曲,曲長三十五分鐘。以上的兩段影片是貝多芬的第五號鋼琴協奏曲〈帝王〉,由加拿大鋼琴家顧爾德與多倫多交響樂團一同演奏。這一首鋼琴協奏曲在1809年完成,正是拿破崙攻進維也納的時候。在動盪中,貝多芬與大家一樣心中充滿了不安。在不安中,他寫下這首作品。但〈帝王〉這個曲名並不是他自己安上去的,而是出版商認爲這麽一部輝煌大器的作品,同時也是鋼琴協奏曲格式創新的作品,值得這樣一個名字。 我就在貝多芬的雕像下聽這首曲子,一場一個人的音樂會,疫情中的另類慶祝。我一面聽一面想,如果貝多芬也與我們一起經歷新冠疫情,他會寫出什麽樣的作品給大家? 音樂會散場,回到現實世界,張口深呼吸,享受大自然的美好。
木蘭花的蓓蕾
初開的山茶花 一下子又到一年的尾聲。天寒中病毒肆虐,但大自然依舊帶給人們美麗與希望。祝大家 2021 年平安如意!
|
|
( 休閒生活|音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