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2/28 22:02:03瀏覽972|回應1|推薦27 | |
孩子們年紀小的時候,我會幫她們安排一些play date,幫她們製造交朋友的機會。 大一點之後,有了自己的朋友圈,她們會自己向媽媽提出要求可不可以到某某人家裡玩,或者請某某小朋友到我們家玩。 小朋友越大,交朋友的權利與自由完全在她們手中,父母插不上手,只能在一旁適時地提出建議。在美國,特別是進了中學踏入青少年階段,圍繞在身邊的同輩朋友 更可能影響、形塑孩子一生的品格。中國人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不無道理。還好,我們家姐妹倆的好朋友,都被老媽鑑定過為品性「純正優良」,尊師重道型 的學生。 剛慶祝完妹妹的生日,緊接著姊姊十二歲的生日也近在眼前。跟妹妹一樣,姊姊想簡單的請三位好朋友到家裡,一切從簡。這三位好朋友裡,其中兩位是來自姊姊過 去讀私立小學的舊同學。念舊的姊姊,對老朋友總特別顧念。因此一轉到這所中學後,她立刻跟老朋友搭上線,再加上一位原來就走的很近的同學,和一位新認識的 朋友形成「五劍客」。每天無所不談,連參加舞蹈社團這五人都要膩在一起,更加深了彼此之間的友誼。 話說姊姊每天早上有一群同學跟她一同走路上學。這群同學是她還在小五時,我們幾位媽媽禱告團的成員,為了怕孩子們進中學後落單寂寞,先為她們預備的一個朋 友圈。說好了這六位同學每天早上在某某人家門前集合,然後一塊兒走路上學。這個讓孩子走路上學的想法在處處以車代步的洛杉磯城市,是一個既能運動健身又能 促進友情的方法。 女生在一起免不了東家常西家短。我們家姊姊一來粗神經,對周遭人事物不太敏感; 二來她跟這群同學也僅止於一起徒步上學的情誼,不是那種平時下了課還會泡在一起的死黨關係。有時候我看她雖然跟一夥人走在一起,卻一點也不熱絡的跟人交 談,一度要她強迫自己主動拉近關係。 「可是我受不了A愛講話的個性,她太吵了,沒有一刻安靜!」 「那你可以跟B 多講講話,她看起來不多話,跟你同一國的!」 「B人是很好,可是跟她在一起很沒趣!什麼事都要求完美。有一次她樂團考試拿個A-,拿到考卷當場哭出來!」 「C妳認識她好幾年了,應該可以成為好朋友啊!」 「媽......(她用很委屈的眼神望著我)我跟她在一起三分鐘擠不出半句話來,都是我在找話題,太累了!而且妳不要看她平時很安靜,她說話很不給人面子,經常當面批評別人的意見,我很不喜歡!」 唉!友情這東西,勉強不來。女兒大了也有自己的主張,我告訴她不一定要跟別人掏心掏肺,但是保持最起碼的尊重與禮貌。 小女生一起走路上下學走了一學期,表面上看起來平靜無事,暗地裡卻波濤洶湧(可悲的是因為大人在裡頭攪局)! 最近媽媽團裡有兩位成員因為一起小事鬧得不愉快。其中一位母親更當眾發飆,在孩子們面前相當不留情面地控告另一位母親是始作俑者,使得那位母親對她們五年 的友誼傷透了心,而決定與她斷交。這起事件間接地影響到這群孩子們之間的友誼,身為兩位媽媽的好友,我雖不是當事人,卻覺得處境尷尬。兩個大人都放不下自 尊,各退一步海闊天空,只有任憑過去五年的友誼隨風而逝。有時候女兒無意間聽到些流言蜚語,回來告訴我今天A在學校怎麼說B,C因為跟A交情好,於是在課 堂上也把有意無意B當箭靶子,連體育課賽跑都要把她當作競爭對象。 這起事件的發生,讓我發現女兒的大而化之個性對她的人際關係而言,無疑是一層保護網。箴言裡有一句話說,「傳舌人的言語,如同美食,深入人的心腹。」(箴 言26:22) 有時候我從別的媽媽那兒聽來某些令人咬牙切齒的傳聞,等女兒回到家跟她證實後,才發現事實(或至少從她的眼中看來)並不是那麼一回事兒。 傻人有傻福的姊姊,並不因為自己沒有成為某些小圈圈裡的核心成員,而忿忿不平。她快樂地按著自己的節奏過日子,自己決定那些人是她的BFF。 於是,在她生日那天,我讓姊姊自己選擇邀請她的BFF一起慶祝。
後記:姊姊這場小型生日聚會還有一段插曲:並不在姊姊邀請名單中的一位同學,兩天前特別花心思準備了一份禮物要送給她。 「我女兒說她知道妳女兒一定會喜歡這份禮物!」這位同學的媽媽興奮地向我透露。 這下怎麼辦?臨時請她女兒來參加聚會未免誠意不足,可是不請她來,萬一她從別人那兒知道女兒生日派對不邀請她又實在說不過去。左思右想,還打電話請教經常幫女兒安排play date 的好友艾莉。她說根據她過去的做法,就是請三攤。 「只有這樣囉!第一攤請她們的好朋友。第二攤請很想來可是又排不上A名單的人。第三攤就是人情攤!這些人跟女兒的交情普通,可是看在媽媽們彼此的交情上,你必須要邀請的。這樣三攤下來全部搞定!」 一個小小的生日派對,有需要搞這麼複雜嗎? |
|
( 心情隨筆|家庭親子 ) |